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戰國之四公子

在戰國時期錯綜複雜的政治環境中,有四位王室貴族因門客眾多,構成了自己的門閥勢力,從而影響到了當時各國的關係,所以後人稱他們為戰國四公子。這四人是: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齊國孟嚐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他們所處的政治環境有所不同,個人的能力也有差別,但因為人們習慣上將同一時代的這四人歸結到一起,這一節也就對這四人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一)信陵君

在戰國四公子中,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的名聲可說是最大的了。他是魏昭王的幼子,魏安釐王同父異母的弟弟,戰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魏無忌的出生時間不詳,不過,死亡年代倒是有史可查,公元前243年,魏無忌因晚年生活**,飲酒過度,導致猝死。公元前276年,魏昭王去世,魏無忌的哥哥魏圉繼位,是為魏安釐王。魏安釐王即位後,為牽製齊國的孟嚐君田文,把魏無忌封到了信陵,因而稱他為信陵君。

戰國四公子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廣招門客,魏無忌自然也不例外。魏無忌壯年時為人仁厚,能禮賢下士。當時魏國有個老人叫侯嬴,已經七十歲了,家中一貧如洗,隻是守衛大梁夷門的一個小吏。魏無忌聽說這個人很有見識,就帶著厚禮前去拜訪,可侯嬴卻不肯接受。第二天,魏無忌又設宴大會賓客,等魏國的將軍、丞相、宗室們都到齊後,他親自駕車去接侯嬴。侯嬴坐上車後不去赴宴,反而要魏無忌載他去拜訪在街市裏做屠夫的朋友朱亥。魏無忌當即駕車到了街市,侯嬴從車上下來去會見朱亥,魏無忌則手執馬韁在一邊等待。魏無忌的隨從都暗罵侯嬴不注重身份,隻有魏無忌仍麵色和悅地站在一邊等候侯嬴聊完。上車後,才載著侯嬴回去赴宴。因為魏無忌明白,侯嬴正在為他收買人心。這件事以後,魏無忌賢名遠揚,士人都爭相依附於他,一時間門客多達三千。

魏無忌聲望和能力都在魏安釐王之上。有一天,魏安釐王與魏無忌在一起下棋,突然有士卒報告說趙國發兵進犯。魏安釐王馬上放下棋子,準備召集大臣商議對策。魏無忌卻淡淡地說:“沒事,這隻是趙王在打獵罷了。”然後要魏安釐王接著下棋。

魏安釐王半信半疑地坐了下來。不久,士卒果然再次回報,證實了魏無忌的話。魏安釐王十分吃驚,問魏無忌是怎麽知道趙王動向的。魏無忌輕描淡寫地說:“在我的門客當中有能深入探聽趙王秘密的能人,可以隨時向我報告趙王的一舉一動。”魏安釐王聽後,從此開始疏遠魏無忌,不敢將重權交給他了。

魏無忌是戰國四公子中名聲最響的一位,郭沫若先生曾把他的故事改編成曆史劇《虎符》。故事原型發生在公元前257年,秦趙長平一戰後,秦軍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隨時都有滅亡的危險。趙亡,魏國、韓國也必然先後滅亡,而且趙國丞相平原君趙勝的妻子是魏無忌的姐姐。平原君多次派人向魏安釐王求救,魏安釐王原本派了將軍晉鄙領十萬大軍救趙,但秦昭襄王得到消息後,威脅魏安釐王不要引火燒身。魏安釐王懼怕強秦,令晉鄙停止進軍,駐留鄴城防守,名為救趙,實為觀望,態度十分曖昧。

魏無忌知道後,估計魏王是不肯出兵救趙了。趙亡,魏國離滅亡也就不遠了。他不想看著趙國滅亡,坐以待斃,自己湊了一百多輛戰車,打算帶著門客前去趙國和秦軍做最後一搏。車隊路過夷門時,魏無忌正遇見侯嬴。侯嬴阻止了魏無忌毫無意義的行動,讓他去找魏安釐王的寵妃如姬幫忙。魏無忌曾為如姬報過殺父之仇,所以,魏無忌找到如姬說明情況後,如姬從魏安釐王的臥室內竊出了象征兵權的虎符,交給了魏無忌。等魏無忌拿到虎符出征後,如姬就自殺了。魏無忌到了鄴城,殺死晉鄙,奪取了兵權,率精兵八萬開赴前線。與此同時,楚國也派出春申君黃歇救趙。

趙、楚、魏三國合兵,一舉擊潰秦軍,解除了邯鄲之圍。

魏無忌救趙後,因竊虎符、殺晉鄙之事不敢回魏國,隻好和他的門客一起客留在趙國,一住就是十年。十年後,也就是公元前247年,恢複元氣的秦國大舉進攻魏國,魏安釐王急忙派使者去請魏無忌回國,仍享有信陵,這可說是世事對魏無忌的戲弄吧。十年前魏無忌因戰爭而離開魏國,十年後他又因為戰爭回到了魏國。所不同的是,當年他是為了救趙,這時候卻是為了挽救自己的祖國。魏無忌回到魏國後,魏安釐王立即任命他為上將軍,讓他成為魏國軍隊的最高統帥。魏無忌掌握兵權後聯絡韓、趙、楚、齊等五國兵馬,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秦將蒙驁敗逃。聯軍乘勝攻至函穀關,秦軍緊閉關門,不敢再戰。這一次攻秦的勝利,是魏無忌一生最輝煌的時候。此後,魏無忌集各家兵法編輯而成了《魏公子兵法》。

