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才計劃 5.弓司令:“一八四人才計劃”初見成效

運載火箭和飛船垂直轉運,牽動了整個東風航天城的官兵。弓司令下令各單位組織參觀,作為基地官兵熱愛航天獻身航天的教育活動。鐵路管理處動用了火車,將長年守護在小車站小點號的官兵800多人拉來了。要知道,這些小點號分布在200多公裏的軍用鐵道線上,火箭、衛星和飛船就是經過鐵路運輸進場的,場區的所有物資都是經過他們的手調運進來的。然而,這些長年累月為航天事業作出不可磨滅貢獻的官兵,卻難得見到火箭衛星的尊容,有的人當兵兩年三年甚至八年十年,卻一次也沒有看過衛星發射。他們在石處長和劉政委的帶領下,來到載人航天發射場,親眼目睹了場麵恢宏的火箭飛船轉運,一個個興奮激動得難以言表。還有勤務站、發電廠、水暖電管理站、運輸修理站、物資處、農場、513醫院等保障部隊的官兵都來了。東風中小學的幾百名中小學生,穿著靚麗的校服,佩戴著鮮豔的紅領巾,在老師的帶領下也來了。幾千人一下子雲集到發射場,按照指定的位置,站在垂直轉運軌道100米外觀看聳立在活動發射平台上的運載火箭和飛船,興奮激動得手舞足蹈。整個發射場人山人海,然而又是整整齊齊,規規矩矩,這也成為轉運現場的一道靚麗風景。

轉運結束了,參觀的部隊也陸續撤離,站在發射塔下的弓司令顯得十分興奮。弓司令雖說手下有一位熟悉試驗業務的副手賓雪鬆副司令坐鎮指揮,但他深知,完全把擔子壓在賓副司令身上還是太重了。作為基地第一責任人和發射試驗任務的指揮長,弓司令不敢絲毫懈怠,隻要有空就往發射場和其他係統的機房跑。他這樣做,既發現了問題,也發現了人才。一天,正在進行運載火箭和飛船的匹配測試,他來到測試發射指揮樓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這個項目涉及運載火箭、飛船、飛船應用、航天員和發射場五大係統,由發射測試站的鐵參謀擔任0號指揮員,負責指揮協調五大係統的狀態準備、加電、轉電、模擬點火、模擬起飛、係統間的信號傳遞等等,還要負責係統間出現不協調事宜時的處置。當測試進行到模擬起飛75秒時,飛船突然收不到運載火箭信號。飛船調度指揮當即報告0號,鐵參謀愣了一下,對著話筒下達“斷電”和“停止測試”的口令。過了15分鍾,各係統向0號報告斷電情況,他聽到後隻是說了一句“明白”就再也沒有下文了。弓司令著急地對鐵參謀說,接著往下進行呀。鐵參謀又一次愣在那裏不知所措。好在旁邊的站長卜溪望經驗豐富,立即指點鐵參謀,繼續指揮各係統收集故障現象,約定各係統指揮和總師到會議室集中匯報的時間,等等。就這樣,卜站長說一句,鐵參謀重複一句,才算把這次匹配測試出現故障後的指揮實施完畢。事後,弓司令對賓雪鬆、卜溪望說,如此龐大的係統,由一個參謀擔任0號指揮顯然勉為其難。過去發射衛星時,發射團的0號指揮員由分管試驗的團首長擔任,現在飛船發射任務的0號指揮員也要由站首長親自擔任。弓司令命令卜溪望立即改過來。與此同時,東風調試指揮員也由作戰試驗處參謀改為處長擔任。

弓司令又一次仰望著豎立於發射平台上的運載火箭和飛船,昨天下午指揮部碰頭會上卜溪望講到的一組數據又一次湧上他的心頭:此次合練中,發射測試站共發現測試細則錯誤12處,操作規程錯誤17處,指揮口令下達或複誦錯誤14次,測試狀態出錯7次,數據采集出錯6次,誤操作11次,事故兩起,造成3人輕傷。聽完這組數據後,弓司令慶幸沒有釀成重大事故和嚴重差錯。要知道,發射測試站參加合練的人員平均年齡才23.8歲,參加過衛星發射任務的人員僅為27%。為什麽該站能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績呢?就是因為他們這些年在落實基地“一八四人才計劃”中下足了功夫。全站選派1名尖子出國考察學習,選送3名骨幹去國防科技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對進入基地人才庫的技術幹部補貼技術書籍費,還將3名優秀人才的愛人特招入伍。辛勤耕耘,必結碩果。全站編寫出10本訓練教材,23項課題研究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列入基地三個層次培養計劃的25名技術幹部嶄露頭角。技術部、落區測量部、指揮控製站、雷達測量站、通信總站、特燃供應站、搜索救生大隊等單位,也成績斐然。從這次合練看,列入“一八四人才計劃”的卜溪望、賓戈明、盧婕晶、韋保家、蘇壁月、花三堅、司全發、麻大樂、崔誌軍、上官欽科、鐵亦偉、李利維、劉誌洪、周曉昕、鄧如凡、呂為昌、何其風、李鐵旦、陸進容、盛俊捷、盧國順、陳得銘、周力人、鄒少兵、區偉國、柳國良、鄭泳璜、王加武、方中來、郭來中、石富謙、朱國強、汪學伍、王才通、郭寶昕、胡大春、葛雅花、張刀暢等,均在各自的專業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就拿全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特種燃料站的總師周力人來說,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後,他主動請纓來到基地,在和那些劇毒強腐蝕的“魔鬼”打交道中,他勇敢地向特種燃料在貯存和運輸過程中發黃變質的難題發起衝擊,金色的碩果最終被這位剛滿30歲的年輕人一舉摘下。

