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 大醫精誠 醫者仁心

2010年12月19日,電視劇《醫者仁心》在央視首播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和編劇徐萌通電話說,這是一部重大的作品,它的出現恰逢其時,對正在進行的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醫者仁心》是一部正麵直擊醫療界麵臨的壓力與困境的作品,深刻反映了衛生事業麵臨的體製、機製等重大問題,呼喚著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使之沿著體現醫療衛生事業公益性的方向實現突破。它又是一部重塑醫療行業職業信仰的作品,講述了一群充滿獻身精神的醫生在理想與現實中經過激烈的心靈碰撞和思想衝突,重新找回“大醫精誠”的醫學傳統和“醫者仁心”的職業信仰的心路曆程。

我認為,傳統醫學的“大醫精誠”理念、西方醫學的人文底蘊以及“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共同構成了新中國醫學倫理的三個主要來源。但近些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行業內技術至上主義有所滋生,醫學人文關懷逐漸被淡化。同時,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群眾健康需求日益提升與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相對滯後的局麵形成反差。特別是由於醫療衛生公益性弱化、醫保製度不健全、醫療服務和監管能力不足、醫學科普缺位、醫患溝通不夠以及醫學人文教育缺乏,造成醫療衛生行業沒能完全達到人民群眾的期望。在《醫者仁心》中,我看到了對這些問題的反映、討論和思考。

但我們同時也應當看到,多年來我國一直以僅占全球2%~3%的衛生資源維護了全球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健康。實踐證明,我們的醫療衛生隊伍,是一支值得信賴、值得尊敬的隊伍,是一支關鍵時刻拉得出來,衝得上去,能打勝仗的隊伍,是在日常工作中秉承仁心、行使仁術的隊伍。他們對患者滿懷尊重、關切體貼,不問貧富,一心救治。他們挑戰醫學的不確定性,用畢生心血推動醫學科學的發展。節假日期間,當人們闔家團圓的時候,有多少醫生護士忙碌在急診室,守護在病房。每當發生自然災害和災難事故的時候,第一時間奔赴現場的總是醫療救援人員,他們戰鬥在第一線,用生命救援生命。可以說,無數平凡而偉大的醫生、護士、公共衛生人員就是守護億萬人民身體健康的不倒長城。這支隊伍中不乏比鍾立行更感人的人。有人說鍾立行的形象太過完美,不夠現實。的確,鍾立行是完美的,他是一個榜樣,一個典範,承認不承認鍾立行,根本點在於你是不是願意做鍾立行,像他那樣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

在深化醫改的攻堅階段,有這樣一部作品出現,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與討論,既針砭時弊,又弘揚理想,極大地激發了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增進了社會大眾對衛生工作的了解和對醫務人員的理解,同時也引發整個社會對信念、信仰和信任的深刻思考。我要感謝徐萌,她和她的團隊為我們提供了一份非常寶貴的精神食糧。

現在,根據電視劇改編的同名小說《醫者仁心》即將出版,從電視劇到小說,它已經成為一部獨立的文學作品,甚至比電視劇更有深度,更加打動人。我希望更多的人熱愛這部作品,並從中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