但魏安釐王終究還是擔心魏無忌奪取他的權力,而秦昭襄王為消除信陵君對秦國的威脅,又派人用萬斤黃金買通了晉鄙的舊門客,讓他們在魏安釐王麵前製造魏無忌的謠言。秦昭襄王還派人假意祝賀魏無忌,問他是否已經做了魏王。魏安釐王在這些假象麵前如坐針氈,最後還是派人代替魏無忌任上將軍,解除了信陵君的軍權。魏無忌知道自己被謠言詆毀,再也不能支撐危局抵抗強秦了。從此他托病在家,不再上朝,終日在家與賓客夜夜豪飲,最後在公元前243年因飲酒過度而死。就在這一年,魏安釐王也去世了。十八年後,魏都大梁被秦軍攻破,遭到屠城。

(二)春申君

黃歇,戰國時期的楚國人。楚考烈王元年,考烈王以黃歇為相,賜淮北地十二縣,封為春申君。他是楚幽王的生父,是戰國四公子中唯一與王室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人。他從少年時就博聞多才,遊學四方,而且他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能說善辯,這一點在他的一生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黃歇第一次以他的辯才扭轉曆史的車輪是在公元前298年,楚頃襄王剛剛即位的時候。這件事情的起因還要往前上推到公元前302年。這一年,楚頃襄王熊橫仍以太子的身份在秦國做人質。在一次私鬥中,年輕氣盛的熊橫竟然殺死了秦國的一個大夫,隨後就私自逃回了楚國。公元前299年,秦國以楚太子為人質時,殺死秦國重臣,且私自逃回楚國為由伐楚,一連攻下了楚國八座城池。當年受張儀騙的楚懷王,這時候又犯了糊塗,他答應了秦昭襄王的要求,去會麵講和。結果楚懷王一到會麵地點就被秦昭襄王扣留,帶回了鹹陽。公元前296年楚懷王逃跑未成,被秦人抓回,在羞愧與鬱悶中死去了。而楚國人見楚懷王無法回來,早已在兩年前另立新君,扶楚頃襄王熊橫即位。秦昭襄王聽說熊橫即位後惱羞成怒,令白起為將,大舉出兵,想要滅掉楚國。在這個關鍵時刻,黃歇為阻止秦國繼續攻伐楚國給秦昭襄王寫了一封長信。內容大致是:“當今天下沒有比秦、楚更強的國家了。我今天聽說大王欲伐楚,這就好像兩虎相鬥一樣。兩虎相鬥,得利的是獵人和獵犬,秦國和楚國相鬥,得利的是韓、魏,不如與楚國和睦相處的好。雙方久鬥,國力都會大量消耗,大王你如果依仗兵革的強大,想要單憑武力去征服天下,我擔心到時候秦國會後患無窮。

“大王還記得當年吳王夫差和智伯瑤的事情嗎?越國趁吳國伐齊的機會大舉進攻吳國,吳王夫差最後自刎而死;智伯瑤在全力對付趙襄子的時候,卻在晉陽城外被韓、魏偷襲,身首異處。這兩人都是名聲顯赫一時的人,他們的失敗不是因為他們無能,而是因為他們隻看到了前方的敵人,卻沒有防備身後的敵人啊!

“書中說:‘大軍不遠跋涉攻伐’。所以說,你我交戰對雙方都沒有好處。而大王與楚國相交,楚國就會成為大王在遠方的朋友,大王真正的敵人則應該是你的鄰國啊!現在大王如果相信韓、魏是真心歸順了秦國,就好像吳王相信越國一樣。臣聽說,敵人不能不明確,機會不能夠錯過。

我擔心韓、魏說是要為大王除患,實際上是在欺騙大王啊!為什麽我會這樣說呢?因為秦國是用武力迫使韓、魏歸附的,兩國實際上與秦國是世仇關係。一百多年裏,韓、魏兩國在與秦國的先後戰鬥中,被秦將殺死的人到底有多少?韓、魏兩國的社稷宗廟又被秦國摧毀了多少次?又有多少韓、魏百姓在戰爭中被秦人殺戮、俘虜,或是背井離鄉,流亡在外,餓死在道上,曝屍荒郊野外呢?韓、魏被秦人打得國破人亡、民不聊生、親族離散。他們流亡到各國的人就已經是遍及海內。所以說韓、魏不滅亡,就會是秦國社稷的大患啊!

“如今大王你讓白起將軍帶領韓、魏攻楚,不是在讓韓、魏兩國借助掠奪楚國的土地重新振興嗎?這實在是大錯特錯!況且大王出兵攻楚,其一是向自己的世仇韓、魏借道。如果向韓、魏借道,大王就不怕韓、魏斷秦軍歸路嗎?要是大王不從韓、魏出兵,那就隻能去攻擊楚國的廣川。廣川地區尚未開化,多是不毛之地。秦軍在那裏就是贏了,擊敗了楚國,又能得到什麽實惠呢?”

