“任宦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如陰麗華”
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第一任皇後叫郭聖通,她在公元24年嫁給劉秀。當時王莽新朝敗亡,天下群雄逐鹿,雄心勃勃的劉秀意圖首先占領河北,擊敗盤踞河北的軍閥王朗。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爭取河北真定軍閥劉楊的支持。雙方合作的一個政治交換條件,就是劉秀必須迎娶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為妻。
當時的劉秀剛剛婚娶,但為了實現大業,也隻好應允。他們的婚禮是在真定府辦的,禮儀極其隆重。婚後,得到劉楊支持的劉秀實力大增,很快平定了河北,積攢下打天下的本錢。
郭聖通出身名門,她的外祖父劉普是漢景帝的直係七世孫。按照輩分講,她和劉秀還有遠房表親關係,這場婚姻更是親上加親。因為家族的關係,她早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與劉秀的感情生活一度很融洽。結婚第二年,她就為劉秀生下了長子劉疆,在結婚的前十四年裏,劉秀對她也是恩寵不斷。即使是當年促成這場婚姻的舅父劉楊後來造了劉秀的反然後兵敗被殺,也沒有影響到劉秀對郭聖通的寵愛。可見雖是政治婚姻,他們也是有真感情的。
郭聖通在東漢開國之後最先被立為皇後,之後卻失了寵。她的失寵,一是因為年老色衰;二是因為她性格高傲,見不得光武帝對別的嬪妃的寵愛,對光武帝本人也經常頤指氣使。光武帝在廢黜她的詔書裏,列舉了她諸多大罪,包括吃穿都講究奢華享受,曾經詆毀其他皇妃,打罵非自己所生的各位皇子等各條罪名。公元41年,郭聖通被廢黜。
被廢的郭聖通,獲得了一個“中山王太後”的尊號被恩養起來,她的家人也繼續享受高官厚祿。其親子劉疆在東漢開國早期被立為太子,在她被廢兩年後主動辭去了太子位。
公元52年郭聖通病逝。在中國曆代所有被廢的皇後中,她的下場還算好的。這件廢皇後案,在後世也頗遭指責,比如民國史學家蔡東藩先生就曾感慨地說:“劉秀的胸懷,可以包容這麽多為他打天下的功臣,為什麽就不能包容一個女人呢?”
郭聖通(公元6年—公元52年),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第一任皇後,西漢皇族後裔。出於政治聯姻需求,嫁給劉秀。後被廢黜皇後位,無諡號,後世稱之為“光武郭皇後”。葬於邙山北陵。
光武帝的第二任皇後陰麗華,是東漢曆史上第一位“賢後”,她和光武帝的感情也格外深。她出身於南陽郡新野陰氏大族,從年輕的時候,就是當年身為破落皇族的劉秀的暗戀對象。劉秀在洛陽太學讀書時,曾發出過這樣一句名言:“任宦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如陰麗華。”討她做老婆,一度是少年劉秀的奮鬥目標。公元23年六月,已經是一方梟雄的劉秀駐兵宛城,終於實現了自己的人生願望。這場婚姻,正發生在劉秀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當時身為推翻王莽功臣的劉秀遭到綠林軍的猜忌,兄長被綠林軍安插罪名殺害,他自己更遭到綠林軍監視,在宛城朝不保夕。人生最黑暗的歲月,正是陰麗華陪他度過的。
早年的劉秀對陰麗華的負疚也是非常多的。就在和陰麗華結婚四個月後,出於拉攏河北軍閥的考慮,劉秀又迎娶了郭聖通,並將其作為正房。對於這樁婚姻,陰麗華表現得非常大度,支持了丈夫的這個抉擇,並甘心讓位做小。在東漢建國之後,出於穩定局麵的考慮,光武帝也將郭聖通立為皇後,為此他還專門找陰麗華談話。但出乎劉秀預料的是,陰麗華不但沒有爭皇後位,反而主動向光武帝提出冊封郭聖通為皇後。
