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賈東亮請求複員到南方山區辦農場的報告,不啻於有顆中子彈在司令部爆炸。

部隊首長感到這事來得實在太突然了,在驚愕之餘,把賈東亮叫到了辦公室,不解地問:“小賈,你在部隊幹得好好的,怎麽突然要離開?須知,你現在還年輕,正有大好前途。”

好心的戰友和老鄉得知賈東亮向部隊提出複員的決定後,也紛紛前來勸他:“多少人做夢都想到空降兵部隊,你卻要離開”世界空降兵部隊始創於2世紀3年代初,而中國空降兵部隊創建於195年9月17日,集四大野戰軍之精英,有9以上是戰鬥英雄和功臣,7以上是共產黨員。軍人們都以到空降兵為榮。

“當校官退役大可吃皇糧,舒舒服服,理所當然。你隻身到南方的山區去辦農場,人生地不熟,種養的技術又不懂,生活沒保障,太冒險了”

“你要慎重考慮,如果貿然丟掉金飯碗,以後你一定會後悔的。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

賈東亮直陳自己的看法:“我在部隊的時間那麽長了,自己想換一個環境,幹一番事業。”

“你這空降兵副團職幹部,轉業時叫組織安排一份與你專業對的工作套個官當,算是成功軟著陸,何必空降到窮鄉僻壤去自討苦吃”

“你現在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你要走的這一步是險棋,搞不好會滿盤皆輸,會血本無歸。咋辦”

“你是本科大學生,又有通訊專業才華,若然轉業到武漢大城市去挑份對的美差,該多好”

“你在部隊這麽多年,與妻子、兒子聚少離多,也可以說是辛苦前半生了。這一回轉業到地方去,該與妻兒共享天倫之樂了。”

戰友、親戚與朋友紛紛勸阻,有如繁風急雨。

李連軒是賈東亮的商丘老鄉,與賈東亮同年伍,當時任空軍空降兵的營長,他知情後心急如焚地來到賈東亮的住處。

賈東亮紿他斟上茗茶,問道:“連軒,好久沒見了,什麽風把你吹進我家裏來了”

李連軒接過茶杯,但連茶也沒來得及呼上一,就開腔了“東亮,在軍營裏流傳這麽一個消息,說你打算離開我們空降兵,獨自一人複員到南方的山區去辦什麽農場。這件事是不是真的”賈東亮見老友風塵仆仆地上門來是講這件事,便笑著點頭“是呀,這沒有什麽不妥吧”

“咳”李連軒情不自禁地用腳跺了跺地板,勸告道,“東亮,我跟你一起人伍,一起在解放軍這個大熔爐裏成長。這些年來你的仕途一路順暢,步步高升,現在正是鵬程萬裏之時,你應該倍加珍惜這黃金時機,豈能就此撒手不幹了”

“我不是不幹,隻是放棄這個鐵飯碗,自己出去創業。”賈東亮回答道,“況且,這些年來,我目睹部隊首長為下屬複員退伍找單位傷透了腦筋,我來個自動分流,也算是為領導減壓,為國家分憂。”

“有道是女怕嫁錯郎,男怕錯行。你在部隊那麽多年,通信專業是你的特長,你卻要轉行辦你不熟悉的什麽農場。我是擔心你錯行。”

賈東亮擺出了他的理由:“如果搞商業,古語道無商不奸,這話雖然不完全對,但在商品交易時我總怕讓人家吃虧,這怎能下商海去大幹一番呢”

李連軒:“譬如辦工廠呢”

賈東亮回答道:“辦工廠,首先要的是資金,動輒就是一千幾百萬。我們這些部隊幹部,靠領國家的工資與津貼,除了日常的消費、贍養老人和送孩子讀書外,所剩無幾,怎拿得出那些大資金出來呢?辦工廠還要有技術,這些條件我都不具備呀。”

李連軒:“所以你就選擇去搞農業”

“唔。”賈東亮點了點頭,“我們國家是農業大國,有九億多的農民。你近來沒有看報紙與電視?中央和各級現在對發展三農十分重視,從多個方麵采取了傾斜的政策。我相信投身農業這一行是沒有錯的。從農村來到部隊,算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創業吧。現在我離開部隊到農村去,是第二次創業。”

