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為什麽是新的?

誰都知道“年”是舊的。循環往複,無窮無盡,想不過都不行。年年都是老套子:過年的程式、過年的氛圍、過年的色彩、過年的食物、過年的習俗、連過年的文藝節目都差不多……可人們還是年複一年地稱呼它為“新年”,大唱“正月裏來是新年……”

正月年年有,新年年年新。

給年加上個“新”字,學問可就大了,年的全部魅力都在這個“新”上了。原本是永不停止、了無盡頭的重複,變成了萬象更新的新開始、新紀元、新禧、新春、新正……人類生性好奇,生活中不可以沒有新的東西,不能沒有企盼,沒有規劃,沒有向往。

人的本質不喜歡循環,不喜歡重複,不喜歡倒退。也正是這種永不滿足、喜新厭舊的通性,才構成了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用“過年”的話說,這叫“除舊迎新”、“總把新桃換舊符”。過去有些地區,便把“舊年”裱糊成一個巨大的傀儡,當街焚燒或用爆竹炸碎。然後人們大笑大鬧,相互祝賀。

人嘴兩層皮,心隨勢利逐高低,每到新舊交替之際,就貶舊頌新,拚命說新年的好話,總以為新年會比舊年好,困難和災難少一些,最好是沒有;而好運多一些,最好是鴻運當頭……

對了,這就是新年的“新”字的核心。

“新”便充滿懸念。因為沒有人能看得見運氣,更不能隨心所欲地把運氣抓在自己手裏,可是沒有人不企盼自己能有好運氣,財運、官運、賭運、桃花運……

然而運氣就像“年”。

“年”就像運氣。隻能燒香磕頭、作揖拱手地求它、哄它、討好它。誰惹惱了它,讓厄運找上你,那你就慘了。這就是數千年來“年”的魅力不衰的原因。

年之所以老是“新”的,還因為它是百節之首,是時間的靈魂。因為有了年,時間才有輪廓、有概念,變得可以感覺。因此,它才能給人以希望。

愛默生說:“年”給了我們許多“日”所不懂的東西。人類因“年”學會了回顧和總結、設計和規劃;以智慧和勇敢祈望,求吉納福、驅凶辟邪。於是便隨著十二生肖輪番誇讚,到了哪個年就大拍哪個年的馬屁。

目的當然還是為了一個“新”字:在新的一年裏能有新氣象。

勸君今夕不須眠,且滿,滿泛觥船。

大家沉醉對芳筵,願新年勝舊年。

新年,還新在正趕上大氣陰消陽長,春回日暖。天地**,萬物更生,天地間充塞著浩浩****的祥和之氣。這種時候,人的心氣自然就不一樣,精神頭也不一樣,也就有了那份情致要祝福一番,企盼一番,說說拜年話,候望來年。

但,新年真要有幸趕上大“新”,那就是在過年的時候下一場大雪。大雪覆蓋,給人間換一個新天地,過一個潔白的新年。這就是所謂的“瑞雪兆豐年”,以前過年下雪人們會大喜大慶,到雪地裏歡呼:“下麥子了”、“下稻子了”。

可惜,現在隻能在電視新聞上看到外地或外國下大雪,雪甚至大到成災的地步。而我生活的地方,想要在雪中過年可太不容易了,城市裏不得不在公園裏弄一點人造雪應景。有些廠家深知人們由於長期缺雪缺雨被幹透了、幹壞了,便在過年的時候大聲祝福:“過年送禮送濕潤!”

——原來是加濕器的廣告。

於是,在講了一通關於新年之“新”的理由後,我決定像原始人那樣祈祝老天:在新的一年裏風調雨順,四季分明,該冷的冷,該熱的熱。夏天下大雨,下得透透的;冬天下大雪,下得厚厚的。

謝天謝地!

2009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