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皇太極——戰功賞來的爵位(1)

在清朝,“鐵帽子王”的地位是極高的。皇太極冊封了兄弟子侄共八個親王和郡王,他們是最早的鐵帽子王。這八位皇室成員個個驍勇善戰,在清初開疆拓土和挺進中原的過程中,留下了各自的威名,立下了赫赫戰功。其中,濟爾哈朗伐朝鮮、征蒙古,平定了東北;多爾袞大敗明軍,使得後金入主中原的步伐又前進了一大步;嶽托勇猛克濟南,帶領後金左右兩翼大軍深入關內,使得明朝在山海關外就隻剩下寧遠一座孤城,京城門戶失去屏蔽,危機重重;阿濟格出兵陝西,大敗李自成,占領河南、湖廣、江西和南京等地;多鐸攻克南京,碩塞俘虜朱由崧,為繼續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豪格英勇對戰張獻忠,徹底平定了四川。

明萬曆十一年(1583),努爾哈赤於遼東起兵,帶領兄弟子侄,櫛風沐雨,以百戰統一了女真各部,並建立後金政權。那時的愛新覺羅家族還隻是一個小家族,由努爾哈赤六祖和22個兒子組成。到皇太極時,皇族成員約有100人。再到清軍入關之初,發展到400多人。在努爾哈赤的子孫中,幾乎所有人都是英勇善戰之人,可以說龍虎兄弟出於一門。

後來,努爾哈赤建立八旗,使得數以萬計的女真人不再各自為戰,而是融為一個整體。從此他們分享共同的權利和義務——既有平均分配土地和戰利品的權利,也有“出則為兵,入則為民”的義務。這種社會組織或者說軍事組織,為清朝成功建立並且統治中原幾百年,提供了便利。

入主中原之後,努爾哈赤的後人也基本上保持著高度的憂患意識和清醒頭腦,通過以空杯心態學習和吸收漢族文化思想、文化、政治,順利完成了從“入侵者”到執政者的角色轉換,強調自己“以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之”。

為了讓兄弟子侄更加投入地為統一大業服務,努爾哈赤開始對他們進行分封。不過,他隻是基於親疏遠近,分封“大貝勒”“和碩貝勒”“旗主貝勒”等富有滿語味的稱號,還沒有明確的封爵製度。直到崇德元年(1636),皇太極成為皇帝,開始借用明代宗室的一些名號,列爵九等,分別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依次進行封爵。皇太極的這次封爵主要按戰功來定,功勳卓著的,被封為親王、郡王。從此,清朝的封爵製度才走上正軌。

第一節

皇太極以軍功分封諸王

相傳元末,元都城被朱元璋攻破,末代皇帝元順帝棄城北逃,後病死於應昌府(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達來諾日附近),傳國玉璽“製誥之寶”從此下落不明。“傳國玉璽”是中原王朝皇帝世代相傳的寶物,得到它如同得到了天意的支持。兩百多年後,有牧羊者發現“製誥之寶”,後被蒙古林丹汗所獲,對他統一蒙古各部起到了推波助瀾的輿論導向作用。再後來“傳國玉璽”輾轉落入多爾袞手中,天聰九年(1635)八月,多爾袞將這一元代玉璽獻給皇太極。同時,除“傳國玉璽”之外,林丹汗皇室珍藏的另外兩件寶物也被皇太極收入囊中,即瑪哈噶喇佛像和蒙古文金字《甘珠爾經》,這三樣堪稱“北元皇史三寶”。這“三寶”尤其是“傳國玉璽”,為皇太極統一蒙古諸部,進而入主中原立國稱帝提供了良好的輿論基礎。

從八月初多爾袞獻“傳國玉璽”給皇太極開始,到第二年的四月初,眾貝勒齊上表勸進,之前投降的漢臣也上奏曰:“人當順天而行,天之欲皇上受此尊號也,豈必諄諄然命之乎,玉璽既得,諸國皆附,人心效順,是即天意所在也,今上宜順天應人,早正尊號,以承大統。”(1)眾人認為皇太極得到“天賜之寶”,是一統萬年的吉兆。

諸王和大臣也紛紛請願,進而論證,這些幾乎成為此時後金全部政務的重點。皇太極推辭幾次後,從汗位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國號為清。可以說,皇太極將獲得“傳國玉璽”一事,變成了一個重大決斷的輿論推手,將個人的“心意”變成了“天意”。

登基之後,戰事仍然不斷。對於後金這個“射獵為生”的民族來說,戰爭好像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法寶,比如可以掠奪人口、財物,或者從戰勝攻取中維持旺盛的群體精神,保持民族善於騎射的優勢,獲得更大的勢力範圍,甚至統一全國。為了讓兄弟子侄更有**地為這一家族的發展效力,皇太極登基之初,就開始以軍功分封諸王。崇德元年(1636),皇太極冊封代善為和碩禮親王,濟爾哈朗為和碩鄭親王,多爾袞為和碩睿親王,多鐸為和碩豫親王,豪格為和碩肅親王,嶽托為和碩成親王(後因事犯錯降為貝勒,崇德四年去世,追封克勤郡王),阿濟格為多羅武英郡王。(2)這次分封有親王、郡王7人,貝勒2人。另外,代善第三子薩哈廉原為貝勒,此前一直臥病,當時未能封王。就在皇太極分封諸王後一個月有餘,薩哈廉因病去世,皇太極前去祭奠,表現出無盡的悲傷,隨後追封他為和碩穎親王。這次分封的親王,都是努爾哈赤時代和皇太極即位之後統率大軍征戰南北的宗室成員,他們在統一女真各部、征戰蒙古和朝鮮以及後來對明王朝的作戰中,都立下了赫赫戰功。此次分封基本奠定了後來所謂“八大鐵帽子王”的基礎。