信的最後,黃歇還對秦昭襄王說明了各國間合縱、連橫力量消長的關係,陳述了秦國與楚國聯合的好處。黃歇這封信的用意雖是為了救楚,但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秦昭襄王盲目伐楚的危害。秦昭襄王讀後,深有感觸,令白起停止了對楚國的進攻,與楚國訂立了盟約。不過,秦人為防止楚國複興,提出了要黃歇與太子到秦國做人質的要求。這樣,公元前273年秦楚會盟後,黃歇和太子到了秦國。

黃歇和太子兩人在秦國被扣留了十年。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病重。太子熊完被秦人扣留,無法回國即位。黃歇知道熊完和秦丞相範雎關係很好,於是找到範雎說:“楚頃襄王去世後,如果熊完不能回去,楚國就會另立新君,這樣熊完也就成了一個沒有利用價值的人,而秦楚之間的關係就可能會破裂。相反,如果丞相能讓熊完及時回國即位,太子必然會感激秦國,感激丞相,維護丞相和秦國的利益。”範雎聽後,明白了黃歇的意思,和秦昭襄王商量後,決定先讓熊完的老師回去探問楚頃襄王的病情,然後再作打算。黃歇擔心夜長夢多,就讓太子熊完換了車夫的衣服,扮成楚國使臣的車夫出關回國了。黃歇自己則仍留在鹹陽,以熊完生病為借口謝絕訪客,造成太子仍在秦國的假象,掩護太子順利過關。幾天以後,黃歇料定秦國已沒有辦法再追上太子時,才向秦昭襄王說出實情。

秦昭襄王聽後大怒,令黃歇自盡。範雎勸道:“熊完即位後,必定重用黃歇,不如讓他回國,維係秦楚之間的關係。”秦昭襄王聽後,知道事情已無法挽回,就同意了範雎的意見,將黃歇送回了楚國。

公元前262年,黃歇回到了楚國。三個月後,楚頃襄王去世,楚考烈王熊完即位。楚考烈王即位後立即拜黃歇做了楚國的令尹,將淮北地十二縣封給了他。十五年後,因淮北發生戰事,黃歇請求楚考烈王把自己的封地改封到了江東。

公元前257年,秦軍包圍了趙都城邯鄲,危急時刻,魏信陵君竊符救趙,楚考烈王也毀棄秦楚兩國的盟約,派春申君黃歇領兵救助。趙、楚、魏三國聯合,一舉擊潰秦國,解除了邯鄲之圍。一年後,黃歇率軍北上征魯,公元前256年,魯國滅亡。楚國在這裏設置了蘭陵縣,命荀子為蘭陵令。在蘭陵,已經鬢發斑白的荀子寫成了《荀子》三十二篇。而黃歇滅魯後,楚國得到了經濟繁榮的魯地,開始重新興盛起來。

春申君黃歇在功成名就後,也開始過起了奢侈浮華、沽名釣譽的生活。在戰國四公子中,他的門客數量是最多的。公元前256年,西周國的周赧王死去,秦滅西周國。公元前241年,東方六國為遏製秦國,奉楚考烈王任六國合縱約長,由春申君主事,聯合攻秦,直取函穀關。秦國傾全國之兵出關應戰,六國聯軍大敗。從此春申君失去了楚考烈王的信賴。

楚考烈王一生無子嗣,黃歇為了能讓楚國江山後繼有人,向楚考烈王進獻了很多美女,可都毫無用處,楚考烈王始終沒有一男半女。就在這時候,有一個叫李園的人出現了,他想把自己美貌的妹妹進獻給楚考烈王,以謀取權勢。後來李園聽說楚考烈王一直沒有子女,就擔心妹妹不會得寵,便將自己的妹妹改獻給了春申君。

李園的妹妹就是後來的李後。春申君十分寵愛李後,不久李後就有了身孕。兩人在臥榻中,李後對春申君說:“夫君與大王的關係比親兄弟還要好,我知道你擔心大王百年以後,楚國會因後繼無人而發生動亂。現在我剛有身孕,沒有人知道,為什麽不讓我去侍奉大王,也好讓夫君日後門庭光耀呢?”春申君聽後十分欣慰,就將李後進獻給了楚考烈王。楚考烈王見到李後果然十分喜愛。李後的肚子也十分爭氣——七八個月後就產下了一個男嬰,他就是後來的楚幽王熊悍。李園的妹妹則被正式封為王後,李園則成了國舅。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國舅李園為殺人滅口,取代黃歇的地位,於是暗中豢養死士。楚考烈王病逝時,李園通過宮中的內線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立刻將死士埋伏在了進宮的必經之路棘門。這時春申君也知道楚考烈王的死訊,他馬上來到王宮奔喪,一進棘門就遭到了李園死士的伏擊,當場身首異處,人頭被扔在了棘門外。隨後,李園派兵“盡滅春申君之家”。擁李後子熊悍繼位,為楚幽王,自己則做了楚國令尹。春申君從一個中級官員做起,他既沒用賓客幫助,又沒有王室親戚提攜,卻能說服秦王,保存楚國,設計救回太子,輔助新君處理國政,在多事之秋披荊斬棘,救趙,滅魯,最終複興了楚國。他相楚二十五年,楚考烈王對他是言必聽、計必從,可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名為相國,實為楚王。

到了晚年,卻被小人滅族,真是讓人歎息啊!

