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縱橫變幻的戰國風雲

隨著戰國時期戰爭的不斷升級,一場躲在金戈鐵馬背後,縱橫捭闔,關係到各國生死存亡的間諜戰、外交戰,也悄然登場,曆史上將其稱為“合縱連橫”。在戰國風雲變幻的大舞台上,各國之間或橫或縱,沒有任何原則可尋,沒有任何仁義可講,一切都看利益得失。也就是說,各國的強弱消長決定著戰國七雄之間是采用合縱,還是連橫的方式;在存亡得失麵前,既沒有絕對的朋友,也沒有絕對的敵人,有的隻是絕對的利益。

於一合一橫、變化不定的政治局勢下,有兩位留名青史的縱橫家應運而生。他們憑借著過人的膽識與見識,利用三寸不爛之舌遊說諸侯,呼風喚雨,成為影響一時的風雲人物,這兩人就是蘇秦與張儀。蘇秦是東周洛陽人,而張儀是魏國人,傳說他們同龐涓和孫臏一樣,都是師從鬼穀子。

根據《史記》記載,兩人雖是同門,但蘇秦的成功要早於張儀。在曆史上留下了一些關於兩人早年遊說諸侯時的事跡,其中就有蘇秦頭懸梁、錐刺骨的故事。

蘇秦因積極合縱諸侯共同抵禦強秦而名顯後世。在蘇秦剛剛離開鬼穀子下山時,可說是躊躇滿誌。他覺得自己立刻就可以飛黃騰達,但現實卻先讓他嚐到了失敗的滋味。蘇秦先是遊說周顯王。周顯王聽說他是個浮說於世的人,所以沒有用他。蘇秦便又到秦國,遊說秦惠王進行連橫。他對秦惠王說:“秦東有黃河和函穀,南有南山、武關,西有大隴山和隴山關,北有黃河,可說是受到了天然的保護。在疆域上,秦地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士民眾多,如果能采用適當的軍事策略,就可以吞並天下,成就帝業。”可秦惠王聽了蘇秦的長篇大論後並沒什麽反應。原來當時秦惠王剛剛殺死商鞅,對外來客卿沒有什麽好感,雖然蘇秦的連橫演說講得很精彩,可仍舊不能讓他產生任何興趣。秦惠王對蘇秦說:“你說得很好,但我的羽翼還沒有豐滿,沒有力量做那麽了不起的事。”

蘇秦被秦惠王拒絕,隻好又回到家裏。他越想越不是滋味,最後立誌研究合縱學說,打算用利害關係去打動六國,聯合各國的力量共同對抗強秦。為了能完善自己的學說,他整天閉門念書。讀書時一打瞌睡,他就拿起錐子在大腿上狠狠地刺上一下;實在還是想睡,他便又拿了一根繩子,一頭吊在房梁上,一頭綁在自己的頭發上,腦袋一耷拉,繩子就會把他揪醒。蘇秦采用這種方式,認真揣摩鬼穀子留給他的著作,終於參悟出了一套足以說服六國君主的理論。後來蘇秦離開成周,到了燕國,開始了他合縱六國的人生道路。

蘇秦在燕國,見到了燕文公。他對燕文公說:“燕國在列強當中是個小國,雖說擁有兩千裏山河,幾十萬甲士,騎兵六千,戰車六百,位居天府之地,可要是和強國比,力量就顯得明顯不夠了。這幾十年裏,各國戰爭頻繁,而隻有燕國太平無事,大王你知道是為什麽嗎?是因為有趙國在西方阻擋住了強秦的進攻。秦趙兩國交鋒五次,秦國兩勝,而趙國三勝。

秦趙相互攻擊,所以燕國才能太平無事。秦國離燕國遠,絕不能越過趙國來打燕國。反是趙國要來攻擊燕國,早上發兵,下午就能攻入燕國境內。

大王不跟近鄰的趙國相交,反倒親近秦國,這對自己是很危險的。不如先同趙國訂立盟約,然後再聯絡中原各國一同抵抗強秦。這才是保全燕國的長久之計啊!”燕文公聽後,讚成蘇秦的說法,給蘇秦提供了路費、車馬以及外交用的財物,讓他去趙國遊說了。

蘇秦到了趙國,對趙肅侯說:“中原列國的土地比秦國大五倍,列國的軍隊比秦國多十倍。要是趙、韓、魏、燕、齊、楚六國聯合起來一同抵抗西方的秦國,還怕不能抵禦秦國嗎?”趙肅侯被說服了,把趙國的相印交給蘇秦,拜他為相國,並送給他車一百輛、黃金一千斤、玉璧一百雙、綢緞一千匹,讓他約會各國。

就在蘇秦打算聯合諸侯促成聯盟的時候,另一件事情發生了。公元前332年,秦軍大舉攻魏,曆時兩年,占魏國上郡雕陰、河西之地,以及曲沃和焦,斬魏軍八萬,俘獲魏將龍賈。在這種情況下,蘇秦為防止秦人的進攻會威脅到趙國的安全,便設計激張儀入秦,開啟了秦國連橫的局麵。

