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一、寫什麽:

毛澤東同誌多次講過:八路軍是杭日的隊伍。

明年―2005年8月15日是杭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

二十五集電視連續劇《八路軍》是為這一特定的曆史紀念日創作的。因此, 電視連續劇《八路軍》主要寫抗戰、打日本侵略者。

出於同樣的原因,在八年艱難困苦的杭戰中,八路軍反對國民黨頑固派的鬥爭、擁政愛民、大生產運動、整風整軍……基本不寫,或當作背景處理。

2004年8月中旬,李長春同誌視察山西。他來到當年八路軍總部參觀的時候,很有感情地對山西的同誌說:宣傳八路軍要頌揚太行精神。

因此,二十五集電視連續劇在寫抗戰、打日本俊略者的時候,要突出頌揚偉大的太行精神。

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這部電視連續劇《八路軍》主要寫八路軍總部和一一五師、一二0師、一二九師在山西太行山杭戰、打日本俊略者的戰績,並進而寫出偉大的太行精神!八路軍在山東、華中、冀中、冀東等地的戰鬥業績就一筆帶過―甚至一筆都不帶了。

二、怎麽寫:

二十五集電視連續劇《八路軍》,既是一部形象化的有所取舍的八路軍戰史, 同時更是一部有血有肉、有著很強感染力並具有史詩品格的藝術作品。所以,它要求我們必須正確處理曆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關係:

重大革命曆史題材的影視作品所描寫的曆史框架、曆史事件、曆史偉人等是不允許隨意虛構的。 同時,還要求我們的藝術家必須采取正確的唯物史觀看待這段曆史框架、曆史事件、曆史偉人等。帷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正確處理曆史真實。

但是,二十五集電視連續劇《八路軍》是一部藝術作品,這就要求我們的藝術家必須把政治家的政治思維、軍史家的史學思維轉化為藝術思維。換句話說,曆史框架和曆史事件是我們進行創作的基礎,但是藝術家必須通過藝術那獨特的想像轉化成有感染力的宏大的戲劇背景和動情的戲劇情節。至於所描寫的曆史偉人,也是既符合曆史偉人又可以豐富曆史偉人的藝術形象。

這就是在“大事不虛、小事不構”的原則下進行再創作的藝術規律。

因此,二十五集電視連續劇《八路軍》不是那種嚴格的編年體的作品, 出於藝術創作的需要,有幾處時空出現了交叉;為了集中描寫主要的曆史偉人,並化作有藝術感染力的偉人形象,也不是像寫軍史那樣途事必錄、見人必寫; 同時,為了營造藝術真實的感染力,這部《八路軍)還采用了大寫意的手法,虛擬化地處理了一些重大的曆史場麵。

這都是需要說明的。

三、要說的幾句話:

今年年初,山西省委宣傳部長申維辰等同誌到我家造訪,說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同誌交給山西一項重要的創作任務:為明年慶祝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寫一部《八路軍》,並希望我幫忙。 當時,我忙於其他的創作,隻好向他們推薦知名劇作家孟冰同誌擔綱。接著,我又請逢先知、金衝及、何靜修、楊偉光、李準、仲呈祥等同誌座談,為如何寫好《八路軍》 出主意。

接著,孟冰同誌和王元平同誌正式進入創作《八路軍》。三易其稿,並獲重大革命曆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原則通過。在這期間,馮蕙大姐和黃允升、李碩儒、杜這等同誌出力甚多,我也盡了力。

9月底, 中央電視台胡恩等同誌提出,由我修改《八路軍》劇本;接著, 中央電視台胡恩等同誌和八一電影製片廠的明振江等同誌又商定請我修改《八路軍》。原則是加強藝術性,要像《長征》、《延安頌》那樣氣勢磅礴,要改變五個小人物的身份和人物關係等等。原編劇孟冰同誌在場,也讚成由我來修改。

由於《八路軍》的風格和人物關係、曆史事件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此改起來非常吃力。曆經兩個月封閉式的寫作,終於完成了這部二十五集電視連續劇《八路軍)的修改。這個修改本,如果有改得不恰當的地方,甚至出現政治性的錯誤,概由我這個修改者負責。

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於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