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當天空砸在我們頭上

如果地球被一個小行星撞擊,那會如何?

3分鍾後,城市裏出現隆隆巨響,幾千扇窗戶被震碎。站在窗邊的人不幸被玻璃碎片劃傷。大約共有1500人受傷,幾乎都是因為碎玻璃。還有7200座房屋受損。除去安·霍奇斯(1954年她在沙發上休息時被隕石碎片砸中),這是唯一一次有記載的小行星致使人員受傷、建築受損的事件。

這起事件提醒人類,我們周圍存在一個鮮有人談論的危險因素,大眾對它毫不在意,但它真實存在。實際上,太陽係並不是人類想象中的空空****,而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它更像是一個射擊場,一個大得超出我們想象的競技場。行星在“射擊場”裏運動,要躲過周圍許多物體,這些物體叫作小行星(asteroide),它們沿各自軌道瘋狂地朝任意方向移動。“小行星”一詞於1802年由威廉·赫歇爾爵士(Sir William Herschel)引入。第一顆小行星——穀神星(Cerere),是意大利人朱塞普·皮亞齊(Giuseppe Piazzi)發現的,1801年1月1日,他在巴勒莫天文台觀察星星時發現其中一顆在移動。當時的人也許會將此類物體統一歸為行星,因為距離天王星的發現才剛剛過去20年,並且在此之前,約翰·波得(Johann Bode)曾運用他和約翰·丹尼爾·提丟斯(Johann Daniel Titius)共同提出的定律[1]預測,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一顆行星,而新發現的這個天體正好就處於火星與木星之間。但不同於天王星,任何辦法都判斷不出穀神星的形狀。即使用最厲害的望遠鏡觀測,它也始終是個小星點兒。一年後,德國天文學家海因裏希·威廉·奧伯斯(Heinrich Wilhelm Olbers)在一條與穀神星運轉軌道相似的軌道上發現了另一個小行星,並為其取名智神星(Pallade)。赫歇爾引入的希臘詞匯“小行星”用來描述這些天體非常合適:aster-oides,意指“近似恒星,但卻像行星一樣會運動的天體”。1804年天文學家發現了婚神星(Giunone), 1807年又發現了灶神星(Vesta)。此後一直過了40年,突然,科學家又有了新的發現,這一次行星之間出現新天體的頻率很高,所以不可能將它們一一列舉出來,更主要的原因是,這些天體的運行軌道相互交叉,甚至完全重合。1854年,經過很長時間的討論,人們將穀神星和其他大約30個近似行星的天體重新歸類,定為“小行星”。2006年,冥王星也被降級為矮行星,此前科學家發現了數千顆與其相似的外海王星天體[2]。另外,這也給了穀神星一個贏回麵子的機會,它現在也被歸為“矮行星”。

今天已知的小行星大約有100萬顆(還不算上外海王星天體),小到隻有幾米寬的,大到直徑530千米的灶神星。外海王星天體的大小很難估算,其中(225088)2007OR10(也被非正式地叫作“共工星”)的直徑達到1230千米,它是太陽係裏未被命名的行星、矮行星和衛星中最大的天體[3]。大部分已知的小行星都聚集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即所謂的“小行星主帶”(fascia principale degli asteroidi,通常也叫“小行星帶”)。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就位於這塊區域:潛在危險小行星,包括所有寬度大於140米,且在一百年內能運行到距地球7 500 000千米以內的小行星。這類小行星還挺多的:目前有2044顆[4],其中157顆寬度超過1千米。潛在危險小行星一共包括20 000個近地天體,即運行軌道與地球公轉軌道相交的天體。基於“越大的天體越明亮”這一規律,今天的天文學家認為,所有寬度大於1千米的近地天體(約900個)都已經被觀測到了。那些更小的天體自然是更難找的,據估測,寬度大於140米的天體中大約還有2/3沒被發現。在整個小行星帶中,寬度超過100米的小行星至少有2500萬個。小行星密集的另一大區域是海王星軌道外側,通常稱為“柯伊伯帶”(fascia di Edgeworth-Kuiper)。這塊區域很廣,按照估算,柯伊伯帶裏麵的小行星數量和總質量最多或達到小行星主帶的200倍。但由於距離太遠,並且這些天體比較小,我們至今隻發現了大約1000顆,其中包括另外4顆矮行星(冥王星、鬩神星、鳥神星、妊神星)。小行星主帶的天體主要由岩石構成,與此不同,柯伊伯帶的“居民”主要由易揮發物質構成,如水、氮、氨和甲烷。如果這些天體向太陽移動至日地距離,它們將會變成氣體——彗星就是這麽產生的。柯伊伯帶外側是無邊無際的外太陽係區域——離散盤(disco diffuso)和奧爾特雲(Oort),人類不知道這些區域有多寬廣,很可能有上萬億顆彗星匯聚於此。這裏提到的所有天體——小行星和彗星共同組成了“太陽係小天體”家族,它們其實是某些物質的殘餘,45億年前誕生的那些行星正是由這一物質構成。穀神星、灶神星、智神星以及其他少數天體則或許是遠古時代的行星雛形(沒能發展成型的行星胚胎)殘留下來的。

