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聽從第一感覺

致良知,有兩個內容。第一是向外的:用你的良知施加於萬事萬物,也就是用良知去做事。第二是向內的:就是我們前麵說的光複良知。實際上,這兩個內容在王陽明看來就是一個內容,因為王陽明說心外無物,你去做事時,事就在你心裏,還是在心中光複良知。

不過,王陽明對第一個內容討論得特別多,他曾說,人的良知是不倚仗見聞(心外的事)的,孔子說:“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其實隻是在見聞的細枝末節上尋求,要抓住主幹(內心上用功)。

有弟子就問他:“您居然說見聞是次要的,我不明白,難道見聞可以去掉嗎?”

王陽明說:“你誤會了。實際上我想說的是,良知是和我們與生俱來的,它就在我們心中,所以不可能是從見聞上產生的。但是呢,良知不可能離開見聞。現在有好多人總是在見聞上用功,那就是舍本逐末。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見聞酬酢,雖千頭萬緒,都是良知的作用和流行。如果離開了見聞酬酢,也就無法致良知了。那麽,你說,良知和見聞是不是一件事?因為你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一切見聞,都是你心動後的產物,它在你心內,而你做出了某些行為和決定,就是良知在起作用。”

人是社會的人,不可能離開社會,正如魚不能離開水。人在日常生活中,隻要“見到善的而從之,聽到善的而學習之”,其實就是在致良知。離開了見聞,你的良知是個什麽東西?

既然,我們致良知離不開見聞,那麽,如何致良知呢?

王陽明深情地說了下麵這段話:“你那點良知,正是你自己的行為準則。你的意念所到之處,正確的就知道正確,錯誤的就知道錯誤,不可能有絲毫的隱瞞。隻要你不去欺騙良知,真真切切地依循著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如此就能除惡。此處是何等的穩當快樂!這些就是正念頭(格物)的真正秘訣,致良知(致知)的實在功夫。若不仰仗這些真機,如何去正念頭?關於這點,我也是近年才領悟得如此清楚明白的。一開始,我還懷疑僅憑良知肯定會有不足,但經過仔細體會,自然會感覺到沒有一絲缺陷。”

我們先放掉王陽明致良知的方法,來談一個名詞,它的名字叫:直覺。

我們今天對直覺的定義是:沒有經過分析推理的直觀感覺。

不過,還是荷蘭哲學家兼數學家魯伊茲?布勞威爾對直覺的定義最有深度和趣味。他說,直覺就是意識的本能反應,不是思考的結果。大概是意識的源反應,比以語言要素通過邏輯關係構建的反應係統要更加高效、更具準確性。隻是能引起意識源反應的機會很稀少。也許人類在語言意識未建立前,依靠的就是這種意識的本能反應——直覺。而當人類語言意識建立後,到今天,這種本能就逐漸退化了。

他舉個例子說,蜜蜂能以最省的方式精準地建造堅固的六角巢穴,它肯定不懂人類的物理學,它靠的就是本能的直覺。

王陽明致良知的方法乍一看去,是不是就是直覺?由於良知知道是非善惡,所以它能在第一時間做出迅疾的判斷,而這種判斷正如直覺那樣:比以語言要素通過邏輯關係構建的反應係統要更加高效、更具準確性。

為什麽直覺比以語言要素通過邏輯關係構建的反應係統要更加高效、更具準確性?因為我們在構造邏輯關係時,有極強的目的性,這個目的性就是私欲,為了構造完美的邏輯關係,我們會左右論證和辯駁。這就是說,我們從我們私心的立場出發在製造一種東西,這種東西製造出來後可能是完美的,但它總有雕琢的痕跡。雕琢的東西必有私欲在,因為我們製造它出來的目的無非是獲得成就感。

致良知就是靠直覺,正如一塊磁石,你用它去觸碰鐵時,它會吸引,你用它觸碰木頭時,就沒有任何感應。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理論一樣,磁石觸碰鐵時,不是思考,它是鐵,所以我要吸它,在觸碰木頭時,也沒有思考,它是木頭,所以我不吸它。二者之間沒有縫隙,沒有停頓,致良知就是如此。

