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純以氣象勝。“西風殘照,漢家陵闕”①,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後世唯範文正②之《漁家傲》③,夏英公之《喜遷鶯》④,差足繼武⑤,然氣象已不逮⑥矣。

【注釋】

①本句出自李白的《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②範文正,宋代著名文人範仲淹,“文正”是他死後的諡號。

③範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麵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④夏英公,北宋詞人夏竦,“英公”是他的封號。他的《喜遷鶯》:“霞散綺,月沈鉤。簾卷未央樓,夜涼河漢截天流。宮闕鎖清秋。瑤階曙,金盤露。鳳髓香和煙霧。三千珠翠擁宸遊,水殿按涼州。”

⑤繼武,接上前人的腳印。

⑥逮,趕上,及或到的意思。

【賞析】

以有限的語言表現無盡的內涵,這是古人寫作詩文時對語言的最高要求,正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雖隻有寥寥八字,但是卻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點,恰到好處地表現了登臨的所思所想,眼前之景與腦海中之景融為一體,曆史與現實交相呼應,遂成為後世登臨賦詩的典範之作。後來範仲淹以《漁家傲》為代表的一組邊塞詞繼承了這種沉鬱蒼涼的風格,雖然氣象稍遜於李白的《憶秦娥》,但是卻為豪放詞的蓬勃興起做了準備,成為這一詞風的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