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二 大藝亦精誠
我與本書的作者徐萌是中央電視台的同仁,電視劇《醫者仁心》創作拍攝的時候,我任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的副主任,這部戲播出時,我剛被聘為央視電視劇頻道的總監,《醫者仁心》作為優秀劇目,參評第28屆“飛天獎”時,我又忝列評委。所以當這部劇的劇本改編成小說出版時,我更願意為這本書及其作者說上幾句助威的話。
在微博爆炸、信息繁雜、印刷出版業無奈困惑的今天,一個出版社看中一個劇目的文本,與作者合作把它打造成一部可以閱讀的小說,這不僅僅是一個市場操作的智慧,更是一種對文化、文學、文字的自覺,能選擇《醫者仁心》這部小說作為重慶出版社的一部重點圖書來出版,是很值得電視人向出版人致敬的。當然,這也就說明了無論是作為電視劇還是小說的《醫者仁心》,它的主題、它的精神內涵、它的每一個人的命運、性格、經曆、語言、思想、情感都是很值得我們現代人,把它作為生活中的一麵鏡子來關照。
§
在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工作時,我和徐萌有過一次意義非凡的合作——就是長篇電視劇《震撼世界的七日》。2008年“5·12”大地震後不到一周的時間裏,中國電視劇界的同仁們,覺得有必要用紀實劇的手法展示和再現全國軍民同心協力、共擔國難的情懷與精神。陳寶國、劉佳、蔣雯麗、陳建斌、孫儷、範偉及香港演員羅嘉良等40多位優秀演員以及主創人員,都是不領一分報酬地參加了這部戲的創作,我作為這個劇的總導演,徐萌作為這部劇的總編劇,更是義不容辭地“同赴國難”。
那是一次極其特殊的電視劇的創作,所有的自然人文景觀都是在四川的地震現場,每一集戲的劇本都是在頭一天晚上由編劇整理後電子版傳到現場,兩周的時間一部14集的電視劇,由四個攝製組共同完成,震後一個月的時間在央視播出。它表達了中國電視劇人對國家、對民族的一種尊重和致敬,也是對中國電視劇60年曆史的一次特殊的檢閱。由於這次特殊的合作,徐萌給我的印象是熱誠與執著。隨後,隨著電視劇製作中心的轉企改製,她又擔任了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的策劃部主任,她在競聘會上的演說,更是給大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我用四個字概括“活躍新銳”。
§
在我從事電視藝術的生涯中,無論是做導演、監製、策劃或出品人,我父母應該說是對我關注度最大的“粉絲”。但唯獨在中央電視台頻道製改革之後,我負責電視劇頻道(CCTV-8),他們對我的工作並沒有更多的“聚焦”——在電視劇的收視習慣上,他們始終鎖定綜合頻道(CCTV-1),而讓我感到“欣慰”的是,《醫者仁心》在第八頻道播出不久,我母親兩次打電話向我索要《醫者仁心》的光盤。母親今年84歲,十幾歲上的護士學校,離休時的職務是哈爾濱市中醫院的院長,說《醫者仁心》這部電視劇好的信息,都是她幾十年一同做醫務工作的老同誌從外地打來電話稱讚。還有他們中有很多是兒女繼承上一代的職業,繼續醫生這個職業,幾代人一塊看這個戲,精神上都認同。這個信息讓我非常振奮,因為不是母親關心了我工作所負責的業務,而是一部反映當代醫患現實的電視劇,做到了“老少鹹宜、南北通吃”。
在這個戲的播出過程中,除了普通的觀眾之外,我的許多醫務界的好朋友都紛紛用電話或短信的形式讚許這部電視劇,我的戰友周建遠是空軍總醫院幹部病房的政治協理員,他前後向我索要了幾十套該劇的光盤,分發給不同的科室要求各個支部認真組織收看,並暢談感受,他認為這部戲直接說明了醫患關係的重要所在……同仁醫院院長韓德民、協和醫院的沈鏗、腫瘤醫院的醫生賀傑、宣武醫院的支修益、煤炭總醫院的醫生屈正、空軍總醫院院長王建昌、北京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柯楊等名家名醫,都紛紛地代表自己和周圍的同事表達了對這部戲的關注,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韓啟德先生通過人民醫院院長王杉電話向作者轉達了對這部劇的肯定。在衛生部聯合中央台舉辦的該劇的座談會上,衛生部部長陳竺用很長的時間暢談他的感想,他對劇中武明訓、鍾立行、江一丹、嚴如意等藝術形象的高度評價,讓在座的人感覺到他是在談他的部下、同事和正在改革的大潮中起著領軍作用的一所醫院。可見一部好的電視劇在觀眾中的影響也能做到“直指人心”的效應,可惜,這樣的電視劇如今是太少太少了。
《醫者仁心》在央視播出的時候,正是八頻道改革之後收視亟待升攀的時候,對於這樣一部嚴肅內容、悲情色彩、現實主題的作品,我們所有的人對它的收視率確實是有些擔心的,在一個“泛娛樂”化的時代,在一個醫患關係如此緊張的現實中,它的收視效果會是什麽樣的呢?應該說真是出人意外的令人欣慰,《醫者仁心》當時播出的收視率,竟高踞當年(2010年)的前三名,它的社會影響又是當時的最好,台內台外、業內業外如此地肯定,這也應該算是近年來中國的現實題材電視劇中罕見的“飄紅”。
§
