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攻克了長江北岸的泰興之後,鎮江對岸的揚州也於至正十七年年底被元帥繆大亨率軍攻克,守將青軍元帥張明鑒率其部投降。

元璋非常清楚張明鑒的底細,此人原本嘯聚於淮西一帶,以青布為標記,所以自稱為“青軍”。張部的人馬一向帶有淮西人的剽悍色彩,隻是他們喜歡流竄打劫,一路上由曆陽和滁州附近的含山、全椒轉掠至六合、天長,最後落腳揚州。他們的行徑跟蝗蟲一樣可惡,可算把沿途的百姓都給害苦了,所以被稱為“一片瓦”(隻給百姓留下一片瓦,喻指破壞力大)。至正十六年初,元廷的鎮南王孛羅普化奉命來揚州鎮守,他成功招降了張明鑒部,這才稍稍遏止住了張部的暴行。

由於戰亂不息,社會嚴重失序,到了次年三月,昔日的繁華之地、江北名城揚州也出現了糧荒,於是張明鑒等人便又蠢蠢欲動。他們對鎮南王軟硬兼施地說道:“朝廷遠離揚州,不知道這邊的形勢。如今隊伍正餓著肚子呢,朝廷卻沒派人來送點吃的,真是不像話!殿下您也是世祖(忽必烈)的後代,逢著這樣的亂世,何不自己就做了皇帝,然後出兵向南打通(江浙的)糧道呢?我們絕對跟著您幹!要不然,人心一變,那時情況就不好說了!”

張明鑒等人說出如此不忠不義的話來,鎮南王仰天大哭道:“爾等為何不知‘大義’二字?若是我聽了爾等的話,將來還有何麵目見世祖於地下?”

見鎮南王不就範,留著也沒用,張明鑒幹脆把他趕出了城,自己做了一城之主。當鎮南王一行到達淮安時,正巧碰上趙均用、孫德崖等人,他們在糧食日漸匱乏的濠州立不住腳,正往山東準備去投奔毛貴,順手就劫殺了鎮南王一行人,也算給正在籌備北伐大計的毛貴獻上了一份厚禮。

因為嚴重缺糧,張明鑒等人開始每日屠殺城中居民為食,最後揚州居民死的死、逃的逃,等到繆大亨率部來攻時,城裏隻剩下了十八戶人家。此時的揚州已近於一座空城、鬼城,張明鑒等人無力抵抗,便直接投降了。

張明鑒等一幹人等很快被召至應天問話,這天,元璋在大堂上對他們厲言申斥道:

“爾等作惡多端,實在是天理難容!但念在爾等亂世求生,有所不得已,姑且先饒過!過去的不再計較了,但是今後爾等要重新做人,再有傷害良民之事,定斬不饒!”元璋這樣姑息罪大惡極之人,純粹是為著壯大實力著想,此時的他越發講求實際而不擇手段了。

張明鑒等唯唯諾諾伏地跪謝,元璋又道:“前番在寧國,我部降服了元將朱亮祖,不承想他複叛而去,但立即又被我部降服!這回他才心甘情願追隨王師,並交出家屬做人質,以示永不再叛之意!”

元璋說到這裏,眾人意會,趕緊說道:“我等願學朱亮祖,也一並交出家屬,以示永不背叛主公之意!”

元璋微笑了一下,又道:“咱這裏的總兵官,妻子兒女都留在應天居住,其他將官正妻也留在應天,子女也可留。這等婦孺不似我等漢子,禁不起這些折騰,留在應天,一則是為了安全起見,二則也是便於子女的教養。爾等覺得可是有理?”

元璋此舉無非是加強對前線將領的控禦,除此以外他還不許將領私自結交讀書人,更不許儒士私自幹政,必須是經自己仔細考察過的人方準許留在將領身邊,而且數量也很少,因如今他已知曉讀書人的厲害!元璋非常擔心將領們會受到一些幕僚的慫恿(諸如韓信身邊的蒯通),或者讀書人成為將帥的死黨,為此他曾做出規定:“所克城池,令將官守之,勿令儒者在左右議論古今。止設一吏,管辦文書,有差失,罪獨坐吏。”

張明鑒等人口裏稱頌著“英明”便退下了,但有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將領留在了原地,元璋好奇地問道:“你何故不去?”

那人拱手道:“屬下馬世熊,與主公也算是故人了。”

“哦?我們以前見過?”

“主公是貴人嘛,哪能記得屬下!”馬世熊笑道,“屬下原本是六合王元帥麾下的,隻因張九四拿下了六合,屬下不願受其節製,才暫時跟張明鑒他們同流。想當初,您到六合參加群雄聚會時,屬下就在末席上,還向您敬過酒呢!”

元璋仔細看了看馬世熊,頭腦裏有了點印象,忙道:“哦,咱想起來了!而今你投到咱這裏,也是緣分啊!”

“的確是緣分!”馬世熊詭秘地一笑道,“屬下手上現有一寶,願進獻於主公,他人還都受不起呢!”

元璋一時來了興致:“哦,是何寶物?”

“是一盆解語花,主公若是得空,可隨屬下到敝廬一敘!”

