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心致誌事才成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

小嵐,女,7歲,小學一年級學生。小嵐在幼兒園就活潑好動,進入一年級以後,爸爸媽媽為她準備了許多文具用品,有卡通的橡皮,有伸縮的鋼尺,有旋轉的圓規……並且反複教育小嵐,一定要認真聽課,提高課堂效率。誰知開學一周時間沒到,老師就打電話來反映,小嵐上課時經常玩學習文具,注意力不集中,布置的作業記不住。為此,小嵐的爸爸媽媽對小嵐上課提出了許多要求,也揍過小嵐,可小嵐依然如故。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既可能與生理因素有關,由於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輕微腦組織損害或腦內神經遞質代謝異常,神經係統興奮和抑製過程發展不平衡,故而自製能力差;又可能與環境因素有關,學習環境混亂、嘈雜、幹擾過多會影響孩子上課的注意力;也可能與教育方式有關,家庭與學校教育方式不一致,過分寵愛或嚴苛孩子,都可能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還可能與心理因素有關,孩子為了引起他人注意或者逃避過重的負擔,便通過一些行為來引起關注。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腦進行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基本條件。那麽,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注意力呢?

1.坦然麵對現實積極尋求對策

首先,家長要正確認識孩子的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行為,理解孩子的表現,包容孩子的過錯。其次,要做好孩子的示範。盡量減少不良言行和不良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再次,確定改變的目標。針對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要提出具體的改正目標。最後,製訂詳細的方案,隨時做好觀察記錄工作,並根據記錄表,分析教育效果,改進改正策略。

2.突出優勢智能強化適宜行為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論認為,每個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並非每個方麵都能達到最高水平,但有其優勢智能。因此,家長要突出孩子的優勢智能,不斷鼓勵孩子的優點和長處,讓其優勢智能帶動其他智能,讓孩子在課堂上學會用新的有效的行為來替代不適當的行為模式,推動孩子的注意力發展。

3.加強規則教育提高自控能力

美國著名學者巴克利認為,注意分散隻是表麵現象,背後的機製是孩子大腦神經接受刺激容易產生興奮,產生興奮後又不能自控。這就需要家長帶著孩子多開展一些具有明確規則的遊戲,比如,打撲克、下象棋等,讓孩子體驗到遵守遊戲規則所帶來的樂趣。

4.提出清晰要求改變不良行為

首先,家長要幫助孩子認識到課堂學習的重要性,增強克服注意分散的自覺性。其次,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和兒歌,比如,《小貓釣魚》《學好樣》等,使孩子懂得好動是學不好本領的。再次,對孩子提出具體的要求,讓孩子明白可以做什麽,不可以做什麽。在執行過程中,給予孩子一些必要的暗示,及時提醒孩子遵守要求,養成良好的習慣。

5.培養靜態興趣穩定其注意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閱讀、聽故事、繪畫等靜態興趣,訓練孩子在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過程中的注意力,減少不良行為的發生。

6.尋求專業訓練注意規範治療

通過專業訓練,提高孩子聽覺的辨別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編序能力和聽說結合能力。經常讓孩子分辨聲音的高低、大小、強弱、音色、聲源的方向等,可以增強孩子的聽覺分辨能力;與孩子多交談,多讓孩子接觸各種聲音,多充實與孩子生活相關的詞匯。可以提高孩子的聽覺的理解能力;選擇一些孩子感興趣的、難度不同的語句,叫孩子認真負責地聽並讓孩子模仿表述出來,可以提高孩子的聽覺記憶能力;讓孩子聽故事並複述出來、順背倒背數字等可以提高孩子的聽覺編序能力;通過訓練孩子學說同義詞、反義詞,聽音樂進行聯想,將句子補充完整,以及聽故事後自編故事的結局的形式可以訓練孩子的聽說結合能力。對於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症,要經過專門的醫療機構診斷以後才能確定。如果一旦確定,就要及時進行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和行為訓練。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不良行為習慣。麵對這種不良行為習慣,作為家長既要承認和正視,更要以積極的態度去研究,尋找合適的措施,發展孩子的優勢智能,強化適宜行為,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為孩子搭建發展的平台。針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這種現象,家長不能疾風暴雨地改變,而要潤物細無聲地滲透,選擇那些對孩子的注意力發展具有本質意義的小事,堅持不懈地練習,水滴石穿,繩鋸木斷,隻要付出恒心和耐心,一定會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