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上)01

突然主席台上有人大聲叫道:“餘秋裏同誌……”

餘秋裏一震:是毛澤東的聲音!

那些準備退場的人也跟著站住了。

“你那裏有沒有一點好消息呀?”毛澤東的問題終於提出了。

餘秋裏這回心裏很爽,聲音也變得很敞:“主席,好消息還是有一點的!”

“噢?怎麽樣啊?”

“從鬆遼勘探的情況看,這回大油田我們是拿到手了!”餘秋裏的話讓會場氣氛活躍。

“嘿,是真的嗎?有大油田?”毛澤東欠欠身子,興奮中似乎還有些不太相信。

“主席,不光是大油田,可能還是世界級的特大油田嘞!”餘秋裏今天的底氣很足,因為他剛才從長途電話裏已經得到鬆遼那邊的確切情況,特別是葡7井出高產油喜訊來得及時,而且好戲還在後麵呢!

“好哇!這是個值得注意的好消息!”毛澤東這回從椅子裏站起身,滿臉笑容。一天的會議,餘秋裏最後的非正式匯報是毛澤東今天最高興的事。

新年伊始,石油部高興的事接二連三,有點顧不暇接。

繼葡7井1月7號噴出高產油後,葡20井、葡11井、葡4井等共有六口井相繼噴油,且都是穩定在日產10噸-24噸的高產井,基本都大於鬆基三井油量。此外,還有正在鑽探之中的7口井也相繼鑽到了油層。而僅這13口井所控製的油田麵積就在200公裏左右,粗略估計,地質儲油量達到一億噸以上,相當於克拉瑪依規模。

“老康,你把技術人員召到你身邊,你們一起好好研究討論一下,看看鬆遼那邊的情況到底優點是哪些,問題是哪些,然後你回北京,我們要商量後麵的大事了!”餘秋裏在上海的會剛開完,就令正在哈爾濱的康世恩迅速準備大戰前的技術準備。

康世恩遵囑立即把鬆遼一線的翁文波、李德生、張文昭、楊繼良等主要骨幹召到身邊,夜以繼日地展開了討論。最後大家一致認為:鬆遼長垣石油勘探目前的結果有16條有利因素和一條不利因素,它們分別是:油田大;構造平緩完整;儲油層多;生油層厚;蓋層好;儲油層物生好;油井產量高;油層壓力高;儲油層埋藏深度適中;油井可以自噴;油層溫度高;電測對油、氣、水解釋準確;地層可鑽性好;地層自造漿;有豐富的地下水;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一條不利因素是原油油質有三高:含蠟高、凝固點高、粘度高。

“16條有利因素,好麽!你們是說這個大慶油田哪方麵都是得天獨厚?”餘秋裏看了上麵這些分析,十分驚訝地問康世恩。

“是的。從現在勘探和出油的基本情況看,大慶長垣構造屬於整裝砂岩油藏,其有‘教科書式’的穹隆背斜構造的特點,總之比世界上像巴庫等大油田的地質情況還要簡單。可以說是上帝給予我們的一個得天獨厚的好油田!”康世恩很專業地回答說。

“那你說說這一條不利於因素什麽意思?是我們的油質不好?”餘秋裏接著對油性的“三高”非常警惕。

“噢,這裏說的三高並非我們的油質不好,而是油性有些不利於開采開發。”

“怎麽個不利於開法?”

康世恩想了想,還是用個形象比喻來回答吧,於是他想起了那天張文昭在現場向他匯報的葡7井出油後的情景吧:“那天張文昭他們告訴我,說葡7井噴油時,外麵寒冷,那噴出的油一會兒就凝成一個個黑豆粒似的從天上掉下來,大夥兒踩上去就像踩在軟皮筋上一樣。油滴落在臉上也會自己滾下來,不粘皮膚……”

這有趣的故事,餘秋裏聽了卻臉色很不好看:“你是說這油稠得很啊?”

