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元前44年3月15日,一群羅馬元老刺死了尤裏烏斯·愷撒。他們相信此舉能夠把羅馬從獨裁暴君的手中解放出來,恢複共和國的舊貌。但是,他們反而迎來了羅馬帝國的時代,讓古老的共和國製度就此結束。這是羅馬曆史上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有許多人因此失去了性命,本書會帶領讀者們審視這段時間內發生的劃時代的革命。
讓共和國轉為帝國的是一場充滿了血腥味的革命:羅馬人自相殘殺,血親之間爭鬥不已,敵人的頭顱被割下來放在羅馬城中心示眾。在這場革命中,政治權力的黑暗之處暴露無遺。麵對這種恐怖的暴力事件,兩千年來的無數曆史學家和政治思想家都不禁陷入了沉思。
羅馬是個與眾不同的國家,在許多人心裏,羅馬意味著文明、輝煌、偉大。多年以來,羅馬一直都為西方文明的發展提供了參考的範例,羅馬共和國的政治製度長期受到人們的大力推崇。古典時代的雅典內部矛盾不斷,還有一些人煽動民眾,胡作非為;相比之下,至少在共和國走上末路之前,羅馬看起來成功地避免了這種弊端。由此,羅馬共和國在不下四百年的時間裏保持著穩定的政局,並且從意大利的蕞爾小邦逐步擴張為疆域遼闊的地中海大國。同時,像西塞羅和加圖(Cato)這樣的演說家與政治思想家得以在國家的重要會議上暢所欲言。今天,自由和公民權是西方國家政治生活的核心,而兩千多年以前的羅馬人早已走在這條道路上。曆史上有許多人都曾為了心中的羅馬共和國而奮鬥不休:17世紀的英格蘭人起身反抗國王的統治;18世紀的美國人戰勝了遠居海外、古老而強大的英國,取得了獨立和自由;法蘭西人更是掀起了一場波及整個歐洲的大革命。
但是,無論世人心中的羅馬共和國有著多麽理想的麵貌,我們都得麵對曆史上共和國的終結。這場血淋淋的革命足以說明羅馬共和國隻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在對外取得政治和軍事勝利的同時,羅馬的社會風氣和內政局麵每況愈下。幾百年的努力奮鬥讓羅馬人擁有了寶貴的自由、安全和財富,然而,他們終究還是打響了血流成河的內戰,讓這一切都灰飛煙滅。
本書會再次回顧這場生靈塗炭的羅馬革命,並且試著對其做出分析。此次事件無疑是世界曆史上的重要節點。16世紀以來,許多政治家、理論家都致力於解釋羅馬共和國為何以失敗告終。因此,這場革命值得我們仔細地考察一番。不過,我最看重的是讓大家重新意識到這個曆史進程中的暴力成分。
如果按照傳統,我們會說共和國的滅亡與帝國的誕生是未曾流血的和平事件。看起來,這隻是一次政體改革。帝國與共和國一樣,都是貴族們理性地統治國家的黃金時代,中間的過渡時期最多隻不過是短暫的動**而已。但是,這種看法歪曲了曆史真相,將其粉飾為文明。我要在本書中講述的故事緊緊地圍繞著政治的基本要素—權力、金錢、暴力展開。
生活於現代西方社會的人們往往著眼於政壇人物的政治主張以及他們之間細小的差別,很容易就忽視了政治權力的破壞力,也難以看到政治權力日複一日地滿足國民基本需求的一麵,許多人都說現代西方國家的政治事務瑣碎無趣。然而,倘若某個國家的作為遠遠未能滿足大多數國民的需要,那麽政治想必就不是一個枯燥的話題。
這是特定條件下具體視角的問題,對於羅馬革命過程中殘酷的鬥爭,不同的讀者也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讀者也許身處巴黎、華盛頓、倫敦或是紐約,坐在家中或是圖書館裏舒適的座位上,衣食無憂,不知饑餓與寒冷的滋味。這些讀者可能會對羅馬人的暴力行徑感到大惑不解,感歎人類靈魂當中黑暗的一麵居然會將這樣一個了不起的共和國撕成碎片,讓國家陷入混亂。看到新生的帝國政權勢不可當地一步一步積攢起巨大的權威,讀者或許會為自由的共和國時代感到惋惜。也許,讀者會慶幸自己出生於當代,離這種可怕的故事很遠。在某些讀者看來,這本書裏的故事大概和其他的曆史一樣,早已與現代世界無關,隻是毫無現實意義的往事。但對於世界上其他的許多地區的讀者而言,這本書或許可以幫助他們仔細地探究這樣的兩個現象:在特定的條件下,平時十分理性的普通人願意拿起武器殺死比鄰而居的同胞;政府幾乎完全理所當然地用手裏的資源收買人心,以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
