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四日 星期二
昨天從頭份趕回佛光山,主要是為了今天早上八時要到台南靜修禪院,參加信徒辜瑞瓊居士尊翁辜良興老先生的告別式。雖然告別式後馬上又要趕往台北,南北一趟,需時四五個鍾頭,但我很願意結這個緣。因為我覺得很多信徒一生護持佛教,別無所求,隻在自己或親人往生時,希望法師替他誦經,做一堂功德佛事,而這也正是我們對信徒平日護持佛教的一種回饋。再說,一堂如法如儀的功德佛事,不但能超度亡者,也能接引眷屬學佛,這是“生亡兩利”,也是“了生脫死”,所以我常告訴徒眾,要發心做佛事。
從台南到台北,一路車行順利,下午二時前,趕到台北道場,參加信徒的聚會。許多信徒對台北道場非常關心,因此特別在落成之前舉行聚會,由我向大家介紹說明未來的發展方向。今天到場的信徒有曹仲植、黃葉美、陳信智、林成果、黃麗明以及分別從澳洲、日本趕回來的劉招明、陳逸民夫婦等百餘人。佛光山信徒總代表陳履安先生也撥空出席,陳先生在會中談到幾點他的學佛心得與感想:
1.佛法重在實踐,護持正知正見的道場,也是修行之一。
2.佛光山是菩薩道場,不管出家、在家,人人奉行菩薩道,甚至不管資曆深淺,都能放下身段,隻要眾生需要什麽,大家就去做什麽。所以在佛光山的道場,可以學習發菩提心。
3.大師像一麵鏡子,可以讓我們照見自己,也給我們許多學習的機會。最近越來越覺得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很重要,因此自己平時經常自問:我能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嗎?
4.西風漸進,幸賴佛教保存了中國文化,去年在佛光山參加水陸法會後,更覺得佛教蘊藏了豐富的中國文化,正是所謂“禮失求諸野”。因此我自己更要發大願心,護持佛教道場,並且以弘法為己任。
陳先生真是現代的維摩居士,是一位真正發大心的菩薩,他最近到各監獄以及各鄉鎮的佛光會講演。元旦才從台中東海道場講演回來,據說當天樓上樓下、講堂佛堂到處是人潮,不但老參信眾歎未曾有,初學佛者也都歡喜讚歎不已。
在《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有一段經文說:應以宰官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過去一般人不願承認自己是佛教徒,陳履安先生站出來登高一呼,使得民間對學佛的看法不一樣了,尤其陳先生提出“學佛”的口號,不隻學佛,而且要修行。陳先生現在每日誦經、打坐,再忙也未曾間斷。更難得的是,陳先生從不要求他人,凡事克己自省,能有如此一位宰官身的護法,是佛教的福氣;尤其他的謙卑、恭謹,更是佛教徒學習的榜樣。
今天除了陳履安先生在百忙中撥空蒞席外,並有潘維剛、高信譚、章金生、施重任、顏允進等學者教授參加,我也把握難得的機會,請潘先生、高教授等人“上台”講話,結果高教授謙稱:隻有大人物才需要舞台的陪襯,小人物隻要在台下即可。隨即又說:凡是上台的人,遲早都得下台。他的幽默詼諧而又不失哲理的話語,引來眾人的會心一笑。不過,隨即我請慈惠“上台”報告佛光大學的概況時,我說:出家人早已超出三界外,所以沒有台上台下之分,語畢,也引來一陣掌聲。
其實應該說,不管台上台下,都無損於高教授名主持人的魅力,他的如珠妙語、一流口才,是眾所皆知的名嘴。今天承他允諾為佛光大學義賣活動執棒當會場主持人,相信屆時義賣會必然**迭起。
目前義賣活動由趙翠慧、吳林林、陳筱君等人發心策劃,今天他們也在會中向大家說明義賣的時間、地點、內容,並呼籲大家發心共襄盛舉。誠如趙翠慧說:“錢財乃身外之物,能夠將之化為有利於人的善事,才更有意義,才是智者所為。”希望這次的義賣活動能夠成就許許多多的智慧人。
今天看了一則報導,可以給愛貓人士參考。報導中說,在吃素之風勁吹的美國,成千上萬的素食主義者,已經開始**他們的貓兒跟著主人吃素。按照他們的說法,寵物吃素好處很多:
1.原來有過敏毛病和糖尿病等疑難雜病的寵物,吃素後已不藥而愈。
2.寵物吃素減少了肉屑造成的環境汙染。
3.貓兒改吃豆腐和豆類嫩芽後,會變得相當溫順,更逗人愛。
4.省下一筆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