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家庭環境會毀了孩子

我們總是習慣於把孩子比作正在成長的小樹,而家庭環境就是小樹成長的土壤,如果家庭環境出了問題,小樹是很難茁壯成長的。

長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孩子目睹了父母之間的爭吵及敵對的情景,缺乏家庭應有的溫馨和關愛,會極易出現消極的情緒,具體表現在情感脆弱,易激動、沒有安全感,覺得自己生活得不愉快,沒有幸福感。嚴重者可能會表現出病態的人格特點,表現得敏感多疑,更遑論專心學習了。

在同一屋簷下生活,夫妻中間、父子之間、婆媳之間難免會有些磕磕絆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和諧才應該是家庭生活的主旋律,而不是糾紛。

小光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一開始一家人的生活雖然艱苦了一些,但是還是其樂融融的,每天上學小光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父母也十分關心孩子的學習,小光在學習上碰到了什麽問題,爸爸媽媽總是會耐心地幫他解決。

過了一段時間,看到周圍很多鄰居都經商發了財,再看看自己家仍然家徒四壁,小光的爸爸媽媽也心動了。富有經商頭腦的爸爸很快就在生意上小有所得,家裏的經濟狀況也逐漸好了起來。經濟的好轉本來應該給這個和諧的家庭錦上添花才對,但是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小光的媽媽迷戀上了麻將,天天晚上吆五喝六地玩到深夜甚至通宵,而小光的爸爸則在外麵包養了情婦,開始很少回家。原本和諧的家庭被不和諧的音符打斷,父母兩個人隻要見麵就吵架。小光有了以前沒有的名牌衣服,有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花不完的零花錢,但是卻失去了往日的歡樂。

每次放學回家,不是看見父母在吵架,就是看見媽媽在烏煙瘴氣的房間裏打麻將,自己根本沒有辦法學習,更別說學習上有問題去向爸爸媽媽求助了。就連上課的時候小光也在擔心晚上回家是個什麽樣子。

麵對記者,小光哭著說:“我好想回到以前那樣的日子,一家人開開心心的,現在同學們都羨慕我家裏有錢,可是,有錢有什麽用,現在爸爸媽媽都不理我……”

培根說過:“爭吵是最爛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何況夫妻之間還有個無辜的孩子。當夫妻間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時,應該盡量避免在孩子麵前爭吵,避免孩子受到大人情緒的傷害。

不僅僅是夫妻矛盾,婆媳矛盾也是很多中國家庭難以解決的問題之一。婆媳之間大戰、冷戰也會影響孩子的狀態,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媽媽和奶奶在家裏長期冷戰,小雪無奈地說:“一邊是疼我愛我,從小照顧我的奶奶,一邊是在外麵辛辛苦苦地工作賺錢,供我讀書的媽媽。兩個人都是我最親最愛的人,可是她們卻非要我說對方不對,我該怎麽辦啊?而且每次回家都看見媽媽和奶奶陰著臉,心裏確實很難過,也沒心思學習。現在我經常跑到同學家裏過夜,媽媽打電話找我,我也不回家。”

可能很多大人會覺得,大人有矛盾是大人的事情,和小孩子沒關係,我們都是愛孩子的。實際上,孩子卻是家庭糾紛中的最大、最直接的受害者。在一個以12000個家庭為背景的調查中,有嚴重糾紛的家庭,孩子的厭學率高達95%。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都有矛盾,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但無辜的孩子都會受到傷害。所以,家長們不管有什麽樣的矛盾,都請靜下心來為孩子想一想,怎樣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隻有為孩子營造和睦、穩定的家庭環境,孩子才能將心思投入到學習中,厭學情緒也會自然而然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