元老在羅馬共和國的地位極其優越,他們負責司法、祭祀、領軍作戰、為國家做出重大的決策。然而,在公元前44年,他們幾乎根本不知道既有的羅馬世界即將分崩離析,一個全新的政權將會上台掌控這個世界。某些悲觀之人或許預見了共和國的終結,但幾乎沒有人曾經設想過這個世界將會迎來怎樣的新秩序。最後,舊的製度化為齏粉,新的秩序得以建立。麵對全副武裝、虎視眈眈的羅馬軍團士兵,元老們終於明白了自己現在的處境。
我要講述的這個故事出自一個充滿暴力的社會,羅馬的基礎並不是所有人的民主協商以及共同的價值觀,支撐起羅馬社會秩序的是武力。畢竟,羅馬社會是一個奴隸製社會。在我們故事開始的時候,羅馬已經用武力征服了意大利和地中海沿岸的許多土地,這樣的一個社會當然是充滿暴力的。在我看來,暴力並非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一般模式。我不認為我們天然地傾向於互相殘殺,人類的心靈沒有那麽黑暗。不過,確實有許多社會充滿了暴力或者具有爆發武力衝突的潛在可能性。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政治秩序都是以大欺小的產物,其核心就是讓弱勢者溫馴地替他人服務,維持這種秩序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依附關係以及武力威脅。
寫出這樣一本書的最初原因是想要改變人們對於羅馬從共和國轉變為帝國這段曆史的看法。關於羅馬革命這個話題,我已經從事了許多年的教學工作。但是,我並不喜歡我的學生們讀的那些書,也因此擔心他們所寫的論文出現問題。傳統的說法實在是太過完美:這段曆史當中全都是“協議”“共識”“恢複”“和平”,還有最糟糕的“文明”。羅馬人對於這場革命的敘述明明就和這種美好的圖景完全不沾邊:當時的羅馬人震驚無比,他們留下的史料讓後人也為之屏息。換言之,現代人的看法與古代史料中的記錄有了出入,這當然是讓曆史學家憂心忡忡的狀況。於是,我開始思索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這場變革中的暴力要素並且寫出怎樣的文字,思考羅馬為何充斥著暴力。我們和羅馬人之間當然存在著許多文化差異,但我無法將羅馬人的這種暴力也視作偶然現象。隨著對於羅馬時代暴力行為的思考,我又開始把注意力轉向現代的暴力。在20世紀後幾十年,可怕的種族滅絕事件頻頻爆發。在和平的國家的居民看來,這種現代的暴力或許隻是源於曆史和文化上的巨大差異。然而,我們隻要稍稍仔細地察看事情的原委就會有些驚異地發現,在這個問題上,不同國家的居民之間其實沒有多大的區別。
許多常見的當代政治術語都來自古典時代:“民主”、“公民權”和“自由”(至少在某些意義上與古代相同)。於是,某些人有時候會認為古典時代的國家與現代的西方國家很像,都已將自己壓迫人的一麵隱藏了起來。畢竟,曆史學家在想象其他社會的狀況之時,難免會取材於自己的親身經曆(同時也會考慮文化差異)。但是,倘若我們轉變視角呢?羅馬不再是自由、民主的國家,不再是西方政治思想鼓吹的範例。這個國家有著壓迫人的一麵,它的政權主要建立在暴力的基礎之上,其絕大多數居民都極其貧窮,並且處於嚴重的依附關係當中。如果我們采用這個思路,那麽羅馬的政治和社會狀況都需要再次審視一番。我們要背離多年以來的主流觀點,將視線從西塞羅、公民權以及羅馬的政治文化轉移到營房裏的士兵和城市或者鄉村裏的貧民上。歸根結底,他們才是在內戰中奮鬥至死的絕大多數人。他們究竟為何而戰?在他們心裏,羅馬的價值觀是怎樣的?羅馬公民權有著怎樣的意義?這些下層的民眾為國效力能夠換得什麽回報?在身處羅馬上層的政治精英們眼裏,他們真的有價值嗎?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追根溯源,探究他們看重的事物、他們與羅馬政治的關係,最重要的是,理解他們在羅馬的土地上日複一日生存下去的方式。對於我們的絕大多數祖先而言,國家、政治哲學、自由的本質都不重要,他們最關心的是養活自己的一家老小。許多時候我們不會明說,但食物才是曆史的真正主角。
