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自由

沒什麽好著急焦躁的,所以不

管工作也好,愛情也好,都希望你

不要徒勞,不留下任何遺憾。

岡本加乃子

《老妓抄》

所謂自由的行為,就是非如此

不可的精神已經在內心成熟、自然

地向外表現出來的行為。

中島敦

《悟淨歎異》

在生存方式上,他們二人都將

被給予之物想為必然、將必然感受

為完整。又進而將這必然看作自由。

中島敦

《悟淨歎異》

雖然外表貧窮,但我的內心世

界比任何人都富有。懷有無法消除

的自卑感的少年,暗暗覺得自己是

被選中的人,這種想法是理所當然

的吧。總覺得在這個世界的某個地

方,還有自己也不知道的使命在等

著我。

三島由紀夫

《金閣寺》

我把自我當作房屋時,我的肉

體就仿佛成為圍繞著這座房屋的果

園。我既可以精心地耕耘這片果園,

也可以置之不顧, 讓野草任意叢

生。這是我的自由。不過,這種自

由是一種不那麽容易理解的自由,

原因在於許多人都把自家的庭院稱

為“宿命”。

三島由紀夫

《太陽與鐵》

能一輩子生活在跟自己一樣弱

小、溫柔、善良的人群裏,可真讓

人羨慕。既不必辛苦地度過一生,

也沒有特意尋求辛苦的必要。那樣

的人生,真好。

太宰治

《女生徒》

沒有比奴性更可怕的東西

了—如果一個人因施加於他的暴

力而怒不可遏,卻又屈服於比他更

強大的東西,這就是世界上最可怕

的奴性。

阿爾誌跋綏夫

《薩寧》

你從我的記憶中離開吧,這樣

我才能自由。

布爾加科夫

《大師和瑪格麗特》

人有意識地為自己而活, 卻

無意識地充當著實現曆史與全人類

目的的工具。一個人已經做出的行

為無法撤回,而且,如果他的行為

與千百萬其他人的行為同時發生,

那麽這一行為就具有了曆史意義。

一個人在社會階梯上所處的位置越

高,與他有聯係的人越多,他擁有

的支配他人的權力就越大, 他的

每一行為的注定性和必然性就越

明顯。

列夫·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

所愛之事占據了你的全部靈魂。

高爾基

《在底層》

沒有完全的獨立,

就沒有完整的幸福。

車爾尼雪夫斯基

《怎麽辦?》

我生活在所有的時間裏。我不

受空間的限製,我可以在各處棲身,

或者我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隨您

怎麽說。因此,無論您是把我留在

這裏,還是放任我離開;無論我是

自由的,還是被束縛,這對我來說

都無所謂。

迦爾洵

《紅花》

我不想成為造就他人幸福的無

聲材料:我自己想變得幸福、強大

和自由,而且我也有這樣的權利。

安德列耶夫

《謝爾蓋·彼得羅維奇的故事》

—你難道愛上我了嗎?

— 沒有。我隻是覺得你身上有

和我相同的東西。我也是真實的人,

而且,我還單身。

淚水再一次湧出西利瓦娜的眼睛。

—哎,你怎麽了?

俄羅斯人輕輕地碰了一下她的手。

— 我感到憂愁, 沒法兒平靜下

來。巨大而又真實的愛情似乎一直等

待著我, 然而我一直沒有遇見它。我

過去拍電影, 是為了出名, 擴大自己

的交際圈, 好找到那個他。但是, 無

論美貌還是名氣,什麽都沒有幫到我。

我知道我很有天賦, 我能感受到, 但

是女人最重要的天賦是找到那個他,

和他無悔地共度一生。但是我的時機

正在溜走。

—你和所有人都一樣。

俄羅斯人冷淡地回應。

— 但是, 我對自己來說是獨一

無二的。

—每個人對自己來說都是特別的。

—你有什麽建議嗎?

—順從生活。

— 我做不到。我現在比過去更

強烈地感受到生活的遠景。我感到一

切都在前方,一切都會出現。

— 這是老年人的感受。年輕人

會覺得一切都過去了, 而上了年紀的

人才會覺得一切都還在未來。

—你對人太殘忍了。

— 我對自己也殘忍。要有對自

己說出真相的勇氣。

— 有天賦的人是不會變老的。

天賦是童年的特征。

—你可以按照你想要的樣子勸

說自己。但是如果你詢問我的建議,

那就是:要順從自己的年齡。

西利瓦娜皺緊眉頭。

—這是什麽意思?

—像樹一樣,像河一樣。

—但是樹會凋落,河會結冰。

— 那就凋落, 那就結冰。不要

害怕。重要的是保持自尊。失去了自尊,

人就是可笑的。不要自卑自賤, 不要

做拉皮手術。變老應該是有尊嚴的。

西利瓦娜瞪大眼睛看著俄羅斯人。

他的表情有一點兒傻氣, 這種傻氣莫

名地讓她安靜下來, 似乎在說: 怎麽

了?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應該遵從

大自然的規律,像石頭之外的所有人、

所有東西一樣。

— 但是, 凋落和結冰畢竟發生

在冬天,而我還在人生的秋天。

—為冬天做準備,一步步地。

—你也是嗎?

