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這本書是為那些情緒特別強烈、敏感和有共情力的人寫的。如果你無法融入社會主流人群,隻好走一條非傳統的道路,那麽,這本書就是為你準備的。
一生中,總有人說你“太極端了”“太奇怪了”“太難搞了”,或者“太誇張了”。你是一個深沉嚴肅的思考者,一個直覺敏銳的試探者,一個異乎尋常的觀察者。當你看到別人痛苦時,你也感同身受。當你被藝術或音樂打動時,你為之心醉神迷,欣喜不已。你天生就有共情力,這是你的天賦;社交上的一些細微差別和情緒變化,很多人都注意不到,你卻可以。而且,你還能從周圍的人那裏汲取精神能量。
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就熱情洋溢,知覺敏銳,敏感多思。你有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和豐富的內心世界。生活中你並不總是同意大人的意見,常常質疑那些不公正的事情。你癡迷於某些特定的事物,對人、動物、物品和地點會形成強烈的依賴。
有時你熱情的天性、敏銳的直覺和獨立的思考讓你與主流人群格格不入,而這意味著追求歸屬感於你而言是一項長期鬥爭。有時候你會覺得永遠也不可能找到你的同類,更不能找到你的靈魂伴侶。
或許對大眾有效的方式對你不見得有效。不管多麽努力,你都無法長期去做一份傳統的工作,即那種亦步亦趨地向上爬,走一條穩定的、一眼可以看到未來的道路。你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無法讓自己被困在一種職業、一種固定的範式之中。對於那種虛偽的或是低效的體係,你沒有辦法讚同,也很難忍住不去揭發這件事。你的家人和朋友都說你太較真了。
在你生命中的某個時刻,在多次受到拒絕或者批評之後,你下意識地發誓要隱藏真實的自己,這樣你就不會再受到傷害、拒絕或者背叛。你發展出一個能夠適應社會的外在形象,它經過精心的自我修飾,壓製住了你內心的部分聲音,並嚴格控製自我表達。為了減少投向自身的反對目光,以及那些羞辱、戲弄和嘲笑,你把自己隱藏起來。你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更能被社會接受的樣子,為了適應環境而弱化了強烈情緒的表達。
為了維持這個外在形象,你可能做出了很多犧牲。你可能不得不一直做著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或陷在一段不正常的親密關係裏,或者不得不一直抑製自己的創造性表達。有時你會在一個明顯不適合自己的社群中待太久,你相信如果你足夠努力,就一定能從中找到愛和接納。一段時間之後,你會忘記那個真實的自我,忘記了你那天真又熾熱的靈魂。盡管你表麵上看起來很平靜,但內心沒有安全感。你抑製自己的熱情,否定自己的渴望,拋棄遠大的夢想,生活最終變得黯淡無光。
這個虛假的外在形象可能短期來看是有效的,但你的本心從未遠離。一場疾病,一段關係的破裂,或一次職業危機都可能引發你的焦慮情緒。突然之間,你再也無法隱藏真實的自我,也無法接受一輩子的自我否定所帶來的空虛。你會意識到做真實的自己比迎合大眾更有價值。當生活將你喚醒時,無論找回真實自我的旅程多麽坎坷,你都別無選擇,隻能走上這條路。或許現在,就是你人生的關鍵時刻。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你都覺得自己有問題。可你從來沒有想過,強烈的情緒可能是你具有巨大潛力的標誌。
這本書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它將幫助你重新定義你自己——邀請你重歸本心。
通過閱讀本書,你會了解真正的歸屬感與虛假的歸屬感之間有什麽差異;學到如何從過去受到的羞辱和傷害中痊愈;作為一個情緒強烈的人,怎樣才能在維持正常生活的基礎上,還能活得精彩;學會如何擺脫坐過山車般的社交焦慮,告別被拒絕的恐懼,最終在自己身上找到平靜。
如果你讀過我的第一本書《擁抱你的敏感情緒:療愈情緒,接納自我》(Emotional Sensitivity and Intensity),你或許已經對我所說的“情緒強烈與天賦異稟”有所了解。而這本書專注於“關係”這個主題,探討作為一個情緒強烈、與眾不同、敏感的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到底意味著什麽。
本書的第一部分旨在構建概念。在此我們重新回顧了情緒強烈和與眾不同的實際意義。而在第二部分中,我們會提供一些策略、練習和建議,幫助你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綻放自我。這一部分探討了生活中的四類關係。
在第四章的內容中,你將學會培養情感技能,幫助你駕馭複雜而激烈的情感情景,並幫助你理解找回真實自我的價值。
在第五章的內容中,我們會探討你與原生家庭的關係。作為一顆“掉落後便遠離了樹的蘋果”[1],原生家庭以看不見的方式給你帶來傷痛。你會讀到一些有可能對你造成深深傷害的消極的家庭情景,如何理解這一切,以及你可以做些什麽來釋放你身上的重擔。
在第六章的內容中,你會思考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所麵對的挑戰。例如,你在與伴侶的相處中可能會有情緒上的大起大落,可能會有無聊與不安的時刻,你敏感的情緒可能會被頻繁地觸發,你還可能無法控製你的反應。我們會從依戀和心理動力學的理論出發,幫助你學習如何消除那些不健康親密關係的方法。
最後,在第七章的內容中,我們會探討個體與社會的關係,包括如何與同事、朋友相處。我們將幫助你應對工作中常見的挑戰,從權力鬥爭到人際交往的動態。“你成長得比別人更快”這一節提出了情緒強烈者常常麵臨卻幾乎未被討論過的問題:成長得比身邊的人更快,需要放棄一些舊有的人際關係嗎?
最終,要在這個世界上找到真正的歸屬感,要從擁抱全部的自己開始。
生活中最可怕的事,並不是被別人拒絕,而是你主動拋棄了自己。不管別人怎麽看你,也不管這個危險的世界會發生什麽,你必須做自己的堅強後盾。一旦你在自己心中安下了一個“家”,你就有能力與他人建立健康的、令人滿意的關係。如此,你將會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裏;該邀請誰、拒絕誰進入你的世界;知道該如何管理自己的能量;去哪裏尋找你應得的愛與認可。在這段旅程的最後,如果再有人不尊重情緒強烈、敏感的人,你將不再一味忍讓。
對此,你心中其實早已做好了準備。我期待著和你走過從隱藏自我到綻放自我的旅程!
伊米·洛
[1] 此處表達源自英文諺語“the apple doesn灹t fall far from the tree”(蘋果掉落的地方不會離樹太遠),意思接近於“有其父必有其子”。——譯者注(如無特殊說明,均為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