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聽從內心的聲音

所謂四句教,是王陽明晚年向眾弟子提出的恍恍惚惚的四句話: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據心學的擁躉、思想家耿定向說,“四句教”實際上就是“致良知”的步驟。他在給王陽明作傳時,提到了這樣一個例子,這個例子正是王陽明本人的現身說法。王陽明在功成名就後回浙江老家休養。有一天,一個老鄉來找王陽明。這個老鄉是個年邁的農夫,據他說,自己無兒無女,身體已不允許自己耕種,所以想把他的一塊土地賣給王陽明換點養老錢。王陽明毫不客氣地拒絕了,他說,土地買賣不合法,另外,他不忍心讓一個做了一輩子農夫的人臨死前看不到他自己的土地。於是,他給了老農夫幾兩銀子,打發走了。

王陽明做完這件事後,很為自己的良知又光明了一分而沾沾自喜。不過很快,他就險些在致良知的路上栽了跟頭。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風和日麗,王陽明和他的弟子們到山間遊玩。正在興頭上,忽然他的一個弟子指著眼前一塊飄來清新的泥土氣息的土地對王陽明說,那就是幾天前想售賣給您土地的老農的地。

王陽明順著弟子的手指看去,讚歎一聲,真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他不禁懊悔起來,心說,當時真應該買下來!可這念頭剛一起,王陽明馬上打了個寒戰,他問自己,我怎麽會這樣想?我怎麽會懊悔?為什麽懊悔,就是因為我覺得那塊地很不錯,這就是貪欲。我絕對不能有這樣的想法,必須立即把他祛除。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王陽明閉口不語,學生們感到很奇怪,直到太陽落山時,王陽明才長噓一口氣道:“終於把它祛除了,真難啊!”

耿定向講完整個故事後,就用四句教做了精致的分析:王陽明和弟子們在山間遊玩,心上是何等的坦**,沒有任何善惡,這就是“無善無惡心之體”。可當弟子告訴他那個老農土地的消息後,王陽明馬上就動了懊悔之心:天啊,這裏真是個好地方,當時我怎麽就不買下來呢!這就是“有善有惡意之動”。“意”動了後,王陽明突然就感覺不對,這是私欲,是惡的。他是怎麽知道的呢?當然是良知告訴他的,因為良知能知是非善惡。這就是“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告訴他了是非善惡後,他立即沉默不語,開始專心祛除這種被良知判定的“惡”,這就是“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就是致良知的步驟,簡單易行。但正如世上很多人知行不合一,人人都能知,卻很少有人行。

當我們麵前沒有一盤紅彤彤、肥油油的紅燒肘子時,由於我們還沒有和紅燒肘子發生感應,所以我們的心體是無善無惡的。而當紅燒肘子被端到我們麵前時,我們的意就動了,它會射出兩道射線,一道是吃,一道是不吃。那麽,對於一個身體健康的人而言,吃就是善的,不吃自然就是惡的。

補充一點,王陽明認為,惡就是“過”或“不及”。在王陽明看來,善惡是一條路的上下坡,誰都離不開誰,離了善,無從談惡,離了惡,也就沒有了善。

為什麽說不吃就是惡的呢?因為人的本性中都有吃的欲望,而且紅燒肘子非常好吃,如果非常想吃卻不吃,那就是矯情。

但是,如果你是個重度脂肪肝患者,麵對一盤紅燒肘子時,吃就是惡;不吃就是善了。因為你的良知會告訴你,吃了紅燒肘子,會加重病情,不吃的話,就沒事。

那麽,我們探討的問題就是:善惡是外界的評判還是內心的評判?

毋庸置疑,是我們內心的良知的評判。

所以當你在開始致良知的步驟時,一定要注意,聽良知的,不要理會外界的評判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