李連軒:“你知道搞農業是很辛苦的嘍”

“我與你都是中原人,我們的先輩縱橫捭闔,獨立自強,開基創業。加上18年的軍旅生涯,鍛煉了我們鋼鐵一般的意誌。作為軍人,我是特別能戰鬥,也是特別能吃苦的。況且,我從小就熱愛勞動,從來都不怕辛苦。”賈東亮講的並非假話。他在河南的農村出生,自小就在農村長大,3歲時參與勞動,6歲就到差不多與自己一樣高度的灶台去做飯,不夠高,怎麽辦?搬張小凳子或搬兩塊磚坯作墊腳即解決問題。小學生背著書包上學堂,他卻另加上挑著兩個藤條編的簍,為的是在路上撿糞,掙點工分,能多分點糧食,以幫助困難的家庭。那時,他家中除了有父母外,上有姐姐,下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

李連軒想不到自己的戰友竟然有那麽大套的理論,用手搔了搔腦袋後,又說:“大道理雖然是這樣,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該知道,你現在選擇人生之路就如同傘兵空降時跳傘,一旦從空中跳了下去,即使發現著陸點錯了,也休想能返回航機。”賈東亮答道:“我也明白,任何一次空降行動都是有風險的,有成功,也會有失敗。這次空降到南方的山區去當農民辦農場,我是有把握的。”

“有什麽把握”

“我去辦農場,那裏有土地,我有的是勞力,可以搞種養,自食其力,養家糊應該絕對沒有問題。從某個角度來看,農業是無煙工廠,綠色銀行,可一次性投資,獲得多年收益。”

李連軒仍然不甘心,規勸道:“現在軍隊的幹部轉業到地方去,許多人追求的是大城市,好單位,在公務員隊伍當個官,或者在什麽熱門單位當個經理,講求職務、待遇、福利,你為什麽不選擇那些呢”

“你該知道我平日的性格,我不是那種隨波逐流的人。如果大家都往那邊鑽,我就偏偏要逆向而行,選擇一些冷門。”

“冷門?我怕你選了偏門”

“這樣的偏門有什麽不好?“

“人生的第二次創業,要從頭起步,真正幹成一番事業是十分困難的。”

賈東亮回答時氣十分堅定:“我知道人生的第二次創業是有困難的,但我相信有能力去克服它。”

“除了理論大文章外,你有沒有考慮過,萬事開頭難,首先的問題是資金如何解決”

“我已經打聽好,如果我申請複員的報告得到批準,我將會有1萬元左右的複員費。那足夠作為我辦農場的啟動資金了。”賈東亮當時尚未辦過農場,對未來的事業想得有點簡單,認為1萬元的啟動資金便已足夠了。

“你是個通信專業方麵的人才,不怕到那窮山溝將你埋“人的一生要學的專業可多了。我相信,我以前學過的知識對我今後的創業是大有幫助的。”

李連軒大惑不解:“我與你都是空降兵的幹部,傘兵在空中往下俯瞰時視角廣闊,你即使要空降到地方去辦農場,也應該挑選最理想的著陸點才對呀!“

賈東亮:“連軒,你認為我所挑選的著陸點不好”

“廣東人有句俗話,千揀萬揀,最後隻揀了個爛燈盞。”李連軒此時坦率地講出了自己的看法,“東亮,雖然你是我的上級,但我與你同是老鄉,一起伍,也是同事,更是戰友。事到如今,我也不怕向你直言了。全中國的麵積有96萬平方公裏那麽大,大江南北魚米之鄉多得很,你要辦農場也要挑選一個靠近你家庭、自然環境好的地方呀。為什麽卻獨自挑選到遠離家鄉的廣東廣寧山區呢”