除此以外,光武帝對陰麗華還犯了一個他自己都無法原諒的錯誤。二人結婚十周年,即公元33年時,光武帝統兵進軍隴西,誰料洛陽發生兵變,兵力空虛的洛陽城慘遭洗劫,陰麗華的母親也在這場劫難中遇害。事後光武帝在詔書裏專門引用了《詩經》中的一則小詞,大意是“惶恐危難的時候,隻有我和你在一起,現在富貴了,你卻將我拋棄了”。這裏麵的“你”是指光武帝,“我”則是陰麗華。通過這種特殊的方式,光武帝表達了對自己的責備。
陰麗華之所以能得到光武帝的喜愛,除了美貌外,更重要的一點是,郭聖通的缺點卻恰恰是陰麗華的優點。郭聖通好妒,陰麗華大度,和光武帝的嬪妃們總能相處得很好;郭聖通好爭,陰麗華好讓,從一結婚起,遇到名分、利益之類的紛爭,陰麗華往往退避三舍。郭聖通做皇後的時候,經常以皇後的身份嗬斥身為貴人的陰麗華,每次陰麗華都選擇隱忍,從沒有和郭聖通發生一次正麵衝突。郭聖通被廢後,陰麗華也從未采取任何報複行為。
按照後來東漢名臣第五倫的說法,陰麗華天性善良,從來不肯傷害任何人。而且比起郭聖通的奢靡,陰麗華一生厲行節儉,生活樸素。對光武帝的其他兒子,她也關愛有加,視如己出。她去世的時候,諡號是“光烈太後”,她也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有自己諡號的太後。
陰麗華一生另一個頗得稱讚的行為,就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家屬,不但不許他們胡作非為,更不許他們掌權。她哥哥陰識在得到光武帝封賞時,很知趣地拚命推辭。弟弟陰興做得更絕,不但不要光武帝的賞,反而幹脆歸隱山林,當起了隱者。
在她的以身作則下,東漢建國後,但凡跟後宮沾點親的外戚功臣,基本都主動引退,回家過日子去了。對待“情敵”郭聖通一家,她也非常公正,在兒子漢明帝劉莊即位後,對陰、郭兩家的親眷在封賞上一視同仁,毫無偏袒。這兩個家族在整個東漢時期,一直都是關係親密的世交。
看似對娘家要求苛刻的陰麗華,其實也是個極重親情的女人。她七歲喪父,婚後又因光武帝的錯誤而喪母,每次回憶起自己的父母,她都會淚流滿麵,甚至看到父母的遺物,也常哭泣不已。每到這個時候,光武帝也悲歎連連,對她倍加撫慰。
陰麗華病故於公元64年,享年五十九歲。漢明帝劉莊對於母親的故去悲傷難當,此後很多年,漢明帝都生活在對母親的懷念裏。
陰麗華病故十年後,即公元74年,漢明帝突然在夢中夢見了母親,隨後,一生節儉的他以盛大的儀式對父母進行了祭奠。典禮結束後,漢明帝路過母親住過的寢宮,看到母親生前用過的梳妝工具,又當場淚如雨下。西漢開國皇帝劉邦一家是一個被權力吞噬親情的家庭,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一家卻依然充滿著普通人家的濃濃親情。
陰麗華(公元5年—公元64年),漢光武帝劉秀的第二任皇後、結發妻子,春秋時齊國名相管仲之後。在曆史上以美貌著稱,內持恭儉,外抑宗族,為一代賢後。諡號為“光烈”,與光武帝合葬於原陵。
楚國太後許氏
東漢開國早期,發生了一起宗室謀反事件,這就是楚王劉英謀反案。在光武帝的兒子中,劉英原本是與漢明帝劉莊關係最近的一個,他倆自幼交好。後來劉英被封為楚王,並迷上了各種民間宗教。他以搞宗教活動的名義,大肆招募賓客,甚至利用宗教宣傳自己才是“真命天子”,結果被人告發。公元71年,東窗事發的劉英在流放路上自殺,而他的死,也令他的家人尤其是母親許氏頗受連累。
這個許氏,在光武帝健在時隻是個不得寵的嬪妃,而且特別愛發牢騷,尤其喜歡和別的嬪妃攀比。劉英被封為楚王後,她不滿兒子的封賞比別的皇子少,經常衝兒子嘮叨。劉英最後的造反,跟她長年的潛移默化大有關係。劉英死後,漢明帝對這事采取了寬容的處理辦法,保留了許氏“楚國太後”的尊號,並恩養在楚王宮中。公元74年,漢明帝還曾專門到楚地看望許氏一家,並流淚談心許久。作為“反賊”的母親,可以頤養天年並得以善終,在中國曆史上,這也是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