第二節

伐朝鮮、征蒙古,濟爾哈朗主戰東北

1.生性寬厚的主帥

濟爾哈朗是和碩莊親王舒爾哈齊的第六子,清太祖努爾哈赤的侄子,在父親去世後就被努爾哈赤養在宮中,和努爾哈赤的兒子們生活在一起,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極受寵愛。他與努爾哈赤的兒子們的關係很好,尤其是與皇太極親如兄弟。他追隨伯父努爾哈赤和他的兒子們,南征北戰,建立了戰功,也因此逐漸受到重用,得到了信任。可以說,他是靠真本事成為清初四大親王之一,並且是除了多爾袞之外,唯一獲封“叔王”稱號的人。

濟爾哈朗生性寬厚,處事謹慎,而且能夠體恤下屬。鎮守永平之時,濟爾哈朗曾以書諭鎮守灤州諸臣,凡在軍隊當差未回之人,要對他的父母兄弟和親戚善言撫慰,察明後每人各給二十兩銀撫慰;如果奉差勞苦並且能回來的人,則一定要把他們的姓名記錄於冊。

2.遠交近攻,出兵朝鮮

努爾哈赤在世之時,後金和朝鮮之間並沒有發生重大的戰爭。皇太極繼位後不到3個月,為解決後顧之憂,下決心發兵攻打朝鮮。皇太極認為後金麵臨著十分嚴峻的外部形勢——西麵是蒙古,東麵是朝鮮,南麵是明朝。蒙古和朝鮮是後金的後方,如果在徹底解決後顧之憂之前就對明朝發兵,皇太極認為隱患很大。因此,他聽從大家的意見,采取遠交近攻策略,即穩住大明,先後對朝鮮和蒙古發動戰爭。

後金天聰元年(1627)正月,皇太極命二貝勒阿敏為主帥,與濟爾哈朗、嶽托、杜度等人率領三萬大軍進攻朝鮮。皇太極對濟爾哈朗說:“朝鮮屢世獲罪我國,理宜聲討,照此非專伐朝鮮也。明毛文龍近彼海島,倚恃披猖,納我叛民,故整旅徂征,爾等兩圖之。”(3)並且將“便宜行事”的決定權交給前線將帥。濟爾哈朗認為皇太極的方略很正確,即刻率大軍渡過鴨綠江,占領了義州。同時,皇太極將多數蒙古兵及家屬一齊調遣至朝鮮義州城駐防。隨後,濟爾哈朗又率軍進攻駐守在鐵山的毛文龍大軍。毛文龍不敵,鐵山守將毛有俊等被殺,毛文龍被迫退守皮島。後金軍乘勝追擊,濟爾哈朗與胞兄阿敏一起,一舉攻占了安州,然後一鼓作氣殺到平壤城下,很快就攻占了平壤。

朝鮮國王李倧得知消息後大驚,馬上修書向後金議和。阿敏不願議和,仍然吹角進兵,趨近朝鮮王京。於是,貝勒嶽托邀濟爾哈朗商議此事,嶽托認為如能議和,對後金是好事。濟爾哈朗讚同嶽托的看法,而且細致偵察了當地地形之後,斷定此地不可深入,應該到距離此處三十裏處的平山城駐營,等待議和。朝鮮使者到此處議和,雙方定議。但是貝勒阿敏仍要進兵。後來,阿敏提出了三個條件——割地、交出毛文龍和借兵一萬,朝鮮悉數同意。天聰元年(1627)三月初三日,朝鮮國王李倧率眾臣與阿敏、濟爾哈朗等在江華島盟誓,達成協議。

隨後濟爾哈朗與胞兄阿敏帶領後金軍撤離朝鮮,四月,返回盛京。皇太極得知朝鮮已敗,大喜,為表彰濟爾哈朗協助阿敏有功,大行賞賜。

但是,阿敏因為行事冒進,在諸王決定與朝鮮盟約並簽訂協議之後,仍不顧阻攔一意孤行,以未參與盟約的訂立為由,下令八旗將士在朝鮮分路掠奪三日,才於平壤城內駐營。後金天聰四年(1630),他又棄失永平四城,因此受到朝廷重責,被削爵囚禁,最後死於獄中。後來,阿敏的財產和牛錄都分配給了濟爾哈朗,濟爾哈朗從此成為鑲藍旗旗主,八大和碩貝勒之一。