張儀是魏國人,他離開鬼穀子後自然要首先向魏惠王遊說,但魏惠王沒有用他。張儀隻好帶著妻子到了楚國去求見楚威王。楚威王沒見他,張儀隻好投在楚令尹昭陽的門下做了門客。一天,楚王將和氏璧賞給了令尹昭陽。昭陽十分高興,回家後設宴款待賓客,將和氏璧拿出給客人觀看。

可在傳遞的過程中和氏璧突然傳丟了。昭陽進行盤問可毫無結果。這時門客們都說張儀窮困潦倒,這和氏璧十有八九就是他偷的。昭陽聽後叫人鞭打張儀。張儀沒有拿,自然是寧死也不承認。昭陽也看出不是張儀拿的,就把張儀放了。張儀回到家裏,妻子心疼地說:“看你以後還想不想當官了?”可張儀卻趴在席子上,齜牙咧嘴地說:“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隻要舌頭還在,我就什麽也不在乎了。”

張儀被鞭打後,和妻子又回到了魏國。這時候他聽說蘇秦已經在趙國當了國相,就跑到趙國來投奔蘇秦。這時蘇秦正為秦國可能會攻擊趙國而擔心,聽說張儀來了,立刻就有了主意。蘇秦將張儀扣留在客棧裏,既不見他,也不讓他離去,十幾天後才把他召到家裏,用給下人吃的飯菜來招待他。然後蘇秦對張儀說:“我沒有想到,以你的才能會窮困到這種程度,我倒是很想推薦你,可是我擔心你做事三心二意,最後自己成不了什麽事不說,反倒會連累了我。”張儀一聽,明白蘇秦不想幫他,於是起身,憤然離開。張儀本以為和蘇秦是同窗,找他辦事會容易些,沒想到反被奚落了一番。他想到天下隻有秦國能攻擊趙國,於是決定去秦國遊說秦王,發誓要報複蘇秦對自己的侮辱。

張儀走後,蘇秦卻把親信仆人叫來,對他說:“張儀是天下奇才,我不收留他,是擔心他貪圖小利而耽誤了自己的前程。我知道他此去一定會到秦國,也隻有他能說服秦王不來攻擊我們趙國,所以你帶上財物一定要滿足他的需求,全力幫助他。”

仆人領命後化裝成商人與張儀結交,在張儀去往秦國的路上,照顧張儀的飲食起居。到了秦國後,仆人又為張儀添置了新的衣物,讓他能體麵地見到秦王。秦惠王見到張儀後果然將他拜為客卿,與他一同商議討伐諸侯的事情。這時候仆人卻向張儀提出了辭行。

張儀見仆人要走就執意挽留,他對仆人說:“沒有你的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你怎麽說走就走呢?我還沒有報答你啊!”

仆人聽後激動地說:“不是我了解你的才能,了解你的人是我的主人蘇秦。他對我說,除你以外沒有人能夠再得到秦國的權柄了,所以表麵上激怒你,暗地裏卻叫我來幫助你,現在我的任務完成了,還留在這裏做什麽呢?”

張儀這時候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他感激地說:“你回去對蘇秦說,隻要我張儀在秦國一天,就絕對不會讓秦人去攻擊趙國。”

就在張儀相秦的同時,蘇秦被趙肅侯封為了武安君。在蘇秦的遊說下,趙肅侯約會齊、楚、魏、韓、燕五國在洹水會盟。當時來開大會的楚、齊、魏已經稱王,趙、燕、韓仍然稱侯,在座次上就出現了紛爭。最後在蘇秦的倡議下六國一概稱王,趙王是發起人,坐主位,其餘按國家大小依次排列,倡議得到了各國君王的一致認可。在洹水會盟上,六國達成了共同抗秦的盟約,封蘇秦為“縱約長”,掛六國相印。蘇秦的權勢由此達到了巔峰。

後來六國間分分合合,在蘇秦的組織下又經過幾次會盟。燕文王死後,燕易王即位。蘇秦與燕文王的夫人私通,因懼怕事情敗露後被誅殺,於是向燕易王辭行,到齊國為相。燕易王死後,燕王噲立。齊國內反對蘇秦的勢力趁機刺殺蘇秦。蘇秦遇刺,雖受了重傷,卻並沒有當場死亡。他逃回府宅,讓齊宣王在自己死後將自己以叛國罪五馬分屍,這樣殺害自己的凶手就會自己跑出來邀功了。蘇秦死後,齊宣王將蘇秦分屍,凶手果然出現。齊宣王抓住凶手,為蘇秦報了仇。

蘇秦主合縱,張儀則是連橫。六國洹水會盟後,秦惠王原打算攻擊趙國,破壞合縱,但卻被張儀製止了。張儀說:“六國新訂盟約,勢頭正盛,不易拆散。要是發兵攻趙,韓、魏、楚、齊、燕五國可能就會一同出兵救助。我們越是逼得緊,各國就越怕,越怕就會團結得更加緊密。不如從內部瓦解他們,去聯絡他們當中立場最搖擺不定的,和這樣的國家親善,六國內就會彼此猜疑,到時合縱自然就被拆散了。目前離我大秦最近的是魏國,最遠的是燕國。先將過去占領魏國的城池退還幾座給魏國,魏國自然會接受,便會逐漸向我秦國靠攏。隨後再將公主許配給燕國太子,使我國與燕國成為親戚,我國的孤立局麵就會被打破,以後就能慢慢瓦解合縱了。”

