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跋
嘉靖戊子冬,德洪與王汝中奔師喪至廣信,訃告同門,約三年收錄遺言。
繼後同門各以所記見遺,洪擇其切於問正者,合所私錄,得若幹條。居吳時,將與《文錄》並刻矣,適以憂去,未遂。當是時也,四方講學日眾,師門宗旨既明,若無事於贅刻者,故不複營念。
去年,同門曾子才漢得洪手抄,複傍為采輯,名曰《遺言》,以刻行於荊。洪讀之,覺當時采錄未精,乃為刪其重複,削去蕪蔓,存其三分之一,名曰《傳習續錄》,複刻於寧國之水西精舍。
今年夏,洪來遊蘄,沈君思畏曰:“師門之教久行於四方,而獨未及於蘄。蘄之士得讀《遺言》,若親炙夫子之教,指見良知,若重睹日月之光。惟恐傳習之不博,而未以重複之為繁也。請裒其所逸者增刻之,若何?”洪曰然。師門致知格物之旨,開示來學,學者躬修默悟,不敢以知解承,而惟以實體得。故吾師終日言是而不憚其煩,學者終日聽是而不厭其數。蓋指示專一,則體悟日精,幾迎於言前,神發於言外,感遇之誠也。
今吾師之沒未及三紀,而格言微旨漸覺淪晦,豈非吾黨身踐之不力、多言有以病之耶?學者之趨不一,師門之教不宣也。乃複取逸稿,采其語之不背者,得一卷。其餘影響不真,與《文錄》既載者,皆削之。並易中卷為問答語,以付黃梅尹張君增刻之。庶幾讀者不以知解承而惟以實體得,則無疑於是錄矣。
嘉靖丙辰夏四月
門人錢德洪拜書於蘄之崇正書院
【譯文】
嘉靖七年(1528年)冬天,我和王汝中奔赴江西上饒處理先生的喪事,向同門發出訃告,約定三年之期收錄先生的遺言。
之後,同門各自將自己記錄的遺言寄了過來,我擇取其中能夠切合先生思想的,加上自己所輯錄的內容,共有若幹條。在蘇州時,我曾想把這些記錄同先生的《文錄》一並刊刻出來,剛好趕上我回家守喪,未能如願。當時,四麵八方講授先生學說的人聲勢日盛,先生的學說既然已經昌明於天下,好像也沒有必要再刊刻出版了,就把這個念頭打消了。
去年,同學曾才漢得到了我的手抄本,又廣為搜集,取名為《遺言》,在江陵刊刻出版。我看了以後,覺得自己當時搜集得不夠精細,於是刪去其中重複的,削去蕪雜的內容,隻保留了《遺言》的三分之一,取名為《傳習續錄》,在安徽寧國的水西書院刊刻印行。
今年夏天,我到湖北蘄春遊學,沈思畏先生說:“先生的教誨在其他地方傳播已經很久了,唯獨在蘄春還沒有。蘄春這裏的有誌之士讀到《遺言》,就好像親自聆聽先生的教誨,明白良知的作用,好像重見日月之光一樣。他們擔心搜集不夠廣博,並不因為其中有重複就認為繁雜。能否請您把散佚的部分增刻出來?”我答應了他。先生致知格物的宗旨,開導後學,為學之人躬身修行,靜默領悟,不敢隻以知識見解來繼承先生的學說,而是通過切實體悟來修行。所以先生整天講學而不厭其煩,學生們整日聽講也不嫌重複。正是因為先生的教誨專一,所以學生們的體悟日益精進,話未出口便能領悟,意思不待說明學生就能明白,這都是師生間真誠相交的緣故。
現在先生過世還不到三十年,他的格言和宗旨漸漸淪喪、晦暗了,難道這不是我們做學生的實踐不力、空談太多才導致的嗎?學生的誌向越發不一致,先生的教誨才不能得以發揚光大。於是我又搜集一些散佚的文稿,采集其中不違背先生之意的文字,編為一卷。其餘不夠真切以及已經與《文錄》一起刊印的文字便刪去。並把中卷改為問答的形式,交給黃梅縣令張先生增刻。我希望閱讀者能夠不僅從知識見解上看待先生的學問,而要以切身體悟來把握,我才不會懷疑我輯錄這本書的意義。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夏天四月
學生錢德洪謹拜寫於蘄春崇正書院
【度陰山曰】
這是錢德洪為《傳習錄》所寫的跋,所謂“跋”就是後序,對序言的一種補充。在王陽明所有弟子中,錢德洪最看重《傳習錄》。當然,凡是學陽明學的人,《傳習錄》是必讀書。
錢德洪說,在整理王陽明的遺作時,將一些重複的語錄刪掉了。但我以為,刪得還不夠。《傳習錄》中各段落重複的很多,“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知行合一”“致良知”“良知”“格物”“萬物一體”等概念,車軲轆話連篇。當然,這也可能是王陽明的弟子問得太多,王先生因材施教的原因。
同時也證明了一件事,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概念,其實隻在說明一個概念,那就是“良知”。
王陽明從1508年龍場悟道到1527年提出四句教,二十年時間,他提出的各種概念、理論恐怕連他自己都忘了,他試圖找出一個概念讓人快速理解他的學說,最後,他提出“致良知”。其實,致良知和良知本就是一回事,就如“知”“行”是一回事。隻不過,有人良知不明不肯致,非要加上個“致”不可。
王陽明先生的心學簡易明快,很容易上腦,但不容易上心,更不容易上手,知行合一的問題,始終是人類的大問題,這更顯其學說之偉大。
我們今天學習王陽明,而不是別人,就因為他有事功,立言立功並駕齊驅,可謂是知行合一的完美呈現。
《傳習錄》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王陽明建立事功的法門就在這裏。不過,特別要小心的是,找到法門後立即出門,拋開《傳習錄》,去實踐中行動,去事上練,去致良知,這才算是真正懂了陽明學。
正如錢德洪所說,我希望閱讀者能夠不僅從知識見解上看待先生的學問,而要以切身體悟來把握。如何才算是“以切身體悟來把握”呢?
就是要以《傳習錄》中的心學思想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開始時,你可能是有意識的,天長日久,你就會形成慣性,最後成為本能。因為《傳習錄》中所講述的一切思想,都在我們每個人心中,不須外求,隻要把它喚醒即可。
倘若做不到這點,你把《傳習錄》倒背如流,也是毛用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