這一物質在太陽係裏四處漂泊,同由它構成的行星之間始終保持著積極“互動”。尤其是木星,它是小行星主帶的“警察”。木星的引力巨大,能將小行星限製在各自的軌道上,甚至促使其中一些與自己共用一條軌道,這些被“選中”的小行星即為所謂的“特洛伊群小行星”(Asteroidi Troiani)。而其餘的小行星——“半人馬小行星”(Centauri)——則在氣態巨行星(giganti gassosi)之間隨意穿梭,據估測,其中寬度超過1千米的小行星共有數百萬顆,它們的分類介於小行星和彗星之間。海王星更是控製著所有位於其軌道外側的天體,以至這些天體都被稱作“外海王星天體”。例如,海王星每繞太陽公轉2周,冥王星就要繞太陽公轉3周。通常是海王星將彗星推向內太陽係(sistema solare interno),而木星則引導這些彗星反向運動,摧毀它們或將它們整個“推”出太陽係。1994年,行星之王——木星“吞”下了一整顆彗星,即蘇梅克-列維9號(Shoemaker-Levy 9)。連續的撞擊形成了壯觀的火球,給木星雲層留下了短暫但巨大的創傷痕跡,有的創麵直徑比我們的地球直徑還大幾倍。

地球見證了這整個事件,並且隨時可能變成下一個太空垃圾。由於自身性質,潛在危險小行星的繞軌運行速度十分接近地球的公轉速度,所以二者相撞時速度有限,但撞向太陽的彗星卻沒有速度限製,它們就像晴空裏的閃電。實際上除了天體大小、密度以外,決定撞擊後果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正是撞擊速度。更籠統一點地說,小行星的速度越快、密度越大,造成的影響就越嚴重。在接下來的場景中,我們將要討論的是一個典型的岩質小行星,其撞擊速度為25千米/秒,即90 000千米/小時,密度是3千克/分米3。天體撞擊速度越快(如彗星),或密度越大(如以鐵元素為主的小行星),導致的後果相應地也就越嚴重。

寬度小於1米的天體。這樣的天體被稱為“流星體”(meteoroide)。我們不知道此類天體有多少,也許這個問題根本沒有意義,因為“流星體”這個類別甚至包括行星際塵埃(polvere interplanetaria)——由直徑隻有幾微米的顆粒構成。地球每天能收集15 000噸行星際塵埃,它們以數百萬顆流星體的形式進入地球大氣層。這麽小的天體到達不了地球表麵,會在距地表10千米左右的地方全部變成氣體。更大的塵埃會更明亮,能在夜裏看見:它們是流星,即人們說的“墜落的星星”。地球經過一顆彗星的軌道時,會攔截這顆彗星落在身後的所有行星際塵埃,這便形成了隕星雨(sciame meteoritico)。

寬度1米左右的天體。這樣的流星體便是名副其實的小行星。地球每個月會被此類天體撞擊好幾次,它們形成的流星非常明亮。這些流星的專有名稱是“火流星”(bolide),善於觀測的人一生中可以看見數十次呢。根據曆史記錄,有些流星雨(比如1月的象限儀座流星雨)掉落的隕石比有名的8月英仙座流星雨(也叫“聖洛倫佐的眼淚”)掉落的隕石還多。

寬度為5米的天體。這種規模的小行星平均每4天撞擊一次地球。它們是非常明亮的火流星,進入大氣層時會被迅速加熱,導致一些易揮發物質變成氣體,接著會發生爆炸,威力堪比一個小型核彈。不過爆炸發生在海拔約40千米的地方。一些碎塊會落到地麵上,即隕石。2000年墜落在加拿大塔吉什湖(Tagish Lake)地區的小行星便是廣為人知的隕石之一。

寬度為50米的天體。這一類型包括通古斯隕石事件[5](l’evento di Tunguska)中的天體,它是有記載以來威力最大的天體隕落事件,大約每800年出現一次。1908年6月30日,一個寬度為50~80米的天體進入大氣層,在距離西伯利亞地麵僅8千米的上空爆炸,十分危險。那次爆炸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美國試驗過的威力最大的氫彈“喝彩城堡”(Castle Bravo, 1500萬噸TNT當量)。2150平方千米的森林被徹底夷為平地,但幸運的是,西伯利亞泰加森林人煙稀少,所以並沒有人受到重傷。有少數人見證了這起事件,他們說“天空分成了兩半”,然後出現了一顆特別亮的火球,根本無法用眼睛直視。距離事發地65千米的一位目擊者稱,當時他覺得非常熱,甚至以為身上的衣服要燒起來了。這次爆炸引發了一場裏氏5級的地震,全世界的地震儀都檢測到了。但還存在一個謎團——至今仍未找到一個彈坑,也沒有找到該天體的任何碎片,以至人們猜測那是一顆由易揮發物質構成的彗星,所以才沒留下痕跡。它也可能是一個寬度小於50米的天體,但由於運行速度過快而具有如此大的破壞性。此外,小行星的密度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撞擊形成直徑為1.2千米的亞利桑那隕石坑的天體差不多也就是50米寬,但它很可能隻由鐵和鎳組成,所以要重得多。