賈東亮擺出了他的理由:“廣寧,在古代時的含義就是廣泛安寧。前幾年,我帶著部隊的兩個連隊,曾駐紮在那裏兩年。廣東地處開放改革的前沿,有不少敢為天下先的成功例子。那種開放改革的熱潮撲麵而來,如果你當時與我在一起,你也一定會跟我一樣感同身受。我認為,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發展特色農業大有奔頭。廣寧縣這革命老區是一片紅土地,百姓與青山綠水給我的印象太深了。那裏民風純樸,投資環境好,資源豐富,氣候屬於亞熱帶,很適合發展三高農業,況且,我對那裏早已有一份說不清、解不開的情結。”

麵對著最友好的戰友,自己的勸告卻未能使他改變主意,李連軒感到無能為力,隻得無奈地搖了搖頭,長歎了一大氣:“唉,東亮,我真的無法說服你。人生的道路各自去走。總之,作為老鄉與戰友,我在此隻能預祝你今後的事業取得真正的成功。”

不少戰友也在勸他:“走這一步棋,很冒險的。”

賈東亮回答道:“從嚴格的定義上說,幹任何工作都是有風險的。”

對於首長、戰友與親戚朋友的勸告,賈東亮心裏有自己的想法:誰不想當官光宗耀祖?誰不想捧著金飯碗享受天倫之樂?誰不想過悠閑自在的生活?“隻要是金子,放到哪裏都會發光的。”賈東亮主動申請複員的態度十分堅決,最終得到部隊領導的批準。

在離開部隊前夕,賈東亮給上級黨組織留下了這麽一段話“從部隊到地方,對我來說,除了隻保留了一個黨員身份外,其他的社會頭銜全都沒有了,可是我並不在意,自己知道這是一次人生的轉折,離開部隊,靠自己一雙手,從頭開始艱苦奮鬥、艱苦創業,就是要找一項更富挑戰性的事業,豐富人生,始終不向困難屈服。在部隊我是名軍人,離開部隊,我會依然保持軍人的傳統和作風。”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民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最底層的一個階層,而對廣大農家子弟而言,參軍伍當軍官和上大學一樣等於進了龍門,這是他們和父老鄉親們的崇高夢想和現實的最佳選擇。然而賈東亮由一位農家子弟成長為一名團職軍官,現在又從一名旱澇保收、前景無量的軍官,再回到農村當農民,自然在許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

從農門一一龍門一一農門,這樣的選擇隻有賈東亮清楚是對是錯。其實賈東亮當初也不清楚是對是錯,他隻是覺得人生應當更加豐富多彩一些。

真的這樣嗎?

著陸點並不平坦“他原來是空降兵?我看現在是天上空降了一個大傻瓜。”

廣寧縣城一角

一名空軍的少校,帶著部隊按政策發給的13元複員安家費,就這樣跟隨著人生的飛機起航了……這一回,他空降的著陸點一一廣東省廣寧縣。

廣東省廣寧縣是著名的“中國竹子之鄉”。

碧水如練的綏江,靜靜地流著。兩岸群山連綿,如蒼龍般逶迤而去,山上長滿了青翠欲滴的竹子。來到此地的人們會不約而同地感歎:“這裏的竹子真多呀”這裏,有悠久的種竹、養竹、製竹、用竹的曆史。1977年在銅鼓崗出土的春秋戰國晚期的器皿中,就有青銅竹刀及竹織六角眼圖式盛器的印跡;悠久的曆史,豐富的資源沉澱著深厚的竹文化內涵。“堅韌務實,創新圖強”的廣寧人精神就體現了竹子的精神和竹文化的內涵。江邊是搖曳多姿的鳳尾竹,山上是劍指蒼天的青皮竹,山坡上是細如手指、

堅硬如鋼的茶杆竹。大山裏,還有百般味道的酸竹、甜竹、苦竹、辣竹;色彩繽紛的紅寶石竹、紫竹、斑竹、紅竹;還有象征著大富大貴的寶中之寶竹、珠竹、金竹、銀竹……全縣竹子種植麵積有18萬畝,有14屬13多種。

晉代王子猷曾指著竹子,講出了他流傳千古的名言:“何可一日無此君”宋代的大文豪蘇東坡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竹子體現出一種高風亮節、堅忍不拔的國人精神,晉朝有竹林七賢,唐朝有竹溪六逸。

