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謀敵之策

“鄭族老勿要急躁。”李雲義心中冰冷,臉上卻滿是笑容:“此戰目標是城外的蛾賊,可這朱虛城仍舊要人防守。我李家,諸葛家已經到朱虛城的家眷不過千餘,其餘都在路上。這些人的安危,加上朱虛民夫抽調,防衛,全係鄭族老一人身上,這可比援助何家重要的多。”

他一開口,鄭毅便明白過來。

這在城中的事兒,可比城外複雜的多,如何安置遷入城中的各族族人,如何讓鄭家擰成一股繩兒,都得他一人操勞。

可他非但不覺得勞累,反而鬆了口氣。

能夠趁這個幾乎與各個家族打交道,借著活命這一由頭,理順鄭家的內部關係,足以讓他短時間內坐穩鄭家家主這一位置。

“毅多謝李家主,日後有所吩咐,盡管遣人來說,毅必然傾力相助。”

鄭毅正色,恭恭敬敬的做了一揖,心中卻是搖頭。這麽一折騰,城外情況早就變了。等李雲義無功而返,或是大敗而歸,所有人都會知道他才是最成熟穩重,值得依靠的人。

他不知道的是,其實李雲義隻是順勢而為。放任一個深耕朱虛的諸葛信在朱虛城內胡來,天知道出城血戰歸來,朱虛城是姓李還是姓諸葛。

但交給鄭毅就不一樣了。鄭毅的身份無法力壓鄭家其餘族老,成為鄭家的領頭羊,自然也做不成朱虛城的主人,隻能跟關係更為和睦的李雲義合作。

同時,他也會竭力控製諸葛信在朱虛城內的擴張,因為這城池當中多得是他們鄭家的產業,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

單單看眼前局勢就知道,三家相爭,才能讓朱虛城不會一家獨大。

明麵上的弱者李雲義跟鄭毅聯盟對抗諸葛信,這更是合情合理。諸葛信不會認為還未掌控鄭家的鄭毅,跟弱冠之年的李雲義有實力跟自己對抗。

李雲義在城門下麵,穿著一副極不合身的魚鱗甲,在駑馬上麵緘默。

行軍打仗,他是一竅不通,隻能交給張開全權處理,自己在他身側偷師。

現在千餘人的軍隊出城,不說號令如一,便是服裝,都是五花八門。

些許幸運兒分到了縣城府庫當中的皮甲,戴上頭巾,雙手握著環首刀,便算是大漢正規軍了。

手中持盾,或是弓弩的在千餘人的隊伍當中,隻有寥寥百人。

就算是外行當中的外行,李雲義都覺得自己被人潑了一盆冷水,變得清醒起來。

蛾賊是裹挾百姓壯大的,根本上還是從未經受過訓練的農民,戰鬥力孱弱,打仗全靠人數。

朱虛城拚湊出來的雜牌部隊也是如此,除了張開所部的兩百五十人,其餘都是沒打過仗,見過血的新兵。

真要打起來,他們未必打得過窮瘋了,餓怕了的饑民。

他隻能暗自心驚,將目光放在了張開身上。

好在,張開並未讓李雲義失望,他雖然隻是一個屯長,可多年從軍,從光和六年到中平五年,他一直都在軍中效力,打過大大小小上百場的戰鬥。

從中原腹地冀州巨鹿到涼州金城,都有他的身影。

一出城門,張開便將選定的斥候潑灑了出去,讓他們先行一步,騎著快馬,查探清楚何家被圍在什麽地方,蛾賊數目又有多少,其人是精銳的黃巾軍,還是略次一籌的黃巾賊。

李雲義則看看行軍速度緩慢的族兵,未及多想,便道:“張屯長,此戰在我看來應當是兵貴神速,趁著蛾賊還未調集更多兵力過來之前,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措手不及?”張開聞言臉色一變,驚喜道:“李使君不愧是世家子弟,這兵法說的也是頭頭是道,與末將所想不謀而合。”

張開心中也對行軍緩慢,戰鬥力孱弱的族兵看不上。可他也是朱虛人,知道朱虛想要在蛾賊侵襲下安然無恙,還得靠這些地方大族才行。

故而,他也不勒令強行軍,等到了目的地還有數裏的地方再歇息一刻鍾,恢複體力。

而是全軍放慢速度,去為何家的廢物收屍。

現在聽到李雲義想要速戰速決,他非但不懼,反而驚喜,分析起來。

“蛾賊雖然人多勢眾,可戰之人卻不過其中部分精銳,其人號為黃巾軍,戰力與地方州郡精兵不相上下。青州黃巾近年雖然肆虐, 可根據末將了解,這黃巾多為賊寇,少有精銳。真要戰起來,我這二百五老卒,足以對付千餘黃巾賊。”

“就算蛾賊勢大,也能快去快回。”

這個時候,張開聲如洪鍾,也不吹噓自己麾下戰力強橫,而是有一說一,連退路都找好了。

“足矣。”李雲義目中精光閃爍,招來鄭攝道:“你說何家出城不過三百餘人,其中護衛有一二百人?”

鄭攝躬身一揖,忙點了腦袋,將自己所知曉的內容盡數說出。

聽罷,李雲義心中更多了幾分勝算,他笑道:“蛾賊雖然來勢洶洶,席卷青州,在強軍眼中,卻不堪一擊。”

“然誒。”

張開連連點頭,李雲義雖然年輕,但說出來的每一個字都敲擊在他的心上,讓他動容。

隱隱的,他再退後半步,落在李雲義身後,將李使君簡化成了使君。

“那便點兵出發,留下張庭約束部眾,讓他們緩緩趕來。”

隊伍當中,這個時候人人都在趕路,想著蛾賊凶狠的模樣,不時有人生怯,因為放慢腳步,而被軍紀隊抽上一鞭子。

而負責軍紀隊的便是張庭。

哪怕對治軍一竅不通,李雲義也知道鍛煉意誌,磨練性格,讓他們遵守紀律。

贅婿,商賈,妾生子,庶民,這些除了一條命什麽都沒有的人,反而比家有田地,屋舍的良家子更為惜命,不願死戰。

就算他們落在蛾賊手中,所過的日子也跟以往一樣,無甚差別。

反倒是張凱手下的老卒們目光堅定,從未有所怨言。他們自備武器,駑馬。除了弓弩,戰甲這類嚴禁私藏的違禁品之外的一應物品,他們都帶上了,儼然是將此戰放在心中,隻求一生。

現在得了命令,老卒們紛紛出列,加快了行軍速度,頭也不回的朝著東邊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