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學——中國人的夢中國舊考場

中國人的學而優則仕的夢,帶給後來幾千年的曆史是什麽呢?當然有很多很多進步與無數偉人的出現,但同時帶給我們這個古老民族更多的是製度的死板,國體的專製,思想的封閉,還有其它許多許多……

說來也巧,那天在南京采訪,朋友們說你寫中國高考問題,那就不能不到我們南京的夫子廟那個大考場看一看。到了夫子廟,我抬頭隻見一座四角飛簷、走馬騰龍的大閣中央閃出四個金光大字:江南貢院。

中國第一古考場就在眼前!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尋來全不費功夫。

走了幾十所現代學校和高考的考場,我一直在尋覓古代中國的考場是什麽樣,並想由此把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考試國和曆史最為悠久的考試作一比較,從中求得某種關聯。我始終認為今天中國的高考到了如此白熱化程度,總不會沒有一點曆史的相關因素吧。結果如何呢?

在現存最大的中國古考場裏,我發現了曆史的許多相似之處——

話說公元1368年,一位名叫朱元璋的農民領袖,舉著起義大旗,橫卷黃河兩岸,推翻了元朝統治,重建起以漢族地主階級為主體的明王朝。朱元璋在曆代封建皇帝中,可算得上一位明君,為使明朝江山長治久安,他把選拔人才放在頭等大事位置上,並在定國大策時說:為天下者,譬如作大廈,非一木所成,必聚材而後成。天下非一人獨理,必選賢而後治。故為國得寶,不如薦賢。

在朱元璋之前,中國封建社會已走過千餘年,前五百年,治國選官,都是以自下而上的選拔和自上至下的賞賜為主要途徑。從堯舜禹夏商周的奴隸社會起,推舉和傳子幾乎是整個中國古代社會統治的基本模式。當然這過程中也有一些是通過比考選拔出的用人先例。《周禮·地官·鄉大夫》中便有這樣記載:三年則大比(考試),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能者(即考試選拔德才兼備者)。隨著秦漢封建王朝的建立,這種原始選拔人才的方式有了一定的改進,但基本形式依舊如故,隻是更加強調了禮賢養士風氣,所以這段曆史上出現過像竊符救趙、千金市骨、完璧歸趙、毛遂自薦、懸梁刺股等許多經典故事。但真正采用考試方式選官取士則是從公元607年的隋朝開始。隋煬帝的一項詔令:文武有職事者,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膂力驍壯十科舉人。第一次提出了科舉二字,這也是中國封建社會試策取士治國掀開了值得記載的輝煌一頁。從此,科舉考試,金榜題名、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等令普天下讀書人目眩眼亮的詞匯便一直延至20世紀。雖然科舉錄用人才製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它畢竟給那些無官無祿的平民子弟,提供了可以平等登高攀峰的金梯。

科舉的考試極其複雜,有鄉試、會試、殿試,而各朝代的叫法也不盡相同。以明朝為例,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三年一次。明朝鄉試最早主要以南京的國子監為第一考場,明都遷至北京後,故南京的考場就改稱為江南貢院,且始終是全國最大的鄉試考場,直至清末廢除科舉之日。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國家級考試,能進這一級考試者便是俗稱的舉人。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最高級考試,狀元就是從這一級考試中誕生的。殿試的名次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頭名是狀元,二名是榜眼,三名叫探花。其餘稱作進士。有道連中三元,即為鄉試第一名,又獲會試第一名,再獲殿試第一名。其實這連中三元者太少了,在明代僅有黃觀、商輅兩狀元中得。狀元是科舉考試金字塔的塔尖,也是舊時讀書人的最高境界,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第一位狀元孫伏迦起,至清光緒三十一年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止,在長達一千二百八十餘年的漫長歲月裏,中國先後產生過可查得名字的文武狀元約一千四百來名。

十年寒窗無人曉,一朝成名天下聞。科舉時代,誰能中得狀元,不僅能成為所有天下讀書人敬仰的塔尖兒人物,更重要的是一般狀元都由皇帝親自封爵頒祿,而且一旦成為狀元,不管你以前家貧如洗,或者沾有什麽汙垢之名,皇帝的封爵即刻可使你門第升天,苦盡甘來。從舊式的科舉考試程序看,能獲得狀元稱號也確實不易,雖然舊製度中常有買賣祿位,一些失意文人又編了許多像陳世美這樣被人貶罵的忘恩負義的壞狀元,但百姓心目中還有像呂蒙正這樣刻苦攻讀、終成大器的狀元。無論如何,狀元作為讀書人通過考試能獲得的最高境界,它已經作為一種考試文化深植於民族心理之中,要不今天我們為什麽把考進北大、清華等名校或者在當地考得最好的學生總是美譽為狀元呢?