康世恩點點頭:“是這樣。所以下一步煉油廠建設的問題要抓緊,再有我們的在開發時如何保證原油從地下噴出後能夠順利地儲運也是個重要問題。”

餘秋裏若有所思地:“這事老康不能馬虎,得想點辦法。”

後來在餘秋裏和康世恩等人的親自關注下,堪稱石油戰線“五朵金花”的攻關項目迅速上馬,為大慶油田的原油開采和成品油生產提供了技術保障。如當時大慶油田發現後,原油滾滾而湧,全國上下一片歡騰,喜氣洋洋。可是原油從井裏噴出來後不是馬上就能用的,尤其從原油變為成品油,還有很多工序需要進行。大慶當時沒有煉油廠,原油隻能運送到大連煉油廠等地方去。過去大連煉油廠煉的油都是進口蘇聯庫頁島油田的原油,凝固點很低。而大慶油田的原油凝固點在20度以上,加上那一年送到大連石油七廠煉的原油季節也正好是冬天,七廠的裝置、設備和生產技術是很不錯的,可他們對大慶油田的油從來沒有碰過,被凝固度高的原油弄得狼狽不堪。據說從火車站的卸車那兒開始,一直到數公裏外的煉油廠車間,沒有一處不是“油毯”鋪蓋著的--原油到處灑落在地上,生產隻能停停開開,工廠上下一片埋怨聲,於是“大慶油不好”、“無法煉”的話到處傳開了。餘秋裏知道後大發雷霆:“真是豈有此理!是你們的本事沒到家,卻怪大慶的油不好!”正巧七廠的廠長姓蘇,名得山。餘秋裏的火就更大了:“就是因為你們廠的廠長姓蘇,你們就迷信蘇聯的油一定比我們的好啊?”這頂帽子夠嚇人的,從此再沒人敢亂說“大慶的油不好”了。不過批歸批,說歸說,但大慶原油的“三高”確實也就像現在人們常得的“三高”富貴病一樣,不是那麽好治。

餘秋裏後來專門派了生產技術司司長孫曉風和專家侯祥麟等人進行技術攻關,並經過反複試驗,最後“五朵金花”終於綻放,朵朵開得鮮豔多彩,成為石油史上一景。此是後話。

鬆遼前線的勘探工作可以說已經基本摸清了地下情況,大油田信手可得,現在是怎麽個開發的問題了!麵對如此空前規模的大油田,怎樣把它拿下來,這對餘秋裏和整個石油部來說是個全新的問題,即使對毛澤東和周恩來領導的中央政府來說也是個全新的課題。那是個特殊的曆史條件:帝國主義對中國實行經濟全麵封鎖,中蘇關係已經日趨惡化,“老大哥”的專家已經基本撤光了,依靠外援已無可能。隻有一條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艱苦奮鬥好說,可怎麽個自力更生法?自力在哪裏?餘秋裏掰掰手指,算算石油部自己的力量少得可憐呀:鬆遼那兒總共隻有20多台鑽機,不足5000名職工。不過從全國石油戰線看,還是有些力量的:老的新的加起來有17萬職工,鑽機嘛也有300多台,再加上國家一年給的總投入10個億。應該說打一場戰役基本具備。

幹!要幹就得痛痛快快幹!

“我們搞石油勘探,跟打仗很相似。要勇於解放思想,敢於在情況基本搞清楚的情況下作出果斷決策。有充分根據而不敢作決斷,就會貽誤戰機,就會一輩子落後!”黨組擴大會議上,餘秋裏揮動著獨臂,慷慨激昂。“現在國家迫切需要石油,鬆遼的資源又比較可靠,地質情況也搞得比較清楚,是到了下決心的時候!我們要準備從全國調集力量,組織石油大會戰!改變石油工業的落後麵貌就在此一舉!”

“我們必須下定決心,背水一戰,全力以赴拿下這個大油田!”

“鬆遼石油會戰,隻能上,不能下!隻準前進,不準後退!”

“就是天大的困難,也要硬著頭皮頂住!爭取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平,把這個大油田勘探、開發建設好!把石油工業落後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

石油部大樓,此刻春雷滾滾。那隻呼風喚雨的右胳膊在揮舞中掀天覆地,那隻空洞洞的左袖子也幻化成疾風勁雨……“餘秋裏同誌揮動胳膊的神情和這番**氣回腸的話,我們記了一輩子!每次回想起來,都十分激動!”康世恩活著的時候幾次說過這樣的話。我在采訪中也聽到許多老一輩石油人說過同樣的話。

餘秋裏不是演說家,但他一旦激動起來,那講的話極富感染力、鼓動性,能把一顆顆冰冷的心扇乎得熱血沸騰!能讓本來已滾燙的火星熊熊燃燒起來!