寬度為100米的天體。它們被稱為“城市殺手”。這類天體的撞擊能釋放出相當於“沙皇炸彈”(la bomba Zar)的能量,“沙皇炸彈”可是人類引爆過的威力最大的氫彈。岩質小行星不會因為大氣層溫度高而升華為氣體,而是會落到地上變成碎片。這類天體的撞擊能夠形成和亞利桑那隕石坑一樣大的坑,而且能讓30千米內的任何東西全部化為烏有。類似事件大概每6000年發生一次。

寬度為500米的天體。它們是“大區殺手”。這類小行星到達地麵時幾乎完整無缺,撞擊後能形成直徑為9千米的隕石坑。它們的爆炸強度是沙皇炸彈的200倍。從200千米處看,爆炸形成的火球比太陽光還亮3倍。撞擊40秒後會傳來7級的地震波,3分鍾後會出現火山拋出物,即因地殼熔化而產生並被拋射到空中的碎屑物質。再過10分鍾,衝擊波會把所有窗戶震成碎片,不管距離有多遠。200千米正好是意大利海岸與第勒尼安海(Tirreno)中心的平均距離,如果撞擊發生在這片海上,浪高15米左右,甚至50米的海嘯將會席卷意大利沿海地區。海嘯浪高很難計算,主要是因為它與海底構造有很大關聯,所以不同地方發生的海嘯也就大不相同。此類事件大約每180 000年發生一次。

寬度為1千米的天體。為了與前麵兩個名稱保持一致,我們稱這類天體為“國家殺手”。它們引發的事件比“大區殺手”強10倍,地球上每隔900 000年會發生一次。這類撞擊會產生直徑為18千米的隕石坑,以及一場8級地震。200千米處的人會看見比太陽光強21倍的亮光,紙張會著火,人也會被三度燒傷。撞擊將產生玻璃珠大小的火山拋出物,以及能擊倒樹木、毀壞建築的衝擊波。這類撞擊會導致大量粉末被噴入平流層,擋住星星,導致接下來數年內的冬季更為寒冷。如果撞擊發生在第勒尼安海區域,將會引**高50~140米的海嘯——17分鍾內便會席卷沿海地區。

寬度為5千米的天體。綽號“大陸殺手”,釋放的能量是“喝彩城堡”的100萬倍,可形成直徑為70千米的隕石坑。200千米內的人無處逃生:撞擊後會出現比太陽光線強烈700倍的強光,所有可燃燒的東西都會化為灰燼。實際上,不管隔得多遠觀測都不算安全,就連600千米處的衣物都會著火。活下來的唯一辦法是離得足夠遠,遠到看不見撞擊產生的那個火球。撞擊還會導致9.4級的地震,人類記錄的最強地震也僅此而已。地麵上將會覆蓋一層4米厚的火山碎屑物,平均大小像橙子一樣。形成的衝擊波壓強將超過11個大氣壓,足以毀滅任何物體。如果撞擊發生在第勒尼安海上,將會有浪高700~1400米的海嘯席卷意大利沿海地區,海水甚至會橫掃山穀,越過亞平寧山脈。此類撞擊每4 000 000年發生一次,導致數年內氣候異常。這類小行星會造成諸多後果,直徑90千米的美國切薩皮克灣隕石坑(cratere della baia di Chesapeake)就是其中一例。