(三)孟嚐君

孟嚐君田文,春秋時期齊國人,相貌醜陋,身材矮小。他的父親田嬰是齊威王的幼子,齊宣王同父異母的弟弟。田嬰任齊國宰相十一年。宣王去世後,齊湣王立。湣王三年,賜封田嬰於薛邑。

孟嚐君田文的出生年雖然不清楚,但因為他出生的日子比較特別,倒是在《史記》中記錄了下來。據說田嬰有四十多個兒子。田嬰的小妾在五月五日這天生下了田文。齊國當時的地方風俗中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說法。所以,田文出生後,田嬰告訴田文的母親說:“你不要養他。”

但做母親的有哪一個能舍得扔下自己的骨肉呢?田文的母親沒有扔掉田文,偷偷地把他養大成人。《史記》原文是“其母竊舉生之”。真不知道,一個“竊”的背後,田文的母親要忍受多少艱辛,而田文又要吃多少苦,忍受多少屈辱。也許正是因為田文是在境況艱苦的環境中長大的,造成了他成長時期營養不良,沒能像田嬰的其他兒子那樣,長得高大挺拔。

田文長大後,通過自己兄弟的幫助,才見到了自己的父親。田家父子相認的場麵不是激動、不是憤怒,而是對抗,父子兩人間的對抗。

田嬰見到兒子後,先瞪起眼睛問田文的母親:“我讓你把這孩子扔了,你為什麽養他,你這麽做是為什麽?”迷信的田嬰看到田文後顯然有些恐懼。

田文見母親受窘,立刻叩頭大拜,在這禮貌的舉動背後是一番對父親的質問:“父親不讓養育我是什麽緣故?”

田嬰回答說:“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會長得和門戶一樣高,會害父害母。”

田文聽後激動地問:“人的命運是由上天授予的呢,還是由門戶授予的呢?”田嬰沉默不語。田文繼續說:“人的命運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父親的擔心還有意義嗎?如果是懼怕我和門戶一樣高,那麽加高門戶便可以了!”田嬰聽後還能說什麽呢!

戰國四公子都以養士出名。對待士人最真誠的是信陵君,養士最多的是春申君,而完全是靠養士起家立身的,就隻有孟嚐君了。田嬰子嗣眾多,田文能夠繼承田嬰不是因為他最有才,或最有德,他更不是長子,或田嬰所寵愛的人。田文從小被父親疏遠,生活境遇艱難,以至於他具有雙重人格,在眾多兄弟中,他是最有心計的。田文的成就起自他與父親的另一次對話。田氏父子相認後,父子的關係也比較一般。有一天,處心積慮的田文終於找到了與父親單獨相處的機會。

這一天,父子二人又一次見麵。田文突然問父親:“兒子的兒子怎麽稱呼?”

田嬰以為田文還要提過去自己遺棄他的事情,就沒好氣地回答說:“稱孫子。”

田文繼續問:“那孫子的孫子呢?”

田嬰答道:“是玄孫。”

田文又問:“那玄孫的孫子又叫什麽呢?”

田嬰不耐煩了,回答說:“我不知道。”

田文這才話入正題,對父親說:“父親擔任齊國宰相,如今已是輔佐過三朝(齊威王、齊宣王和齊湣王)的元老,可齊國的領土沒見到增廣,父親大人卻已積貯了萬金家財。在父親大人的兒子裏我更看不見一位賢能之士。我聽說,將軍門庭出將軍,宰相門庭出宰相。父親大人的姬妾天天都在踐踏綾羅綢緞,而父親大人的門客們卻穿著粗布短衣;父親大人的男女仆奴都有魚有肉,而父親大人的門客們卻連糠菜都吃不上。現在父親大人仍在聚集財貨,廣置田地,兒子我真是不明白,父親大人你到底是要留給誰呢?是那些連父親大人都稱呼不上來的人嗎?我真是很奇怪啊!”田嬰聽了田文的一番冷嘲熱諷後,突然發現這個被遺棄的兒子很有見識,從此改變了對田文的態度,開始讓他主持家政。

田文主持家政後處事得體,善待門客,廣納賓客,聲望日益增高。後來在齊國各大夫的大力支持下,田嬰立了田文為世子。田嬰去世後,田文繼承了田嬰的爵位,以後人們就稱他為孟嚐君了。

孟嚐君的門客中什麽樣的人都有,有奇人異士,也有雞鳴狗盜之徒,甚至還包括逃亡的罪犯。為了能夠籠絡人心,孟嚐君不惜家財,對來自四麵八方的幾千名門客,不分貴賤,一律予以收留厚待。每當有賓客來訪,孟嚐君與賓客坐著談話時,就會讓侍史站在屏風後將談話內容記錄下來。