餘秋裏不是理論家,但他一旦作起報告時,便會出口成章,而且把最想表達的主題用最明了、最準確的語言,形象而生動地表達到位。能讓那些本不在意的人迅速進入一個巨大磁場般的境地,然後身不由已地跟著他去赴湯蹈火,去衝鋒陷陣,且絲毫不感後悔,反之無尚榮光。

中央對石油部的《報告》很滿意,僅七天時間就給予了批複。並向華東局、黑龍江和其他有關省市自治區黨委、國家計委、經委、建委、地質部及其他有關部委的黨組作了批轉,總之一句話:中央對餘秋裏的“大慶會戰”一路綠燈。

“有人說我們的軍隊幹部打仗可以,不能搞經濟建設。我就不信!你們看,餘秋裏在搞石油大會戰嘛!”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頗為得意地對人這樣說。

中央批示下達,石油部有了打大會戰的“尚方寶劍”。可戰前餘秋裏還有千頭萬緒的難題需要解決。

第一個問題就是資金缺口。那幾天餘秋裏跟李人俊倆人反反複複、東摳西卡,弄出了一個會戰的賬目,可怎麽算倆人還是直唉氣:得至少有2-3億資金和幾萬噸鋼材設備沒地方出來。報告再打到中央,李富春一聽就跳起來:秋裏呀,以前別人跟我爭項目爭錢,你在邊不吭聲,我說你好話。現在你倒好,動不動就獅子大張口,我這個副總理兼計委主任真是沒法當了。國家這麽個一窮二白的攤子,我哪來給你弄這麽多錢嘛!你啊,還是找小平去吧!

餘秋裏隻好硬著頭皮,再和李人俊又去找*。

*愛抽煙,餘秋裏上前先敬煙。煙霧中,餘秋裏讓李人俊把缺口的“賬目”給總書記遞上。

就這麽多了?*一邊吐煙,一邊眼睛盯著餘秋裏和李人俊,意思是說,你們別沒完沒了啊!

就這麽多!其他的缺口我們自己解決!餘秋裏口封得很緊,回答得也幹脆。

*在石油部的資金缺口“賬目”報告上大筆一揮,嘴裏還喃喃道:大慶會戰是大事,國家再窮,也得支持這個事嘛!總書記不愧大將風度。

餘秋裏與李人俊偷著樂。第一件難事辦得利索。

第二件難事是戰鬥人員問題。

年初,餘秋裏在主持開黨組會時,大家就提出:如果搞大會戰,遇到的首要問題是人力不足。

“鬆遼環境惡劣,任務又這麽艱巨。我看隻有采取用部隊的辦法。建國初期,石油師成建製的改過來為我們石油係統所用是個好辦法。這回我們還是爭取中央支持,調退伍的部隊來!”餘秋裏又開始揮灑用兵之道。他對副部長周文龍說:“老周,你跟總參謀部關係熟,你給他們寫封信,先給幾位總長報告一聲。”

周文龍接令後立即給羅瑞卿總長和張愛萍副總長寫信懇求道:“……最近在東北大慶(大同鎮)地區發現了一個大油田。遠景非常樂觀。我們已決定在最近時期內集中石油係統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會戰,一鼓足氣地拿下這個地區。會戰中各種技術工種隊伍及幾千名石油技術幹部的配備,我們已組織調遣中,但由於這個地區非常遼闊,又是平地起家,一切基本建設、道路、電訊以及後備力量的補充,需要工人的數量很大,我們實在無力解決,特請求您設法支持我們一下,在今年轉業軍人中酌撥2至3萬人,以解決目前我們工作中最大的困難。爭取在夏秋兩季就把這個大油田拿下來,盡早投入大規模開發。”

信寫得既**,又懇切。

但餘秋裏還是不放心,便找到周恩來總理。

“好啊,這個想法很好嘛!”周恩來一聽,非常讚同。突然他對餘秋裏說:“主席正在廣州召開軍委擴大會議,你快到廣州去!”

