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

因此,戰場上血與火的較量是幕後政治角逐的繼續。

進而推論:戰場上血與火的較量介入的國家越多,各國的政治家在幕後角逐就越是錯綜複雜。

拙作《政壇敗將——史迪威在中國戰區實錄》就是通過日本偷襲珍珠港,從而導致史迪威將軍使華近兩年八個月所演出的悲壯的史劇,較為客觀地揭示羅斯福、丘吉爾、蔣介石等大國領袖在太平洋戰場、亞洲戰場以及中緬印戰區幕後進行的政治角逐,使讀者在較為全麵地了解這場戰爭的同時,還能從中感悟到什麽是戰爭,什麽叫政治。

戰場上的血與火是錘煉軍事家的熔爐,戰爭幕後的角逐則是各國政治家大顯身手的舞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緬印戰區的血與火錘煉了史迪威、陳納德、亞曆山大、蒙巴頓、杜聿明、孫立人、戴安瀾等軍事家,而在這場大戰的幕後參加角逐的有羅斯福、馬歇爾、霍普金斯、丘吉爾、蔣介石、宋子文等政治家。

拙作《政壇敗將——史迪威在中國戰區實錄》的宗旨是:通過史迪威在華悲劇這條主線,再現中、美、英三國元首及其軍政幕僚是如何在幕後進行政治角逐的。因而拙作筆觸雖然主要意在描繪史迪威這位悲劇人物,但又不完全類同於一般的文學傳記,它還分出了很多筆墨再現凝重而廣闊的二戰背景。這是受這一特定的題材所決定的。

再者,拙作《政壇敗將——史迪威在中國戰區實錄》不是政治評傳,更不是史學專著。首先,這部作品的敘述筆調是文學化的;其次,為了增加可讀性,筆者把某些史實的時代氛圍進行了提煉和渲染,把某些冗長的回憶史料改寫成了對話;再其次,為了再現史迪威以及其他人物的心路曆程,筆者在史實的基礎上花了很多筆墨描寫甚至是推斷其內心的活動。但拙作所寫的人物和事件是以史為據的,未敢杜撰行文。

在寫作《政壇敗將——史迪威在中國戰區實錄》的過程中,參閱了大量有關的中外專著、史料和回憶文章,還選錄了一些原本屬於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為此,筆者把主要參考書目、文章名附錄在全書的後邊。另外,拙作中還有未指出引文的出處甚至化入拙作行文的引證,這也是筆者應當說明並感謝的。

由於拙作參閱書籍上百種,加之大陸與台灣的行文風格有很大的差異,使得拙作的敘述筆調和引文難以統一。另外,同是一本翻譯著作,大陸與台灣不僅釋文不同,而且相同的曆史事件也譯得相去甚遠。就說同是大陸的翻譯書稿,也因譯者不同而異。結果,同是一個外國的地名、人名和戰役名稱,就有了不同甚至多達三到五個稱謂。這不僅給筆者寫作設置了困難,而且給讀者增添了麻煩。為此,筆者盡量使之統一,力爭做到渾然一體。這是需要向讀者說明的。

史迪威是個有爭議的曆史人物。無論是在中美之間還是海峽兩岸,對其曆史功過都有著對立的歧見。拙作《政壇敗將——史迪威在中國戰區實錄》無意和其他著述爭個孰是孰非,隻是百家中的一家之言,成敗得失,願聽海內外專家、讀者的批評。

作者

一九九四年九月十八日

於京城萬壽寺苦樂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