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奇謀製勝 《機劃同盟計》

劉邦組織聯軍攻打彭城,徹底惹惱了西楚霸王項羽,一是使他進一步看清劉邦與他爭奪天下的野心,二是讓他清楚地看到了劉邦的實力,感覺這股力量如不鏟除,將來必為大患。他很後悔當初沒聽範增的話,在鴻門宴上把這家夥一刀宰了。

項羽在彭城西沒逮到劉邦,後來劉邦從沛縣逃跑,又讓他從眼皮底下溜了。好在把他的老爹、老婆給抓住了,項羽看呂雉也是個大美人,堪可寵幸,不時讓她陪個酒作個樂,稍解心頭之恨。

聽說劉邦逃到滎陽、成皋一帶,項羽帶領大軍一氣追來,把個滎陽圍得像鐵桶似的。劉邦一時麵臨的形勢岌岌可危。原來背楚附漢的一幫諸侯看楚軍強大,怕項羽消滅劉邦後收拾自己,又紛紛倒向楚軍一邊。

劉邦眼看自己和項羽對抗的勝算不大,也失去了繼續爭下去的信心和耐心。好在他有一幫謀臣都是很有頭腦的人,也都經過很多坎坷,就勸他:“大王,您常說勝敗乃兵家常事,現在我們隻是一時的困難,您千萬不能灰心。古往今來,有很多成大事的人,不都是經過了無數艱難困苦,百折不回,最後才成功的。”

“我也知道這個道理,但現在我們這樣勢單力薄,天下諸侯又紛紛棄我而去,何時能反敗為勝,過上安穩日子?”劉邦想出來十幾年,時時擔心腦袋不知啥時候搬家,現在老父和老婆又被項羽捉去,自己喜愛的女人也不能接到身邊一起生活,怎能不灰心、沮喪。

蕭何進言:“我們現在大小有關中、漢中這片地方,還有幾十萬人的軍隊,您想想我們出來時有什麽?您當時斬蛇起義,還不是被官府逼得走投無路才走這一步的。您的人馬從無到有,地盤從小到大,沒用了幾年時間就發展到現在這樣一個規模,也夠順的。看看天下諸侯,目前也就您和項羽能夠分庭抗禮,我想用不了幾年,我們一定能夠超過他。”

張良也說:“天下大勢在謀不在有,隻要我們謀劃得當,就有可能由弱變強,由小變大。您起兵的這些年,還不都是靠智慧一步步發展壯大的。”

蕭何又說:“我是相信命運的,呂公和諸多相士都說漢王將來貴不可及,您每遇危機時刻都能逢凶化吉,轉危為安,眼前的這點困難,我想不久也會過去的。”

“話雖這麽說,這次我感覺和以往不一樣,有一種山河變色,日月將盡的光景。”劉邦說。

“這是大王還沒從彭城之戰陰影中走出來的緣故,現在楚軍又追上門來,大王又日理萬機,勞頓疲乏,是故有此錯覺。實際上我們一看到您,所有的信心和勇氣都來了。”儒生酈食其說。

“大王什麽時間變得這麽患得患失的,蕭相國說得對,想想我們剛起兵時,有什麽?大不了回到從前,腦袋掉了落個碗大的疤,有什麽可顧慮的!”樊噲聽他們議論,耐不住性子插話道。

劉邦聽他們這樣一說,心情頓時好了許多,一拍案幾說:“說得好,大不了回到從前。我這幾年也有些養尊處優了,遇事瞻前顧後。經你們一提醒,我明白了,有什麽可顧慮的呢!很多東西過去並不是我們的,沒有可以得到,得到也可以失去,何妨拿來一賭!”

張良聞言暗暗叫好,從心裏佩服漢王的這種豁達大度。

劉邦環顧在座的各位謀臣,出人意料地說:“我願意劃出函穀關以東的所有土地,賜予幫我打敗項羽的人,各位誰願與我共建大業?”

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不知說什麽好。他們都是願意跟隨劉邦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的,但要誰攻城略地衝鋒陷陣,與項羽一決雌雄,目前都還不具備這個硬實力。但作為漢王最重要的謀臣,張良對天天大勢畢竟研究得多一些,對誰能和項羽叫板看得比較透,因此說:“當今英雄中,能和項羽有一拚的,隻有三個人,一是九江王英布,一是大將韓信,一是魏相國彭越。但是這三個人哪一個單獨和項羽較量都不是對手,隻有把他們整合起來,共同對敵,才有勝的希望。”

聽此議論,劉邦感到很有道理,但稍微冷靜一想,說服此三人一起抗楚,談何容易。遂以探尋的口氣說:“韓信是我大將,雖然有些擁兵自重,但隻要動之以情許之以利,目前尚不至背我,關鍵時候還是能派上用場的。但其他二人——”

蕭何插言:“韓將軍還是信得過的,這一點我可以作保證。”