“好嘍!”餘秋裏謝過周總理,直飛廣州。

下飛機後,見到軍委的第一個人是總參謀長羅瑞卿。

三萬人?就你餘秋裏真想得出,一要就是三萬部隊!被毛澤東叫出名的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羅長子”,這回瞪大眼睛瞅了將軍部長足足一分鍾,然後嘿嘿一笑:好好,三萬就三萬,隻要你能幹出個大名堂,我給!

作為解放軍三總部的首長之一,餘秋裏與羅瑞卿也算是老交情了。現在就看交情深不深了。

“餘秋裏啊餘秋裏,你一下就要改編我們的3萬部隊呀!”羅瑞卿搖晃著他那高大的身軀,不停地用手指著餘秋裏,又是搖頭,又是笑聲:“就你想得出來!你可真會找竅門啊!”

“總長,我們有困難,是實在沒得辦法呀!”餘秋裏解釋,一臉真誠和懇切。

羅瑞卿一揮手:“沒問題,自己人嘛!我去向主席報告一下。”說著,就進了毛澤東住所。

餘秋裏還是不放心,又跑到賀龍和劉伯承房間。

賀龍笑咪咪地叼著煙鬥,眼睛半眯著朝餘秋裏直使眼色:你還不向劉帥說話。於是餘秋裏就趕緊向劉伯承匯報來龍去脈。

“對頭嘛!打虎要靠親兄弟,出征還得父子兵!我讚同你向部隊要人去!”劉伯承連連點頭。

餘秋裏聽了喜從心頭湧。他看看賀龍元帥,元帥正理著濃濃的小胡子朝他擠眼呢!

“報告二位老總,主席請你們到他那兒去。”有工作人員進屋說。

“餘部長,主席請你也一起過去。”工作人員補充說。

原來毛澤東是想了解鬆遼的情況呀!餘秋裏進了毛澤東的會客廳才知道。

機會難得。餘秋裏知道今天的匯報直接關係到軍委主席毛澤東及幾位軍委副主席給不給他3萬部隊的大事。於是他用簡單而明了、有力而急切的口吻講了幾十分鍾時間,盡可能地把鬆遼油田的現在情況和未來前景及組織大會戰的事讓毛澤東和元帥們聽後產生深刻印象。

“好……好嘛!這很好!”效果達到。毛澤東不停插話,一臉滿意之色。“聽說你們有個報告,要搞會戰。好哇!準備上陣嘍!”

元帥們頻頻點頭,一片咐和聲。

有戲!餘秋裏站起身,向毛澤東一個敬禮:“報告主席,我可以走了嗎?”

“好,上陣吧!”毛澤東笑咪咪朝餘秋裏揚揚手,然後問老帥說:“你們看他的事行嗎?”

“很好。就得這麽幹!”老帥們異口同聲。

“謝謝各位老帥!謝謝各位首長!”餘秋裏又向元帥和軍委領導們敬禮。

正是一路東風勁吹,大地到處春光明媚。

從廣州回到北京時,周文龍副部長向餘秋裏報告說,總參謀部張愛萍副總長已經在給他的信上作了批示,同意從軍隊裏拔2至3萬人給石油部。

餘秋裏喜上眉梢。

2月22日,中央正式下達了“關於決定動員3萬名退伍兵給石油部”的指示,之後軍委又決定給大慶分配了3000名轉業軍官,他們中不少是黨團員,有的還是剛剛從抗美援朝戰場上下來的戰鬥英雄。中央考慮的要比石油部自己想到的還要周全。

餘秋裏仿佛感到自己又重新回到了那個指揮千軍萬馬的戰爭年代。

那時間裏,石油部大樓就像大戰前的總司令部,一份份調兵遣將的命令和通知,發往全國各油田、礦區、院校和研究機構……“我去!”

“我們隊全體報名!”

“請批準我吧,我已經把鋪蓋都卷好了,隻等坐火車了!”

