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鄭玄出門

發生在劉某身邊的爭端如同一場暴風雨一樣,來得快去的越快。

除了極少數的參與者之外,很少有人知道李雲義也能言善辯,三言兩語便讓孔融退卻。

“主人,孔國相身邊是否需要重新安插人手?”已經到了高密張庭拱手,問詢到。

“不必,好吃好喝供著,勿要讓他們生事就夠了。”李雲義搖頭,孔融這樣的腐儒並不能對自己造成任何的危害,將他管控起來便是。

“諾。”一事結束,張庭又問道:“主人是否要拜見鄭公?”

“鄭公?”李雲義一怔,像是頭回知道這個名諱一樣,在王修等人的麵前略帶遲疑:“能不見嗎?”

“郭縣令怕使人不願去拜見鄭公,又委托小人在主人耳邊提及,免得誤了大事。”

“鄭公不單單是老家主的師尊,更是國大人,趙大人的師尊。就連主人看重的崔先生,最近幾日也回歸鄭公門下......”

“此事幹係重大,我細細思索再說。”李雲義聽得頭皮發麻,他對自己死鬼老爹毫無印象,對那個鄭公更是一無所知。

但能夠被稱為公的,除了曹操那樣手握實權的野心家之外,都是德高望重的虛名之人。

這類人可以被當做是名士的加強版,聲望更高,能力也更強。

“諾。”張庭受人所托,也知道自家主人對鄭玄那廝不感冒。

可他從一介小卒成長到如今的地步都知道有事情不是你不想就不做的,作為主君的李雲義當然也知道怎麽做才符合自己的利益。

作為臣子,他隻有建議的權利,沒有替主君決定的權利。

他不管李雲義做出什麽樣的決定,他都會舉起雙手雙腳支持。

一旁的王修卻道:“妙哉,使君與鄭公有舊,正好借此機會拜見鄭公。修幾次想要提醒使君拜見鄭公,話到嘴邊,卻不敢說出,怕鄭公不見。”

王修的話遠遠比張庭更有分量,一個被王修這種老實人都推崇的鄭公,倒是讓李雲義想到了一個人。

不可能吧?隻是他心裏也是一驚,不大相信自己死鬼老爹人脈這麽強大,可能是鄭玄的弟子。

不過他隱隱記得鄭玄有弟子三五千的樣子,這樣一算,自己老爸作為幾千分之一,倒也合理。

“我會考慮一下。”

李雲義照舊沒有直接答應,心中卻暗自多了一分計較。

孔融就是青州士人捧出來的榜樣,那鄭玄跟孔融關係如何,他是否會幫孔融說話,這都是一個疑問。

一個無法言語的理由則是,他知道大漢抑製豪強士族久已。士族掌控青州經濟,民生,遲早會站在他的對立麵去。

鄭玄會不會為了利益成為自己敵人不好說,但有第一個孔融,那就肯定還會有第二個孔融出現。

“諾。”

跟張庭一樣,王修也沒有強求李雲義要如何如何。他敏銳地發現李雲義並非是偽善,而是實打實的為百姓著想。

也發現李雲義如果一直這樣下去的話,必然會跟豪族,士族產生衝突。

一想到將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他就無法按耐住心中不安,告辭之後,轉入了鄭玄所在的學宮。

學宮,雖然帶著宮字,卻無富麗堂皇,隻是占地頗大,能夠同時容納三四百人在裏麵共同學習。

在學宮當中,隻要一心求學的人都可以拜入鄭玄門下,隨著師兄一起學習。每五日一次的講經大會上,他們也能夠見到老師鄭玄的麵容。

可大多數時候,他們麵對鄭玄,一句話說出口後,便在和煦的鄭玄麵前啞口無言,懺愧而退。

相比學貫東西的鄭玄,學生的平均年紀在十七八歲上下,這些少年郎正處在人生最好的年紀,可謂無憂無慮。

他們無論是學識,還是人生經驗都遠遠不及鄭玄。都是因為黨錮解除,鄭玄在朝中任官,聲望極高的情況下,投入鄭玄門下阿諛奉承之徒。

縱然他們自己不覺得自己是在攀龍附鳳,但在他們的親眷眼中,拜師鄭玄,可以少努力十年。

“老師來了。”

儼然,鄭玄已經成為他們麵前一座不可高攀的大山,需要仰視的人。

“老師這是要出門?”

這話仿佛是一個奇聞,總所周知,早在黃巾圍困高密之前,鄭玄便閉門讀書,不再過問世事。學宮內外的事務都是由著師兄們一手操持,學生們監管。

現在鄭玄邁出足以容納百人的廳堂,出現在外院的時候,便立馬引來一眾目光。

他們見到王修落後鄭玄一個身子,恭敬的跟隨。又隱隱約約聽到鄭玄平和的語調:“既然他不願意見老夫,老夫就去見他!”

王修顧不得旁人的目光,他在聽到的鄭玄賭氣式的話語時,不禁苦笑一聲。

“鄭公,使君之心可不是那般容易改變,他若是真的一心推辭,鄭公您未必能夠見到他。”

鄭玄輕笑一聲,倒是沒將李雲義的抗拒放在眼中。囚禁國相,借國王之名行事,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李雲義都做了,難道見自己一麵,比做這些事情還要困難?

“無妨,老夫隻是想出去透透氣,能否見到李雲義倒是次要的。”

王修聞言,心中暗自叫苦。他哪裏不知道鄭玄看似平和的麵容下,是無比堅定的內心跟信念。

方才他跟鄭玄,將能說的話,全部說出。

如他所想的一樣,對李雲義極為關心,讓自己門下弟子出仕的鄭玄,果然蹭的一下站了起來,以同齡人沒有的矯健穿上鞋子,走出房門。

現在鄭玄舉重若輕的話語當中,幾分真假,他如何不知?

都到了這個份上,再裝下去,就沒意思了。

隻是,王修壓根想不到鄭玄跟李雲義究竟是什麽關係,才能讓鄭玄如此鄭重其事的對待此事。

而等他們乘著牛車到了縣衙之後,卻又見到另外一幅景象。

百餘商賈靜謐的站在縣衙門口,讓王修一陣頭疼。這些人的來曆他十分清楚,高密的糧價便是被他們哄抬的。

現在高密不缺糧食了,他們囤積的糧食自然賣不出高價,甚至常價都賣不出去。

加上李雲義對待黃巾雷厲風行的手段,直叫這些商人膽寒,主動登門請求原諒。

“縣尊,使君南下黔陬,商賈聚眾,願意捐獻糧秣,敢問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