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道者寡助
劉備在平原任上幹得十分漂亮,贏得了不少人心民望,可他的師兄公孫瓚在一條歧路上漸行漸遠。
當初公孫瓚與袁紹在界橋開戰的時候,憑借一篇討袁檄文,指出袁紹犯有不忠、不孝、不仁、不智等十大罪狀,一下子就搞臭了袁紹的名聲;外加公孫瓚軍馬雄壯,威震河北,所以冀州的許多城池都望風響應(《後漢書》),把帶頭大哥袁紹打得怕怕的。但短短一年多時間,公孫瓚已經喪失了人心,處在了劣勢。
導致公孫瓚失去人心的,主要是以下幾件事。
公孫瓚以軍功起家,根據以往的經驗,打幾場仗就能升一次官,仗打得越來越多,官就做得越來越大。他漸漸變得好戰喜功,走向了一個極端——窮兵黷武。戰亂年代,老百姓日子非常不好過,都希望能過幾天安穩日子,公孫瓚卻讓他們深深地失望了。這就失去了下層百姓的擁護。
公孫瓚性格還有點缺陷,非常看不慣貴族子弟和有才氣名聲的人,不但不重用他們,還喜歡把他們發配到冰天雪地受苦。公孫瓚這樣做有他的理由:貴族子弟和有才氣名聲的人,我讓他們當了幹部,他們會以為是理所當然的,不會感激我。因此公孫瓚重用的人大多是庸才,他認為這樣的人受重用後會對他感恩戴德、死心塌地。這樣做又失去了上層人士的擁護。
這幾種做法雖然使公孫瓚失去了民心,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個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過程,不至於立即改變局勢。
真正讓公孫瓚臭名遠揚、眾叛親離的原因,是他殺了一個人,一個讓他忍了很久的人——劉虞。
自從劉虞被東漢政府任命為幽州牧,成了公孫瓚的同事和上司,兩個人就矛盾不斷。
矛盾最初是由工作上的分歧引起的。劉虞是個和平主義者,而公孫瓚是一個好戰主義者。兩個人對於北方少數民族的策略截然相反,劉虞主和,公孫瓚主戰。
劉虞德才兼備,新官上任很快就平定了叛亂,安撫了少數民族。朝廷上下皆大歡喜,非常滿意。除了公孫瓚。
公孫瓚何止是不歡喜不滿意,簡直是鬱悶之極。此前為了平定叛亂,他親自上戰場,差點連命都搭進去了,結果劉虞一來就把叛亂搞定了,顯得他很多餘。何況劉虞還致力於實現永久和平——沒機會打仗,不就是把他的升官之路給堵上了嗎?這樣搞下去,以後就沒得玩了。
於是,公孫瓚開始處心積慮地破壞劉虞的和平計劃。
劉虞給北方少數民族賞賜物資,公孫瓚就派人假扮強盜去打劫;劉虞希望加強民族團結,公孫瓚就派人去少數民族地盤殺人放火;劉虞請公孫瓚參加會議,公孫瓚就鬧生病。
客觀評價,兩個人鬧矛盾,主要錯在公孫瓚。
後來袁紹為了對抗董卓手中的王牌漢獻帝,想出一招——擁立劉虞當皇帝,公孫瓚當然十萬個不答應。劉虞雖然明確拒絕自己當皇帝,但他認為袁紹是公忠體國用心不壞,因此他和袁紹一直保持著友好關係。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敵人的朋友是敵人。根據這一原理,公孫瓚將劉虞和袁紹都視為敵人。
再加上給袁術派兵的矛盾和堂弟公孫越的死,公孫瓚和劉虞更加勢同水火,都想置對方於死地。
先動手的是劉虞。
初平四年(193年),劉虞瞅準公孫瓚的大部隊與袁紹在冀州一帶作戰、後方大本營薊城(治今北京大興)空虛的機會,集合大批幽州守軍進攻公孫瓚。
忍了那麽久,雙方終於徹底撕破臉了。多年的恩怨,即將有個了斷。
公孫瓚得知敵眾我寡形勢不好,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但在劉虞的軍隊開到城外的時候,善於用兵的公孫瓚發現敵軍雖然數量很多,卻隻是一群不會打仗的烏合之眾,連最基本的排兵布陣都不會,戰鬥力幾乎等於零。而且劉虞是個仁慈的領導,命令部隊隻殺公孫瓚一人,不許騷擾百姓。薊城郊外都是民房,劉虞禁止士兵焚燒,士兵們隻好混雜在民房中間仰攻城池,結果是久攻不下。
一看是這種局麵,作戰經驗豐富的公孫瓚瞅準戰機順風放火焚燒民房,混雜在民房的劉虞軍隊頓時大亂。隨後,公孫瓚率領幾百個久經戰陣的精銳戰士突擊劉虞中軍陣營,將劉虞的軍隊殺得大敗而逃。
劉虞兵敗後倉皇逃到了居庸城(今北京居庸關)。公孫瓚隻用了三天時間,就攻克了居庸城,把劉虞連同他的老婆孩子一起抓了俘虜,押送到薊城。
