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解決囚徒困境的“誠”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這些概念和理論如果你還未完全透徹明白,那我告訴你,隻需要記住兩個字就可以徹底讀懂王陽明,這兩個字就是——誠意!

所謂誠意,就是不欺騙自己良知做出的判斷而去行動。王陽明說,惟天下至誠,然後能立天下之大本。隻要你信守並踐履“誠”,那就能成就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我們生活在天地之間、社會之中,要想過得美滿如意,誠是唯一的武器!

王陽明說,誠就是不欺自己,相信別人,堅信自己發自良知所做出的判斷也是別人能做出的!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做選擇,甚至是抉擇。而做出正確的選擇或抉擇對我們至關重要,那麽,我們用什麽來做出選擇或抉擇呢?

誠!

先來看個很有意思的“囚徒困境”:a、b兩個囚徒,a坦白b抵賴,b判10年,a判1年;若兩人均坦白則各判5年;若兩人均抵賴則都判2年。a、b麵臨抉擇。顯然最好的策略是雙方都抵賴,結果是大家都隻被判2年。

但由於兩人處於隔離的情況下無法串供,按照亞當?斯密的理論,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理性的經濟人”,都會從利己的目的出發進行選擇。

這兩個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盤算過程:假如他招了,我不招,得坐10年牢獄,招了才5年,所以招了劃算;假如我招了,他也招,得坐5年,他要是不招,我就隻坐1年,而他會坐10年牢,也是招了劃算。綜合以上幾種情況考慮,不管他招不招,對我而言都是招了劃算。

兩個人都會動這樣的腦筋,最終,兩個人都選擇了招,結果都被判5年刑期。

原本對雙方都有利的策略(抵賴)和結局(被判2年刑)就不會出現。這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它實際上告訴我們的是“納什均衡”:每個博弈參與人都確信,在給定其他參與人戰略決定的情況下,他選擇了最優戰略以回應對手的戰略。也就是說,所有人的戰略都是最優的。

我們很容易就注意到,無論是囚徒困境還是納什均衡,雙方都沒有站在“誠”的基石上考慮問題。拋掉法律和道德觀念,囚徒困境中,倘若兩個人都以“誠”為出發點,相信自己做出“沉默”的判斷是正確的,相信對方也會做出這樣的判斷,那最終的結果必是皆大歡喜的。

兩人之所以得不到這樣皆大歡喜的結果,就是沒有“誠意”。沒有“誠意”的人常會把別人想得毫無誠意,當他們以這種思維去試探別人的誠意時,得到的結果必如他所料。

有這樣一個故事:丹麥著名醫學家、諾貝爾得主芬森晚年要找個接班人,在眾多候選者中,芬森選中年輕的哈裏醫生。但芬森擔心這個年輕人不能在枯燥的醫學研究中堅守到底。這個擔憂被其助理得知,於是提出建議:讓芬森的一個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請哈裏,看他是否會動心。

芬森拒絕了喬治的建議。他說:“千萬別站在道德製高點上俯瞰別人,也永遠別去考驗別人的誠意。哈裏貧民出身,怎麽會不對金錢有所渴望?如果我們一定要設置難題考驗他,一方麵要給他一個輕鬆的高薪工作,另一方麵希望他選擇拒絕,這就要求他必須是一個聖人……”

最終,哈裏成了芬森的弟子。若幹年後,哈裏成為丹麥著名的醫學家,當他聽說了芬森當年拒絕考驗自己人性的事,老淚縱橫:“假如當年恩師用巨大的利益做誘餌,來評估我的誠意,我肯定會掉進那個陷阱。因為當時我母親患病在床需要醫治,而我的弟妹們也等著我供他們上學,如果真的那樣,就沒有現在的我了……”

芬森的選擇是對的,不相信別人的誠意、考驗別人的誠意本身就證明你是沒有誠意的人。曾有人問王陽明:“人事複雜,世間狡詐。我若以良知待人接物,別人若無良知,我豈不吃虧?”

王陽明回答:“你這樣一想,其實就是良知被遮蔽了。別管別人如何,先管好自己。隻要自己誠意,就必然會得到別人的誠意,這就是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