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張曰凱

當此新世紀之初,我們推出“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家新作精品”叢書,展示獲得魯迅文學獎的作家在世紀之交走過的足跡。魯迅文學獎是我國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獎之一,此次推出的五位作家,曾經以他們的佳製力作獲得這一殊榮,並在文壇和讀者中受到廣泛的讚譽。李國文連續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優秀中篇小說獎和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優秀散文雜文獎,王充閭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優秀散文雜文獎,曾鎮南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優秀理論評論獎,林希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優秀中篇小說獎,斯好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優秀散文雜文獎。

近二十多年來的中國文壇,可以說是群星璀璨。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中短篇小說,90年代以來的散文,尤為輝煌。上述五位作家在20世紀80年代初中期以來就在群星璀璨的天空熠熠閃光,其中有的老作家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經聲名鵲起,到了90年代中期和本世紀初,他們的中篇小說、散文和理論評論佳作,入選首屆和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可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

群星璀璨的天空自然是一個多元的文學世界。新時期思想解放、實事求是的大氣候開拓了文學自由馳騁的天地,無論是題材的開掘、題旨的深化,還是藝術品位的提高、藝術風格的追求,作家們盡可以在廣闊的文學創作道路上抉擇,發揮自己的優長。文學作品也便呈現出多元的絢麗多彩的局麵。此次推出的五部作品集——李國文著散文集《大浪淘沙》、王充閭著散文集《回頭幾度風花》、曾鎮南著散文集《微塵中的金屑》、林希著中短篇小說集《府佑大街紀事》、斯好著中短篇小說散文集《夜晚的奧秘》,可以說是這個多元的絢麗多彩局麵的縮影,書中所載大多是他們於世紀之交的新作。

作為本叢書的主編,我度過了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春天。2003年北京的春天,無風沙,無惡寒,可謂風和日麗。然而一個十分陌生的名字突襲市民的心扉——“非典”!霎時間,北京城變了,街上少行人,公交車裏空****,商店裏冷清清;人也變了,都來去匆匆,捂著大口罩,即是熟人朋友,麵晤也隻是點頭示意。我終日閉門不出,關注著電視裏報告的“非典”疫情,關注著如何預防、消毒,心裏總是不那麽踏實,不那麽平靜!

然而,主編責任在身,五部作品集的稿子擺在案頭,我索性拋開那個威懾人類、肆虐北京城的惡魔,投入到另一個精神世界,在藝術天地裏遨遊。終於,我被一部部題材宏闊、旨趣高遠、文采華灼的作品集所吸引,所震撼,所陶冶,進入精神藝術淨化的境界,那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看看吧:小說家李國文不僅以小說著稱於世,散文也深得讀者的青睞。作品觀古照今,雄談宏論,有茶餘飯後的閑情雅致、人生感悟;也有對古今文壇盛衰、文人沉浮的評說與感喟。世事滄桑、人情冷暖,皆率直灑脫流露筆端,讀者獲得的是審美的愉悅,人生的啟迪和豐贍的知識。散文家王充閭的散文已享譽文壇,或敘寫童年的足跡,鄉土鄉音,抒發著作者淳樸真摯的情愫;或談詩論文,以古喻今,開掘曆史的文化意蘊。縱橫捭闔,揮灑裕如,融文學性、知識性、觀賞性於一體。曾鎮南是一位知名評論家,同時筆耕散文。在這部集子裏,有自身心跡曆程的描繪,滲透著作者的生命體驗;也有以散文筆法縱談文壇走向,探求文學奧秘,讀者可從中體味到文學意蘊的升華和思想的閃光。小說家林希承襲中國古典小說敘事藝術,可謂深得宋元話本小說真傳。作品娓娓道來,講述的是一個個舊時代市井民俗故事,蘊涵著世態炎涼,世道人心。情節新奇別致,引人入勝;人物栩栩如生,頗具傳奇色彩,為讀者所喜聞樂見。女作家斯好以寫女性散文著稱,纖細的筆墨,洞幽燭微,呈現著女性的感情世界,探尋女性明淨如水又斑駁陸離的心靈境界。她同時奉獻給讀者的是現代意味的中短篇小說,荒誕的故事,超逸的藝術想像力,帶給讀者的是不盡的世事省悟、哲理啟迪。

當我讀完曾鎮南的散文集已是夏日炎炎,麵對寂靜的夜空,長長地舒了口氣,心裏是充實的、坦然的、平靜的。回想五部作品集的精美篇什,自覺不愧對讀者。我與廣州出版社奉獻給讀者的將是五部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既具藝術高品位又為廣大讀者所樂於閱讀欣賞的文學精品集。說實話,作為一個老文學編輯,在本叢書的編輯過程中,我是審慎閱稿,不敢有絲毫怠慢,既尊重每一位作家的創作個性,又坦率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力求精益求精,優中選優。此刻,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這套叢書得到哪位讀者的青睞,將是一書在手,盡賞佳作。

與五位作家的真誠合作是愉快的,在此謹致以深深的謝忱。

2003年8月10日 北京潘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