弄清賓客的出身籍貫後,當賓客走了,孟嚐君就會讓人到賓客的家裏獻上禮物,撫慰問候。他的這些做法,令當時許多能人都投奔到了他的門下。

孟嚐君門客的數量多,能力自然也就有大有小。孟嚐君根據門客能力與貢獻的不同,將他們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門客住在代舍,寬宅大院,食魚食肉,出入有車;中等門客住在幸舍,小門小院,食魚食肉,出入無車;下等門客住在傳舍,聚群雜居,無魚無肉,粗飯青菜,自然也不可能有車,但也都溫飽有餘。孟嚐君廣納門客,門客也成就了他的事業。在孟嚐君的一生中,曾有三次重大危機,全是依仗門客的幫助,才得以化險為夷,戰勝困難。

孟嚐君的名聲傳到秦國後,秦昭襄王很想見到他。正好,當時秦國為了破壞六國的合縱,讓涇陽君作為人質到了齊國。涇陽君就去求見孟嚐君,邀請他去秦國。這時蘇秦的弟弟蘇代正好在孟嚐君府上,他對孟嚐君說:“今天我從外邊進來,看到一個木偶人正和一個土偶人說話。木偶人說:‘天要下雨了,你這下子可要完蛋了。’土偶人聽了回答說:‘我生來就是泥土做的,化了不過是歸入土裏,和回到家中沒有什麽區別。可雨水很快就會把你衝走,我不知道你又會到哪裏去棲息呢?’今天的秦國是像虎狼一樣的國家,你要是去了,還能活著回來嗎?這種做法就是那個土偶也要笑話你了。”孟嚐君聽後,悟出了其中道理,才放棄了去秦國的念頭,留在了齊國。

可有些事情就是,你越怕什麽,它就越來什麽。公元前299年,也就是齊湣王二十五年,齊湣王派孟嚐君以齊國國使的身份,送涇陽君到了秦國。秦昭襄王一看孟嚐君來了,立即讓孟嚐君擔任了秦國的丞相。這一下,秦國朝野流言四起,大臣們說三道四,都對秦昭襄王講:“孟嚐君確實賢能,但他與齊王同宗,讓他做了大秦的丞相,製定國策必定會先為齊國的利益著想,而後才會考慮到我秦國。真是這樣的話,我秦國可就危險了。”結果,孟嚐君在秦國沒做幾天丞相,就被秦昭襄王罷免,囚禁了起來。

孟嚐君知道自己不想辦法逃的話,恐怕就凶多吉少了。他打聽到,秦昭襄王最寵愛的妃子是幸姬,於是就派人去求幸姬解救。當時孟嚐君有一件白色狐皮裘,這種皮裘是集數十隻狐狸腋下的白毛做成的,不僅美觀保暖,而且價值千金。幸姬知道了這件事,就以白色狐皮裘作為解救孟嚐君的條件。可孟嚐君到秦國的時候,已經把白色狐皮裘獻給了秦昭襄王,這樣昂貴的東西,眼下也找不到第二件啊!

門客們一時間一籌莫展,沒了辦法。就在這時候,一個平日裏不愛說話、身材矮小的門客走了出來,他對眾人說:“大家放心,這件事情就讓我去辦吧。”原來這人本是個小偷,平日裏盜竊東西有一個特點,經常穿一件狗皮,把自己偽裝成狗的模樣。當天夜裏,他像狗一樣鑽入了秦宮的藏寶庫,偷出了那件白色狐皮裘。第二天,門客們就把狐皮裘獻給了幸姬。幸姬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也就在秦昭襄王麵前給孟嚐君說情。秦昭襄王總要給幸姬點兒麵子,就暫時把孟嚐君釋放了。

孟嚐君一獲自由,立刻更換了出境證件,改了姓名,逃出了鹹陽。他帶著眾多門客,疾馳一天,到夜半時分才趕到函穀關。但函穀關隻有在卯時雞鳴後才會打開城門。孟嚐君料定,自己走後,秦昭襄王一定會反悔,派兵捉拿他回去。可一時又出不了關,孟嚐君隻能幹著急,沒有辦法。就在這時,孟嚐君突然聽見了一聲雞叫,跟著又是一聲……一會兒,城樓上報時的公雞也跟著叫了起來。原來,在孟嚐君的門客中還有一個善於口技的人,他模仿雞叫聲驚醒了城樓上的公雞。守關的秦國士兵們見公雞打鳴了,就誤以為已到了卯時,便打開了城門,放孟嚐君等人過去了。兩個多時辰以後,孟嚐君等人已經走遠,秦昭襄王的追捕令才送到函穀關。就這樣,孟嚐君靠雞鳴狗盜之徒,逃過了一劫。

