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往事如昨憶猶今

譚維四

春夏之交,嶽南先生把剛剛完成的書稿《曠世絕響》寄來,囑我閱後提些意見,順便寫一篇簡單的序言。我作為湖北省博物館的一名文物考古工作者,有幸主持了曾侯乙墓田野考古發掘工作,目睹了一批珍貴文物麵世,對當年的人與事及發掘過程較為了解,此前又看過嶽南先生與友人合著的以考古發現為題材的紀實文學作品《風雪定陵》等書,並認為以這樣的文學形式反映古代文化遺產的發現與發掘,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於是便愉快地答應下來。

屈指算來,曾侯乙墓從發現到發掘工作全部完成,至今有31年。若按湖北省政府與國家文物局共同為發掘者慶功授獎的1979年3月26日為這一事件完全結束的標誌,則正好是30周年。30個春秋一晃而過,發掘時還算年輕的我漸入老境。有人說往事如煙,但有些往事並非如煙,也並未全部付之紅塵,它仍存活於事件本身和一代代人心中,並隨記錄者、研究者不斷發現、發掘、研究、傳播,而長久留存於人們的記憶裏。翻看嶽南先生的書稿,我的感覺正是如此,麵對一頁頁行雲流水般的文字,一幕幕往事湧上心頭,那難忘的日日夜夜以及曾侯乙墓出土的稀世珍寶,再度浮現在我的眼前。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從10年“文革”浩劫中漸趨蘇醒,進入了一個大變革時代。1978年,武漢空軍駐隨縣部隊於營區山岡平地建造廠房時,意外發現了一座有明顯盜洞的大型古墓。經報請省、中央批準,湖北省博物館與襄陽地區、隨縣的考古人員組成聯合考古隊,進入現場進行搶救性大規模考古發掘。這便是後來轟動中外的擂鼓墩一號墓,即曾侯乙墓。此項發掘受到國內外學術界廣泛關注,被譽為“20世紀中國境內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曾侯乙墓位於隨縣西郊一個山岡上,坑口呈不規則多邊形,規模宏大壯觀,棺槨與隨葬品匿藏於13米深的山岡底部。木槨麵積有200多平方米,如此規模的木槨墓,為中國考古史上首次發現。發掘後,發現棺槨如初,彩繪清新亮麗,如同剛下葬一般。雖有盜洞深入墓穴深處,但因下麵積水深達3米,盜墓賊下手極其困難,因而從發掘情況看,對整個墓室幹擾不大,墓內共出土珍貴文物15000多件。這些文物種類繁多,世所罕見,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日用器具、喪葬用品、工藝裝飾品等等,應有盡有。雖墓內槨室積水頗深,並有部分淤泥塞於槨底,但隨葬器物大多排列有序,沒有移位,這為考古人員研究古代葬製、禮儀等創造了條件。器物出土後,經過清洗,光亮如新,燦爛生輝。器形設計之巧,製作之精,規格之高,令人叫絕,許多種類在國內甚至世界上都是首次發現的。經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鑒定確認,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器物中,僅國家一級文物就達143件(套),其中國寶級9件(套)。一個墓內出土的國家一級和國寶級文物如此之多,在湖北是第一次,在全國也沒有幾處可與之匹敵。最令人矚目的是一架青銅編鍾,由大小65件組成,重達2.5噸,出土時仍保持下葬時的姿態,整套編鍾有序地懸掛在一副銅木結構的彩繪梁架上,不但完好無損,且能發出純正、優美的樂音。經專家測試,全套編鍾音域寬達五個半八度,至今仍能演奏古今樂曲。埋藏兩千多年的編鍾重新出土奏響,被譽為“世界罕見的奇跡”。

除了精美珍貴的文物,這座古墓深受世人關注的另外一個重要內容是,出土的文字資料相當豐富,堪稱晉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著名的《汲塚書》發現之後,1700多年來一座墓葬中出土文字資料最多的。正因為有了如此豐富的古代文字出土,才使許多湮沒日久的曆史謎團得以破解。通過對出土器物和文字對比考釋,擂鼓墩一號墓墓主是古代江漢地區曾國一位名叫乙的男性國君,生活於戰國時期,下葬具體年代在公元前433年或稍晚,距今已2400多年。墓主身份之高、入葬年代確切、隨葬器物又如此豐富的古墓葬,在湖北省屬首次發現,整個中國同類墓葬也為數不多。另外,曾侯乙墓恰好位於荊楚大地通向中原大地的隨棗走廊,這是長江文化與黃河文化、南方荊楚文化與中原華夏文化交流薈萃之區,其文化內涵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與地域特色,為科學研究提供了許多珍貴的資料。可以說,曾侯乙墓的發現與發掘,是新中國成立後一項重大的考古收獲,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人對公元前5世紀中國的曆史、科技、藝術等學科的認識。或許,正是有了這諸多的“奇跡”和非同凡響的偉大創舉,才促使作家嶽南先生產生了采寫的欲望與衝動,並經過一番努力,最終將這部紀實文學作品奉獻於讀者麵前。