至此,濟爾哈朗的父兄分別被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所殺,但是濟爾哈朗卻沒有流露出絲毫怨恨。後金天聰四年(1630)九月二十二,濟爾哈朗率領家族成員一同發誓:“我父兄所行有過,自罹罪戾。若我等以有罪之父兄為是,而或生異心,天必譴之,奪其紀算,使之夭折。若有人譖毀我等,願上與諸貝勒,審察而詳處之。”(4)

3.虛假的“兄弟之盟”

這次征討朝鮮的戰爭曆時兩個多月,給朝鮮帶來的災難是巨大的。盡管朝鮮迫於後金的武力暫時屈服,但是虛假的“兄弟之盟”並沒有使朝鮮與明朝的友好關係斷裂,而是繼續維持。在軍事上、經濟上,朝鮮仍然為明朝大開方便之門。比如在軍事上,朝鮮國主許明朝在皮島繼續駐兵,明軍也可以登岸,耕種於鐵山一帶;在經濟上,朝鮮國同意調撥50隻船給明軍使用,而且每年春秋兩季為明軍提供軍糧,米2.6萬包。可是,剛訂下了“兄弟之盟”的後金卻並沒有受到如此待遇,後金借船、借糧於朝鮮,朝鮮則一概不借。

由於後金同朝鮮的關係在不斷惡化,幾乎破裂。為了穩定後方,為今後攻明打下堅實的基礎,皇太極決定再次對朝鮮進行征伐。崇德元年(1636)十月初一,皇太極親率大軍征討朝鮮,命代善、多爾袞、多鐸、嶽托、豪格、杜度等率領諸軍隨征。麵對後金大軍,朝鮮兵可以用“兵敗如山倒”來形容。崇德二年(1637)正月三十日,朝鮮國王棄兵器,襲朝服,率文武群臣,將明朝所給敕印獻上,從南漢山城來朝見皇太極。皇太極在漢江東岸三田渡參加了受降儀式。雙方舉行大宴,正式結盟,朝鮮脫離與明朝的關係,正式成為後金的附屬國。皇太極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將朝鮮徹底征服,從此消除了後顧之憂。

4.“逆者以兵臨”——征服蒙古

皇太極的崛起,讓作為前霸主的蒙古也不甘示弱。後金天聰二年(1628)五月,蒙古因特塔布囊部從察哈爾逃到阿喇克綽忒部居住,他們仇恨後金,下令如果有人敢歸降後金,就將其處死。皇太極得知此事,非常生氣,馬上命貝勒濟爾哈朗、豪格統率大軍攻打因特塔布囊部。

這其實是其父努爾哈赤對蒙古政策的繼續。對待蒙古,努爾哈赤采取“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的“恩威並行”策略。一旦有哪個部落由“順者”轉為“逆者”,後金就會采取“逆者以兵臨”的策略。皇太極此時顯然也是沿用了這個策略,從結果上看也是成功的。因特塔布囊部與後金軍力戰不敵,大敗而歸。此戰直接導致因特塔布囊部百姓全部歸順後金,後金獲得人口、駝、馬、牛、羊數以萬計。天聰五年(1631)八月,皇太極率軍圍困大淩河城,濟爾哈朗率軍隨同,並負責攻打西南城門。一番激戰後,後金的鐵騎勢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附近的台堡。

天聰六年(1632)五月,皇太極親征蒙古察哈爾部,命濟爾哈朗率左翼軍,嶽托率右翼軍,討伐林丹汗。當時以林丹汗為首的蒙古察哈爾部勢力不小,幾乎可與後金勢均力敵,與後金同為草原上最大的兩股勢力。因此無論怎樣,後金和察哈爾部都會有一場大戰。在皇太極時期,這場戰爭終於爆發。濟爾哈朗這次率兵攻打察哈爾部,迫使林丹汗倉皇逃跑。隨後,濟爾哈朗和嶽托繼續率大軍進攻歸化城,蒙古察哈爾部1000餘人投降,此戰濟爾哈朗戰功不小。後來林丹汗去世,察哈爾部成了一盤散沙,全部臣服於後金。

天聰七年(1633)三月,皇太極命濟爾哈朗築建岫岩城。六月,為商議對朝鮮、明朝、察哈爾的軍事策略,皇太極召集眾貝勒征求意見,濟爾哈朗認為,對朝鮮不用征討,與之保持現狀,增加商業往來即可。而明朝是明確要攻打的敵國,但是明朝過於龐大,為攻打成功應當為長久計,可以先攻下幾個靠近北京的城池,屯田長久駐紮,然後時刻關注北京動向,一有機會就進攻。另外,後金還應該在山海關以東、錦州以西屯兵,經常襲擾明朝邊境,使明朝派兵守護,不得休息。這樣待時機成熟之時,分兵兩路,一路在山海關前安營,一路繞到關後,同時發起進攻。如此一來,明朝將麵臨左右為難、難以兼顧的局麵,後金的勝算將大增。可以看出,濟爾哈朗的建議還是很有見地的,皇太極應該是聽進去了,因為接下來後金正是這樣做的。天聰八年(1634),皇太極親征察哈爾。皇太極見濟爾哈朗一向行事慎重,在禦駕親征時總是讓濟爾哈朗留守盛京,這次也做了同樣的安排。

