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迷霧重重的虞莊青王

然而眾人的驚訝並未迎來結束。

隨著墓葬的九層主體被完整挖出,以此為中心基點,在十幾個坑位同時進行挖掘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兵馬俑出土。

光是像最開始挖出來的那尊騎兵陶俑,就有多達三千具,整齊排列於陣前,整裝待戈。

雖然都是些死物,並且少部分陶俑還破損了,但那種密密麻麻的兵俑組成的軍陣、鋪麵而來的強烈壓迫感,還是會讓第一次看到的人,幾近窒息。

隨後在這三千具騎兵之後,又有五千的重裝步兵出土。

共計八千人的軍隊,且人人身強體壯、披掛全身重甲、手持如林長戈,浩浩****的在九層的宮殿群前鋪設開來。

使人在站最高處的主墓室前向下看,會油然生出一種‘天下之大,寡人又何處去不得’的豪氣雲幹!

而當這巍峨浩**的一幕,以各種角度的照片和視頻出現在互聯網上的那一刻,網絡瞬間沸騰了。

——

【臥槽?!臥槽?!】

【還請大家見諒,一樓沒讀過什麽書,臥槽已經是他最盡力的情緒表達了】

【那我不一樣,我還會一句真牛逼!(斜眼笑.jpg)】

【不是吧宋姐姐,你們這是把天庭挖出來了?】

【當這支軍隊站在腳下的時候,我終於明白古代的皇權為什麽那麽讓人著迷了!】

【話說這真的是漢朝以前的墓葬嗎,有點誇張過頭了吧?】

【古人慣愛使用誇張手法,習慣就好。】

【如果是真的呢?】

【樓上的傻吊,我就問你一句話,在生產力如此發達的如今,我們中又有多少人的身高達到了一米八九、甚至是兩米的程度?】

疑問、震驚、以及各種懷疑和爭論,在考古項目組放出照片和視頻的那一刻,瞬間充斥了整個網絡。

畢竟在大家的固有認知裏,古代的人就是比現代人矮小、古代的騎兵和戰馬,也不應該有這種讓人絕望的氣勢才對。

可在這座剛剛完整出土的墓葬中,所展示出來的一切都偏離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實際’。

從士兵的身高、戰馬的體型、甲胄不符合時代的精致程度等方麵,都被一一質疑。

這場沒有休止的爭論,直到宋彩月再一次的站在了媒體的鏡頭前方才短暫停歇。

她大大方方的向人們述說著考古隊這將近半年來的努力和所得

“……陷陣軍陵的挖掘工作算是迎來了一個結尾,接下來我們將會在墓葬的原址上修建博物館,並對遺跡的破損進行修複工作,該遺跡將會被定名為‘大虞兵馬俑’……”

“但要說此行最大的所獲,當屬我們曆經幾代考古人的夙願,終於窺伺到了那隱秘時代的衣角;”

“而一個名叫大虞的西周諸侯國,則向我們揭開了血淋淋的戰國時代篇章;”

“也容我們在以千年為單位的時間後,見證了一個國家的榮辱興衰——虞莊殤王的昏庸無度、虞莊青王不甘的怒起反抗,最終匯集成了那一卷卷竹簡上的寥寥字跡,以及陵墓中那一尊尊侍立了數千年之久的兵馬俑……”

漫長的演說結束後,宋彩月也開始在鏡頭前,展示起了更多的兵馬俑細節。

在她身後的投影畫麵中,一張接著一張高清相片滑過。

而她則拿著激光筆一一介紹——

“我們測量過所有兵俑的高度,最矮的一尊步兵俑,連同身上所雕刻的甲胄,高度為一米八四,而最高的兵俑,高度則來到了二米二。”

“按照現代常年健身的男性身體質量作為標準來計算,這些兵俑如果真實存在過,那麽他們體重最低的人,最少也是一百公斤起步!”

“再加上其身上穿戴的甲胄,以宋代步人甲的七十斤為標準,那麽一尊步兵的全身重量,最低也是二百七十斤;”

“然後咱們再來介紹騎兵,陷陣軍所使用戰馬跟英國的夏爾馬這種重型馬種極為類似,但是根據其肌肉線條以及型體的測算,它們又極為擅長奔跑和衝刺,在我們華夏境內,尚未發現過該馬種。”

“而根據陵墓中《虞莊青王書》上的內容,其上並未詳細說明他們是從何處尋來的馬種,也沒有明確介紹研製這些甲胄的匠師是何人、用了何種方法、又是怎麽想到以數千片鱗甲編織的方法做出一副重甲……”

宋彩月說著皺起了眉頭,臉上滿是疑惑不解。

考古隊在內部也不止一次的討論過這些問題,然而都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結果。

有的隻是無邊的猜測。

如今讓她在各大媒體的鏡頭前說出這些疑惑,目的是為了集思廣益來破解這些秘密。

“就仿佛陷陣軍這支強大軍隊的起源和來曆,皆是因為虞莊青王的那一句‘孤恐先祖功業盡毀於手,天下家國兩不存一,遂自募兵以侍靜安’?”

“在這句後麵的‘不敢與人曉’也同樣讓我們感到困惑,如果虞莊青王在組建陷陣軍時真的沒有告訴任何人,那麽也就是說這支部隊由上到下都是由他一個人完成的;”

“那麽他又是從何處到找到如此優秀的馬種,以及技藝高超異常的兵甲匠師呢?”

宋彩月說著看向了台下眾多的鏡頭。

“我們項目組的人,尚未弄明白這些問題,因此希望尋求到能提供參考內容的人士;”

“同時本次考古還有一個最為重大的疑點,那就是在記載虞國曆史的竹簡書冊中,曆任虞王都有名字留存其中,但虞莊青王僅僅隻有這個王號留存,並且自他之後就再也沒有虞國的曆史留下;”

“因此我們不得不懷疑,他是否在最後時刻也沒能成功拯救自己的國家……”

“如果虞國就此滅國,那麽也很有可能,我們對於漢朝以前的曆史揭秘,可能會止步於此!”

宋彩月在鏡頭前的言論,算是為網上的爭論畫上了一個句話。

在各種詳細的數據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陷陣軍曾經在那跌宕起伏的戰國曆史中,真實存在過。

然而這支部隊連同他的創建者,仍然給人們留下了太多的疑問。

這支來曆神秘、去向無蹤的軍隊,究竟參加過什麽戰役、他們是否在最終時刻守住了自己使命,保衛了虞國最後的一點疆土?

人們依舊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