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內容介紹

龍燈與其他燈舞相比別具一格。首先,它沒有花燈表演音樂中那麽多唱詞;其次,它不像獅燈有那麽多的陣法;再者,它的紮耍形式多樣,因人因地因時而異。表演者以流暢自然的動作表現出龍優美的姿態,以及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使人覺得猶如見到真龍一般,再配以和諧的伴奏,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耍龍燈成為當地人不可或缺的娛樂活動。

龍燈沒有獅燈那麽繁多的陣法,但它也有陣,常見的有“九龍吃水”和“新桃換舊貌”兩種,其具體的擺法和破法如下。

1. 九龍吃水

擺法:在壩中放九根長板凳,板凳擺放成一排,每兩凳之間相隔五尺[1]左右——因龍身每節約有五尺長——並在第一根板凳前放一滿桶或滿盆水(圖1-2)。

破法:耍寶人舞寶引龍進場,先圍場繞上一至兩圈,然後由耍寶人在前引路,從擺好的凳子中沿如圖1-2箭頭所示路線快步繞行。當龍首繞至第二和第一根凳子之間時,九節龍身則依次直立於每根凳子之間。這時,耍寶人站於桶或盆前,用寶向桶或盆中一下一上地舞動,龍頭也隨之起伏波動,做吃水動作。當龍吃水到適當的時候,耍寶人將寶就地從左至右繞一大圈向前跑去,龍首則沿圖上虛線所示方向跑去,而龍身仍要沿圖中實線所示路線跑出。隨後可再適當舞幾下,結束此陣。

圖1-2

2. 新桃換舊貌

此陣隻識,不破。擺法也很簡單,隻在壩中插一桃枝,一眼即破,吼幾個吉子(也叫吼吉利)結束。

耍龍燈吼吉子是慣例,各地區的吉子各不相同,但在起燈和倒燈或破陣前必須吼吉子。例如,前進鄉耍的青龍所吼的吉子是:

A 青龍今夜要出燈,眾位會首要誠心;

新春佳節把你耍,保佑鄉親樂太平。

B 青龍來得喜盈盈,九龍吃水擺門庭;

風調雨順節氣和,展望五穀要豐登。

C 青龍今夜要倒燈,會首安全回家門;

青龍今夜安息後,四時太和享清平。

龍燈的紮耍形式多樣,現在分為火龍和彩龍兩大類。火龍是在夜間耍,正因如此,火龍才要燒花,龍神龍頭內才要點燈,便於觀眾觀看。現在大多數的龍眼內都是用的電筒燈泡。火龍的特點是好動、凶猛、力大有神、精力旺盛、氣勢磅礴,觀眾觀看時精神也隨之振奮,心情舒暢、興奮。因此,火龍不但能給人以娛樂享受,還能給人以精神上的鼓舞。青川縣各地皆以耍火龍為主,因它燈火映天、鑼鼓喧鬧、舞蹈動人,大大增加了節日的歡樂氣氛,常常吸引數千人觀看。

彩龍是在白天耍,它既不燒花,也無燈火,而是以奇特的色調點畫出色彩新穎的各種顏色的彩龍。常見的彩龍有青龍、黃龍、赤龍等,它們溫順、善良、樸實無華、貌美不驕,不但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帶來了藝術上的鼓舞和激勵。青川縣目前耍彩龍的人較少,因為人們都想嚐試一些現代化的娛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