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州舊事

舊州舊事

靖西城南10公裏處有一個古鎮。

清順治七年(1650年)以前,那個地方叫“那簽”,歸順州的州府就設在那兒。後來,州府遷往計峒(今靖西縣城),作為“新州”,而那簽自然就稱為“舊州”了。

舊州也許是因為舊了,所以原先就很不起眼。站在公路邊,看綠樹掩映的舊州城,並不覺得舊州有什麽特別,但城外卻有另一番景致。舊州城東邊,有一條小河靜靜流過,這河叫“鵝泉河”。河麵不寬,才20來米;水淺,站在岸邊,就可以清晰看見河底裏大大小小的鵝卵石、山石和隨著流水搖曳的水草;綠色的水草襯著流水,整個水麵也變得綠綠的了。岸邊有樹,孤立的,排列的;有一條十來米寬的石橋,由東向西,通向城門,無欄杆;西橋頭長著一叢竹子,嫵媚而孤傲;橋邊的河心建有一座塔,叫文昌閣,高10多米,方形,共3層,是清乾隆年間的遺物。舊州城的四周,都是犬牙形的小山,山山披綠,綠得滴翠。靠近河邊的山,無一遺留地倒影在水中,水麵就多了一分色彩,多了一種景致。河兩岸和山腳四周,則是平平坦坦的田野,有稻田,有菜園,綠油油地鋪滿一地。在舊州城外,站在任何一個地方,看到的都是畫,後來就被人發現,稱作“小桂林”,舊州就開始熱鬧了。

走過石橋,入城門,舊州就盡收眼底了。

這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曆史的古老圩鎮。所謂鎮,其實就是一兩條街而已。民居都是依街而建,路麵是石板地麵。兩旁的房屋都是青磚黑瓦,門和窗均為木製,有些窗門還作了雕刻,有梅蘭竹菊,有花鳥魚蟲。曆經千年的侵蝕,屋頂的瓦已經發黑,牆磚磨損,門窗陳舊,一眼看去,似乎都看得見歲月濃縮的影子,在整個鎮子裏發出淡淡的光亮。

舊州的居民大多是壯民,又多是從事農事。春天一來,他們就忙著種莊稼;秋收之後就閑下來了。每逢農閑日子,家裏的女人就坐在門口縫製繡球、小鞋和香包。這是祖傳的手藝,家家戶戶,從大人到小孩,凡是女人,個個都會編織。所以,每一天每家的門口都坐著女人,屋裏屋外,盡是掛滿了鮮豔的布條、綢帶和絲線,流光溢彩,陳舊的小鎮因而就變得光鮮起來。

繡球係廣西壯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多以紅、黃、綠三色做底及麵料。繡球大多為12瓣,每瓣皆繡上各式吉祥物,如梅、蘭、竹、菊等花卉圖案或春燕、龍、鳳等。一般的繡球大都是采用單線刺繡的方式在花瓣的麵料上繡出各色圖案,花瓣麵料上的圖案為平麵式,線條、色彩如畫一般美,同時刺繡方法與過程較為簡便;而采用複線刺繡方法的“堆繡繡球”圖形則更為精美,圖案極為複雜,所勾勒之物栩栩如生,極富立體感,如鮮活之物欲噴薄而出。原先,舊州的女人製作繡球、香包等工藝品,隻是為了自用和表示女人家精於女紅,沒想到這手藝一傳承下來,就成了絕活了。隨著舊州成為旅遊景點之後,外地客人對這些工藝品情有獨鍾。客人到了舊州,除了看看整街的老屋,就看整街的女人的編織了。那些女人也不見生,每天都坐在門口,在暖暖的太陽底下,從容地拿著她們手中的針線,戲法一樣變出無數手工細致的小玩意。客人看夠了,讚了一番之後,就掏錢買。女人們既可以在客人麵前表現了自己的手藝,又賺了錢,十分知足。

久而久之,靖西舊州的繡球就出名了。探親訪友或客人來訪,人們都喜歡以繡球當作禮品饋贈,繡球成為傳遞愛情、親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舊州的故事就這樣一天一天地傳得更開更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