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山經》中的火靈怪:正邪相抗的火崇拜
《山海經》是東亞神話的原鄉,絕大多數重要的神話人物形象和神話故事母本都源出於《山海經》,或能在《山海經》中找到演化的原型。不過,有兩個今人耳熟能詳的神話人物和神話故事卻是例外:其一是“盤古開天地”,這是東方版的創世紀。盤古“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裏,肌肉為田土,發為星辰,皮膚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的描述雖然能在《海外北經》中誇父逐日“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的表述中找到敘事上的前後承繼的影子,但無論是盤古其名,還是“開天辟地”之神跡都未見於《山海經》。因此,“盤古開天地”的神話可以認定是首創於後漢三國徐整所著《三五曆紀》的。
其二是“燧人氏鑽木取火”。“燧人氏鑽木取火”這一重要神話出自《韓非子·五蠹》,雲:“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山海經》中記載了大量與火有關的文化現象,並且展現了洪荒時代獨有的火崇拜,可是,卻對燧人氏和鑽木取火這一神話形象和神話故事隻字未提。
商丘燧皇陵
燧是中國古代的取火工具,有木燧、金燧之分。木燧即鑽木取火,是最原始的取火工具。金燧又稱夫燧、陽燧,是利用凹麵鏡聚光原理,以青銅鑄造的取火工具。《周禮·秋官》所雲“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於日”和《淮南子·天文訓》所雲“陽燧見日,則燃而為火”,二者皆指此物。燧是文字誕生前,史前文化階段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沒有之一。《山海經》記載了很多重要的發明和發明家,如“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帝俊生晏龍,晏龍是為琴瑟”等,但是唯獨沒有記載燧和它的發明人。
鑽木取火,非洲馬賽村
金燧,金元
《本草綱目》記載:“陽燧,火鏡也。以銅鑄成,其麵凹,摩熱向日,以艾承之,則得火。”古時用銅製成的凹麵鏡,用以聚集日光,用作引火工具。直到火鐮發明後,才逐漸退出曆史的舞台。
火鐮,清
人類的信仰崇拜普遍存在著自然崇拜、精靈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到宗教崇拜的演化過程。事實上,如倉頡造字、嫘祖繅絲、奚仲造車等神話傳說的出現,拋開群體性曆史實踐疊加的真實性,就神話形象自身的曆史真實性而言,更多是建立在祖先崇拜的文化背景上的。人們願意以史詩、傳說中的英雄作為祖先,並且樂於相信並不斷塑造祖先發明偉大工具的神話形象,包括“燧人氏鑽木取火”的神話也同樣是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的。不過,與誕生於祖先崇拜階段的“燧人氏鑽木取火”的神話不同,《山海經》則記載、反映了更長的曆史跨度和信仰體係中華夏民族火崇拜的發展過程。
《山經》的內容直接來自於唐虞之際大禹治水之後的大規模國土資源考察成果,因此《山經》的曆史最悠久,相比《海經》,其中記載的火文化和火崇拜也更加原始、樸素。《山經》中的起火、用火記載一共有四條:其一,《南山經·三次》雲:“又東四百裏,曰令丘之山。無草木,多火。”這是自然現象,山火或活火山的記載。其二,《西山經·華山》雲:“羭山,神也,祠之用燭,齋百日以百犧,瘞用百瑜,湯其酒百樽,嬰以百珪百璧。”郭璞注:“或作煬。”郝懿行箋疏:“《說文》雲:‘燭,庭燎火燭也。煬,炙燥也。”這裏的燭並非蠟燭,乃火把、火炬之屬,這是時人用火祭祀山神的祭祀文化。其三和其四,均出自《北山經》。《北山經·一次》雲:“凡北山經之首,自單狐之山至於隄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裏……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又有《北山經·三次》雲:“凡北次三經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於毋逢之山,凡四十六山,萬二千三百五十裏……此皆不火食。”這裏的火是引火、用火和吃熟食的生活習慣,是一種文明的標準和界限。《禮記·王製》曰:“北方曰狄,有不火食者矣,衣羽毛,穴居。”在洪荒時代,華夏民族的原始先民最先掌握了引火的方法,學會了營造房屋,並且發明了紡麻和繅絲,從而結束了茹毛飲血、穴居野處的生活。由此,華夏民族憑借先進的生產、生活方式,建立了文化上的優越性,這才形成了華夏的夷狄觀。可見,火的利用是重要的文明標誌。