孟嚐君逃出秦國後,路經趙國回國。在趙國,孟嚐君受到了平原君的熱情款待。停留幾天後,孟嚐君繼續趕路,車隊走到趙國境內的一個縣時,發生了一件意外事件,讓後人充分了解到了這位齊國公子的人格特點。趙國的百姓聽說孟嚐君禮賢下士,又能逃出強秦的魔爪後,出於好奇與敬仰,就在路上把孟嚐君的車隊圍了起來,爭先恐後地想要看一看這位蓋世英雄的風采。可惜,孟嚐君相貌太醜,實在讓崇拜他的百姓有種見麵不如聞名的感覺。一些庸俗的人就嘲笑說:“原來以為孟嚐君是個高大魁梧的偉丈夫,今天看到,沒想到竟是個瘦小枯幹的小男人。”孟嚐君聽了,臉燒得就像火炭一樣,身體不停地顫抖,突然他的手臂輕輕舉起,跟著往下猛力一揮,隻說出了一個字:“殺!”緊跟著,孟嚐君就帶領著他的門客們展開了一場喪心病狂的屠殺,幾百名手無寸鐵的百姓被當場砍死。孟嚐君殺死了所有圍觀百姓後,還不足以泄憤,就又將整個縣焚毀了,這才迅速地離開了趙國。

孟嚐君返回齊國後,齊湣王對讓孟嚐君赴秦的事情感到愧疚,就讓他做了宰相,掌握了齊國的政權。公元前298年,孟嚐君任齊國宰相後,立即聯合韓、魏,對秦國予以報複。三家聯軍一直攻到秦國函穀關外。孟嚐君向西周國借兵器糧草,西周國國相蘇代勸阻了孟嚐君,告訴他攻秦國是在複興韓、魏,韓、魏複興,齊國就危險了。孟嚐君經過分析後,認為蘇代說得有道理,這才避免了一次可能讓自己失敗的兵災。

在孟嚐君的眾多門客中,有兩位真正的能人,一個是深謀遠慮的馮諼,另一位是義士魏子。馮諼雖出身貧寒,但實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他最初投奔到孟嚐君門下的時候隻穿著一雙草鞋。孟嚐君問他有什麽特長,馮諼回答說:“我家裏貧窮,聽說您是個樂於養士之人,就到您這裏來混碗飯吃。”孟嚐君聽了,信以為真,就收留了馮諼,安置他住在了傳舍。

十天後,孟嚐君向傳舍的管理人員詢問馮諼的情況。管理人員說:“馮諼每天在吃飯的時候都用手指擊打著自己的長劍,邊敲邊唱:‘長劍啊,長劍,我們回家吧!飯裏沒有魚啊!’”孟嚐君聽後,就將馮諼搬到幸舍,吃飯有了魚肉。五天後,孟嚐君又向幸舍的管理人員詢問馮諼的情況,管理人員回答說:“馮諼在我這裏總是邊彈劍邊唱:‘長劍啊,長劍,我們回家吧!出門沒有車啊!’”孟嚐君聽後,又把馮諼遷到了代舍居住,讓他坐上了車子。又是五天過去了,孟嚐君找來代舍的管理人員詢問馮諼的情況。代舍的管理人員回答:“馮諼先生還在彈唱,他說:‘長劍啊,長劍,我們回家吧!在這裏沒有錢能夠養家啊!’”孟嚐君聽後很不高興,心想:“你隻是來找我討口飯吃,我已經把你作為上賓對待了,怎麽還得寸進尺呢!”於是沒有再理馮諼。說也奇怪,在這以後,整整一年,馮諼都沒有再提出什麽要求。

孟嚐君做了齊國宰相後,他在薛邑的封地已增加到了萬戶。同齊國的大多數大夫一樣,孟嚐君也在自己的封地內放債。有一年,年景不好,孟嚐君放出的債一時收不上來。門客們都推薦終日在府內要吃要穿、無所作為的馮諼去收債,想刁難一下他,孟嚐君不知道門客們的想法,同意了這個建議。他請來馮諼,懇切地說:“我門下有三千多人,都需要吃飯。由於我封地的收入不能夠供養這麽多的賓客,隻好在薛邑放債。而今薛邑年景不好,百姓多數都不能付給利息。這樣下去,賓客們可就要沒飯吃了。

門客們都舉薦先生賢能,所以我希望先生能替我去索取欠債。”

馮諼聽後,答應了孟嚐君的要求,去了薛邑。在薛邑,馮諼買了酒菜,大擺宴席,將欠債的人都請了去。百姓們一聽有東西吃,就都參加了宴席。酒席宴上,馮諼拿著契據一一核對,當場索得欠債利息十萬錢。隨後馮諼對那些有錢不願意還的人定下期限,而對那些窮得不可能付息的,他當場取回契據,一把火燒了。馮諼對薛邑百姓說:“孟嚐君向大家放債,是想給沒錢的人提供資金去從事生產,維持生計;他讓我來向大家索債,是因為今年年景不好,他已沒有錢財供養賓客。現在,我對有錢還債的人約定下日期,要他們在期限內還債,至於沒有能力還債的人,孟嚐君讓我把契據燒毀,這些人的債務將全部廢除。”百姓們聽後,無不感動,紛紛起身,連續兩次向馮諼行跪拜大禮。