記得前年這個時候,嶽南通過我的好朋友、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世民先生引介,自北京來到湖北省博物館找我,就我在曾侯乙墓發掘中所知道的情況進行了詳細采訪、記錄。此前他已去過襄樊市博物館,和當年的發掘人員李祖才等進行過交流,其後又赴隨縣擂鼓墩現場考察,找相關人士訪問,對當年發現這座古墓的前因後果,甚至發掘中的一些人事糾葛都進行了詳細了解。兩年後,有了這部專著的完成。就曾侯乙墓的發現、發掘來說,這部作品的問世,無疑是一件十分有紀念意義的事情,特別是在發掘30年的曆史時刻,它不啻為考古事業獻上了一份厚禮,作為當年參與其事的一員,我感到由衷的高興和欣慰。

我仔細閱讀著這部書稿,被文中那引人入勝的描述所吸引而不忍釋卷,幾個日夜過去,當我翻畢最後一頁,湧上心頭的第一個感覺是,這確實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通篇以曾侯乙墓的考古發現和發掘材料為依據,以墓主與大批珍寶的麵世及有關事件為主軸,從中展開富有節奏的敘述,發掘中發生的故事,以文學敘事的形式和手法娓娓道來,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懸念迭出,奇思妙想頻生,既真實生動又親切感人,特別是在一些細節描述上,更是出乎意料,禁不住感歎擊節。書稿之所以達到這樣的一個文學和藝術高度,除了作者的功力與才華,我想大多與嶽南先生采訪工作的紮實深入有極大的關係。就我所知,在來鄂采訪的日子裏,他往返於武漢、襄陽、隨縣之間找當事人了解情況,核對細節,並就某些曆史往事多次深入農村,克服困難,查找當年知情者的下落,尋其真情。一路風塵仆仆,費盡心力,可謂大不易矣!如果沒有這樣的辛勤勞動和為此流下的汗水,就無法捕捉到生活中的細節,而細節是文學藝術的靈魂,如果缺失這個靈魂,將不再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當然,除了實地采訪調查,從這部書稿中,我還清晰地看到並感覺到,作者在文字材料的收集和曆史研究上也是頗下了一番苦功的。如對古代葬製的研究、古代盜墓史的研究、楚國曆史的研究、曾與楚曆史關係的研究,甚至在包括隨棗走廊曆年出土的與曾國有關的青銅器考古材料的搜集與研究上,都費了很多力氣與心血。而有了這番心血的滲入,才使整部作品在結構上達成了曆史與現實合理搭配,敘述手法上做到縱橫捭闔、遊刃有餘,才能向讀者展現出一幅卷帙浩繁、情節曲折、意境深邃、畫麵優美的長軸畫卷,刻畫出一幅別開生麵的具有曆史、科技、文化藝術氣息的壯麗圖景。如果說這是一部難得的具有科學依據、文學藝術價值的高品位的精神文化產品,我想是不為過的。

據我所知,嶽南先生在考古文學創作這個領域裏已跋涉了20個年頭,經過這麽多年的采訪與寫作,已有十幾部考古紀實文學作品問世,深受讀者的喜愛。這些作品又翻譯成不同文字出版,受到海外大批讀者與研究者的喜愛,這是嶽南個人的幸事,也是中國考古事業繁榮、發展、進步的一個側影。我相信,《曠世絕響》的出版問世,無疑在芳香四溢的考古文學園地裏又增添一朵奇葩並放出新的光彩,它受到海內外讀者的喜愛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簡介】譚維四(1930—2020),1949年畢業於湖南省長沙師範學校。從1952年開始長期從事文物考古與博物館工作,曆任湖北省文化局文物處處長,湖北省博物館文物考古工作隊隊長、副館長、館長、研究館員。曾主持江陵楚都紀南城、江陵望山與沙塚楚墓、江陵鳳凰山秦漢墓、隨州曾侯乙墓等重大考古發掘與研究。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獨立著作有《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曾侯乙墓》《樂宮之王——曾侯乙墓考古大發現》《中國重大考古發掘記·曾侯乙墓》等。1992年退休後擔任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成員,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