火對人類文明的意義不言而喻,但人類用火的曆史總與火災的曆史相伴相生。近年來,隨著考古發現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洪荒時代至先秦的火災遺留物被發現。例如距今6000年的半坡遺址和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都曾發現火災遺跡,而勞伯敏《河姆渡幹欄式建築遺跡初探》報告中則指明,火災正是河姆渡文化失落的直接原因。火災的文獻記載最早也可追溯到殷商武丁時,《甲骨文合集》583、584兩條塗朱卜辭,就記載了縱火犯縱火燒毀3座糧倉的曆史事件。相比現代社會,火對於史前文化期內的原始先民的意義以及火災對原始氏族的破壞都要更加顯著。是時,人類對火的利用和掌控能力還很弱,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無法掌握火災的發生規律。因此,與後世相比,洪荒時代的火文化和火崇拜更多呈現出了敬畏交加的、鮮明的兩麵性,又加之這一時期的原始氏族普遍還處於自然崇拜、精靈崇拜的原始宗教階段,所以時人便塑造出了一批具有兩麵性的火文化的崇拜物。這也就是《山經》中一批特有的火靈怪。
《山海經》中豐富的神話形象大概可分為兩類:神和靈怪。這些神話形象大多擁有超自然的能力和功能,可這些超自然的能力和功能往往又指向了當時人類社會中某些普遍的公共願景,也就是說,超自然的能力和功能是現實願景的再現或倒裝。《山經》中火靈怪的塑造就完全緣起於當時社會中火文化的兩麵性,所以這些火靈怪剛好也能分成兩類,即禦火(防火)靈怪和縱火靈怪。
其中禦火靈怪有9種,5種是怪禽,2種是怪獸,1種是怪魚,還有1種是樹木,分別是:
第一,《西山經·華山》有小華之山,山中禽鳥多赤鷩,可以禦火。
第二,《西山經·華山》又有符禺之山,山中的禽鳥多鴖,“其狀如翠而赤喙,可以禦火。”(它貌似翡翠鳥卻長著紅喙,飼養它可以防火。)郭璞《山海經圖讚》雲:“鴖亦衛災,厥形惟幺。”
第三,《西山經·華山》有翠山,山中有很多鸓,“其狀如鵲,赤黑而兩首、四足,可以禦火。”(它貌似喜鵲,紅黑色的皮毛而且有兩個頭、四隻腳,飼養它可以防火。)
山雞
郭璞《山海經圖讚》雲:“(赤鷥烏)赤鱉辟火。”李時珍《本草綱目·禽部·鷩雉》雲:“鷩似雉,五色,《山海經》雲‘小華之山多赤鷩,養之禳火災’,是也。山雞出南越諸山中,湖南、湖北亦有之。狀如小雞,其冠亦小,背有黃赤文,綠頂紅腹紅嘴。利距善鬥,以家雞鬥之,即可獲。此乃《爾雅》所謂‘鷩,山雞’者也。《逸周書》謂之采雞。”
鸓,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郭璞《山海經圖讚》雲:“有鳥名鸓,兩頭四足,翔若合飛。”
鼯鼠
,實際上並不是鳥,而是齧齒動物鼯鼠,是對鱗尾鬆鼠科下的一個族的物種的統稱,稱為鼯鼠族,又稱飛鼠。鼯鼠的飛膜可以幫助其在樹中間快速地滑行,但由於其沒有像鳥類可以產生升力的器官,因此鼯鼠隻能在樹、陸中間滑翔。鼯鼠不是鳥,但像鳥。《山海經》中記載了一些像鼯鼠一樣的動物,它們原本是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動物,但古人受限於有限的動物學知識,未能充分認知它們的性質,因此把這些奇特的動物歸為了靈怪。類似的靈怪(動物)還包括兕(獨角亞洲犀)和人魚、笄(大鯢)等。
第四,《西山經·四次》有崦嵫之山,山上生長著很多丹木,“其葉如榖,其實大如瓜,赤符而黑理,食之已癉,可以禦火。”(丹樹的葉子和構樹的葉子一樣,它的果實像瓜那麽大。它有紅色的花蕊和黑色的紋理。吃了它可以治療癉症。種植它可以防火。)郭璞《山海經圖讚》雲:“丹木煒燁,沸沸玉膏,黃軒是服,遂攀龍豪,眇然升遐,群下烏號。”
?疏,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郭璞《山海經圖讚》雲:“厭火之獸,厥名?疏。”
第六,《北山經·一次》又有囂水,“其中多鰼鰼之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皆在羽端,其音如鵲,可以禦火,食之不癉。”(河中有很多鰼鰼魚,鰼鰼魚貌似燕子卻有十隻翅膀,它的鱗片都長在羽毛尖上,它的叫聲像鵲,飼養它可以防禦火災,食用它的人從此不會得癉病。)
鰼鰼,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郭璞《山海經圖讚》雲:“鼓翮一揮,十翼翩觀,厥鳴如鵲,鱗在羽端,是謂怪魚,食之辟燔。”
第七,《中山經·岷山》有岷山,山中有種怪禽,“狀如鴞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竊脂,可以禦火。”(它貌似貓頭鷹卻長著紅色的身子和白色的頭,它的名字叫竊脂,飼養它可以避免火災。)
竊脂之一,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竊脂之二,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第九,《中山經·洞庭山》有即公之山,山中有種怪獸,“其狀如龜,而白身赤首,名曰蛫,是可以禦火。”(它貌似烏龜,卻長著白色的身軀和紅色的頭,名叫蛫,飼養它可以預防火災。)
