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語
宗白華先生早在《美學散步》裏就已提出了考察中國古代文藝應與中華民族的宇宙觀、人生觀聯係起來的觀點;另一位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也曾指出中國古代文藝觀與審美直覺的聯係。這對於後人把握中國古代文藝的特征和研究比較詩學都是有啟發意義的。盡管曆史出現過曲折,兩位大師也都有過坎坷的經曆,然而,他們都沒有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隨波逐流的水上,而是鐫刻在以宏大宇宙、廣闊心靈為背景的美學殿堂裏。如果說,“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是康德哲學得出的結論,那麽,“位我上者燦爛星空,美的律令在我心中”,則是兩位熔鑄了我們民族文化的美學大師用生命寫出的詩句。哲人已逝,爝火會永遠不熄!
本書力圖按照兩位美學大師提示的思路在佛、莊、玄、禪、詩這個大係統內考察詩與禪的關係,力圖在將佛、莊、玄、禪、詩還原為具有普遍性的心理體驗的基礎上,理出一條自覺的審美意識發生和發展的線索。這裏有印度佛學的知性思辨、宗教意誌與莊學“天人合一”觀、玄學適意會心人生觀的衝撞和融匯,有禪學對超然心態的高揚,也有詩人審美自覺的發生發展以及審美理解的建構。盡管文化史絕不那麽井然有序,但也絕不是那麽雜亂無章。由於它總是在具體的社會曆史條件製約下以追求人的自由為軸心向四處輻射、展開,我們就有可能把握它發展的基本脈絡。當然,進行這項工作既帶給人“寒樹依微遠天外,亂流明滅夕陽中”的困惑和惆悵,也帶給人“野色更無山隔斷,天光直與水相通”的喜悅和快慰。看來,文化史隻能也總是這麽調皮地伴隨著每一個苦苦地思索它的人。西塞羅曾經說過,一個人如果翱翔太空看到了宇宙的美麗,他並不感到幸福;隻有當他回到地麵向人們講述美麗的宇宙時才會感到幸福。然而,宇宙的美麗是可說的嗎?那瞬間的愉悅是可以傳達的嗎?何況,自以為看到了它的人也許並沒有看到它,即使看到了,也沒有一支可以繞不可言說的美麗而盤旋的筆……
我表達了想表達的嗎?說出了不可說的嗎?不知道。
也許,最終要回到禪的態度:
如劍擲空,莫論及與不及;
抱甕灌園,哪怕“雨淋頭”!
[1]〔美〕卡爾·桑德堡《窗》。參見郭沫若《英譯詩稿》,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年版。
[2]〔宋〕普濟著,蘇淵雷校點,《五燈會元》,中華書局 1984年版。世尊指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
[3]一般稱印度禪學為“印度禪”或“如來禪”,達摩至五祖弘忍的禪學仍屬這一係統。六祖慧能以後的禪學為“中華禪”或“祖師禪”。
[4]轉引自金克木《比較文化論集》,三聯書店1984年版。
[5]〔印〕德·恰托巴底亞耶《印度哲學》,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
[6]《相應部經典》第五卷,參見《增一阿含經·四諦品》第二十五。轉引自任繼愈主編 《中國佛教史》第一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
[7]轉引自中村元《比較思想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轉引自中村元《比較思想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同上。
[10]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1]丁福保編《清詩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謨”句意謂為天下定大計、籌遠謀而及時昭告人民。
[12]丁福保編《清詩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3]方玉潤《詩經原始》。
[14]《詩經·桑中》作者譯。
[15]《文心雕龍·物色》,引自〔南朝梁〕劉勰著、周振甫譯注《文心雕龍選譯》,中華書局1980年版。
[16]《詩經·蒹葭》作者譯。朱熹《詩集傳》雲:“伊,不知其何所指。”我們不能把“伊人”狹隘地釋為“戀人”。
[17]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版。
[18]《詩經·靜女》作者譯。
[19]《詩經·月出》作者譯。
[20]轉引自金克木《比較文化論集》,三聯書店1984 年版。
[21]轉引自金克木《比較文化論集》,三聯書店1984 年版。
[22]參見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3]參見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4]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5]參見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6]《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1期。
[27]《朱子語類》卷一三七。
[28]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29]徐複觀《中國藝術精神》,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30]金冠等編《氣功精選》,人民體育出版社1981年版。
[31]參見南懷瑾《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台灣老古出版社1990年版。
[32]“涅槃”一詞早在佛學出現以前就已存在。
[33]參見曹礎基《莊子淺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
[34]約指戰國至東漢,三起大難指戰國之亂、楚漢之亂、王莽之亂。