權力與食物的關係有助於我們理解羅馬社會內部的矛盾,由此,我們就能夠明白為什麽備受古典史家和政治思想家推崇的羅馬共和國之死無法令多少人感到惋惜。偉大的思想、深刻的討論、大人物身上的精彩故事並不是政治的全部內容,這些東西其實都是次要的。我們固然無法忽視人與人之間的思想交流,但人類的生存首先需要物質條件的支撐:食物、燃料、衣物以及安身之所。
今天的許多人都可以在閑暇時間安然品評曆史往事。羅馬的光輝之處很容易就會蒙蔽我們的視線,讓我們忘記古代羅馬人生活的基本需求。其實,這種物質需求放之四海而皆準,現代社會也不例外。發達的西方國家隻是世界的一小部分,這些國家的政治或許真的隻是小事。然而,對於其他地方的幾十億較為貧窮的人民而言,政治仍然至關重要。本書將要探討的就是與權力密切相關的食物、金錢以及暴力。
本書的內容肇端於愷撒之死(第二章),止於第二任羅馬皇帝提比略(Tiberius)登基。由此,我們得以仔細地考察這個曆史過程,明白奧古斯都為什麽能夠終結延續了五百年的共和國,並且代之以君主製的帝國。第一章包括了與羅馬政治相關的一些話題和一些具體的理論。我還會在這一部分介紹本書采用的研究方法,同時解釋為什麽我們說奧古斯都時代有著非常奇特的本質。此外,讀者應當已經察覺,我在本書中較為寬泛地使用了“革命”這個十分激烈的詞語來形容奧古斯都時代,第一章也會對此進行詳細的說明。
從第二章開始,我會帶領讀者穿梭在那個時代的一係列重大曆史事件當中。我們既能看到愷撒遇刺(以及相關的曆史背景),也能看到羅馬社會迎來一個獨特的政治秩序。年輕的屋大維和他的盟友們戰勝了舊秩序的權威,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帝國製度。這個新製度擁有強大的力量,而且絕不容許任何反對的聲音。即便是在屋大維將名字改成奧古斯都以後,這個新政權的框架也仍然未變。奧古斯都用武力鎮壓自己的敵人,用錢財收買人心,帝國的大量財富都被用於支撐中央的新政權。公元14年,奧古斯都去世,第二位羅馬皇帝即位。到了這個時候,共和國已經永遠地化為人們心中若有若無的回憶。
讓寫書的想法最終落到實處耗費了不少的時間與精力,我成功取得了藝術與人文理事會(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UK)的資助,從而得以抽空完成此書。為此,我要向他們致謝。我還要感謝羅賓·沃特菲爾德(Robin Waterfield)和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斯蒂芬·弗蘭卡(Stefan Vranka),他們不厭其煩地為我提供了無數可貴的參考意見,讓這本書的麵貌大為改觀。牛津大學出版社雇用的那位匿名的審稿人也悉心幫助我修正了很多不妥乃至錯謬之處,我要向他表達謝意。除此以外,我還要感謝多米尼克·拉斯伯恩(Dominic Rathbone)、亨裏克·莫裏特森(Henrik Mouritsen)還有馬修·福克斯(Matthew Fox)。他們都曾與我探討過本書的內容,許多時候是偶然提及。不過,我最想要感謝的還是我的家人山姆、喬希(Josh)、瓦西利斯(Vasilis)、斯特凡諾斯(Stefanos),他們為我提供了無窮的動力。
謹以此書獻給一直以來支持著我的埃菲(E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