後金對待蒙古“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的恩威並行策略,達到了戰略目的,最終使蒙古變成了後金的盟友,也因此獲得一個穩固的後方,為未來攻占明朝的大戰略,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第三節

多爾袞大敗明軍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自幼就深受努爾哈赤的喜愛,因攻打蒙古察哈爾部英勇無比而獲封“墨爾根戴青”的美號,意為“聰明的統帥”。

1.繞道蒙古,突破長城防線

後金天聰三年(1629)十月,多爾袞跟隨皇太極征討明軍。後金大軍繞道蒙古,避開走山海關之要道,分兩路從龍井關和大安口突入明朝邊塞。明邊防守軍在半夜中被驚醒,急忙起來抵禦。明守軍起初以為是散居薊州(今天津薊州)邊外的蒙古來犯,漢兒莊副將易愛、洪山口參將王遵臣聽到炮聲突響,即刻率兵出城來救,沒想到遭遇多爾袞和貝勒莽古爾泰等人帶領的後金鐵騎。兩軍相交,沒過多久,明軍悉數被殲,易愛、王遵臣二將雙雙陣亡。接下來,漢兒莊的守將不再抵抗,率城內軍民剃發降金,後金大軍入城。鄰近的潘家口守軍在聽到漢兒莊陷落之後,隨即也獻城歸降。後金大軍就這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了漢兒莊,逼近通州,接近北京。兵臨城下,崇禎和滿朝文武皆驚。想那薊州長城,也是兵家重地,怎麽會被金兵如此輕易就突破了呢?其實,認真考量一下就發現確實金兵有機可乘。明朝薊州長城沿線很長,有一千七百多裏。作為進攻方,集中力量突破一處即可;而作為防守方,則必須處處設防,這就很難集中兵力,可以說是“無所不備而無所不寡”。萬曆元年,薊州鎮額定駐兵共十三萬人,到崇禎元年,共計有十一萬七千餘人。這不足十二萬人要防守薊州長城成百上千的關隘,墩台一裏一座,平均下來每座墩台的守軍隻有十餘人到三五十人不等。再加上明軍極為腐敗,邊防軍隊缺額嚴重,吃空餉的現象比比皆是。薊遼總督喻安性曾向崇禎奏報過這個狀況,從資料中可以看出,當時某地一千五百人的兵額,而實際卻隻有五百人,五百人中還有不少老弱病殘,兵不強馬不壯;再加上朝廷拖欠軍餉嚴重,武器裝備陳舊,邊牆、墩台、城池、隘口年久失修,軍隊平日裏也缺乏操練,士氣低落。這一切的一切都為後金大軍的進犯提供了良機。

2.鏖戰廣渠門

時任薊遼督師袁崇煥一直非常關注山海關,也曾上書請朝廷加強山海關守衛並密切關注其周邊動向。他主要負責的寧錦防線距離皇太極入關的龍井關和大安口有兩百多公裏,得知清軍毀關而入的消息時,已經幾天過去了。而且更沒想到的是,當他來到山海關巡視軍情的時候,就收到了來自北京的緊急軍報——皇太極的軍隊已進逼京師。

後金天聰三年(1629)十一月一日,北京城戒嚴。戒嚴當天,袁崇煥派山海關總兵趙率教率軍四千,營救北京。然而,以四千兵馬對抗後金留守在遵化的五六萬大軍,結果可想而知,趙率教率領的四千人被後金全大軍全殲於遵化城外。

十一月四日當天,袁崇煥點了九千名騎兵,率軍從關寧出發,日夜兼程,馳援京師。十一月初九,袁崇煥到了薊州順天府。十一月初十日,袁崇煥率軍進入薊州。薊州距離北京東郊的通州約一百四十裏,是橫在遵化與通州之間的屏障,袁崇煥準備帶軍在此處阻截金軍,發誓“力為奮截,必不令越薊西一步”。然而,皇太極的情報工作也很到位,及時得知袁崇煥在薊州備戰後,直接越過了薊州,繞道直搗北京。十一月十四日,袁軍偵察到後金軍大隊潛越薊州,繼續向西行軍。至此,袁崇煥在薊州攔截皇太極軍隊的計劃落空了。

袁崇煥在薊州攔截後金軍的計劃失敗後,並沒有直接往西追擊後金軍,而是往位於薊州西南的河西務行軍。十一月十六日,袁崇煥的軍隊到達河西務。河西務距離北京差不多一百二十裏,在天津和北京之間。這時,總兵周文鬱向袁崇煥提議:“大兵宜趨敵,不宜入都。且敵在通州,我屯張家灣,相距十五裏,就食河西務,敵易則戰,敵堅則乘,此全策也。”(5)但袁崇煥擔心後金像先前繞道薊州直搗北京一樣,再次繞道不戰,威脅根本,於是沒有采納周文鬱的建議。這時後金軍隊已經到達通州附近,於是袁崇煥選擇繞過通州,從間道直奔北京。十一月十七日,袁崇煥抵達北京,比後金軍早三天到達,駐防在離紫禁城不遠的北京廣渠門外。但是廣渠門不是駐軍之處,這裏既沒有軍中備用的糧食,也沒有戰馬吃的草料,後勤補給很成問題。