豐富的竹子資源,使廣寧縣境內造紙廠林立、竹品工藝廠、日用製品廠多如天上的星辰。

來到廣寧縣後,經過一番周折,賈東亮終於在這異地他鄉向現在的八一生態農場全景圖黃盆村委會提出要簽訂一紙合同:承包六座荒山辦農場。

四周的村民從村委那裏得知賈東亮原來的身份後,不知是惋惜,還是嘲笑:“人家用金錢買黃金,他是用金錢來買黃土。”

“他說是前來自謀職業,我看他是自討苦吃。”

“他原來是空降兵?我看現在是天上空降了一個大傻瓜。”

對於別人的閑言碎語,賈東亮從間接或直接的渠道聽聞,但他不以為然,卻滿懷信心地認定:第二次創業到山區辦農場這條路沒有錯。

凡事都要有個名堂,該給自己的農場起個什麽名字呢?他曾經想過許許多多的名字,但最後賈東亮都自我否定了:覺得那些名字要麽太俗,要麽是沒多大的意思。

八一生態農場一角他想起自己在1981年伍時是18歲,說來真有點湊巧,離開部隊時恰恰當兵18年。“八一”是解放軍的標誌,自己一直以此為驕傲,如今,雖然離開了部隊,但作為從部隊大熔爐出來的人,仍然要永遠保持解放軍的優良作風。

“一八”、“八一”……賈東亮在不停地玩味著。在不知不覺之中,他的腦海裏驀地亮堂起來:啊,應該用“八一”來命名!考慮到以後自己要在那裏搞生態型的三高農業,若將農場命名為“八一生態農場”,就既有特色,又有紀念意義。這樣,“八一生態農場”就由此脫胎而出,成了日後譽滿四方的特色品牌。

要樂業,就先要安居。

作為外省人來到這黃盆村創業,一切隻能是從零開始。自己剛來時住的鴨棚沒有居所,怎麽辦?要建一間像樣的房屋作為場部與住宿的地方,就需要一大筆資金。但這筆開支現在不能花。

賈東亮很清楚自己目前的處境:從部隊出來的複員費隻有那區區的1萬元。在與黃盆村村委會簽合同時已經先交了3萬多。可以說是未見官已經去了三分之一。剩下的錢需要作生產的啟動所用,並且處處都要精打細算,以節儉為原則。

初來乍到,正是人生地不熟。賈東亮便向村委會高秀才他們提出:能不能替他想辦法租一個地方來住,價錢越便宜越好?隻要能擋風遮雨安下身來,條件多差也沒有關係。

黃盆村村委會那班幹部幾經周折,最後給賈東亮介紹了一處“新居”。租金是出奇的便宜:每天隻收1元錢。

難道是天上掉下了一個大餡餅,優惠這位外來者,讓他好好享受?

不!原來,租給賈東亮的是當地村民一座廢棄多時的鴨棚。

“來,我帶你到租住的新居去。”那位已年過半百的黃盆村村委會副主任高譽水為人老實又不乏熱情。

賈東亮跟隨著他走過彎彎曲曲的鄉間小路,來到黃盆山下。

“喏,那座鴨棚便是。”高譽水指了指位於山坳下水塘邊的舊鴨棚。因為它已廢棄了多年,半人高的黃茅草與荊棘交錯著,遮蔽了原先的小路。兩人撥草而行,手腳與臉部也被劃花了幾處,好不容易才來到鴨棚。

舊鴨棚沒有鎖,因為它很早已沒有了門。賈東亮跨步進去,放眼四顧,雖然早已有思想準備,但也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寒噤。

這舊鴨棚約莫有3多平方米大。人們形容家裏窮常用的詞匯是“家徒四壁”,而這個“新居所”,封蓋屋頂的瀝青紙由於日曬雨淋,不少已經幹裂破爛,仰頭可從許多破洞望見天空。偌大的蛛蜘網上有幾隻飛蟲的殘骸,上麵沾滿了灰塵。四壁是用鬆木板釘成的。經過多年風吹雨打,鐵釘已生鏽腐蝕剝落,有些木板已經發黴漚爛,牆上的板壁還有好幾處露出了大窟窿。地麵那層厚厚的泥塵,仍然掩蓋不住以前殘留下來的鴨屎所散發出的臭味。

