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聽了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備受鼓舞,我完全讚同。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一次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並將“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政府的工作目標之一。作為一個文化人,對政府的這一工作目標,我感到振奮,也感到了責任。

文化的競爭力就是文化人的競爭力。客觀地講,當下時代,我們文化人還不能在國際範圍內為中國贏得廣泛的聲譽。這其中的原因,既有西方在意識形態領域對中國采取的文化傲慢甚至是敵視的態度,也有我國現行的文化體製與機製對文化創造力的約束和抑製。當然,也有文化人自身的道德修養與信仰追求等問題。文化體製與機製的改革,已成為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我相信,文化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會逐步得到解決。在這裏,我僅就文化人在這場改革中應該采取的態度與思想的轉變談幾點意見。

首先是擔當與責任。

置身當下的改革,提升文化的競爭力,文化人首先要建立兩個認同:一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二是對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認同。這兩個認同不可偏廢,不可分割。這兩者完美結合而產生的力量,就是不同於西方的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的自信,也是當下中國主流文化的力量。當下主流文化的核心,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既繼承了傳統文化中積極健康的價值取向,又凝聚了當下中國行進在社會主義道路上的精神訴求。

中國古代有一個政統與道統的區分。政統,即國家管理者;道統,即知識分子。這兩者對於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如“仁、義、禮、智、信”,如“忠、孝”等,從來都沒有發生過動搖根本的爭執。不同的是,政統是以法來推行價值觀,道統是以德來維護價值觀。價值觀在民間成為風俗,在廟堂成為風氣。風俗自下而上,風氣自上而下。兩相激**,是為風範。

維護並踐行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是中國道統代代相繼的優良傳統。古代的知識分子自覺地成為社會精神及文化生活的過濾層,凡是與傳統價值觀不相吻合甚至有抵觸傷害的文化產品,都被他們自覺地過濾掉了,不至於任其泛濫。當下的美國,同樣有一個精英階層自覺組成的文化過濾層,凡是不符合美國價值觀的文化產品,不用政府出麵,就會讓這樣一個精英文化層給過濾掉了。

反觀我們今天的文化界,並沒有繼承中國道統的優良傳統,也就是說,沒有把自覺維護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作為自己的擔當和責任,甚至生產出的一些文化產品,還與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相違背。

因為這樣一個問題,便引出我的第二個話題:自律與操守。

檢查與反省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的文學藝術乃至思想與文化領域,我們很難給它一個準確的判斷。我們可以說它繁榮,因為各種各樣的出版物、電影電視節目、各類文藝作品,幾乎是呈幾何數量的增長。但是,我們捫心自問,究竟有多少作品深入人心?我們統計文化GDP的時候,隻計算它的碼洋與票房,卻很少顧及我們的作品究竟有多少稱得上是經典,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獲得“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我曾經說過,中國的霧霾首先不是從天空開始,而是產生於我們的心靈。2006年,我就呼籲要警惕娛樂化社會對中國的危害。我並不反對娛樂,但過度的娛樂則必須警惕,因為娛樂化社會從來都是腐敗的溫床。近十幾年來,娛樂化傾向在中國愈演愈烈,直到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後,這種現象才得到遏製。可以說,我們許多的影視作品、文藝作品對中國的娛樂化社會傾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我們的一些文化人擯棄了古代士人留下的優良傳統,不但沒有起到文化過濾層的作用,反而自覺不自覺地參與到毒害青少年,傷害我們精神家園的隊伍中。傷風敗俗以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違背的作品太多,長此下去,我們社會的風俗怎麽可能純淨呢,我們文化領域的霧霾怎麽能夠消除呢?

文化人首先要做到自律,然後才可能自強、自信;文化人的底線思維,就是牢牢把握自己的操守。古人非常推崇道德文章,這樣優秀的傳統,我們還是應該繼承。

第三點,關於守舊與創新。

守舊是一個傳統,創新也是一個傳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守舊與創新都有自己的市場。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創新的衝動。王陽明的創新精神,在屈原的基礎上又前進了一步,他說:“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辛棄疾卻不一樣,他說:“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往前看找不到意中人,回頭卻看到了,這是守舊的喜悅。

在科技領域,創新是主旋律;在文化領域,守舊與創新這兩者可以因時代的需要而有所側重,但不能偏廢。我說的守舊,不是抱殘守缺、閉關鎖國。這個“舊”,指的是我們優秀的傳統,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根本。不“守舊”,我們就看不到鄉愁,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就找不到我們的文化身份。我個人認為,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守舊與創新完美的結合。創新,使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使我們擁有未來。守舊,讓我們有文化的歸屬感。研究曆史,我們不難發現,大凡一個穩定的社會,特別是盛世,其社會的中堅階層,基本上都是持一種文化上的保守態度。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中華民族的這腔熱血,已經流了五千多年,如果把這一腔熱血換掉,我們還叫中華民族嗎?

以上是我關於文化問題的幾點思考和體會,說得不對的地方,請各位代表批評。

2014年3月6日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湖北代表團開放團組會上發言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