“彭越雖已歸屬漢軍,但此人是自己拉起來的隊伍,占山為王,我行我素。攻打彭城的時候,雖然他也多有配合,但調遣起來總感到不是那麽得心應手,以致貽誤了不少戰機。陽夏之戰,我軍被項羽打得支離破碎,急需彭越支援,他看這時楚軍勢強,卻借故不來,有背漢附楚之意。似此等作壁上觀之人,誰勢力強一些,他就會倒向誰。現在我們正處於劣勢,他怎麽可能與我一心呢?”劉邦想起往事,不無感慨地說。

張良說:“彭越一直是一支獨立的力量,在反對暴秦的鬥爭中,他是立了功的。但項羽進入關中後,大封諸侯,卻無視彭越的存在,這讓彭越很不滿。齊國和楚國作戰時,他又攻打過楚國,項羽對他早有剪除之心。因此,楚漢兩家如果讓他選一家的話,他選擇項羽的可能性不大。之所以在歸順漢軍後表現不積極,我想和他在平定梁地後沒有得到封王有一定的關係。現在漢王如果許他在攻破楚軍之後,讓他做魏王,把睢陽以北至轂城的大片土地賞賜給他,必定樂意助漢,協力攻楚。”

“能如子房所說,我寧願封他做梁王。不過誰能充當使者,說服彭越即日起兵,與楚軍一戰呢?”劉邦仍然把握不大地說。

張良說:“謀士陸賈可當此任。”

“那就讓陸先生辛苦一趟吧。”劉邦當即拍板。

眾人正說話間,有前線來的使者進來報告:“近期楚軍調動頻繁,人員大量增加,估計不日要對滎陽發動大的進攻,請大王早作防備。”

劉邦一聽,無心再討論如何聯合破楚,馬上帶領一幫隨從來到城牆上觀察楚軍動靜。守城將軍隨何報告:“現在楚軍大軍壓境,滎陽城內守軍恐不能匹敵,另外,庫存糧食也吃不了幾天,情況萬分危機。”

劉邦說:“告訴將士們,項羽雖大軍集結,然我外圍也有兵力增援,韓信大軍正向關中挺進,有他們阻擋楚軍,滎陽絕不至於暫時守不住。”但他明白,光守不是辦法,城中沒有糧食,硬守堅持不了幾天,隻是此事不能說破。”

這時他又想起剛才和張良等人的對話,望著身邊的一群人說:“要是再有誰能說服九江王英布從背後攻擊項羽,剛我軍危機可除矣。可惜你們這些人中,辯士雖多,關健時候沒有一個能派上用場的。”

可巧在場的隨何和英布就是好朋友,他們曾都是被發往驪山服勞役的刑徒。今聽大王的意思要人到英布那裏當說客,馬上說:“稟大王,我和英布有舊誼,並聽說項羽一直對九江王心懷不滿,英布為此坐臥不安,這是天賜良機,請派我去見九江王,或許能勸他背楚附漢。”

劉邦聽隨何這樣一說很高興,忙問:“什麽,你和英布是故友?太好了。我給你二十人,外加厚禮一份,你馬上到九江去,告訴英布如果歸附漢軍,我願意在打敗項羽之後把函穀關以東的大片土地分給他,共享天下。當然事成之後,也會重重地賞你。”

“多謝大王。軍情緊急,小人即刻動身。”隨何激動地向劉邦表態。

恰在這時,韓信破了齊國,派使來請求做假齊王。對此劉邦本來不悅,但張良向他使了個眼色,劉邦會意,靈機一動說:“男子漢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齊王,做什麽假齊王。”當即敕書一封,封韓信為齊王。

隨何很快到了九江,通過打通王府太宰王剪的關節,讓英布知道他來了。故友來訪,本期望英布會馬上接見他,沒想住在驛館裏一等再等沒有消息。

英布清楚,隨何這時來訪,一定是帶著任務來的,無非是勸他歸附漢王。但現在楚漢相爭勝負難料,我本來和項羽有矛盾,如果貿然行事,楚軍一旦得勝,必定下一個攻取的目標就是我。憑我現在的實力怎能和項王抗衡?如果見了隨何,說不願歸附漢王,肯定得罪劉邦,下一步萬一他勝了,則九江也不會有好日子過。因此,他不說見,也不說不見,想拖一會是一會。

正在這時,項羽的使者燕翔也到了九江,並帶來項羽的一封信。英布現在名義上還是項羽的部下,不得不見。

英布拆開項王的親筆信,見上麵寫著:“九江王英布兄鑒:今方楚漢相持於滎陽、成皋一帶,楚大軍五十萬集結滎陽,正從三麵圍攻漢軍,漢軍憑關隘險要,後方接濟充實,欲作負隅抵抗。當此之時,急欲兄從南麵攻入長安,毀其糧道,使漢軍腹背受敵,則漢軍必然大亂,不日關中、漢中可克也。兄,弟之股肱。數年來你我相攜,攻城略地,戰無不勝,幾成絕儔。反秦以來,楚幟高揚,天下諸侯,望風歸附。逆漢不軌,企圖大得,此上天所以賜我二人立萬世之殊功也。事成之後,弟必以關中沃土賜兄,屆日勿辭為盼。思念常在,見字如晤,切切。”