“……”

在石油部“開赴鬆遼前線,迅速拿下大油田”的戰鬥命令下,各地石油人無不以最高昂的戰鬥姿態,投入了緊張的會戰行動。真是了不起!真是一群和平建設時期“最可愛的人”。各地石油人個個以參加會戰為榮,人人都像戰士上戰場一樣摩拳擦掌地爭著到鬆遼去。

再看看“總司令部”的石油部機關:部長餘秋裏和副部長們一派作戰姿態,各種地圖、戰鬥命令,電話鈴聲,甚至相互指責和罵聲不絕於耳……“報告部長:玉門局的先頭隊伍已經到達鬆遼的安達!”

“報告部長:新疆局的隊伍今天已從嘉峪關抵達北京!”

“報告部長:四川局的同誌說明後天就可以全部到達目的地……”

“北京石油學院的師生們問他們什麽時候啟程?”

“研究院的幾十名教授請求部裏讓他們到最前線接受任務!”

好麽好麽!老康,文龍,還有人俊,你們分別給他們布置一下各自的戰區位置!大會議室裏,餘秋裏右手叉腰,左邊的那隻空袖子則隨著他走動的身子在來回甩動。

好麽好麽!“拔蘿卜”、“割韭菜”、“切西瓜”好!獨臂將軍不停地甩著空袖子,嘴裏喃喃有詞地說著。辦公廳的人聽不明白他們的部長在說些什麽?康世恩就在一邊笑著告訴他們:拔蘿卜,就是從老油田那兒抽調一些標杆鑽井隊;割韭菜,就是把原來的隊伍整建製的調出;至於切西瓜嘛,是把原來的隊伍一分為二,調走一半,留下一半。

“嘻嘻,真是老農民打仗!”有人聽後吃吃暗笑。

有什麽可笑的?中國的幾千年曆史靠什麽推動的?還不是農民們?!共和國締造者還不是農民們?建設社會主義照樣還得靠農民嘛!農業大國不靠農民靠誰?別忘了經過馬列主義灌輸的已經成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農民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了!他們的意誌、他們的信仰、他們的素質,是中國人中的精英和豪傑!也許他們還保持著農民的生活習性,農民的純樸,但這無妨他們領導全中國人民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光明走向更加燦爛、更加輝煌的偉大抱負!他們是中國農民中的代表,也是農民利益的忠實捍衛者,更是農民們實現理想的領路人。

餘秋裏是這樣的一批人中的其中之一。毛澤東是更典型的其中之一。

現在是戰鬥!是千軍萬馬投入戰鬥的大戰役。

戰鬥和戰役隻有懂得軍事的人才能指揮。

這是中將餘秋裏得心應手的事。

首先要明確任務。會戰初期的三大任務是石油部向中央報告的:第一,在鬆遼2000平方公裏的麵積上甩開勘探,爭取打200口左右的探井,迅速探明大慶油田的真實地下情況,目標是找到10億噸的可靠儲量;第二,選擇已經探明的有利地區,打出200口左右的生產試驗井,進行油田開發試驗,實行早期注水,當年生產原油50萬噸,年底達到日產4000噸水平和年產150萬噸生產能力;第三:在大慶長垣以外的附近地區,進一步開展地震勘探,完成細測4萬公裏,爭取再找到更多的“金娃娃”……這是餘秋裏他們最初的目標,而這個會戰目標後來隨著不斷出現新的更大的油田前景而被迅速調整。

既然叫會戰,就得按軍事行動進行。一個油田目標,就是一個戰區。因此長垣幾百平方公裏便被按照已經出現的油田顯示劃成五個戰區,它們分別是:葡萄花戰區,太平屯戰區,薩爾圖戰區,杏樹崗戰區和高台子戰區。每個戰區有一個地方石油局負責。

因為是會戰,還得按照軍事行動來進行。餘秋裏下令:所有參加會戰的隊伍,不管來自何方,工資關係、人事關係、糧食關係還是在原單位!物資調配、任務安排則全部由會戰總指揮部統一決定。

會戰前期的時間安排:3月份調動人馬,4月份開始動手,5月初正式打響。所有參戰隊伍包括附屬單位必須在3月15日前完成集結,就是說要到達鬆遼會戰現場!