裏麵一隅有一張以前看鴨人住過的“床”。那“床”其實隻是用一堆爛磚頭壘疊起來作床架,上麵鋪著幾塊凹凸不平的鬆木板。

高譽水副主任即使是農民出身,也要用手緊捂著鼻子。此時,他以征詢的氣問賈東亮:“你看這地方,行不行”

賈東亮十分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開弓沒有回頭箭。他把牙關一咬,點了點頭,回答說:“行。我們部隊平日到處拉練,野營露宿,比這條件差得多的地方我也曾住宿過!能有這樣的居所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高譽水有點詫異:“賈團長,你這空降兵的少校,聽說大大小小也等於我們縣太爺那一級的官,想不到也肯住在這樣的鬼地方。”

“我以前是空降兵少校,但從今天開始,我已是一個空降的農民了。你以後見我,就不要叫我什麽賈團長了,叫我老賈便行了。”

“老賈?你才3歲出頭,要我這5多歲的人叫你老賈?你想在我麵前擺老資格呀”這位憨厚的農村幹部用手指了指自己花白的頭發,他講話不失幾分幽默。

“那你叫我小賈,或者直呼我的名字吧。”

“你真會講話,畢竟是有文化、見過大世麵的。”聽到賈東亮的氣那麽堅定,高譽水副主任咧嘴笑了笑,“以後你需要什麽幫助,直接來找我便行了。”

待高譽水副主任離開後,賈東亮將隨身帶著的行李傘兵袋放在一角,用竹枝紮成的掃帚掃下屋頂上掛著的蛛蜘網,再將屋內外稍作打掃清理,這位“空降農民”便在這裏安營紮寨了。裏麵沒有任何家具,一切隻能因陋就簡。

鴨棚裏沒有電,夜晚賈東亮點起了蠟燭來照明。寒冷的山風從縫隙吹來,蠟燭晃擺了幾下就被吹熄,鴨棚又墜進黑夜的深淵。

賈東亮躺在高低不平的床板上,刺骨的北風令人直打寒顫。他用部隊帶來的薄薄的軍用棉被緊緊地裹著身子,透過棚頂的破洞,仰望著迷離的星漢銀河。山腳遠處的村子裏不時傳出幾聲狗吠聲,在冰冷空曠的荒野裏回**。

妻子與年幼的兒子遠在長江那邊的湖北,自己一個人獨自躺在破舊的鴨棚裏,不由得浮想聯翩:來到這裏,生活從此開始,人生的征途就以這裏為新的出發點。這裏,車子沒有了,房子沒有了,手機也沒有了,連最起碼的生活設施也沒有了。部隊司令部與這裏的反差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個時候,最使他惦掛的是妻子與兒子。自己在部隊那麽多年,與她們母子倆聚少離多,現在又來到這僻遠的山區,與她們天各一方,無法照料,這樣做值得嗎?現在自己兩手空空,孤身隻影,一切從零開始,前路的艱辛難於估料。日後,艱苦的物質生活咬著牙關就可以忍受,而親情的割舍是令人最為痛苦的。無情未必真豪傑。誰沒有親人?誰沒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想到這裏,賈東亮的心陣陣難受,但是一句句名言又浮於他的腦海:“不經一番風霜苦,怎得紅梅傲雪開。”“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見金。”這又令他有一種莫名的興奮與衝動。

漆黑的蒼穹驀然掠過一道亮光,照亮了掛在床頭的那顆“八

一”軍徽。原來,一顆流星劃破夜空,拖著長長的尾巴,消失在山頭的那一邊。賈東亮渾身頓覺一震:自己會不會像這些流星一樣,事業未成就毀於一旦呢?不,絕不會。我一定要在這荒涼的山野闖出一番事業來。獨睡在破鴨棚裏的賈東亮此刻並不覺得孤寂,反而豪情滿懷,在描繪著未來的美景藍圖。

