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青的色彩

凡有外地乃至海外的友人來津,我多半會陪他們去遊覽楊柳青。事後征詢他們的感覺,得到的答案多是:“別具一格”、“韻致清雅”、“不虛此行”……

許多年來真正令我欽服並牢牢記住的,是一位福建籍教育家的評價:“楊柳青的獨特體現在她的色調上,協調而高妙!”

楊柳青的色調?無須多說自然是以“青”為主:“楊柳青青夾岸高,萬枝垂下綠絲絛”、“嫋嫋古堤邊,青青一樹煙”……

在詞牌中有《楊柳青謠》、《楊柳枝詞》,在《植物學》上有專門的一個“楊柳科”,中國的柳樹有近三百種,要看楊柳怎能不到楊柳青來?

動似癲狂柳絮隨風舞,靜時謙恭枝枝總到地,婀娜多姿葉葉自多情,春思春愁蒙蒙生長絲……長條細葉無窮盡,誰人見了不動心?

可見楊柳青得天獨厚的自然色彩,是由當初一取此名便決定了的。

在眾多關於楊柳青得名的傳說中,我最喜歡的是楊廣種柳賜姓的故事。隋煬帝楊廣在民間的口碑似乎不太好,然而他有兩大功績,是古代一些所謂“開明君主”和“好皇帝”們所無法比擬的。

一是開鑿京杭大運河,將長江、黃河、海河三大水係串起來,澤被東半個中國一千多年,至今還在受益。

其次他稱得上是中國曆史上最重視植樹種柳的皇帝,他甚至種柳種到入迷的程度,做夢與柳樹結為兄弟。人和樹既成一家,醒來便賜柳樹姓楊。

由此,天下的柳樹皆稱楊柳。

隋煬帝為什麽這麽喜歡柳樹呢?並不是個人興趣,而是出於保護運河的需要。

據《古今譚概》記載,煬帝見有人在運河堤岸上種柳大喜,並深受啟益:“一則樹根四出鞠護堤岸;二則牽舟之羊可食其枝葉。”遂詔令民間:“種柳樹一株賜一縑(可換四丈布)。”於是百姓爭相種柳,隋煬帝也自種一株,群臣次第種之,“倚岸埋大幹,臨流插小枝,此樹易榮滋,無根亦可活”。

數年後沿大運河兩岸,形成了兩條綿延近兩千公裏長的楊柳林帶,鬱鬱蔥蔥,行行夾岸,“根老藏魚窟,枝低係客船”。到一九五五年我考到天津上中學,從滄州沿著運河直到天津西站,都是遮天蔽日的森林,岸兩邊多是大柳樹,長條垂地,倒影入流。

楊柳之“青青”,是春天的綠、年輕的綠,青翠一片,生機盎然。再配以“大柳灘”、“萬畝果園”、“森林公園”和無數精耕細作的田園,構成了楊柳青自然韻律的主調——大綠。

然而給人的視覺以強烈衝擊,並留下深刻印象的“楊柳青色彩”,卻不單是一個“綠”字。楊柳青的人文景觀也清一色地由極其豐富的“青”演化開來。

在自然界“青”是綠,在建築學上“青”是黑。“黑”又是一種深厚而富於變化的基色,它催生了古色古香、複雜多變的灰色。

楊柳青的“古街”、“畫坊”、“八大院”、“九大莊”……或青灰,或鐵灰,或淺灰,或磚灰,青堂瓦舍、亭台樓閣,院裏套院藏清幽,層層疊疊透古韻。難怪從浮華喧囂中走來的人們,一進入楊柳青,心即刻便能靜下來,感受到一種從骨子裏透出來的雅致。

正是在這種“青”與“灰”的主色調上,才能夠誕生並養育了色彩明麗而飽滿的楊柳青年畫。其線條精細,對比強烈,充暢著一股獨到的祥瑞之氣,六百年不衰,滋潤著民間百姓的心緒。

一個地方的色彩,體現了這個地方的文化和精神的格調。

楊柳青和自己的文化相得益彰。楊柳青對得起文化,文化無愧於楊柳青。楊柳青幸甚,楊柳青文化幸甚!

2011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