[35]《古詩源》卷一。
[36]《古詩源》卷一。
[37]不真空,即“不真”故“空”,萬有都是“假名”“假號”,故“性空”。
[38]此文是否僧肇所作,有爭論。此用任繼愈先生說。
[39]呂澄《中國佛學源流略講》,中華書局1979年版。
[40]〔唐〕慧能著,郭朋校釋,《壇經校釋》,中華書局1983年版,本節以下凡引是書,不再標明。
[41]《壇經》惠昕本並《五燈會元》。下文論述禪宗,本應涉及比《五燈會元》早出的資料。為方便查檢,這些資料如被《五燈會元》采用且無原則性區別,徑引《五燈會元》所載文字。
[42]佛經中的唱詞,漢譯為詩。
[43]用來判斷是非迷悟的前輩祖師範例。
[44]次,略同於“時”。
[45]西西弗斯,希臘神話人物。被罰推不斷滾落之巨石上山。為西方存在主義者所推崇。
[46]錄自《全唐詩》,以下引唐詩均見〔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年版,不另加注。
[47]錢鍾書《談藝錄》,中華書局1984年版。
[48]蔡居厚《詩史》、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七十四。
[49]《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送歸江陵並引》,《全唐詩話》卷六。
[50]轉引自錢鍾書《談藝錄》,中華書局 1984 年版。
[51]同上。
[52]錢鍾書《談藝錄》,中華書局 1984 年版。
[53]〔德〕恩斯特·卡西爾《人論》,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版。
[54]參見李澤厚《李澤厚哲學美學文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5]《涅槃經》《大品般若經》。“健閥婆城”是幻化的城市。
[56]參見〔清〕王文浩輯注《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版。
[57]參見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58]相傳為秦漢間毛亨(大毛公)、毛萇(小毛公)所傳的《詩經》為《毛詩》,《毛詩》前有序,序有大、小序之分。列在各詩之前,解釋各篇主題的為小序;在首篇《關雎》前的小序之後,有大段文字概論全經的,是大序。一以為大序為子夏作,小序為子夏、毛公合作,一以為詩序為衛宏作。為敘述方便,依通行本,本文將《關雎》之前的序均稱為大序。東漢鄭玄作《毛詩傳箋》,簡稱鄭箋。
[59]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
[60]“興”的其他意義不在論列範圍之內。所謂“象征”,也隻指概念的象征。
[61]鄭玄《周禮·大師》注引鄭眾語,何晏《論語集解》引孔安國語。
[62]鄭玄《周禮·大師》注。
[63]《歲寒堂詩話》卷上。
[64]王國維《人間詞話》,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版。
[65]吳可《學詩詩》、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66]參見葉夢德《石林詩話》、王夫之《薑齋詩話》、胡應麟《詩藪》、王國維《人間詞話》等。
[67]一般認為,審美觀照即審美直覺。但審美直覺是否就是表現,卻有不同意見。我們認為,審美直覺要取得藝術表現形式,還需要審美者具有藝術表現能力。我們把審美直覺的表現稱為藝術直覺。審美直覺和藝術直覺可能同步發生,也可能一先一後發生。審美直覺和藝術直覺可以麵對現實對象發生,也可以在創作構思時發生,觀照對象是存儲在記憶裏的事物的表象。
[68]辛夷花隻有紫、白二色,詩人不取紫亦不取白。而說它“發紅萼”,這無疑是一種更富有詩意的色彩,應從之。
[69]殷璠《河嶽英靈集》卷上。
[70]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
[71]《書摩詰藍田煙雨圖》。
[72]《文賦》《宋書·謝靈運傳論》。
[73]《文心雕龍·隱秀》《詩品》。
[74]《文心雕龍》中《物色》和《隱秀》篇佚文見張戒《歲寒堂詩話》。
[75]《詩式》。
[76]《董氏武陵集記》。
[77]《與極浦書》。
[78]《與李生論詩書》。
[79]《詩賦讚》。
[80]《與李生論詩書》。
[81]《與李生論詩書》許印芳識語。
[82]《書摩詰藍田煙雨圖》《書黃子恩詩集後》。
[83]《石林詩話》卷中。
[84]《歲寒堂詩話》卷中。
[85]《白石道人詩說》。
[86]《宋元戲曲考·元劇之文章》。
[87]參見《文心雕龍》中《神思》《比興》等篇。
[88]據考證,《詩格》是真偽相參的著作,見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89]《詩格》《詩式》《與王駕評詩書》。
[90]《詩式》。
[91]《寄石州商輦推官》。
[92]《寄鄭穀郎中》。
[93]《山中寄凝密大師兄弟》。
[94]本文所引嚴羽詩論均據郭紹虞《滄浪詩話校釋》,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版。但“而古人未嚐不讀書,不窮理”一句從《詩人玉屑》本。
[95]參見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96]參見《宋書·謝靈運傳論》《文心雕龍·隱秀》《詩品》等。
[97]《與李生論詩書》《詩賦讚》。
[98]《滄浪詩話》。
[99]《嚴氏糾繆》。
[100]《圍爐詩話》自序·卷五。
[101]《貞一齋詩說》並跋。
[102]《滄浪詩話跋》。
[103]《隨園詩話》卷八、《補遺》卷一,並參見錢鍾書《談藝錄》。
[104]見許印芳《滄浪詩話跋》、夏承燾《胡才甫滄浪詩話箋注序》、郭紹虞《滄浪詩話校釋》。
[105]參見黃道周《書雙荷庵詩後》、錢謙益《唐詩英華序》、朱庭珍《筱園詩話》卷一。
[106]參見拙作《比興妙悟之辨》,《學術月刊》198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