孟嚐君聽說馮諼燒了契據,立即派人召回了馮諼。馮諼剛一進門,就被孟嚐君大罵了一頓。馮諼等孟嚐君罵完後才恭敬地說:“如果我不大辦酒宴席,債民就不能全都集合到一起,也就不能分清他們的貧富。富裕的,我讓他們限期還債。貧窮的,我即使催促十年,他們還是還不上。債務拖得時間越長,利息就越多,百姓實在沒辦法時就會逃亡賴債。如果我們催促緊迫,不僅不能收上債務,可能還會激起民變,那樣大王就會認為君侯貪財好利,不愛惜百姓,下麵更是怨聲載道。君侯多年的經營就將毀於旦夕。我燒掉毫無用處、有名無實的借據和賬簿,薛邑的百姓就會從此擁護君侯,四處彰揚您善良的美德了。君侯還有什麽疑惑嗎?”孟嚐君聽後,開始對馮諼另眼相看。他向馮諼道謝,讚賞了他。

孟嚐君做了齊國宰相,對秦、楚兩國都構成了威脅。秦國和楚國就開始收買齊湣王身邊的近臣,讓他們毀謗孟嚐君,蠱惑齊湣王。久而久之,齊湣王對“名高其主而擅齊國之權”的孟嚐君越來越不放心,免去了孟嚐君的所有官職。孟嚐君失勢後,門客們也都一個個地離開了他。隻有馮諼一人仍然伴隨在孟嚐君身邊,為他謀劃。馮諼對孟嚐君說:“借給我一輛車,我要去一次秦國,我回來後,君侯的地位會得到恢複。”孟嚐君聽後,就準備了馬車和禮物送馮諼上路了。

在秦國,馮諼見到秦昭襄王說:“當今天下是秦齊兩國決一雌雄的時代,而使齊國受到天下人敬重的,就是孟嚐君。現在齊王將孟嚐君罷免,孟嚐君心中自然無比怨憤,從而背離齊國。如果能讓孟嚐君進入秦國,齊國朝中上至君王,下至官吏的所有情況就都在大王您的掌握之中。那時秦國就將得到整個齊國,還有誰能與秦國爭雄呢?”秦昭襄王聽後,馬上派遣了十輛馬車,載著百鎰黃金去齊國迎請孟嚐君。

馮諼見已經說服了秦昭襄王,則立即辭行,跳上馬車,日夜兼程,搶在秦國使者前趕回了齊國。到了齊國,馮諼立即求見齊湣王。馮諼對齊湣王說:“齊秦兩國爭雄,秦國強大,齊國就必定衰弱。現在,我得知秦人已帶著十輛馬車,載著百鎰黃金來迎接孟嚐君了。孟嚐君一旦西去,必定擔任秦國丞相,那時齊國還能稱雄嗎?臨淄還能守得住嗎?齊國也就危在旦夕了。現在秦使還沒有到達,大王應趕快恢複孟嚐君的官位,並給他增加封邑,向他道歉,穩住孟嚐君的心,挫敗秦國的陰謀啊!”齊湣王聽後,這才發覺事情的嚴重性。他趕緊派人到邊境攔住了秦國使者,然後急召孟嚐君,恢複了他的宰相官位,還給了他原有的封邑和土地,另外還加封了一千戶。孟嚐君就這樣重新掌握了齊國的政權。

孟嚐君恢複了官位,馮諼去迎接他。孟嚐君感歎地說:“我樂於養士,接待賓客從不敢失禮怠慢,有三千門客之多。可我一旦被罷官,他們卻都離我而去,沒有一個顧念到我的處境。現在我靠先生的幫助,恢複了權勢,真不知道那些在危難時棄我不顧的賓客還有什麽臉來見我啊?如果他們中還有人好意思來的話,我一定唾他一口,狠狠地羞辱他。”

馮諼聽了這番話後,向孟嚐君拜了一拜。孟嚐君也立即還禮,然後問馮諼:“先生是在替那些賓客求情嗎?”

馮諼回答說:“不是,是因為君侯說錯了。人們常說,萬事萬物都有其發展的規律,世事都有其常規常理,君侯明白這其中的意思嗎?”

孟嚐君說:“請先生解釋。”

馮諼說:“生老病死是事物的發展規律,而富貴多賓客,貧賤少朋友,則是人之常情。每天,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並不是因為人們喜歡早晨,而厭惡夜晚,而是因為太陽落下去的時候,再在外邊閑逛就沒有意義了。所以,君侯失去官位時,賓客自然會離去,不能去怨恨。如果君侯因怨恨就截斷了賓客再次奔向您的通路,那就是在違背世間規律啊。臣隻希望君侯能像以前一樣對待賓客就好了。”

孟嚐君聽後,向馮諼拜了兩拜說:“聽了先生的話,我還敢不恭敬地接受教導嗎?”

