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人最大的幸事是可以做母親

誠然,從社會學的角度看,現在社會提倡男女平等,男人能做的事女人都能做。然而,從單純的生物學角度看,女人是為了延續生命、養育後代而存生的。不是嗎?

自從我42歲那年做了母親號前41年的日子是怎麽過來的,我真的一點兒都記不得了。常常問丈夫:沒有女兒的那些年,我們倆天天麵對麵的做什麽事?說什麽話?虛度了!

丈夫常有“怨氣”,自從有了女兒,他在家中的地位明顯降低了。便道:“誰說虛度光陰?你出了幾本書?我還從美國拿了碩士學位回來!”丈夫所說的那些,包括隨之而帶來的許多,從前我是十分看重,甚至是孜孜以求的東西,如今,跟躺在我懷裏的粉嘟嘟肉墩墩的小生命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的了。當我被施以剖腹產手術,躺在手術台上迷迷糊糊聽見女兒的第一聲啼哭時,我就明白,這個小生命將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了。

做了巧年的母親,有許許多多的人生感悟。可以說麵對天天長大的女兒,天天都有感悟,最大的感悟是——女人最大的幸事是可以做母親。

做母親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因為做母親的人,心中充滿了愛;因為有人需要你,需要你的愛,需要你去奉獻愛,你的每一天都覺得有價值,都過得特別充實。如果現在有人問我,人生最大的幸福提纖十麽?我會毫不遲疑地回答:做母親!

做母親的這種無可比搔的幸福感在做母親以前是無論如何體味不到的。如今有許多年輕人組成了“丁克”家庭,他們認為,當今社會競爭激烈,**頻頻,還是不生孩子來的瀟灑自由。這自然是一種無可非議的人生選擇。不過我總有點為他們惋惜,人生百味,他們獨獨無法品嚐最有滋味的一種。

我結婚後也曾有過一段“丁克”的日子,很漫長,足有14年,卻並不是自己的選擇,我們這一代人,年輕時常常無法自己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剛從農場返城,工作尚未穩定,自然不敢要孩子。不久,我和丈夫雙雙考上大學。我們曾經無可奈何地失去了考大學的機會,當這機會失而複得,我們當然是倍加珍惜,哪裏還敢生孩子?不慎懷了孕,義無反顧地去做人流手術。當我大學畢業,丈夫又到美國留學去了,人隔重洋,自然不會生孩子了。就這麽一拖再拖,倏忽便過了不惑之年,被許多人看起來,你們這輩子是不可能有孩子了!

偏偏我的女兒就在這不可能的時候降臨了。婦產醫院的醫生得知我已經41歲,都緊張兮兮的,一般過了35歲的產婦就已屬高齡危險期了。好心的醫生勸我做一下羊水穿刺檢查,因為有科學統計,高齡產婦生下的孩子弱智或殘缺的比例較高。我與丈夫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道,我們不做羊水穿刺了。當時頗有點背水一戰的悲壯,我們已經沒有其它機會了,無論如何就是肚子裏的這個他(她)了。

剛剛知道自己懷孕的時候,我還信誓旦旦地宣布:孩子出世後就托給人家去帶,決不嬌寵他(她),決不讓孩子影響自己的寫作計劃。可是,當孩子在肚子裏拳打腳踢,折騰得我疼痛難熬的時候,我的決心便不堪一擊地瓦解了!有人對我說,你懷了孩子可不能足氣在桌子上寫東西了,那樣對孩子骨骼生長很不利。於是我趕緊停下了正在進行的長篇創作,盡量地舒展身體,好讓肚子裏的嬰兒健康成長。可是不久,又有人對我說了,說是懷著孩子寫文章是最好的胎教,小孩子出世後腦子會很聰明。於是我重新繼續創作,每天拚命寫,好讓嬰兒的腦細胞生長得迅速一些。結果,當我的長篇還剩3000字就可完稿時,例行去婦產醫院檢查,醫生怎麽也找不到胎心了,當即令我上手術台做剖腹產手術,斥責道:“虧你還是個作家,怎麽會相信那種毫無科學依據的話?!”幸好女兒出世並無大礙,響響亮亮地哭了起來,並且五官俱全、四肢靈活,否則,我恐怕會一輩子不握那支筆的。接受了這次教訓,女兒出世後,我不敢有絲毫懈怠,全身心關照這條小生命,以致女兒兩歲半上托兒所以前,我幾乎沒動筆寫過一篇文章,成了名符其實的專職母親。

