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本序
卡洛·科洛迪,原名卡洛·洛倫齊尼,1826年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納地區一個叫科洛迪的小鎮,他的筆名便是由此而來。科洛迪精通法文,做過翻譯,也曾寫過許多短篇小說、隨筆、評論,而最著名的要數他寫給孩子們看的童話故事。這些童話充滿想象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節曲折動人,為他贏得了巨大聲譽。
《木偶奇遇記》一書創作於1881年,最早以《一個木偶的故事》為名發表在《兒童日報》上。當時的科洛迪編寫此童話是為了償還債務,在他給《兒童日報》的社長的字條中這樣說過:“我寄給你的這些稿子,隻不過是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兒罷了。你可隨意處理,如要采用,我可以繼續寫下去。”沒有料到的是,這“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兒”卻引起了大小讀者們的極大關注,這篇童話一直連載了三年,期間科洛迪曾一度想停止連載,卻遭到了讀者們的“強烈反對”。最終,這本童話成了科洛迪最知名的作品。意大利人甚至將《木偶奇遇記》與但丁的《神曲》和薄伽丘的《十日談》相提並論,看作是意大利最重要的文學瑰寶之一。
《木偶奇遇記》蘊含的道理十分簡單。故事依托一個木偶人的形象向小讀者演繹了一個人從不完美走向完美、從不幸福走向幸福的曲折經曆。故事看似荒誕,卻影射了無比真實的人生。在故事中,作者借用蟋蟀、人類、仙女等的口吻,講述了很多人生的哲理和準則,這些道理看似簡單,卻並非人人可以做到。
《木偶奇遇記》通過匹諾曹的種種曲折、離奇的經曆,表現了小木偶善良、天真而又頑皮、任性的真實品質,並通過動人的故事情節教育兒童要抵禦種種**,做一個誠實、聽話、愛學習、愛勞動的好孩子。科洛迪成功地塑造了匹諾曹這一聞名世界的形象,這個一撒謊鼻子就會變長的小木偶的故事打動了數代讀者,被無數次改編成電影、舞台劇、動畫片,也成為全世界父母最愛給孩子們講述的故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