真的是打仗了!那些從來沒有經曆過軍事行動的地方職工,在大踏步奔赴鬆遼的途中,情緒格外亢奮,他們在激動中第一次感受著軍人的那種戰鬥作風。

就是打仗嘛!那些剛剛摘下軍銜標誌和符號的轉業軍人們和“石油師”的指戰員,則像重新回到了雄糾糾氣昂昂的戰鬥部隊。他們似乎想通過自己的精神風貌來證明曾經的輝煌和與眾不同的軍人性格。

所有的人都在尋找自己能夠意氣風發的閃光度。

指揮員們毫不例外。“既然叫大會戰,那麽我們的指揮就得搬到前線去。為此我建議:石油部黨組要成立大慶會戰黨的工作委員會和會戰總指揮部。而且所有前線指揮人員必須到第一線去。從現在開始,石油部的工作將以前線會戰為一切工作的重點。”將軍的建議在黨組會上立即得到全體黨組成員的讚同。

會戰“總司令部”即刻宣告成立:部長餘秋裏任會戰工委書記,副部長康世恩任會戰總指揮;石油“餘康”從此並肩共同挑起了新中國石油事業的艱巨重任。他們身後還有一大批優秀的指揮員,如周文龍、孫敬文、李人俊、徐今強、張文彬、唐克、宋振明、焦力人、李荊和、吳星峰、李荊、陳烈民……等等。

謔啊,了不得!從3月初調兵遣將令發出,到3月15日止,鬆遼結集地的安達這塊地圖上還不易找到的方寸之地,一下已經到了1.7萬餘人!其中部隊轉業官兵11000多人。

而後續的隊伍仍在源源不斷地向這兒開拔……戰幕拉開,形勢開始瞬息萬變。

“餘部長!好消息!好消息……”那一天,餘秋裏的腿剛剛邁進家門,隻聽康世恩一邊喊著一邊就到了他的跟前。

“老康回來啦!辛苦辛苦。”餘秋裏見康世恩渾身上下雪水融融,趕緊讓過身子,讓秘書倒上一杯熱茶:“先暖暖身子。慢慢說。”餘秋裏笑嗬嗬地看著這位從哈爾濱回來的戰友,幾乎是頭挨著頭看著康世恩喝下第一口熱茶。

康世恩笑了,心想:你這架式哪是讓我慢慢說,分明是恨不得立馬摳我嘴巴掏話嘛!“大好消息:薩66井出油啦!”

“多少?”

“現在用的6.5毫米油嘴管,日產56噸!”

“可比鬆基三井大多了!”餘秋裏樂得合不攏嘴。

“你不知道,我在現場時,他們用9-14毫米油嘴試時,你猜達到多少?”

“有80噸?100噸?”

“哈哈哈,不對。148噸!日產!”康世恩像孩子似的在餘秋裏麵前高興得轉起圈來。

“148噸啊!日他個娘的!這簡直跟油庫裏倒油沒啥區別嘛!”餘秋裏猛地將右掌往木椅上一擊,身子從地上蹦起。

“可不是像油庫裏倒油嘛!”康世恩手舞足蹈地在餘秋裏麵前繪聲繪色地講著他在現場看到的薩66井噴油的那一幕令人欣喜若狂的情景--此刻他依然欣喜若狂。

餘秋裏大步在會客廳走動著:“這不行!這得修改我們的會戰行動計劃了!得馬上修改!秘書!秘書--”餘秋裏突然立住腳步,大聲喊著秘書。

秘書過來:“首長,有什麽事?”

“你馬上通知各位副部長和全體黨組成員,讓他們到我這兒來參加緊急會議!”

“是。我馬上通知。”秘書跑步去打電話。有幾個黨組成員住在秦老胡同的秘書,幹脆是跑著去將他們叫過來的。

這一夜,秦老胡同的將軍家的燈光徹夜通明。時間是1960年3月14日。

餘秋裏:同誌們,形勢變化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快啊!老康從前線帶回的消息,讓我坐立不安。這薩66井如我們先前所料,出大油了。它證明長垣北邊確實有大油田!比南邊的葡萄花構造還要富油!

周文龍:你的意思是我們要調整戰局?

餘秋裏:對!必須立即調整,否則錯失戰機,更加被動。

康世恩:餘部長的意思是,趁現在隊伍還沒有全部到達安達一帶,就位的也是少數,要往北行動現在就得下決心。

李人俊:這筆賬應該是合算的,早調整比晚調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