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需求
溝通非常重要,所以它的存在會對生理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比起那些將負麵想法隱藏起來的人,能夠談論自身負麵經曆的人更能獲得較高的生活滿意度,也更有利於提升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在另一項與警察工作相關的調查中顯示,能夠和長官或同事談論執勤時遭遇過創傷的人,普遍擁有較佳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態。此外,一項更廣泛的針對3500名24~96歲人群的研究證實,僅需要短短10分鍾麵對麵或電話交談的時間,就可以達到改善記憶和強化智力的效果。
一個極端的例子顯示,溝通甚至可以成為生死攸關之事。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曾經是一名海軍飛行員,他在越南北部被擊落後,被單獨監禁了六年。他描述了戰俘們借由輕輕敲擊牆壁,費力拚出單詞的方式創造出一套秘密的代碼,以便能互相溝通和傳遞信息。麥凱恩描寫了囚犯之間冒著風險仍然想和其他人保持溝通的情形。
暗地裏溝通的處罰是很嚴重的,有一些戰俘在這一過程中被發現,然後遭到一陣拷打,身體和心靈都因此遭受了極大的創傷。因為害怕再次回到懲罰室,所以回到單人囚室聽到從隔牆傳來輕敲牆壁的聲響時,他們選擇躺在牢房裏一動不動。但很少有人能長時間保持這樣的沉默,因為孤獨比拷打或刑罰更讓人難以忍受。對我們而言,斷絕與其他美國人之間的聯係,保持沉默與孤獨……等同於死亡。
溝通的必要性不單單是針對戰俘,醫學研究與社會科學收集的證據都證實滿意的關係對於日常生活中的我們至關重要,並且與生存、死亡都息息相關。舉例來說:
·一份包含了近150項研究、超過30萬人參與的綜合分析報告顯示,那些與家人、朋友等社交網絡擁有較強聯結的人,平均壽命高出社交孤立者3.7年。
·與社會融合度較低的人相比,社會融合度較高的人患冠心病、高血壓和肥胖的風險明顯較低。
·曾經曆離婚、分居或喪偶的人,罹患精神疾病的概率比有配偶者高出5~10倍,而婚姻幸福的人患肺炎、癌症或動手術的概率也比單身的人低(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些研究中,婚姻關係的質量比婚姻本身重要得多)。
這樣的研究結果證明了擁有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也解釋了為什麽社會科學家會認為溝通對健康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當然,每個人需要與人親近的次數並不相同,溝通的質與量應該是同等重要的。關鍵的是,對於我們的健康而言,人際溝通是不可或缺的。
獨自在太空度過一年後,宇航員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描述了他麵臨的最大挑戰:“我認為最困難的是在生理上與對你很重要的人長期分離。”你對生活中個人交往的對象數量和質量滿意嗎?理想的數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