袁崇煥就在簡陋的條件下率領騎兵們白天與後金軍作戰,夜晚就地宿營,艱苦卓絕,堅守不退,獲得了廣渠門大捷。細看大戰詳情,戰前,袁崇煥指揮明軍分三麵列陣——袁崇煥陣於西,祖大壽陣於南,王承胤等陣西北,空出東北麵等待後金軍。後金從東南角進發,明軍在祖大壽帶領下奮力死戰,後金軍於是向北奔,卻發現前麵有王承胤等嚴陣以待。莽古爾泰與諸貝勒商定,全軍從右突圍,對西北向的明軍展開攻擊隊形,集中兵力進擊王承胤部。王承胤發現了後金軍隊的意圖,調其部南避。戰場的突然變化讓後金幾個貝勒隻得改變既定計劃,率軍轉而向西,猛攻袁崇煥本陣。袁崇煥突然麵對幾路後金軍的夾擊,後金軍中本來作為留守軍的莽古爾泰也作為主將也參加了戰鬥,可見當時戰況之激烈。由於後金軍優勢兵力集中使用於局部,袁崇煥軍雖苦戰未撤,但陣型已被後金軍突破,《清太祖實錄》中稱其為“明潰卒”。在這個時候,袁崇煥仍率軍力戰不退,但明軍已被打散,袁崇煥本人差點被殺。危急關頭,有一支明軍部隊從樹林裏出來,拖住了後金軍,打退了後金軍的這次猛烈攻擊,救了袁崇煥。後金軍稱這支明軍為“樹林伏兵”。如果不是這支“樹林伏兵”,多爾袞帶領的前鋒部隊很可能擊潰袁崇煥,多爾袞在這一戰中功勞不小。

這一戰,從午時開始,鏖戰了三個時辰,後金軍死傷數以千計,明軍亦傷亡數千。戰鬥結果為後金退卻,明軍大勝。然而,雖然大明贏了此役,卻留下了不少後遺症。廣渠門一戰袁崇煥所率遼兵因為正麵抵擋後金大軍攻擊而傷亡較大,京營的官兵卻以逸待勞一起衝出反擊,很快取得了勝利。此後,這些京營官兵因為對後金首戰大捷,據此以為後金實力並不如耳聞的那麽強大,甚至不堪一擊。崇禎耳邊整日充斥著這些言語,於是一道道命令促使袁崇煥進軍。然而,袁崇煥深知遼兵長途作戰,兵疲馬怠,權衡之下還是認為堅守勝於出戰。

3.計除袁崇煥

崇禎本就一肚子氣,再加上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一怒之下將袁崇煥下了大獄。原來,金軍俘虜了明朝兩個太監,把他們關在金營裏。有天晚上,一個姓楊的太監半夜醒來,恰巧聽見兩個金兵的談話。這兩個金兵就是看守他們之人,他們輕聲說:“今日撤兵乃上計也。頃見上單騎向敵,有二人自敵中來,見上,語良久乃去。意袁經略有密約,此事可立就矣。”姓楊的太監偷聽了這番對話,心底知道這番話的利害,自覺立大功的機會到了,於是第二天,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來。姓楊的太監趕快跑回皇宮,告訴了崇禎皇帝他所聽到的黑幕消息。崇禎帝聽了信以為真,大怒,最終下令將袁崇煥淩遲處死。

可以看出,多爾袞盡管沒有挽回這一仗後金的敗局,卻影響了大明的軍事環境。崇禎皇帝哪裏知道,他從太監那裏得到的這個情報完全是假的,是原先明朝投降後金的副將鮑承先密授毒計,令崇禎誤判,自毀長城。

這一仗雖然沒有攻入北京,但是除掉了明朝重臣袁崇煥,也算是為太祖努爾哈赤報了寧遠兵敗之仇。後金天聰四年(1630)正月,後金大軍班師回盛京,途中明朝軍隊設伏襲擊,多爾袞毫不猶豫地衝鋒陷陣,英勇作戰,率領後金軍隊大破明軍。兩個月後,後金的八旗軍隊終於回到了盛京沈陽。這一次多爾袞立了大功,聲望大振。

第四節

嶽托勇猛克濟南

克勤郡王嶽托是禮親王代善的長子,太祖努爾哈赤之孫,最初被授予台吉,繼而封為貝勒。嶽托和他的兄弟們一樣,生長在軍營中,他和他祖父努爾哈赤一起戰鬥了很長時間,20歲時,就開始帶領他的軍隊上戰場,而且久經沙場從未敗過。嶽托不但驍勇善戰、功勞卓著,而且擅長謀略,很會排兵布陣,善於謀劃全局,因而名冠後金。嶽托脾氣很大,容易急躁,但有著鐵漢柔情的一麵,與其福晉伉儷情深,甚至不惜為此對抗皇太極的命令,也成為清初鐵帽子王裏最重情重義的一個,在民間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