在張儀的策劃下,秦惠王對魏國采取邊打邊拉的策略。秦人先歸還了魏國的土地,讓魏國有了親秦的傾向。魏國的親秦立即引起了楚國的不滿。公元前329年,楚國攻魏,秦出兵幫助魏國打敗了楚國,使魏國脫離了合縱隊伍。公元前328年,秦派公子華成與張儀攻占了魏國的蒲陽,隨即又將蒲陽歸還給了魏國,並派公子繇到魏國作了人質,取得了魏國的信任。在秦國這種軟硬兼施的進逼下,魏國也別無選擇,隻能倒向秦國。

張儀一生也和蘇秦一樣,先後掛六國相印。在迫使魏國屈服於秦國後,他又將韓國也拉到了秦國一邊,並時常在燕、齊、楚等國之間遊走。

魏、韓與秦國的聯合,使楚國北部及西北部邊境立即全線告急。為了能夠抵禦秦國,齊楚兩國便走到了一起。這就形成了秦、魏、韓與齊、楚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對峙。公元前313年,為破壞齊楚聯盟,張儀南下到達楚國,開始遊說楚懷王。他先用重禮賄賂了楚懷王的寵臣靳尚,得到了楚懷王的信任。然後張儀利用楚國上層集團內部的矛盾鬥爭,成功地排擠了主張聯齊抗秦的屈原。張儀還騙楚懷王說:“如果楚國靠向秦國,他可以保證秦國可割讓商於六百裏土地給楚國。”

楚懷王聽了張儀的話信以為真。等張儀回國後,他一麵派人與齊國斷絕交往,一麵派逢侯醜為使者,去鹹陽向秦國索要土地。可逢侯醜到了秦國後卻始終見不到張儀。仆人們告訴逢侯醜,張儀摔壞了腿,需要治療。

結果張儀讓逢侯醜在秦國足足閑待了三個月。逢侯醜覺得事有蹊蹺,就寫信向秦惠王求證。秦惠王知道是張儀的計策,就答複說:“隻要是相國答應的事情,寡人一定照辦。不過,楚國好像還沒有跟齊國完全斷絕來往吧?這麽大的事情我怎麽能聽你的一麵之詞呢?等相國病好後,得到證實再說吧。”

逢侯醜隻好把秦惠王的話轉述給了楚懷王。楚懷王知道後竟然派人到齊國把齊宣王奚落了一番。齊宣王大怒,約定秦國共同攻楚。這時張儀才出來見逢侯醜。

張儀見到逢侯醜後故作吃驚地問:“將軍怎麽還在鹹陽啊?難道那塊土地還沒交割清嗎?”

逢侯醜說:“秦王說要等相國病好了,經過證實以後再說。”

張儀聽了,瞪圓了眼睛說:“就我那六裏土地,還需要什麽證實啊?”到這時候逢侯醜才明白楚懷王是被張儀戲弄了。

公元前312年,楚懷王派將軍屈匄、景翠等率大軍進攻秦、韓,在丹陽遭到慘敗,被秦軍斬首八萬,統帥屈匄、裨將軍逢侯醜等七十多人被俘,並喪失了漢中地區。楚懷王仍不甘心失敗,繼續派大軍攻秦,在藍田再次被秦軍擊敗。魏、韓兩國也趁火打劫,占領了楚國上蔡,直攻到鄧地。楚懷王迫不得已,隻好撤軍。楚國失去了齊國的救助後,秦軍又在公元前311年,攻取了楚國的召陵,徹底征服了漢中地區,將關中和巴、蜀連成一片,從此排除了楚國對秦國腹地的威脅,使秦國在與中原各國的力量對比上,取得了更大的優勢。

綜觀戰國時期,合縱與連橫的局勢始終變化多端。公元前325年,魏國想要擺脫秦國,於是與齊國聯合伐趙,形成魏齊聯盟。公元前323年,魏將公孫衍又發起了“五國相王”活動,魏、韓、趙、燕、中山五國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形成了五國合縱的態勢。公元前324年,張儀為破壞五國合縱,率兵出函穀關攻魏,兩年後秦軍又攻占了魏國的曲沃、平周。魏惠王迫於秦國的壓力,將推行合縱的相國惠施驅逐,任命張儀為魏相,“五國合縱”結束。

張儀死後,天下逐漸出現了秦、齊、趙三強鼎立的軍事格局。秦惠王去世後,秦昭襄王即位。秦昭襄王的母親是楚國人,所以秦昭襄王也娶了楚國的女子為後,秦楚之間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公元前304年,秦昭襄王與楚懷王在黃棘會盟,秦將上庸劃給了楚國。合縱連橫政策到公元前242年以後逐漸失去了效用,那時秦國用範雎的“遠交近攻”,步步蠶食的方略,已經基本控製住了天下形勢,六國不過是在秦國的雄兵下苟延殘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