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附記

首先,有一些奇怪的巧合……

我在《作者題記》裏有解釋,為何我以馮·卡門的一位傑出同事——錢學森博士——為那艘中國宇宙飛船命名。嗯,1996年10月8日我曾經在北京接受國際太空學會頒發馮·卡門獎——當時很感謝錢博士的私人助理王壽雲少將幫我將我簽名的《2010》及《2061》轉交給了錢博士,我還許諾《3001》一出版,就會馬上送一本過來。(有關那次北京之行的進一步細節見《3001:太空漫遊》。)

長久以來,航天員列昂諾夫一直對我非常諒解。在那冷戰方酣的年代,我把他的名字與被列入黑名單的薩哈羅夫並列,一定讓他頗為困擾。我知道已逝的薩哈羅夫博士生前曾經收到本書,當時是由我的出版商伯恩斯坦帶去的。

最近我在倫敦與列昂諾夫和奧爾德林不期而遇,令人喜出望外。當時我是應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之邀,參加《這是你的人生》節目。他們一反常態,事先並未告訴我邀請了哪些人,因此我可說是被設計的“受害者”……

說到阿波羅13號,就使我想到湯姆·漢克斯(他是《2001:太空漫遊》迷——甚至將自己的住處命名為“克拉維斯基地”)。他最近因為沒有發郵件給我而向我致歉,原因是“因為我的AE-35組件壞了”。

我在1982年曾經說,木衛二的冰層底下有生命這個觀念是霍格蘭提出來的,他最近又因為說火星和月球上有外星製造物而聲名大噪(或者說是聲名狼藉)。事實上,他雖然在1980年1月將這個觀念發表在《星與空》雜誌上,但早在1978年,佩萊格裏諾(Charles Pellegrino)博士已經將這樣的構想投到許多雜誌社去了。我在“致謝”中講過,這是他們“籌劃”伽利略任務最大的動機之一。現在時過境遷,伽利略任務雖然起頭不順,但目前已經獲得輝煌的成功。我有幸在“北京會議”中遇到該任務的經理人奧尼爾(William J. O’neil)博士,他在帕薩迪納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工作團隊,無論在技術上或工作熱忱上,都值得嘉許。身為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創始人之一,馮·卡門博士一定會以他們為傲的。

斯裏蘭卡,科倫坡

1996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