1.樹立形象,買得民心

後金天聰五年(1631)八月,嶽托隨皇太極、濟爾哈朗等圍困大淩河城,而後攻下大淩河。就此機會,嶽托於後金天聰六年(1632)正月上奏章給皇太極,建議善待和安撫歸順了的百姓。嶽托認為,因為後金前幾年攻克遼東等城時,拒絕投降的漢人都被殺,之後攻下了灤州、永平,又開始屠城,所以漢人很恐懼,遭遇後金軍隊時就會殊死抵抗,歸順的人也就很少。如今,後金軍隊攻下了大淩河,正好借此機會讓天下的漢人都知道後金也是會善待歸降的軍民的,而不是一味用武力征服和屠殺。這樣,既能壯大自己的陣營,又能樹立仁義形象,買得民心。嶽托的獻計受到皇太極的重視和讚賞,在接下來的對明策略中,嶽托的建議得到了采納。采用這樣的懷柔政策之後,前來歸順的漢人果然有所增加,為後來清朝統治全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後來多爾袞也是聽取了嶽托的建議,為了顯示自己師出有名,同時也為了爭取明朝遺臣和漢族貴族階層的支持,打出“代報君父之仇”“滅流寇以安天下”的旗號,並且在清兵入關前曾經宣布“有搶漢人一物者,即行處斬”,鼓吹迎降者能繼續以前的官職和生活不受影響,而且首倡內應者,城破後還能獲得破格提升。進入北京後,多爾袞和福臨又大張旗鼓地為崇禎帝、周皇後發喪,去孔廟祭拜。同時,朝廷還免除了所用明末濫加的賦稅,發還被李自成農民軍搶奪走的財產。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所轄官民不至於抵抗太甚,至少在形式上能感受到,滿漢官員有可能平起平坐。

2.因禍削爵

公元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大清,為加恩天下,晉封嶽托為和碩成親王。然而八月,就有人指控嶽托包庇莽古爾泰、碩托,離間濟爾哈朗、豪格,皇太極令眾貝勒、親王議嶽托之罪。眾貝勒和親王認為這是謀逆大罪,應定為死罪,諸王議定應該罰嶽托雕鞍馬二十匹,甲胄二十副,空馬二十匹,白銀一萬五千兩。但是皇太極念及嶽托的赫赫戰功寬恕了嶽托,隻是把他降為多羅貝勒,並且罷免其兵部的職務,另外僅罰嶽托白銀一千兩,其餘的皆予以寬免。皇太極遣大臣告訴嶽托、豪格說,諸王都議擬處以死罪,但他不想殺他們,因為希望與兄弟子侄共享太平。嶽托和豪格都表示,能免去死罪是皇帝的恩賜,今後當然結草銜環,努力回報。

崇德二年(1637)八月,皇太極宸妃誕育皇子,蒙古喀爾喀部馬哈撒嘛諦塞臣汗和土謝圖汗上表並派遣使臣獻上駝馬前來慶賀。皇太極在京城演武場設宴款待蒙古使臣,為展示大清諸王的武藝高強,特命豎起箭靶比射。各位貝勒、親王都在皇太極授意下努力展現自己,但是嶽托身體不適,多次向皇太極推辭不射,卻沒被批準。勉強之下,嶽托拿起弓箭,射了五箭都掉在了地上。蒙古使臣忍不住哈哈大笑,嶽托氣極,居然將手中的弓擲向蒙古人。這下犯了大忌,因此,貝勒、國務大臣、刑部奉命聯合審判,認為嶽托一向傲慢自大,現在他犯了這樣的罪行,很難原諒,遂議定嶽托死罪,皇太極認為不可。後來眾議將嶽托圈禁,財產沒收,皇太極仍不同意,再後來又議定奪嶽托所屬人員,罰銀五千兩,不再任職於兵部,削貝勒爵,皇太極勉強同意,但隻是下令將嶽托從多羅貝勒降為固山貝子,暫在家思過不準出門。

3.奉命伐明

崇德三年(1638),皇太極恢複了嶽托的貝勒地位。八月,皇太極命嶽托為揚武大將軍統右翼兵,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統左翼兵,一起分道伐明。八月二十七日,皇太極在演武場舉行了隆重的儀式,親自送揚武大將軍嶽托和杜度等率右翼軍出征。出征儀式上,皇太極坐在中間,嶽托領著將領先跪在台階下,然後起身、下跪。嶽托恭敬地接過皇太極賜下的禦印“揚武將軍”,行三拜九叩之禮。儀式結束前,皇太極特別召喚嶽托進行臨別贈言,並對下一步的征戰進行指示。然後,奉茶,目送嶽托率遠征軍出征。

左右兩軍一路奔赴威子嶺,一路奔赴青山關。嶽托率領大軍從牆子嶺發動攻擊,這時,明兵已經撤退到城堡裏,隻在外麵布置了三個營地作為防線。嶽托一馬當先,率軍攻克了外圍三寨。但是城堡堅固不易攻打,嶽托禮遇被俘明軍士兵,了解明軍虛實,並且通過推心置腹的談話得到了一條妙計。嶽托果斷采用了俘兵的建議,即分兵兩路,一路假裝從正麵強攻,以此牽製明軍,另一路從牆子嶺東西兩邊小道進行伏擊猛攻。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接連攻克明朝長城11座烽火台,最後,率軍一直殺到山東濟南。在這過程中,嶽托帶領的軍隊與明朝打了多個回合,在數次戰鬥中,嶽托勇猛向前,從未退縮過,他的表現很出色。攻破防線後,後金左右兩翼大軍深入關內,共攻下六十餘座城,進行了長達五個月的掠奪,他們掠奪了無數的人、貨物和牲畜。

