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讀書讀到了一條史料,差點兒瞬間“破防”。
北宋末年,朝廷曾以巨額財富向金兵“買和平”,國庫一下子就空了。於是,宋欽宗下了一道聖旨,但凡此前得到宋徽宗賞賜金帶之人,務必如數上繳朝廷,不許隱瞞。很快,就有官員上奏,說李師師的金帶必須追繳回來。
李師師作為前任皇帝宋徽宗的“紅粉”,得到他不少賞賜。然而,當王朝麵臨末路的時候,朝廷並不打算放過她——盡管她隻是一個邊緣人,但也必須為國家的末路埋單。
北宋覆滅後,李師師流落南方,年老色衰,有時會被同樣南渡的官員請去家裏唱歌。其實,他們也不是真的想聽她唱歌,隻是想從她的落魄中照見自己的影子而已。
就這樣,一代名妓成為了時代變局的一麵鏡子,有人看見了胡鬧,有人看見了悲劇,有人看見了家國,有人看見了自己……好奇是人類的天性。我們喜歡讀曆史,本質是源於“未知”,可能是這一整段曆史我都不熟悉,也可能是某一些細節我並不了解。但一個理想的曆史講述者,不會隻滿足於通過自己的講述去滿足讀者的好奇心,而是希望從更高的維度上去激發讀者的共情。
就像在李師師的個案裏,我們就看到了三種共情:首先,她必須被動地與朝廷的困境共情;其次,南渡官員主動與她的困境共情;最後,我們作為曆史的閱讀者,對李師師的遭遇產生了共情。
如今流行說“破防”,實質就是共情的另一種表述方式。
現在擺在您麵前的這本書,集中講述古代名人的生活日常,正是基於好奇與共情的雙重考慮。書中講到了古代的皇帝、皇儲、名醫、作家、學霸、貴族、詩人等不同身份和職業的人生,也講到了古代的替身、名妓、海盜、贅婿、窮人等邊緣群體,還講到了古代的旅遊、休假、留學、看病、飲食、貿易、相親、選秀、炒作、創富等具有“當代性”的話題。
如果這些題材,足夠引起您的好奇,那麽,希望您讀完掩卷,能夠對書中人和書中事產生一些共情。他們的驕傲與失落、無奈與掙紮、精明與失算、堅持與放棄,何嚐不是我們正在經曆或看見的?
讀一段曆史,如經曆一種人生。讀一百段曆史,如經曆一百種人生。一個人的生命有限,而讀史可以無限延長生命的長度,拓寬生命的寬度。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