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水德行香 清朗生輝

認識德清無須猶豫和考慮什麽,你隻需順著德清大道,從東往西一路“滑”去就行——那一頭是100多年前便讓歐洲人為之發狂的被譽為“清涼世界”的莫幹山……春天的莫幹山有多美,人間所能想象和描繪的春色,皆可以在此找到。即使到了冬天,你依然可以感受到這裏的“清涼”是那樣悅心,因為鬆柏和青竹上掛著雪珠與冰花,其實有著一種爽爽的暖意。

我說一路“滑”去看德清,是因為12公裏長的德清大道是德清的縮影:她美,美得青春,美得滑潤,又十分嬌豔與溫馨;她鮮亮,處處流光溢彩,讓你的眼睛無法移開片刻;她**澎湃,富有朝氣和生機,鬱鬱蔥蔥中奔流不息的氣息似衝浪般激**著吸引著你,呼喚你去感受、去觸摸前方更美的景致,以及接受和擁抱她……

這就是德清。你在行中聞其香氣,你在觀中品其味道,你在聽中享其韻律,還有清朗與生輝的**……

任何時候,沿著德清大道,你的心都宛如在綢上行走,“滑”然而行,樂然而行,欣然而行,並會久久陶醉於其中……

這就是德清。她讓你“滑”出的心,如夢如幻、如雲如虹,而忘卻歸途。

能讓心“滑”著而行的地方,一定是令人稱心如意、神清氣爽的。

即使在2020年這非同尋常的疫情防控期間,你來德清,你的心依然會感到爽爽然、悠悠然的愜意和舒坦。

不是所有土地都可以讓人“滑”然而行,能讓你的心“滑”然而行的,一定是美而優、舒而適、和而平、溫而順的地方,她自然更是奮進與希望、幸福與美滿的存在……

所有的真實與真情皆在此間顯現,自然每一塊土地上的色彩——這裏指的是疫情下的人的表情和一個地方所呈現的表情,或盡然綻放,或悄然失色……難怪鍾南山和李蘭娟對德清格外寄予情愫,讚美這片土地就是他們心目中的“人間天堂”。

其實,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已經讓無數原本如紙花和玻璃畫般美妙的景象,徹底地支離破碎。

然而,德清依然美麗、紋絲未變,恰讓我心更加“滑”而行之,因為那裏的人——普通的百姓和勤業的幹部,他們從心底溢出的笑容讓我毫無阻礙地舒展著“滑”的心路——

是的,這裏的一切沒有因疫情而傷碎,隻有比以往更好。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位於蘇杭中央的德清,很好地保持著自己泰然自若的本色,幾乎沒有被風雲變幻的肆虐疫情所左右。這需要特別地稱道,也從另一方麵更準確地詮釋了我的“題記”。

在中國的文字中,“清”通常是指自然和本色,或者是自然界的一種天成固有的底色,它蘊藏著某種不可侵犯的高貴和神聖。

“前溪滄浪映,通波澄淥清。”“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遠山翠隔幾重圍,行出山前翠漸微。”“溪塘曲曲鄉間路,雲水茫茫野浦煙。”……閱讀古今千篇詠頌德清的詩賦,我們所感受到的皆是水色天青。於是我們也知道了有水流淌著的山與田,一定是清淩淩的;清淩淩的原野與山嶺,也必定是水盈漾漾,波光明耀。一開始,我一直沒弄清楚為何明明是一片湖塘,卻被德清人稱為“漾”。原來這“漾”有講究,它非簡單的一種水動之狀,而是內藏著一種當地人悠閑自得的精神狀態,以及內心求安積善的高尚品質。有風輕漾,無風則無漾,可謂動靜相宜、靈秀溫情而適之——德清地域與人性本色也。

歎之!