攻克濟南後,嶽托染上了天花,病死於軍中。同年,多爾袞率領掠奪了五個月滿載而歸的後金大軍回到盛京,在匯報戰績時發現沒有嶽托的名字。皇太極很吃驚,詢問原因,才知道嶽托早已在濟南去世。皇太極悲痛萬分,輟朝三日,以示哀悼,同時命令不要告知其父代善。等到嶽托靈柩運回盛京,皇太極親至盛京城外的沙嶺遙奠;回宮後,再次輟朝三日以示哀悼。後來,皇太極下詔追封嶽托為克勤郡王,賜駱駝五匹、馬兩匹、白銀萬兩。

第五節

鬆錦大戰多鐸生俘洪承疇

多鐸,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五個兒子,多爾袞的同母親弟弟,滿洲鑲白旗旗主。乾隆皇帝對多鐸評價非常高,稱他是“開國諸王戰功之最”。這句話分量很重,其實也很中肯,因為憑他的赫赫戰功,獲得這樣的評價並不為過。他打過的許多仗都聲名遠播,比如他在鬆錦大戰生俘洪承疇,逼降祖大壽,後來又以定國大將軍的身份跟隨多爾袞入關,擊敗了李自成軍,而後南下攻占揚州。再後來他俘獲了弘光帝、偽太子等,可以說為清朝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三十多歲得天花,年紀輕輕就病逝。後來乾隆下詔讓他配享太廟,可見對其之重視。不過,他是一個少年時受過心理創傷的人。父親努爾哈赤去世後,他的母親大妃阿巴亥被逼生殉,與努爾哈赤同柩而殮,當時多鐸隻有十幾歲,受到了強烈的刺激。後來,他與皇太極的關係非常不好,舉個小例子,有一年新年,大臣們給皇太極進賀禮,所有人獻的都是奇珍異寶,他卻送了一匹跛馬,顯然是“荒唐王爺”。不過,為了家族的利益,他卻頻繁征戰疆場,跟隨皇太極征討多羅特部、伐明、征伐察哈爾。

1.駐軍屯田,打持久戰

崇德三年(1638)十一月,為與鄭親王濟爾哈朗的軍隊會合,多鐸準備率軍攻占大興堡,途中卻被祖大壽帶領的明軍突襲,打了敗仗。因為此事,多鐸被罰銀萬兩,降級為多羅貝勒。這次失利之後,多鐸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報此次失利之仇。而後不多久,機會就來了。

為了奪取中原,皇太極發動了鬆錦之戰,命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兩人為帥。多鐸與濟爾哈朗於崇德五年(1640)三月,開始奉命帶兵修整錦州附近的義州城,駐軍屯田,拉開了鬆錦之戰的序幕。多鐸率部襲擾明山海關外,使明朝邊民不得耕種,顆粒無收。五月,皇太極親臨前線,視察軍情。本來依附明朝的蒙古多羅特部蘇班岱歸降了大清,多鐸和濟爾哈朗奉命率兵迎接,經過錦州、杏山時,明軍收到情報來追,被多鐸擊敗。

崇德六年(1641)四月,皇太極遣濟爾哈朗、阿濟格和多鐸替代多爾袞,指揮圍攻錦州。多鐸命軍隊夜伏桑阿爾齋堡,待早上明軍出現,即刻借助有利地形傾巢而出,大敗明軍,並且追至塔山,斬首八十多人,繳獲戰馬二十匹。

其實,從天聰三年(1629)開始,後金軍就多次企圖入侵明朝內地,卻都因為有山海關阻隔而沒有真正攻下哪怕一座城。而想要攻下山海關,就必須攻占錦州和寧遠。錦州的總兵祖大壽誓死固守錦州城,後金軍無論如何也沒能攻下。濟爾哈朗和多鐸在錦州附近的義州城駐軍之後,破壞莊稼,攻克台堡,截殺明軍,向錦州城包抄靠近。

濟爾哈朗做了持久戰的準備,圍困錦州,後來派兵攻下錦州外城,明軍因而退入內城。錦州總兵祖大壽並沒有投降,邊堅持抵抗邊向明廷求援,明廷派了正在清剿農民軍殘餘勢力的洪承疇增援,戰局得到扭轉。

2.“高橋設伏”,截殺明軍

崇德六年(1641)三月,多爾袞攻打錦州失敗。皇太極於是命濟爾哈朗取代多爾袞行統帥之權,多鐸協助出征。七月,皇太極親自率領大軍征戰錦州。皇太極對此地形極為熟悉,斷定杏山的明軍肯定會去救援寧遠,於是給了多鐸一個“錦囊妙計”,即“高橋設伏”,在半路設伏,截殺明軍。多鐸依計行事,令杏山的明軍幾乎全軍覆沒,再一次扭轉了鬆錦戰役的局勢。