項羽本來對英布一直有看法,之所以寫這封信,一是英布從沒有明確反楚,在楚漢相爭的關鍵時刻,這是一顆重要的棋子。二是愛惜英布這個人才,在現有將領中還很少有人能與他匹敵。但英布覺得項羽太殘暴,太絕情,心胸狹窄,出爾反爾,在他手下,有時一件事做不好,可能就會招來殺身滅族之禍。這也是他越熟悉項羽,越逐漸疏遠他的原因。

英布看罷來信,心有所動,但沒表現出來。他把信慢慢遞給站在一旁的王剪。王剪一看,嚇了一跳,其意竟和隨何此來的用意一樣,雙方都在爭取九江王,這豈不難為了他?

王剪已得了隨何的好處,英布一日不見隨何,他就沒法向隨何交待。這日從王宮出來,就把楚軍使者也到九江的消息告訴了隨何。隨何著急道:“英王避不見我,無非是擔心三條:一是擔心楚軍強大,漢軍弱小,不可依附。二是怕受到楚軍的報複。三是自己曾是項羽的部下,如果轉頭歸漢,怕受到天下人的恥笑。這是英王還沒有看清天下大勢,沒有看清項羽的為人,以致舉棋不定。請太仆務必給我出個主意,讓我見上九江王一麵,我要當麵向他陳述利弊!”

王剪覺得隨何說得有一定道理,於是出主意說“隻須如此如此”。

翌日早晨,九江王外出打獵,剛跨出府門,隨何奔過去攔住英布的坐騎就喊:“故人隨何拜見九江王。”

英布一見,佯裝驚喜,馬上請到府內敘話。寒暄之後,隨何立即切入正題,他對英布分析道:“目今之勢,楚軍似乎強大一點,但從長遠來看,則漢王必勝,項羽必敗。一是楚軍長途跋涉,軍士疲勞,給養不足,如此聲勢,怎可能維持長久?而漢王憑關拒守,可進可退,以逸待勞,士氣振奮,後麵又有充足的供應作保障,怎能不勝?二是楚軍多行不義,大肆殺戳,天下百姓恒厭之。彭城之戰後,雖有不少諸侯背漢附楚,但這些人多是目光短淺之輩,像您這樣有頭腦的首領多拭目以待,那些誰強就倒向誰的牆頭草,怎能存在日久?漢王仁厚,百姓多所擁戴,所到之處,爭相兵從,是故隊伍雖數敗而力不稍削,以此仁義之師怎能不勝殘暴之旅?三是漢王大度,為人信義,言必行,行必果。這次我來時,他對我講,如果您願意和他一起打敗楚軍,他將把楚軍現在占領的三分之一土地封給您,。這話他會說到做到的。不錯,項羽也可能這樣向您許把,但憑您對他的了解,您覺得他萬一得了天下,會履行諾言嗎?四是也是您一直忌諱說的,項羽伐齊要您出兵,您稱病不去,隻給了他四千人,致使他未獲全勝。後漢王東伐彭城,您坐視不救,致使彭城失守。此兩件事,項羽一直對您記恨在心,常常在部下麵前提起,這幾乎天下人都知道,您也很清楚。如果他得了天下,會厚待您?您已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之所以目前還沒有動手,隻不過還沒騰出手罷了。此之四條,謹請大王思之。”

英布聽隨何的這段話,背上不住地出汗。沉默良久,忽然說:“我決定歸附漢王!”

隨何說:“如果您決定這樣做,就殺掉楚使,不使他回去報信,秘密地起兵攻打楚軍。”

英布說:“可以。”馬上命令身邊武士到驛館把楚使拉到野外處決了。

與此同時,陸賈到了彭越那裏,呈上文書,告訴他:“漢王封您為梁王,讓您在楚後方攻打楚國,取得勝利後,就把魏國和梁地都賞賜給您。”

彭越很高興,當即說:“多謝漢王,我一定竭力協助漢王平定天下。”

至此,當時的三大名將韓信、彭越、英布都歸順了漢王。

韓信被封為齊王後,馬上趕到滎陽以南參戰,阻止楚軍西進。

彭越在楚後方活動,攻打楚國的首都彭城,使項羽大軍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疲於奔命。

項羽聽到英布反楚,心中大怒,馬上親率大軍討伐,雖然英布戰敗,卻牽扯了楚軍主力部隊七個多月的精力,使漢軍有了喘息機會,為最後奪取勝利贏得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