孟嚐君複相不久,齊國宗室內的田甲叛亂,劫持了齊湣王。後齊湣王得救,又有人對齊湣王說:“孟嚐君也要發動叛亂。”齊湣王猜疑田甲叛亂與孟嚐君策劃有關,開始對孟嚐君進行戒備。孟嚐君擔心被害,隻好逃亡國外。就在這時,孟嚐君過去的門客魏子站了出來。

原來,當初孟嚐君曾讓魏子去自己的封邑收租稅。魏子往返三次,卻一粒糧食也沒帶回來。孟嚐君問魏子是什麽緣故。魏子回答說:“我認識一個賢德的人,他需要幫助,我就以您的名義,私自把糧食都贈給了他。”等孟嚐君問這人是誰時,魏子卻怎麽也不肯說。孟嚐君一氣之下把魏子辭退了。孟嚐君落難逃亡後,曾得到魏子贈糧的那位賢士聽說了,他上書給齊湣王,申明孟嚐君不會作亂。齊湣王不聽,這人就以生命作保,在宮門前刎頸自殺了。魏子聽說後,也在宮門前自殺而死,以此表明孟嚐君的清白。齊湣王為之震動,開始進行追查,發現孟嚐君果然沒有叛亂陰謀,這才召回了孟嚐君。

以上這些,就是“孟嚐君三難,賴賓客之力得免”的整個經過。令人遺憾的是,那個得到魏子贈糧的賢士,終究沒有在曆史上留下名字。

孟嚐君這次被齊湣王召回後,就謝病歸養,開始了韜光養晦的生活。

說是要歸老田園,心中卻依然纏綿於權利之間。當時,秦將呂禮逃到齊國,被齊湣王任為宰相。孟嚐君怕失勢,竟排擠呂禮,將呂禮逼走。公元前286年,齊湣王滅宋,齊國勢力一躍而成為七雄中最強的一國。於是齊湣王打算消去孟嚐君的所有權力。孟嚐君得知後,逃到了魏國。

魏昭王讓孟嚐君做了魏國的國相。孟嚐君為泄一己之憤,使樂毅率六國兵力破齊,下齊國七十餘城。齊湣王逃到莒城,並死在了那裏。如果不是後來燕王免除了樂毅兵權,田單又巧用反間計,使火牛陣打敗燕軍,齊國就滅亡了。

齊湣王死後,齊襄王即位,孟嚐君回國。齊襄王畏懼孟嚐君,齊國的實際權力就都落到了孟嚐君手中。孟嚐君去世,他的幾個兒子爭奪爵位,齊、魏兩國趁機聯合起來,掃平了薛邑,滅田氏滿門。所以,孟嚐君絕嗣,沒有後代。

(四)平原君

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趙勝,曆任趙惠文王、趙孝成王時期趙國國相,是戰國四公子中才能最為平庸的一人。

最初,平原君家的樓台與民巷鄰近。小巷中有一個腳有毛病的人,走路蹣跚,十分難看。平原君的一個小妾在樓上看見了,不覺發聲大笑。第二天,這個被小妾笑話的人就來找平原君說:“臣聽說君侯愛士,所以士人都不遠千裏來投奔君侯,君侯如果真的是貴士人、賤妾室的話,就請殺死昨天在宮樓上笑臣子的小妾,臣要得到笑臣之人的頭。”平原君聽後,笑著答應了。等這個人走後,平原君笑笑說:“這個人隻因為人家笑了他一下,就讓我殺死小妾,不是太過分了嗎!”因此沒有殺死妾室。

一段時間以後,平原君的門客走了一大半。平原君感到奇怪,一問才知道那些人怪他不殺妾室,愛色賤士。平原君在這種情況下斬了那個小妾,親自到腳有毛病的那人家裏獻上了人頭,這樣,那些走了的門客才都又回到了趙國。春秋戰國時期,貧賤女子的生命都不如牲口,但仁者見仁,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還有很多,平原君實在沒有殺死小妾的必要。

平原君才能平庸,目光也就十分短淺。趙孝成王四年,秦攻韓國上黨,韓國上黨守將馮亭不願投降秦軍,就想向趙國投誠。趙孝成王召平原君與趙豹商量,趙豹擔心接受上黨後,趙國就會與秦人正麵交鋒,不同意接受上黨。而平原君則過於自信,讚成接受。趙孝成王采納了平原君的意見,結果引發了後來的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後,公元前259年,趙都邯鄲被秦軍圍困,城內兵困糧盡,平原君盡散家財,發動士兵守城。公元前257年,平原君決定向魏國和楚國求援。門客毛遂在平原君府上三年,竟一直沒有被發現重用。這時毛遂奮勇自薦,才能夠同平原君一起去楚國求援。可以說,沒有毛遂,也就沒有楚趙之間的聯合。毛遂對楚考烈王說:“我聽說商湯依靠七十裏土地成就了王業,周文王靠百裏的土地臣服了諸侯,難道打仗隻看人的多少嗎?

重要的是能利用形勢,威懾天下。現在楚國疆域五千裏,士兵百萬,這都是楚王你成就霸業的基石。以楚國的強大,天下誰能抵擋?白起,不過是個黃毛小子罷了,他隻率數萬軍隊就能與楚國作戰,第一戰攻破楚國都城郢,第二戰放火燒了夷陵,第三戰竟然掠走了楚懷王。這些都是秦國與你楚國不共戴天的仇恨,我趙國都為你感到羞愧。難道大王你就不痛恨秦國嗎?”楚考烈王於是與趙國結盟,派春申君率軍救趙。最後魏、趙、楚三家一起,擊敗了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