公孫瓚抓獲劉虞,有很多種處理方式,可以軟禁,可以關押,可以放走,但他選擇了最簡單最粗暴的一種——殺死。
隻因他是公孫瓚。重情重義的另一麵就是快意恩仇,意氣用事。忍了那麽久,隻有殺了劉虞,才能出盡心中的惡氣。
此時,由於董卓被王允、呂布等人幹掉了,為體現普天同慶皆大歡喜,中央政府派了一個叫段訓的使者來幽州給劉虞和公孫瓚加官晉爵,讓他們也歡喜歡喜。
不過歡喜的隻有公孫瓚一個。他以劉虞想當皇帝大逆不道的理由,脅迫段訓殺死了劉虞。動手之前,他還玩了劉虞一把,說你要是真命天子,老天爺就應該下雨救你這個兒子;既然老天不下雨,那就說明你該死。
從此,公孫瓚獨霸幽州,看起來無比強大。其實,公孫瓚殺死劉虞的時刻就注定了他必將失敗的命運。
看起來贏了,實際上卻是輸了,輸得一敗塗地。因為他徹底輸掉了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從來就不是一句空話。
公孫瓚很快就嚐到了失道者寡助的滋味。不隻是劉虞的許多部下如鮮於輔、閻柔等人紛紛聯合袁紹進攻他,更重要的是他的許多部下也與他離心離德,紛紛離去。
其中包括兩個人,一個是趙雲,另一個就是劉備。
趙雲,字子龍,是常山真定(治今河北正定南)人,他來公孫瓚手下參加工作的時間,與劉備差不多。
此時,袁紹已經從韓馥手中接過了冀州牧的大印。常山隸屬冀州管轄,按理說應該站到袁紹那邊去,但常山的士民推舉趙雲率領本地鄉勇前去幫助公孫瓚。
因此,公孫瓚見到趙雲非常高興,帶著幾分得意的口氣說道:“聽說你們冀州的人民都想投靠袁紹,怎麽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他想要的答案,無非是將軍你英明蓋世、是正義的一麵旗幟、比袁紹那家夥強太多之類的奉承話。
公孫瓚注定要掃興一回。雖然此時的趙雲隻是一個無名之輩,但他從來就不是一個睜著眼睛說瞎話隻管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的人。
趙雲朗聲回答:“現在天下大亂,很難搞清楚究竟誰是誰非。為解救百姓的倒懸之苦,家鄉父老經過商議,決定追隨仁政,並不是覺得你比袁紹強啊。”(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
幾句話透露出了亂世中人們對仁政的渴望,以及趙雲希望追隨明主的心情。仁政是古代社會的理想政治,隻要有可能實現仁政,許多人就會不避險難上下求索。
趙雲投效公孫瓚期間,被分配的工作是帶領騎兵隨同劉備作戰。
劉備和趙雲成了同事,自然免不了有許多公私往來。時間一久,這兩個大男人竟然惺惺相惜,成了知音。
公孫瓚殺死劉虞之後,臭名遠播。趙雲終於發現上當受騙了,來投奔的不是仁政更不是明主,而是暴政加昏君。
於是,趙雲借著哥哥去世的機會,向公孫瓚請假,說要回家一段時間操辦喪事。孝悌是當時社會的普世價值,公孫瓚沒有不準的理由。
作為趙雲的知音,劉備明白趙雲為什麽要走,也知道他不是請假一段時間,而是壯士一去兮不複返。
劉備送別趙雲的時候,兩個大男人互相拉著手,依依不舍。
劉備知道趙雲的心思,趙雲也知道劉備的心思。
送君千裏,終有一別。最後分別的時刻,趙雲向劉備承諾:“終不背德也。”
放心吧,你已是我選中的明主,是仁政的希望所在,終有一天,我會追隨你的。
趙雲揮一揮衣袖瀟灑地走了,劉備卻瀟灑不起來。
因為劉備是帶頭大哥。作為帶頭大哥就要為兄弟們的吃飯問題操心,不能帶著兄弟們餓肚子。你甩手走了,那兄弟們怎麽辦?
再者說來,出生入死這麽多年,才當上這個平原相,要是甩手不幹了,多年的努力不就付諸東流了嗎?
所以劉備注定不能甩手不幹,而隻能找機會跳槽。
跳槽離開師兄兼老板的公孫瓚,似乎有一點不厚道,他曾經幫助過我,提拔過我,但我也給他出過力為他拚過命,他發薪水我幹活兒,也算公平。
最為重要的是,兩人的道已不同,分手已是必然。
與矢誌踐行的仁政大道比起來,同學之誼、提攜之情,不過是小節。
人生有三大錯誤:一是不做選擇;二是不堅持選擇;三是不斷地選擇。該選擇的時候要選擇,該離開的時候要離開。
欲伸大義於天下,就不能拘泥於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