賈東亮實在無法再安睡了,索性爬起來,抄起背囊,從裏麵掏出那本印有“八一”標誌的日記本,擰開帶來的手電筒,借著手電筒的亮光,在這塊土地上寫下了他“空降著陸”後的第一篇日記:“路是人走出來的,事是人做出來的,要是圖享受,怕困難,我就不會來這偏僻的山村,去開墾新的土地,播種新的希望!相信自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我是個軍人,就必須無怨無悔;我是個男人,就必須頂天立地;我是個黨員,就必須義無反顧”

翌日,賈東亮到縣城買來了瀝青紙,找來了鬆木板,對那座破舊鴨棚進行了一番修葺。他的做法是,第一,寒冬過去,就是春雨季節,盡量要使屋頂不漏雨;第二,換掉太破舊、太黴爛的板壁。他還在山上采摘了幾株不知名的野花,插進盛了水的玻璃瓶裏,為這個簡陋的新“營寨”增添些許溫馨浪漫的氣氛。

一個人有了自己的理想,有了自己的豪情壯誌,便會勇敢地麵對一切困難。

在我們對賈東亮夫婦的采訪中,他們都言及在廣寧縣的第一次見麵是那樣的令人難忘。

1998年春節前夕,太陽高懸於中天,似乎特別關照那些將要過節的人們,在蔚藍天穹上露著笑臉。

廣寧縣城汽車站前,南來北往的人熙熙攘攘,把站前的廣場擠得水泄不通。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盡管每個人的相貌不同,年齡迥異,但他們走路時都是步履匆匆的。此時,人們臉上的表情都寫著同一個符號:“快點回到家裏與親人團聚。”

賈東亮在站前廣場上踮起腳尖,翹首相望,那雙大眼睛如同探照燈般掃向每一個走出站台的人。他這次來是專程迎接天各一方的妻子。

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躍了眼簾:“啊,終於來了!”湛豔文提著他最熟悉的印著迷彩顏色的傘兵袋,隨著擁擠的人流走了出來。

丈夫從部隊複員來到南方山區承包荒山辦農場已有一個多月了,每次電話他都說在這裏生活得很好,承包的方案雙方基本敲定,合同手續正在進行,各方麵辦得也很順利。他正在這裏做農場開辦的前期工作。諶豔文知道丈夫永不服輸、永不言敗的性格,即使遇到天大的困難也不會向旁人哼聲叫苦,一個人默默地承受,不讓他人分擔。

古語有雲:相思最苦。

一直牽掛著丈夫創業的諶豔文要親自到現場看一看,便趁著難得的春節假期,從遙遠的湖北乘火車南下,在廣州下火車後,再轉乘2多公裏的汽車,直指廣寧縣城。

路途的顛簸、火車上又冷又硬的快餐並不叫人最難受,令她最揪心、最難忘的卻是夫妻倆在廣寧縣汽車站的第一次見麵。

乍地見麵,這個當妻子的情不自禁地打了一個怔,雙眼定定地端詳著賈東亮:以前身穿著呢絨軍官服的丈夫,現在穿的是部隊複員時帶來的迷彩服,不過上麵粘著尚未洗幹淨的泥巴,頭發蓬蓬鬆鬆,散亂得像路邊的一團衰草,下巴的胡茬子也沒空去刮。丈夫早前的威武形象已經**然無存了。原來白白胖胖的身體,如今整個人又黑又瘦,兩眼布滿了紅絲。

是重逢的喜悅,還是落泊的傷感?一股不知什麽滋味的水從諶豔文的心底直衝喉嚨,她的眼睫毛上下碰磕了幾下,強控製自己,使在眼眶裏的淚液不往下滴,而講話時顫抖的聲音顯然帶著幾分的心酸:“阿亮,我看你起碼輕了十多斤。”

賈東亮若無其事地笑了笑:“老婆真有眼光,我前天才站在磅上稱過,幾個月前我在部隊轉業體檢所稱的體重是158斤多,現在我比起那時足足輕了13斤。”

諶豔文的心扉像被重錘一擊,震了一下,喃喃地說:“啊,一個月下來你的體重就輕了13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