聽聞馬世熊要向自己進獻美女,元璋當即想要拒絕,但是他又有點好奇,便問道:“不會是將軍家的千金吧?”

“我馬世熊如果能生出這等標致人兒,那可是祖上有德!再說屬下一介莽夫,也教不出這等才女!”馬世熊笑道。

一聽是才貌雙全的女子,元璋當即來了興趣,又問:“那想必是你的義女了!”

“主公英明,什麽都瞞不過主公!屬下這義女原本姓孫,她的生父原是常州府判,祖籍陳州,後父兄雙亡於亂世,她便跟從二哥避難於揚州;後又遭亂兵所掠,與二哥失散,這時恰巧被屬下遇上,便出手救下了她。屬下見她是位大家閨秀,還能作些錦繡文章,當即收她為義女,以防被人欺負。如今屬下這義女正是二八妙齡,屬下想著英雄與佳人才是絕配,主公身邊又如何能少了服侍您的人呢?故而鬥膽獻‘寶’!”馬世熊說完,元璋會意一笑。

美女固多,但難得在讀書知禮上,這就好向秀英交代了;孫氏又是官宦人家的女兒,元璋這個昔日的鄉野村夫自然垂涎不已,當即表示道:“好!承將軍好意,明日午後咱就到府上看看寶貝嗬!”

次日午後,元璋忙完了公務,便帶了幾十個護衛騎馬來到了馬世熊在應天租住的一處院落,待用過茶水後,馬世熊便令孫氏出來麵見元璋。

待環佩叮當的她款款而出時,元璋但見其頭綰高髻,髻前插著金梳和金花釵,上身穿一件輕薄半透的窄袖短衫,束一件條紋襇裙,肩圍皮帛;她弓鞋細碎,笑意盈盈,冉冉而前,麵如出水芙蓉,腰似迎風楊柳……

孫氏個頭雖比秀英矮一些,但比秀英多了一種風流韻致,可謂弱柳扶風、玉容花姿,元璋一時看得呆住了,孫氏忙低頭含羞向他行禮道:“平章大人萬福金安!”

許久,元璋才回過神來,忙道:“好,免禮,坐吧!”

孫氏在一旁撿了一個圓板凳半坐了,馬世熊趕忙拱手退出。

元璋和顏悅色地對她道:“不知小姐芳齡幾何?”

孫氏輕啟朱唇道:“回平章大人,奴家今年十四歲!”

“哦,難怪如此粉嫩!”元璋充滿色意地看著她,“聽你義父說你是喜歡讀書的,可是都讀過些什麽書?”

孫氏低著頭不敢看元璋,輕聲道:“無非是《詩經》《文選》一類,也喜歡翻一翻班、馬的史書,因一時無師,也隻是自己一個人隨便看看罷了!”

元璋見她如此誠實,心裏頓生好感,忙道:“不瞞你說,咱當初也是如此啊,後來與我家夫人成婚,不怕你笑話,咱倒是承蒙她點撥過一二呢!如今倒是好了,身邊能指點咱的先生多了,可又發愁事務太忙,能讀書的時間太少了……”

“那改天有幸定要向夫人請益了!”

“好!”元璋此時已分明將她視為掌中之物,“你義父有意成全你我,不知你心裏是怎麽想的,如果你不情願,咱絕不勉強!”

孫氏聞聽此言,當即站起身來,伏地哭泣道:“賤妾遭逢亂世,無以自存,今幸蒙平章大人垂愛,怎敢不以死回報大恩!”

這樣的女子本應是父母膝前嬌女,而今卻淪落至此!憐香惜玉的元璋忙上前扶起她,又抬起她的頭道:“好!從今你就跟了咱去,必定不會讓你受委屈的,夫人也是再好不過的人,也隻有看顧你的理兒!”

在元璋看來,孫氏的才貌、風采、身份都遠在昔日的魏家大小姐之上,至此元璋埋藏多年的一顆心結才總算被解開,所以他的心裏格外滿足和受用!秀英因發覺孫氏性情靜默,有林下風;神寒骨清,非世間俗流可比;又頗有聰明才智,處事也很有分寸,不會帶累壞了元璋,反而會成為他的賢內助和自己的好助手,因此高高興興地接納了她。

待元璋行過了納妾之禮後,秀英笑意盈盈地對孫氏說道:“從今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你就是咱的親妹妹了!你我同病相憐,聚在一起正是佛祖賜予的緣分!”

自從納了孫氏,元璋對她寵愛萬分,第二年,孫氏便為元璋產下一女。馬世熊一家都被留在了應天,其他人眼紅他,便也想如法炮製。第一個跟進的便是不久後投降的原婺源州的將領(至正十八年正月鄧愈遣部將奪取了婺源州),他獻上的也是一名才貌雙全、善作詩文的妙齡女子。可是,這一次元璋卻猶豫了:如果人人都這樣做,豈不是就亂了套?往後這家還怎麽當?

不殺人不足以立威,元璋當即拍案而起道:“取天下者,豈以女色為心!”結果,他悍然辣手摧花,下令將這名女子殺掉,以絕進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