那麽,為什麽我們很多人不致良知呢?用王陽明的解釋來說,就是因為我們人類總是在外部世界不停地折騰,把外部世界弄得極為複雜。在和外部世界的較量中,我們必須絞盡腦汁,反複思考,如此才能取得勝利。在明代,一個富裕家庭的孩子才開始說話,就要背誦詩書,少年時期就開始接觸“四書”,目的就是為了考中進士做官,所有精力都用在這上麵,哪裏有時間去關注良知?在今天,一個孩子的腦子裏除了必要的書本知識外,還要被迫上各種培訓班,他們哪裏有時間來關注良知?當外部世界已成為一個極為複雜的世界時,我們麵對它時,首先想到的不是光明自己的良知,而是如何來適應它,如何擊敗它。這諸多的想法就成了私欲,成了烏雲,遮蔽了我們的良知。當我們有一天想要把良知光明時才發現,為時已晚,因為遮蔽它的灰塵已成了一座大山。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隨著社會的發展,一切現成的東西都已具備,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正被動地接受一切。把米放進電飯鍋裏就能吃到米飯,其間不用我們費任何力氣,不用動任何腦子,把屁股放到車座上,就能到達目的地,我們也不費任何力氣,也不同動腦子;這都是現成的,是不用我們費力就可以做到的,何必去問直覺?因為事情本來就是那樣啊。

雖然如此,但王陽明還是認為,我們的良知一直在發揮作用,隻是你不理睬它。很多人都會對下麵例子的判定深信不疑:高樓上掉下一個冰箱來,我們第一反應就是逃跑。而當我們看到高樓上掉下一個嬰兒時,絕大多數人的反應是去承接。這就是致良知,遇到冰箱逃跑,是因為我們的良知告訴我們,它是惡的,砸到你會把你砸死,而生是本能,所以要躲開。看到嬰兒掉下,良知馬上會告訴我們,他是善的,因為他是一條生命,我們的良知對自己的生命重視,當然也重視別人的生命,所以要去承接。

在這兩件事中,你沒有思考的時間,你隻能靠我們今天所謂的直覺去做出行動。如何致良知,就是聽從我們良知的指引,也就是直覺。

實際上,如果你的良知光明,沒有烏雲和塵埃的遮蔽,它在刹那間給你指引的聲音猶如滾滾天雷。可當我們被物欲遮蔽後,它的聲音雖然微弱,卻仍然能被我們聽到。那麽,問題就在這裏,我們雖然聽到了,卻不遵循它的指引,這就是不能致良知了。

不能致良知,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我幹脆聽而不聞;一種情況是,我雖然聽到了它的聲音,可一定就對嗎?我要好好考慮一下。正如王陽明所說,你思考的時候,就已經摻雜了私欲,思考出來的結果可能是正確的,但那是歪打正著,大多是錯誤的。為什麽錯誤?無非是私欲讓你迷失了方向。

我們舉張學良的例子來說明。張學良當年在東北有百萬東北軍,當日本人準備進攻東北的消息傳到他耳裏時,他魂飛魄散。多年以後,他在口述實錄中說,他第一個感覺就是,不能撤,因為東北有那麽多百姓,如果撤了,就是把家鄉父老送進火坑。但他沒有遵從第一感覺,因為他有很多私欲。他魂不附體地考慮幾天,在這些考慮中,他想到生命,想到他的家底——東北軍,想到真要和日本人打起來肯定會失敗,一旦失敗,他的家底就全沒了,他在蔣介石那裏腰杆子就不硬了。這種種私欲的集合最終讓他做出了違背良知的決定:不做任何抵抗,把軍隊撤進關內。

多年以後,他始終為這件事懊悔。但正如世界上很多人一樣,即使給他個重來的機會,把當時的場景複活,他做的決定和第一次還會一樣。因為他的良知已被外界的物欲遮得奄奄一息了。

王陽明說得很簡單,隻要良知判定是非善惡,你照著去做就是了。實際上,就是這麽簡單的一個遞進句,人類曆史上真正做到的人卻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