蛫,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除此之外,《山海經》中還有兩種縱火靈怪,分別是一種怪禽,一種怪獸:
第一,《西山經·三次》有章莪之山,山中有種怪禽,“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名曰畢方,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訛火。”(它貌似鶴,隻有一條腿,紅色的斑紋、黑色的羽毛,而且還長著白色的喙,它名叫畢方,它叫聲與名字發同樣的聲音。它出現在哪個城市,哪個城市就會發生離奇的火災。)
畢方,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郭璞《山海經圖讚》雲:“畢方赤文,離精是炳,旱則高翔,鼓翼陽景,集乃流災,火不炎正。”
《山經》中的火靈怪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類型,禦火和縱火,這直接緣起於時人對火的矛盾心理,一方麵,火終結了茹毛飲血的飲食習慣,熟食極大地改良了人的健康狀況,延長了人的壽命;可另一方麵,由於無法很好地控製火,頻繁的火災既威脅著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更威脅著生產力低下的原始氏族部落脆弱的糧食安全體係。火災有可能直接斷送人的生命,也可能燒毀糧食使人因饑荒而死亡。在無法充分掌握火災規律的時代,人們自然地形成了一些基於火文化的靈怪信仰崇拜,而《山經》中火靈怪類型的對立正是火文化兩麵性的結果。同時,禦火靈怪的數量遠遠高於縱火靈怪,這恰恰說明時人充分控製火、防禦火災的迫切欲望,這種正邪相抗現實願景率先在信仰體係內建立起來。
其實,除了《山經》中最原始信仰的火靈怪外,《山海經》也記載了一些更加成熟的火文化和火崇拜。在《海經》中,《海外南經》和《海內西經》均記載域外方國厭火國的異聞,其中,《海外南經》雲:“厭火國在其國南,獸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一曰在讙朱東。”(厭火國位於它的南方。國內有種身體黑色的怪獸,火從它的嘴裏吐出。有種說法是厭火國在讙朱國的東方。)
厭火國
《山海經寰宇全圖·海外南經海外西經海外北經海外東經第九》,趙越繪
郭璞注曰:“言能吐火,畫似彌猴而黑色也。”郭璞《山海經圖讚》雲:“有人獸體,厥狀怪譎,吐納炎精,火隨氣烈,推之無奇,理有不熱。”
《海外南經》又雲:“南方祝融,獸身人麵,乘兩龍。”(南方的神是祝融,它長著獸一樣的身軀和人一樣的麵孔,駕乘兩條龍。)祝融是五方神中的南方神,亦主夏。郭璞注曰:“火神也。”在五方神中,祝融是曆史記載最豐富的神話人物。祝融本非人、亦原非火神,原乃官名。《晉書·宣帝紀》雲:“其(司馬氏)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史記·楚世家》等亦均稱祝融原名重黎,是夏初主管火種和火崇拜祭祀的祭祀官——火正,“祝融”二字是官名。這也為後世理解《海外南經》中的南方神祝融提供了更加多元的佐證。
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局部)
(居中者為祝融)
梁,張僧繇繪《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
唐,梁令瓚摹,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本圖原繪有五星二十八宿神形象。五星即金、木、水、火、土星。二十八宿最初是古人為比較日、月、五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誌。現僅存五星和十二宿圖。
在《山海經》所保存的火崇拜中,祝融崇拜又是延續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在後世,緣起於火崇拜的祝融崇拜逐漸與民間文化和道教文化相雜糅。時至今日,南嶽衡山有祝融峰、祝融廟、祝融殿,祝融又與燧人氏、高辛氏、火德星君等成為民間祭祀的主要火神形象。此外,原本被作為火神的祝融逐漸演化成為民間的灶神,是與蘇吉利並列的兩大灶神之一。清代以來,北方民間流行的灶王崇拜,灶王爺也是祝融。而原出於《山海經》,具有火正的信史身份,又身兼南方神、夏官、火神和灶神的祝融,也就是夏初的重黎,其身份和信仰的轉化正是民間神話多文化源流複雜流變的突出典型。
南嶽祝融殿
南嶽祝融殿在湖南省衡山祝融峰上,又名老聖殿,是衡山的道教廟宇。相傳上古祝融氏葬於此峰。該殿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時名開元祠,內祀火神祝融。清代乾隆十六年改建曰殿,光緒七年重修。
長沙火神廟
火德星君印
灶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