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裏的中國 題記
《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黃河上浮起了一張圖,名叫《河圖》,洛水裏浮出了一本書,名曰《洛書》。上古的聖人得到了這兩件寶物,讀懂了其中的智慧,由此締造了偉大的華夏文明。千百年來,人們對“河圖洛書”的傳說深信不疑,卻從來也沒有人看見過它們的真容。事實上,曆史中真實存在過的《河圖》和《洛書》分別是上古時來自於北方粟作文化和南方稻作文化的兩種典型的占卜術、占卜體係。這兩種古老的占卜術既是華夏文明的智慧之源,又是催生殷商書契甲骨文誕生並不斷成熟的原動力。
在殷商王朝誕生之前的洪荒時代裏,部族的戰爭和貿易、人口的定居和遷徙、南來北往的氏族帶來了不同的英雄和自然神,東奔西走的祭司留下了迥異的卜具和占卜術。多元的文化這才匯集在了一起。於是,當王居於天下之中、雄踞於四海之內的時候,華夏民族之於中國的曆史也就此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