我雖不知自古以來的狀元是否真有濫竽充數者,但我從小知道自己的老家有兩位考上狀元的人非常了不起。一位是鹹豐六年考上狀元的翁同龠禾,他做了清朝兩代皇帝的師傅,中國最早舉起開放門戶大旗的就是他,而他鼓動光緒皇帝與腐朽沒落的慈禧太後鬥爭,在一百多年前掀起的那場驚心動魄的百日維新運動,使這位狀元先生永垂青史。康有為稱翁同龠禾是維新第一師。另一位便是光緒二十年考上狀元的張謇,從這位不敢驚天動地,但求經天緯地;不敢指望立竿見影,療治古國千年沉屙,但求播種九幽之下,策效百歲之遙的實業救國、教育救國者身上,我感覺到了狀元的力量與智慧,狀元的胸懷與追求。也許正是因為他們身上有不甘落後、不畏艱難、努力苦學、勇於進取的品格,自古人們便對獲得最大成功的狀元們總是給予褒獎。

天下讀書人以當狀元為榮,本身並不為過,問題是狀元的產生過程讓人感到心驚,又讓人感到恐懼。

南京的江南貢院始建於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最初僅供縣、府學子考試用。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此處集鄉試、會試於一地。到清代,江南貢院發展更快,尤其是康熙年間,蘇皖分建兩省,而兩省政治、軍事仍舊一體,鄉試也沿襲明製,故此地一直成為全國學子雲集考試的最大場所。我雖未能看到古考場江南貢院當年恢宏的原貌,但當我見到這座位於金陵東南隅風水寶地的古考場遺址和博物館時,仍心潮澎湃。僅清朝的二百六十七年間,江南貢院裏就誕生了五十八位大狀元。江南才子唐伯虎、畫壇怪傑鄭板橋、《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和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陳獨秀先生等等都曾在此處揮汗應試過,他們中有的考中了秀才,有的考中了進士,有的考中了狀元。

在江南貢院這座科舉考城中,最為壯觀、占地麵積最大、令人看後最為毛骨悚然的要算號舍了。所謂號舍,既是考生考試的地方,又是考試期間考生們吃住的場所。江南貢院這個大考場有號舍多達兩萬零六百四十四間之多!我走進一排排像養鳥的籠子似的號舍細細觀摩,覺得十分恐怖,那號舍外牆高約八尺,門高六尺,寬剛好一人之身多些。每排號舍長短不等,多則百間,少則幾十間,前排與後排之間相隔不足一米,因此整個考場就像一排排豬圈鳥籠式的建築,舊稱號巷。號巷門口設有水缸和號燈,供考生夜間行路和白天飲水使用。號舍三麵是密不通氣的牆,隻有朝南一麵是出入處和考試見光處。號內有一塊掀起的木製的桌案和一張坐凳,考生晚上睡覺時就把桌案翻下作床鋪,有的就幹脆躺在上麵。所有考生自跨進這裏,一直到考完才能離開號舍,吃喝拉撒全在其中。據傳有一位才華橫溢、文采超群的考生,因為沒有占據好一些的號座,隻得坐於巷尾的糞號,結果幾天下來,被糞桶熏得昏頭轉向,無法考試,還差點送了性命。有史料記載,由於號舍管理雜亂,常有考生被蛇咬死。有的考生則受不了號舍之苦,用燭簽自刺身亡或懸梁自盡。至於考場的一條條規矩,更是名目繁多,且嚴厲之極,是我們現代人聞所未聞的:

負凳提籃渾似丐,過堂唱號真似囚。

襪穿帽破全身舊,襟解懷開遍體搜。

未遇難題先忐忑,頻呼掌管敢遲留?

這是清嘉慶年間文士繆仙記述鄉試感受的一首長詩中的片段,讀後令人仿佛能親身感受舊考場上那種三場辛苦磨成鬼,功名兩字誤煞人的辛酸以及獲得一路連科的不易。江南鄉試,各科應試學子多達兩萬餘人,但能夠錄取的隻有一百多名,其比例僅為1000:1,相比我們現在的高考成功率難上幾十倍。多數久困場屋、備嚐艱辛的學子,最後隻能名落孫山,折桂無望。但科舉考試畢竟又是讀書人通向榮祖耀宗、改變命運之路,同時也是證明個人才學實力的機會,所以像《儒林外史》中描寫的一直考到七八十歲的人不足為奇。鄭板橋從二十三歲考上秀才,到四十歲才中舉人,前後曆經十七年之久,比我們現在考博士要艱辛得多。而許多名流學士還連秀才進士都沒有考取,當然有人本來就對八股文不感興趣,但舊科舉考試的艱難一麵多少也能從中體現出來。

當曆史車輪滾滾碾入20世紀時,滿清政府的腐朽統治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一日,光緒皇帝收到湖廣總督張之洞的一份奏折,上書:科舉一日不廢,即學校一日不能興,士子永遠無實在之學問,國家永無救時之人才,中國永遠不能富強,即永遠不能爭衡各國……奏折後來到了慈禧手中,這位已入暮年的老太婆自知無力抵抗時局變化,便順水推舟,於光緒三十一年八月初四即1905年9月2日,詔書全國:……著即自丙午科(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亦即停止。此詔書宣告了中國長達一千三百餘年的科舉考試製度的結束。1903年江南貢院鄉試後得頭元的劉春霖,因此也成為中國曆史上最後一位狀元爺。

科舉廢除之日,北京清華大學、京師大學堂和上海馬相伯創建的江南第一學府複旦大學等現代學校已經開始建起。尤其是中國近代教育奠基人蔡元培出任孫中山領導的首任教育總長後,中國的教育更進入了第一個全盛階段。一地方若是沒有一個大學,把學問的人團聚起在一處,一麵研究高等技術,一麵推行教育事業,永沒有發展教育的希望。蔡元培兼容並包的大學教育準則,幾乎成了後來以北京大學為代表的中國近現代大學的辦學靈魂。大學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他的這些思想與觀念締造了百年中國知識分子以學問為天職的那種勤學精神和對政治與物質常常不屑一顧的清高。中國的大學,在這些具有全新思想的先導者們的奠基下,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崛起,並為20世紀中國誕生大批政治家、社會學家,特別是自然科學家準備了溫床。但在前半個世紀,大學的大門一直朝有錢人敞開,窮人不可能或者說極少有人可以跨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