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葉采萍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嫁入淮海坊虞家的。這樁事情當年在她周圍人群中掀起不小的風浪,被人們翻來覆去地考證、探究、追蹤、議論,足有大半年之久。那個年代,哪個女人能在淮海路上擁有一間方方正正亮亮堂堂,煤衛齊全的婚房,簡直就是公主王妃一等的角色了。何況葉采萍是從打浦橋一帶舊式裏弄的一間三層閣裏嫁進淮海坊的,好比一步登天了。

從前的淮海坊叫做霞飛坊,百多幢中西合璧聯排式三層住宅,鬧中取靜,幽美高雅,入住者大都是殷實富足的人家,還有不少文人墨客聚集其間。虞家的那幢房子,傳到虞誌國父親身上,也隻二層樓兩間向南的正房了。卻有單獨的大衛生間,樓梯間也蠻寬勢,做飯統在底樓的灶間裏,上下十多級樓梯,還算便利。

葉采萍嫁進虞家之前,虞誌國的父母住小間,帶陽台的大間用大衣櫥攔出三分之一餘,放了架鋼絲雙人床,是虞誌國兄妹的睡窠,另外大半間既作餐廳又帶會客。虞誌國從農場病退回上海後,就和葉采萍去領了結婚證,虞誌國父母便讓出小間給兒子做新房。將大間裏的餐桌挪到樓梯間,老夫妻倆與女兒隔櫥同居一室。直至兩年後,虞誌國妹妹出嫁搬走,公公婆婆方才住得落定。又將餐桌搬回大間,畢竟,在樓梯間裏吃飯太局促,偶有三兩客人,便擠得調不轉身。葉采萍從心底裏感激虞家如此厚待自己。婆婆在陽台上養了十幾盆花草,葉采萍將洗牛奶瓶的水蓄留著,每日傍晚細心地澆灌它們。她把感恩之心融化在日常點點滴滴的家務事中,所以樁樁件件都做得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