醫生這個職業,自古就是一個高尚的職業。從孫思邈“大醫精誠”為代表的祖國傳統醫學思想,到以“希波克拉底誓言”為代表的西方醫學道德標準,再到由吳孟超、王忠誠、王振義等一大批當代大醫所代表的“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這是中國醫學界一脈相承的優良傳統、高尚精神。由於機製體製、管理與宣傳眾多的原因,這種傳統正在丟失。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醫生麵臨的困境與壓力,醫患矛盾的緊張已經達到空前的程度。再往深了說,醫患關係,醫療行業麵臨的困境,實際上是當代中華民族所處的人文生態環境緊張的一個突出表征,是整個社會道德失衡的一個重要表現。我們所處的時代,無疑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改革開放三十年,發展和成就是偉大的,我們經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是真實的,但是在偉大的同時,我們也在親身感受著從未感受過的卑劣和肮髒。不講道德的商業運作、不講人性的偽科學、不講奉獻的索取,成為偉大與進取的伴生物。麵對這樣的現實,如何用藝術的作品反映社會的生活?《醫者仁心》給出了答案,它的出現同時解決了兩個命題,一是如何看待醫療行業?如何看待醫生,如何看待我們的時代?怎樣麵對和解決我們前進中遇到的問題?二是,藝術工作者麵對現實,如何用自己的作品說話。
藝術的社會功能之一,就是要直麵現實,直麵人生,要有勇氣揭開現實的麵紗,發現真相,揭示真相,讓人民警覺、警醒,而我們目前的創作現實卻令人失望,正如《人民日報》最近發表的評論員文章中所指出的,“追溯和總結近年來文化發展的脈絡,我們不難發現,在當下文藝創作中,存在著十大惡俗現象,它們分別是:回避崇高、情感缺失、以量代質、近親繁殖、跟風炒作、權力尋租、解構經典、閉門造車、技術崇拜、政績工程,正是這十大惡俗現象,阻礙著文藝創作的健康發展”。
評論家毛時安先生也指出:“中國的文學藝術,不缺少故事,而是缺乏表達;不缺少能力,而是缺乏責任;不缺少資源,而是缺乏靈性;不缺少資金,而是缺乏生命。”“在相當多的劇作中,我們看不到藝術家的個人衝動,卻可以一眼看出遵命之作、受命之作的明顯痕跡,看到賺錢撈錢的強烈欲望和非審美的功利欲望衝動”。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某些官員的腐敗,某些商人的墮落是可惡的,但如果這個民族的知識分子發不出科學聲音,文學藝術家不用自己的作品喚醒國民的警覺,則是可悲的。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呼喚現實主義,究竟什麽是現實主義?有人說現實主義要重生,重生之路是一條什麽路?有人說不要再搞宏大敘事,不要再搞英雄主義,也不要再寫敬業精神。《醫者仁心》的出現讓我們重新發現與認知了“現實主義”——它寫了民生,更寫了民心,它讓人們在殘酷的現實麵前找到了信仰,仍然看到了崇高,它讓醫者重回責任,讓患者自我反思,讓每個人都沉思、自省,讓社會看到堅持、希望和操守,感受到人心的力量,這才是現實主義真正的含義。從這點來說,我不得不說,大醫精誠,而“大藝”也更需要精誠。
§
毋庸諱言,在我們文化繁榮的現實麵前,我們亟需啟動的應該是精品工程的係統化推進,而所有經典作品的成長,首先都要麵對的就是在現實社會中汲取最好的營養。徐萌作為一個有成就的編劇,放棄日進鬥金的**,把自己清空,穿上白大褂,進出醫院手術室,像個醫學生一樣學習醫學知識,掌握醫學技能,了解醫學真正的情感與心情。她不僅寫準了醫生,寫活了醫生,而且把自己作為一個藝術家全部的才華和思考寫進了劇本。此後又放下身段去做了製片人,把所思所想所感全部融進拍攝中,從選演員到確定拍攝場景,從剪輯到合成全麵把關,把握創作的主脈,把握創作的方向,進一步深化主題,確立風格,把握作品的節奏和氣質,最終創造出了這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小鋒霜刃俠女膽,大醫精誠仁者心”。她用自己的精誠打動了無數醫療工作者,打動了觀眾,書寫了這個時代先進文化的思想精神。
這部戲從創作到播出,曆時整整8年,在中國電視劇的生產高度市場化和利益化的今天,它堪稱是一部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為人民服務的優秀文藝作品,代表了國家電視台創作的最高水平,它以獨特的姿態和視角展示了電視劇應有的藝術品德,關注現實、引導現實、重塑理想、呼喚信仰,是多少年來我們一直呼喚、一直期待的電視劇作品,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這部作品的社會意義與價值怎麽評價都不為過。
§
很多觀眾和專家都評價說,《醫者仁心》的對白很好,既準確生動,又充滿了感情。很多醫學生、觀眾把劇中大量的對白摘錄下來,作為座右銘,傳播率很高。對這點我感受很深。今天的一些電視劇為什麽不好看,文學性差是重要的原因。在今天的電視劇創作上,這個劇目的文本語言是有示範作用的。我更認為,強烈的文學色彩,不隻是體現在精彩的對白、旁白,還有人物的塑造,主題開掘。可以說,《醫者仁心》努力繼承了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再加上作者多年深入生活提煉出來的生動的鮮活的典型人物,深刻的人文素養及深厚的文字功底,使這部作品除了好看,還耐看。
§
從劇本到小說,徐萌保持了原作品一如既往的深沉大氣,同時對醫學的傳統的梳理,對人物的心理的刻畫,對信仰的忠誠更深刻,更深情。我感謝重慶出版社,也希望有機會能與更多的出版業者合作,把我們央視第八頻道平台上推出的優秀電視劇以文字的形式介紹出去,積累經典,啟迪民智,弘揚崇高。
有兩件事我愈是思考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上的星空與我內心的道德準則。
——摘自一個醫生的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