寬度為10千米的天體。現在我們終於說到“恐龍殺手”了。這類天體的撞擊將會形成一個直徑為130千米的隕石坑,引發10級地震,人類還不曾記錄過這個級別的地震。撞擊的後果是毀滅性的,我們最好把參照距離換成2000千米。身處這一距離的人看不見碰撞發出的光,但會在7分鍾後感受到地震,甚至連這裏的建築都會受損。衝擊波會在1小時40分鍾後傳過來,距離再遠的樹木都會被連根拔起。假如碰撞發生在海裏,那麽2個半小時過後,意大利海岸將會激起120~240米高的海浪。如果是發生在第勒尼安海中,海浪的高度或許還要高10倍。不過一直讓第勒尼安海承受這些極端的假設,它也太可憐了。大量的岩石會在變成氣態後上升到平流層的高溫層(alta stratosfera),數十年後再落回地麵,接著將會開始一個漫長的冬季。尚不清楚導致恐龍滅絕的天體有何特征:很可能是一顆球粒隕石,但也不排除它是顆體積更小,但撞擊速度極快的彗星。隕石的威力確實大,但無法解釋恐龍為什麽會滅亡。現在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一致認為,某顆小行星在地球環境最惡劣的時候撞擊了它,當時地球正經曆嚴重的德幹暗色岩(Trappi del Deccan,印度半島中西部的一塊熔岩地區)火山噴發。這給地球造成了巨大壓力,破壞了地球上生態係統的穩定。此時降落的隕星便是導致大規模滅絕的最後一擊。此類事件每隔約1.8億年發生一次,形成的隕石坑有如加拿大的曼尼古根(Manicouagan)隕石坑一般,現在它成了壯觀的曼尼古根湖。

寬度為50千米的天體。沒有地質依據表明如此規模的天體曾撞擊地球:此類事件發生的周期超出了地球的年齡。它們在太陽係形成初期很常見,當時各個行星剛剛形成。這類撞擊會形成最大直徑為600千米的隕石坑和11級地震。地球上沒有任何生物能安然無恙,撞擊產生的衝擊波即使在地球另一邊也能清楚地感受到。10 000千米以內的所有東西都會化為灰燼。這個時候談論海嘯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這類小行星的直徑是地球上海洋深度的好幾倍,不可能激起更大的浪了。火山拋出物將被噴向太空之中,然後變成小隕石,穿梭於行星之間。這樣一顆小行星的撞擊將導致地球上的冬季持續數十年,地球上大部分生物都會消失,隻有能在最極端環境下存活的簡單生命可以死裏逃生。最可能由這類小行星撞擊形成的隕石坑是南非弗裏德堡隕石坑(Vredefort),它的直徑為300千米,形成於20億年前。還有其他類似的地質遺跡,如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米斯塔西尼湖(lago Mistassini),不過尚無確鑿的科學依據證明它們是此類撞擊的產物。

寬度為500千米的天體。我們可以管它們叫“行星建設者”。這些天體相互碰撞、熔化,像拚積木一樣組裝在一起,形成了岩質行星,比如我們都知道的地球。如果今天有一顆類似灶神星(直徑約53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地球將徹底變成另一副模樣。最終形成的隕石坑直徑可達4000千米左右。這等規模的隕坑在太陽係裏隻有少數幾例:火星上的希臘平原(la Hellas Planitia)和月球上的艾托肯盆地(Bacino Aitkten),兩者都誕生於太陽係形成初期。此類天體對地球的撞擊非常強烈,會將地殼中大部分物質都帶出來:像削蘋果一樣“削”去地球的外殼,將數不清的物質拋向太空深處。地球上剩下的東西會燃燒成灰燼,海水將會蒸發,隻有藏在岩石裂縫中的極端細菌能躲過一劫,其他更高級的任何生命都會滅亡。

寬度為5000千米的天體。最後還有“行星殺手”。44億年前月亮的出現正是多虧了它們——月亮是地球形成之初與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碰撞後產生的。如果再發生一次類似的碰撞,整個地球都將熔化,所有生命都會消失,還有大量物質被拋射到軌道上。地球上的水分會蒸發變成熾熱氣體,直至地球變成甜甜圈狀,這種熾熱氣體叫“索內斯蒂亞”(sinestia)。如果兩個天體迎麵相撞,或兩個天體運動速度特別快時,雙方都將徹底毀滅。不會有任何行星形成,碰撞產生的碎屑雲團逐漸擴大,形成一個新的小行星帶。

今天,麵對小行星的威脅我們無力自保。車裏雅賓斯克事件中的小行星本來可以被提前發現,但是沒有,因為它是從太陽方向飛過來的。到目前為止,小行星在撞擊地球前被發現的情況隻出現過3次,每次都是撞擊前幾天,甚至前幾個小時才被發現。因此,研究人員正在申請更多經費用於小行星的研究項目,這些項目的最終目的是盡可能多地找出潛在危險小行星。想在未來研究出能避免車裏雅賓斯克事件或通古斯事件的技術,人類僅僅處在第一步。恐龍沒想到自己會因為一顆小行星而滅絕,它們沒能觀測到那顆小行星的到來。但我們沒有任何失敗的借口。

[1] 提丟斯-波得定律。

[2] 常簡稱為海外天體,指太陽係中身處位置或運行軌道超出海王星軌道範圍的天體。

[3] 經過公開投票,2020年它已被正式命名為“共工星”,成為首顆以中文命名的天體。

[4] 本書完成較早,實際上至2020年9月,已知的潛在危險小行星共有2116顆。

[5] 因該事件發生於通古斯河附近而得名。——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