—我也如此。

托卡列娃

《不可製造偶像》

我這輩子就喜歡跟著吸引我

的人,因為對我胃口的都是瘋狂的

人,他們瘋狂地生活,瘋狂地談話,

瘋狂地尋求救贖,渴望同時擁有一

切,他們從不厭倦,從不講陳詞濫

調,而是像神奇的黃色焰火筒那樣,

燃燒、燃燒、燃燒,在星空中炸裂

開來,就像蜘蛛一樣,中心點藍光

“砰”的一聲爆開,人們都發出“哇”

的一聲驚歎。

傑克·凱魯亞克

《在路上》

即使被關在果殼之中,我仍稱

自己是無限宇宙之王。

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

我喜歡自由,不喜歡拘束;我

不愛誰,也不恨誰;我不騙這個,

追求那個;我也不調笑這個,玩弄

那個。跟村子裏的牧羊姑娘說幾句

話,照看羊群就是我的消遣。我的

欲望就在這群山中間,如果它們走

遠了,那隻是因為它們沉迷於天堂

的美景,以及引導著靈魂回到最初

居所的步伐。

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自由,是上天賜予人類的最珍

貴的財富之一,沒有任何一種深埋

於地下、隱藏於海底的寶物能與之

相比。自由和名譽一樣,都值得為

之付出生命。對大多數人來說,囚

禁是最大的不幸。

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你要力圖使哀怨對你毫無作

用。自己能獲取的, 就不要哀求

他人。

安德烈·紀德

《人間食糧》

這顆心不再激動別個,

也不該為別個激動起來;

但是,盡管沒有人愛我,

我還是要愛!

喬治·戈登·拜倫

《這一天我滿三十六歲》

比起原則,我更喜歡人,而比

起世界上的其他東西,我更喜歡沒

有原則的人。

奧斯卡·王爾德

《道連·格雷的畫像》

有了自由、書籍、鮮花,

還有月亮,

誰能不徹底快樂呢?

奧斯卡·王爾德

《自深深處》

我心裏湧出數不清的怪念頭。

我時而調皮,時而快活,時而倦怠,

時而憂鬱。我有根,卻在流動。

弗吉尼亞·伍爾夫

《海浪》

不必匆忙,不必閃耀,不必成

為別人,隻需要做自己。我們都將

進入天堂,與範戴克相伴—換言

之,當你點上一支好煙、坐在窗邊

座椅的軟墊裏,生活是多麽美好,

它的回報是多麽甜蜜,這些怨恨、

委屈是多麽微不足道,友誼和人類

社會是多麽令人敬佩。

弗吉尼亞·伍爾夫

《一間自己的房間》

我相信,在其他所有身份之前,

我首先是一個理性的人,就跟你一

樣—或者,不管怎麽說,我必須

嚐試並成為一個那樣的人。

易卜生

《玩偶之家》

人必須擁有自我,犧牲自我才

有意義。否則,犧牲自我隻是為了

逃避個人的不幸。你沒有的東西要

怎麽給人?放下武器之前,先做自

己的主宰。

阿爾貝·加繆

《加繆手記:第二卷》

實際上,當你把生命投入自己

的事業時,你就不再跟別人一樣了,

或者說得更確切一些,別人就無法

與你匹敵了。不管是誰,隻要下了

這個決心,他的力量和優勢都會成

倍增加。

亞曆山大·仲馬

《基督山伯爵》

因為男人和女人不僅是他們自

己,也是他們出生的地區、他們蹣

跚學步的城市公寓或農場,是他們

孩童時玩過的遊戲、他們不經意聽

到的無稽之談,是他們吃的食物、

上的學校、參與的運動、讀過的詩,

也是他們信奉的神。是所有這些把

他們塑造成現在的樣子,而這些事

情你沒法兒通過道聽途說來了解,

你隻能通過生活來了解。

毛姆

《刀鋒》

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

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魯迅

《娜拉走後怎樣》

人生而自由,

卻往往困在枷鎖之中。

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

反而比其他的一切更是奴隸。

讓- 雅克·盧梭

《社會契約論》

夥計,要善於從你自身發現,

就像從礦石中,能提煉出毫無雜質

的純金屬。你期待的這種人,向你

自身索取吧。從你自身得到吧。要

敢於成為你現在這樣的人。不要輕

易放過自己。每人身上都蘊藏著極

大的可能性。要堅信你的力量和你

的青春。要不斷地對自己重複說:

“這事兒完全取決於我。”

安德烈·紀德

《人間食糧》

當你說你不自由的時候,不是

指你失去了什麽的自由,而是你想

做的事得不到別人足夠的認同,那

給了你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壓力,於

是你覺得被壓迫、被妨礙、被剝奪。

翅膀長在你的肩上,太在乎別人對於

飛行姿勢的批評,所以你飛不起來。

卡森·麥卡勒斯

《傷心咖啡館之歌》

我熱愛自由,我憎惡窘迫、苦

惱和依附別人。隻要我口袋裏有錢,

我就可以保持獨立,不必費盡心思

去弄錢。窮困逼我到處弄錢,是我

生平最感頭痛的一件事。我害怕囊

空如洗,所以吝惜金錢。我們手裏

的金錢是保持自由的一種工具,而

我們追求的金錢,則是使自己當奴

隸的一種工具。正因為這樣,我才

牢牢掌握已經擁有的金錢,卻不貪

求沒有到手的金錢。

讓- 雅克·盧梭

《懺悔錄》

富裕和貧困取決於每個擁有者

的看法,財富與光榮和健康相比,

並不會給擁有者帶來更多的美好和

快樂。根據自己的感覺,每個人都

可以是舒適或者不安的;不是世界

相信他如何,而是他相信自己如何。

而唯有如此,信念才賦予它自己存

在和真實。

米歇爾·蒙田

《蒙田隨筆集》

母親一向是這樣,很愛護女兒,

可是當女兒敗壞了菜棵,母親便去

愛護菜棵了。農家無論是菜棵,或

是一株茅草也要超過人的價值。

蕭紅

《生死場》

費爾南多·佩索阿

《我已久未動筆》

我已很久不再成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