崇德六年(1641)八月,明將洪承疇率十三萬大軍馳援錦州城,勢頭迅猛。皇太極於是命濟爾哈朗留守沈陽,自己率十三萬大軍開赴錦州,與多爾袞共同對戰洪承疇。洪承疇自領兵以來,戰績斐然,曾經把李自成的軍隊打得死傷無數,李自成最後隻帶十八人突圍。但是這一次在遼東之戰中,因為與朝廷意見不統一,洪承疇被迫倉促應戰,被皇太極切斷了糧道,困在了鬆山。

崇德七年(1642)一月,洪承疇聽說日日期盼的援軍趕到,馬上派六千人馬出城夜襲,然而被多鐸帶領的清軍鐵騎打敗。戰敗的明兵想要退入城內,但洪承疇考慮後有追兵,下令關閉城門,使得敗兵大部被殲,其餘的逃往杏山,又遭受清軍伏擊而全軍覆沒。洪承疇死守鬆山不再出戰,明朝的援軍也一直沒來。就這樣,在鬆山苦苦堅持半年之後,城中的草根樹皮都被吃光,洪承疇再也無力進行抵抗。後來,被圍困在鬆山的鬆山副將夏承德悄悄派人前去清軍大營請降,為了表示誠意,願拿兒子夏舒做人質。有了夏承德的內應,豪格派遣左右翼兵馬在夜裏爬梯進入城內,第二天一早,鬆山被清軍攻破,多鐸生擒了洪承疇及巡撫邱民仰等人,斬殺明軍官兵一千多人。

錦州守將祖大壽見鬆山城被攻破,援軍又久久不至,已無人能解錦州之圍,於是開城投降。鬆錦大戰至此結束,清軍大獲全勝。多鐸在這幾次大戰中戰功卓著,皇太極論功行賞,封多鐸為多羅豫郡王。

鬆錦之戰之後,明朝在山海關外就隻剩下寧遠一座孤城,京城門戶失去屏蔽,危機重重。

第六節

出兵陝西,阿濟格大敗李自成

愛新覺羅·阿濟格,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子,是多爾袞、多鐸的同胞哥哥。阿濟格十多歲便驍勇善戰,勇猛異常,被授為台吉,曾跟從三貝勒莽古爾泰征伐察哈爾部,追殺得蒙古霸主林丹汗望風而逃。

阿濟格在征討蒙古察哈爾、喀爾喀和朝鮮之時,都在軍營中效力。後來到寧遠、錦州、廣渠門之戰等攻擊明軍的戰爭,也一直都有參與,可以說年輕的時候就已經目睹了規模宏大的戰役,所謂見過大陣仗,就是如此。崇德元年(1636)皇太極稱帝,論功行賞時,晉封阿濟格為武英郡王,清順治年間封和碩英親王。阿濟格的地位僅次於四大貝勒,在王爺中排序第八,“八王”的稱謂由此而生。他死後的墓地被民間稱為“八王墳”,之後作為地名稱謂一直沿用至今。

1.攻克昌平,進軍陝北

崇德元年(1636)六月,阿濟格率領清軍以多種方式攻打獨石口,從居庸關攻克昌平,直接向北京施壓。明軍被阿濟格的勇猛殘酷嚇破了膽,皆不敢迎戰。順治元年(1644),阿濟格作為前鋒隨多爾袞入關。李自成列陣於山海關,與多爾袞對戰良久。

事實上,當李自成起義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想到他們哪天真的會襲擊北京,因為農民軍的軍事實力沒辦法與朝廷的正規軍相比。但是他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由於北部邊患連連,崇禎皇帝將朝廷的精銳部隊盡數調往關外作戰,導致關內空虛,讓李自成鑽了一個很大的空子。但是,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臨陣倒戈,使得清軍突然獲得了進入山海關,也為後來李自成的覆滅埋下了伏筆。原來,當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占北京城以後,曾派人招降過吳三桂,吳三桂權衡之後,覺得明朝氣數已盡,已有想法投降大順政權。然而,李自成的農民軍進京之後,吳三桂的父親被拷打,最喜歡的小妾陳圓圓也被李自成部下劉宗敏霸占,吳三桂頓時氣得七竅生煙,然後“衝冠一怒為紅顏”,站到了清朝一邊。多爾袞審時度勢,抓住了這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改變進軍路線,即刻向山海關進發。

山海關大戰之後,李自成發現與明軍對戰時的優勢完全不複存在,大順軍傷亡慘重,再也不敢吹噓大順軍的戰鬥實力,更不敢低估八旗軍的作戰能力。李自成帶兵倉皇逃到了陝西,準備以山陝為根據地再徐徐反擊。

而清軍則相反,因為此次大戰的勝利而信心倍增,野心也更大。緊接著,多爾袞計劃兵分兩路,阿濟格帶領一路進軍陝北,再攻西安,追剿大順政權;多鐸帶領另一路大軍南下攻打南京,顛覆弘光政權。兩路大軍同時出發,旨在西進和南下兼顧,進而統一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