我的一母親對我帶孩子的方式方法頗不以為然,她很驕傲地對我說:“我生了你們五個女兒,從不耽誤工作,把你們丟給奶媽,照樣早出晚歸。”我承認,我的革命意誌遠不如我母親的堅強,他們那一代人的生命準則便是為大家棄小家,為革命棄私利。相比之下,我不免慚愧。女兒長到巧歲,我起碼少寫了10部小說,慚愧是慚愧,然而我從不後悔。因為對於廣大讀者來說,作家有許多許多,如今女作家更是層出不窮,書店裏有成攘成橡的書;可是對我的女兒來說,母親隻有我一個。

也有人對我說:“你這樣全身心地為了孩子付出,孩子大了,有了他們自己的生活,肯定不會這樣全身心地回報你啊。”其實,我是很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的。關鍵在於,為女兒做這做那的時候,從來不求任何回報。這種付出是一種有滋有味的享受。記得女兒剛出世不久,我就被人問道:“你對孩子最大的希望是什麽?”當時我撫著女兒軟軟的頭發毫不猶豫地說:“我就盼望我女兒的頭發快點長,好讓我幫她梳兩根小辮子,再紮上兩隻蝴蝶結。”這個願望很快就實現了。從女兒三四歲起,我每天變著花樣給她梳發辮,我給女兒買的頭繩頭花足有一大抽屜。這就是享受啊。

做母親還是一件很偉大的工作,我認為一點不亞於造飛扒起高樓甚至人造衛星上太空,因為一個幼小的生命將在你的關愛下漸漸地長大,長成一個有利於社會的人。還有什麽比哺育一個活生生的人更偉大的呢?況且,當你在哺育你的孩子的時候,你還會獲得對生命成長的許許多多可貴的信息,這些信息對於你自己,對於你對生命意義的認識,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啟迪和升華。

我年過不惑才懷上孩子,當時正在五台山上參加一個筆會,真擔心每天登山下山會影響胎兒。五台山中有許多廟宇,我也是病急亂投醫,逢廟便進去拜觀音,祈求胎兒平安。謝天謝地,幾個月後嬰兒平安落地。孩子滿月後,我誠心誠意去龍華寺還願。寺內一位鬢須霜白的老法師隻對我說了一句話:“菩薩是讓你寬心,你還是要相信科學!”當時我真如醒酗灌頂一般,獲取了一種全新的處世哲學,身心都變得分外安靜。

我以為,一個人生活在龐大複雜的社會中,會兼任各種各樣的身份,譬如我是妻子、姐姐、長女、作家、人民代表等等。在各種身份中,“母親”這個身份是基礎,是椽梁,是綱舉目張中的那個綱。母親這個身份,能激發你的責任感,能使你的心胸寬大起來,能使你的思路開闊起來,能使你的愛情天長地久、綿延不斷,還能督促你經常規範自己的一舉一動,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我很敬佩兩千多年前那位三遷其居、斷織教子的孟柯的母親。《列女傳》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孟柯少小時,有一天看見鄰人在殺豬,便問孟母:“他家殺豬幹什麽?”孟母隨口答道:“殺豬給你吃呀。”話出口,孟母忽覺失言。小孩子正是漸明事理之時,怎麽能哄騙他呢?於是,孟母就去鄰居處買了豬肉,煮給孟柯吃,以證明方才她自己說的話是真實的。《列女傳》中還有一則故事,齊國宰相田櫻子受了下屬的兩千兩黃金送給母親,他母親當即問他:“你的體祿從來沒有這麽多,莫非是別人送給你的?”田櫻子隻能承認是收了下屬的賄賂。她母親憤然道:“不義之財,我不能要。不孝的兒子,不是我的兒子,你趕快給我出去!”田櫻子滿心羞愧,他將錢全部退了回去,並去齊宣王處請罪。齊宣王讚賞田母的義舉,赦免了田櫻子的罪。這位母親深明大義,眼光敏銳,品格高尚,名垂青史。楚國令尹子發的母親更是以善道教育孩子的典範。子發率兵出征秦國,派使者向母親請安。母親問使者:“士兵們還好嗎?”使者回答說,“軍中糧食吃完了,士兵們隻能吃豆子。”母親又問:“你們將軍還好嗎?”使者說:“將軍的供食是保證的,每天都能吃上精美的膳食。”子發得勝歸來,母親緊閉大門,不讓他進家,譴責他說:“你叫士兵出生人死,而自己高高在上,享受美食。看來,你不是我的兒子,不要進我的家門!”子發向母親認了錯,才得以人家門。

古今中外,人格偉大的母親培養出成大器的孩子的故事比比皆是,人類應該為“母親”而感到慶幸和自豪。

我為我能夠成為一個母親而感到莫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