想到此,弓司令走到賓雪鬆跟前,望了望這位眼睛充滿血絲的副手,動情地說:“今天轉運組織得很好,不容易呀!老賓,你提出的‘一八四人才計劃’初見成效了。”

賓雪鬆點點頭說:“是的,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見到成效了。”

那是載人航天工程啟動後不久,賓雪鬆剛從技術部主任被擢升為基地副司令,分工負責載人航天試驗任務的組織管理、技術訓練和人才培養。雖說他一直從事發射試驗,但他感到這副擔子太重了!賓雪鬆靜靜思考了一周,在筆記本上列出了以下七條:

——發射場建設:抓好進度和質量。

——新設備研製:派員跟蹤學習,爭取進場時就能掌握設備的技術性能和操作。

——設備安裝:抓住調試和驗收兩個環節。

——編寫教材:要編寫出各係統各專業的訓練教材,讓每個人都熟練自己崗位的技術。

——操作規程:及早編寫。

——科研成果:載人航天工程項目新、設備新、技術新、場地新、流程新、人員新,對於這些全新的狀態,必須進行深入的研究。要列出一係列的研究課題,分解到單位和人員,爭取在兩三年內拿出一批科研成果。

——人才培養:麵對載人飛船的發射,目前基地人才缺得太多太多,必須下大力培養。

一天上班路上,看到弓慶德司令走在前麵,賓雪鬆緊追幾步,對弓司令說:“弓司令,我有幾件事想抽空向您匯報。”

弓司令回過頭來盯著他說:“半小時後俺找你。”

弓司令準時走進賓雪鬆辦公室,賓雪鬆趕緊讓坐。弓司令瞅了賓雪鬆一眼,隨即坐到賓雪鬆的辦公位置上。這是弓司令的一個獨特行為,不管他到哪一位部屬的辦公室,他都要坐到部屬的辦公位置上和你談話。

待賓雪鬆在沙發上坐好,弓司令盯著這位新上任的副手瞄了一分鍾,然後轉而直視前方。這也是弓司令和人談話的一個習慣,先把你看夠了,然後就不再看你了。

弓司令直視正前方牆上的東風場區地圖,開口問:“有什麽屁要放?”

賓雪鬆也不拐彎,開門見山說:“弓司令,讓我負責載人航天工程,我感到擔子太重。”他話音剛落,弓司令扭頭瞪了他一眼。他連忙低下頭來,惴惴不安地幹咳了兩聲,重新抬起頭說,“弓司令,我不該說這些。今天我主要跟您匯報一個問題。眼下人才太缺了,我建議基地應盡快開展全方位的人才培養。”接著他把最近思考了很久的幾個問題,一古腦地端了出來,等待著弓司令的反應。但弓司令還是麵無表情地直視前方牆壁上的地圖,沒有答話。

賓雪鬆又把幾個要點說了一遍:“現在是基地的第三次創業時期。從技術工作角度來說,眼前最迫切的有三件事:一是迅速開展課題研究。比如飛船火箭進場後的測試發射流程,就是一個非做不可的課題。飛船火箭進來後檢查什麽、測試什麽,飛船何時加注推進劑,飛船何時和火箭對接,要搞幾次綜合測試,航天員要不要進入飛船、進幾次、進去做什麽項目,等等,都要經過認真論證。這個課題做出來了,飛船火箭進場後才有章可循。還有,場區的電磁環境參數,一直不明不白。過去火箭衛星測試時,經常出現參數超差,查找故障時試驗隊總歸結為環境電磁幹擾,要求提供場區電磁參數。過去沒有數據,現在必須搞出來。基地測量控、通信、氣象、特種燃料等係統需要完成的科研課題也很多。二是編寫訓練教材。測試發射係統要把‘長征2F’運載火箭的原理、構成、功能、性能指標、檢查測試項目、飛行程序等等,搞得一清二楚,這就要一本訓練教材。還有飛船……”

“等一等。”聽到“飛船”二字,弓司令扭頭對賓雪鬆下達命令,“你立即組織人員編寫一本有關載人飛船的基礎教材。現在基地上上下下開口飛船,閉口飛船,但真正懂得飛船的有幾個人?大家一頭霧水,說都說不到一塊。”

“是。我立即辦。”賓雪鬆接著說,“要把各單位各係統的老高工們組織起來,除了編寫有關飛船和運載火箭的教材之外,其他係統上的新設備都要編出教材來。第三點,加速人才培養。載人航天工程,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現在各單位的技術幹部不管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遠遠不能滿足飛船發射的需要。我們既要加大現有技術幹部的培訓力度,促使他們盡快成才,同時要多招收點名牌大學畢業生,招一些博士碩士生。女生要多招點,否則男女比例失調,留不住人才。根據我的測算,為了滿足飛船發射的需要,要利用5到10年時間,盡快培養出10名在航天發射試驗領域知名的專家,80名學術技術帶頭人,400名專業技術骨幹,進而再加把勁,努力培養出一兩個院士。到那時,基地的日子就好過了。”

“很好啊!”弓司令站起來,盯住賓雪鬆說,“俺明白你的意思了。還是那句話,人多力量大,放屁也添風。你說了三條,其實就是一條,要大力培養人才,目標是10名專家,80名帶頭人,400名骨幹。就叫‘一八四人才計劃’吧!怎麽培養呢?通過做課題,通過編教材,這樣既出人才,也出成果,一舉兩得。你準備一下,黨委專門召開一次會議研究這個問題。基地一定要把培養人才作為今後幾年的頭等大事來抓,爭取五年內見成效,迎接‘神舟’飛船發射時日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