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孔融入甕

天明,東邊的天穹多了一抹陽光,讓淳於城中的軍士長舒了一口氣。

昨夜挨打的青州義軍並未被關在黑屋當中,而是在被簡單治療後,就傳閱三軍。

在他身後是即將挨打,受罰,已經割了頭發的新卒。

李雲義帶頭,數十軍官受罰,二三百軍士紛紛剃頭的舉動,叫軍營沸騰。

該死的人未死,不該受罰的卻主動背責任,寬恕旁人。

嚴明的軍紀,跟法外的開恩直叫這些隻知幹飯的青州義軍知曉何為仁義。

原本對李雲義頗為抗拒的降兵經此一役,偷偷窺視李雲義短短的頭發時,臉上卻無絲毫嘲笑,隻是敬佩。

淳於人來人往,張浪武老三剛走,肖飛跟左承祖卻又聯袂而來。

“主公,臣無能,致使主公受辱。”聽慣了仁義道德的肖飛心中同樣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割掉自己的頭發,等於要了自己的命。

他無法理解李雲義剪掉自己頭發的理由是為了涼快,便不由分說的將罪責推到了一旁的軍士身上。

他紅著眼眶,數日未眠,才從高密與左承祖一道抵達淳於。

見到讓自己心碎的一幕。

“使君,如此一來,淳於城人心盡入您手。”

左承祖卻是目光敏銳,一如尋常軍士那般,臉上盡是欽佩。

“人心思變,再多的作秀,也無法的改變他們內心所想。”李雲義搖頭,他倒不是作秀,而是他覺得這是一個契機。

“何況,這頭發剪短,對你我身體都有好處。”

“好處?”左承祖的不免一笑,並不將李雲義的話放在心上。這一番言語對他而言,就是托詞。

長發是士人的標誌,能夠融入主流社會,這就是最大的好處。旁人費勁千辛萬苦都擠不進主流社會,成為上流人士,現在李雲義剪短頭發,跟蠻夷有何區別?

“使君,在下建議使君在城中加快訓練,讓他們融入青州義軍。”

左承祖建議之後,又小聲道:“孔國相入了高密城,如今由著王叔治嚴加看管,性命至少無憂了。”

“孔融在高密?”李雲義拍案叫好:“如此一來,北海內部的不安份子盡數入甕,再無威脅。”

讓他揪心依舊的孔讓梨會主動前往高密是他想不到的。在他看來,孔融的敵人除了司馬俱還有自己才對。

“威脅?使君當孔國相是威脅?”左承祖臉色微變,旋即想到了一種可能。

“使君是要挾持孔國相?”他機敏過人,瞬間便想到李雲義即將做什麽。

隻是,他真沒將一向和善的李雲義當做是一個梟雄。

似李雲義這樣愛護百姓的人,那是仁者,而非是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梟雄。

隻可惜,他知道自己現在說什麽都晚了,孔北海現在落入李雲義手中,一切都完了。

“左大人何出此言?”李雲義一臉詫異,忍不住問自己辯解道:“黃巾肆虐,前幾日我不曾遇見孔國相,不知國相生死,還擔憂了許久。”

“今日聽到做大人所言,雲義方才知道國相安然無恙,到了高密。”

“高密安全,孔國相到了之後,王叔治必然會好好款待其人,不會叫孔國相再落入危險當中。”

左承祖的不言語,隻是看向李雲義。他早就知道李雲義頗有野心,但今天他才算真正知道李雲義野心有多大。

“孔國相是朝廷任命的國相,他若是死了,朝廷必定會任命新的國相。”他緊鎖眉頭,徐徐說道。

孔融做到的再差勁,那也是朝廷任命的國相,他一死,朝廷肯定會另派新的國相上任。

與之相反的是,隻要孔融還在一日,即便是董卓想要更換北海國相,都沒鳥用。

東漢末年是諸侯在外皇令有所不受。

對自己有好處的任命誰都樂意,對自己沒好處的任命,誰會去接?

“左大人是聰明人,知道雲義要的是國泰民安,而不是北海國相。”李雲義見他出神,不免一笑,再度為自己的行為辯解:“來日天下太平之後,這北海一地誰為國相,雲義並不在乎。”

“但在當下,為了抵禦黃巾,不讓孔國相害了更多百姓,雲義隻能委屈孔國相了。”

“劇縣,昌都,黔陬。北海郡縣不斷丟失,他這國相卻安然無恙,左大人不覺得這是莫大的諷刺?為國牧守一方,土地卻連連失陷,若是我的話,我早就羞於見人,歸隱山林了。”

左承祖聽得滿臉羞愧,這何嚐是在罵孔融一人,被罵的還有他們這些孔融的親信。他們無一例外,都受到孔融信賴,在黃巾來襲的時候,卻將一座座城池拱手相讓。

“使君罵的好。”他長歎一聲,雙眸沒了神采,自責起來。

“若是使君早一步掌控北海,莫說是北海黃巾,便是青州黃巾也如同草芥一般,使君想要滅殺,不過三兩言的事兒。”

事到如今,他也看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之大,遠勝於泰山跟其他山。

李雲義掌控北海並非是壞事。

“為了青州百姓,李使君若有需求,盡管吩咐。”他猶豫良久,在孔融跟李雲義之間,還是選擇了李雲義。

“那雲義還真就有一個不情之請。”

李雲義上前一步,領著左承祖登上城牆,漫不經心的看向城外荒蕪的大地。

“淳於一地雖然回歸大漢治下,但至今我也沒訊處一個合適的人,作為淳於縣令。”

左承祖聽到這話,立刻呆立原地。他雖然早就知道李雲義出生豪族,手下人才匱乏,跟孔融麾下的人才濟濟不同。

可在高密,他可是見到了鄭公麾下的幾位高足都在為李雲義效力,這讓他看到了某一種可能性,青州的人心所向。

作為士人,哪怕是寒士,他都更想維持一個體麵。

李雲義若真的是鄭公支持的人,那整個青州的士人都會歸附李雲義。

如此多的士人,足以讓李雲義不需要自己這樣,曾經效忠於孔融,現在又效忠李雲義,他心中著實有些不情不願。

大漢君臣關係穩固,似他這樣的人想要另尋東家,委實不易。

“使君莫要說笑了,在下不過是北海一無名小卒,何德何能被使君委以重任,坐鎮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