今德清人皆知古人稱“溪以其清而為縣之最勝”,卻將後一句“龜以其靈而為溪之至祥”隱在心頭,深深地藏了起來。其實,這才是德清最為重要的人文底色。

“龜,神物也;敬康,清正人也。”(宋·葛應龍《左顧亭記》)這話的大意是:德清山清水秀自然美,是“龜”這靈性之物在起作用,而讓這塊土地永葆吉祥和美的正是這裏的“清正人”。龜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是一種吉祥高貴之物。古人認為,“溪以其清”可使這塊大地生德,而溪中存龜,則可使有德的大地飄然行香。

其實,古時把具有靈氣的神龜,視為奠定社會執政能力和執政智慧的基石。

我曾經多次來到德清,一直在尋找一個答案:為什麽德清總能讓人眷戀與讚歎,並且還會讓人產生一種走時不舍、離別許久後仍念念不忘的情愫?

這是為什麽?

嗬,現在我明白了,弄明白這一真諦竟然也與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有關,雖然看起來十分偶然,卻隱含著豐富而深刻的必然——

司機把我從上海接到德清,是2020年4月11日的上午。到達德清縣城已是中午,因為我事先提出要見見縣委書記,所以一直與當地的幾位文化人在飯桌上等。原本定好11點半與書記見麵,但一直到12點半仍然沒有見到她。

“實在抱歉,今天上午書記有三個活動,所以很不好意思,耽誤您了。”縣裏的同誌一次次向我解釋。其實對我來說早一點晚一點都無所謂,隻是心中有些不解:周六休息日,縣委書記竟然還要參加三個活動,到底是什麽樣的事讓德清“一把手”忙成這樣?

“第一件事是書記特意安排利用早餐時間給正在德清休養的浙江省援鄂醫療隊員補一頓春節‘團圓飯’……

“第二件事是德清縣人民政府與阿裏巴巴簽署《數字鄉村建設合作協議》,書記是一定要出席的。

“第三件事是浙江省援鄂醫療隊紀念林植樹活動,書記需要出席。”

做這三件事,德清縣委書記在一個休息日至少得早上7點鍾左右出家門嘍!

“是的,不僅書記、縣長是這樣,我們德清幹部基本都是這個樣……大家都已習慣了。”

與德清的同誌一番對話後,我豁然開朗,對“德清為什麽行”有了清晰的答案:

原來,這裏的執政者在數年間一以貫之地以自己全身心的德行和追求高尚與完美的誌向,如涓涓細流般滋潤著這塊美麗的大地,所以才使德清越來越充滿迷人的魅力,並讓所有來者都油然而生一種不舍、不忘和歎為觀止的情愫。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這八個字映襯了千百年來的德清底色,也映照了流光溢彩的德清本色。不錯,看這裏的山,看這裏的水,看這裏的人,皆可與這八字貼合。然而,以我所見和所感看德清,尤其是觀改革開放以來的德清,那生機勃勃、氣象萬千、社會安寧、百姓幸福的社會景象,再用“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八個字來表述,似乎已經不能代表她的全部,尤其是她的精神內核!

那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的新德清和未來的德清又是什麽樣呢?又應該是什麽樣呢?

我在想,我在看……

我在看,我在想……

直到有一天,我登上碧波**漾的下渚湖中那座高高的樓閣,再轉頭遙望遠處煙雨蒙蒙中的莫幹山時,心頭突然“蹦”出八個字——“水德行香,清朗生輝”!

是啊,你瞧這輕拂的春風中,那山環著湖、湖連著漾、漾牽著溪、溪繞著田、田圍著莊、莊簇擁著城鎮的德清大地上,那如上蒼落下的明耀耀的“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會址的巨型明珠,那車水馬龍、四通八達、鮮花簇擁的城市寬闊街道,那幽穀秘境、鳥語醉神的裸心穀、郡安裏,那攬天丈地、行山走水的地理信息小鎮,那湖中映人、人行水動的百畝漾洲和銀燕飛翔、滿天如星的“通航機場”……這,不正是當今德清風流人物和60餘萬人民“水德行香”,才使這片古老而煥發青春的大地“清朗生輝”的嗎?

是的,今日之德清,處處“水德行香,清朗生輝”!因此,我們每個見過她的人,也會怦然湧起磅礴的**和漫溢的詩意……

正是因為她有著奇異的生動和精彩的美麗,以及豐富的內涵和可以比照的事物,她必定會讓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為之傾倒與折服。

因為這裏,有我們所期望的那種社會形態和現代文明社會的治理模本和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