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沈萬三與朱元璋

遊江蘇“第一水鄉”周莊,自然就認得了沈萬三。

怎麽會認不得他呢?那隻濃湯赤醬的蹄骨髈,肥嘟嘟抖顫顫地端上了餐桌,就是以他的大號命名的。熱情待客的周莊人,會一麵嗖地一下從中抽出一根細骨,以骨代刀,輕輕鬆鬆地劃開竄出香氣的皮肉,一麵不無自豪地說,此蹄,即“萬三蹄”,當年沈萬三大擺家宴時的當家菜,不嚐一嚐它,周莊你就算是白來一趟的了。

還有那些花生核桃芝麻薄荷椒鹽香烘品種繁多卻又名稱統一的“萬三糕”。

還有酒,標貼上大大地印著:“萬三宴酒”。

還有雖由他的後代拓創、名氣卻還是歸屬於他的水鄉典範建築“沈廳”。

甚至連那片波光粼粼的水域,也因為傳說是沈萬三的藏寶之地,所以得了個“銀子浜”的雅號。

等等等等。

踏入周莊,沈萬三幾乎無處不在。

元末明初時的沈萬三,如今已成為周莊旅遊開發業的馳名品牌。

可是,曆史上真實存在過的沈萬三,卻是個悲劇人物。他雖然“富可敵國”,“資巨萬萬,田產遍於天下”,在都城南京擁有“廊廡1654盈,酒樓4座”,算是個大大腕了,可下場卻十分淒慘:據《明史·馬後傳》記道:“洪武時,富民沈秀(即沈萬三)助築都城三分之一,請犒軍,帝怒日:匹夫犒天下之軍亂民也,宜誅之。後諫日:不祥之民,天將誅之,陛下何誅焉!乃釋秀,戌雲南。”那時的雲南,乃荒蠻瘴癘之地,不比現在,可以主辦花團錦簇的“世博會”,可憐這位出生於秀水沃土之周莊的江南富商,不久就成了異鄉客鬼。

沈萬三的個人悲劇,其實是曆史悲劇。

從諸多的曆史記載來看,沈萬三的發家致富,主要是靠商業貿易。他的祖上雖以躬耕墾殖為業,但到了他這一代躍至巨富,則是因了他的善於“治財”。什麽樣的“治財”手段呢?曆史學家吳晗說:“沈萬三一豪之所以發財,是由於作海外貿易。”這個斷論應是事實。元末明初之時,東南沿海地區的商業經濟已相當發達,從事絲綢、陶瓷、糧食和手工業品貿易的商人雲集於江浙一帶,沈萬三當是其中的成功人士之一。特別是他的老家周莊,地處澄湖、白蜆湖、澱山湖、南湖懷抱之中,“鎮為澤國,四麵環水”,既可從水路走東江、入運河、四通八達、直至外洋,又因河湖阻隔而避開了曆代的兵燹戰亂,商業活動順則可進,逆則可退,更是給了他一方堅固的根據地。沈氏發跡,靠的既不是祖上的功勳爵位,也不是更朝換代時隨朱元璋浴血奮戰,而且也沒像傳統的地主老財那樣從地裏土裏榨點油水,他作為商人,斂積的是一筆筆可觀的貿易利潤。用現在的話來說,他走的基本上是資本主義道路。

這就決定了他與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之間的不可避免的衝突。朱元璋是什麽人?他出身雖然極為低微,卻牢固地循守“神授帝權”觀念和封建等級製度。他在皇帝位置坐穩之後,立即就大刀闊斧地施行“狡兔死,走狗烹”的政策,斬殺功臣包括當年的哥們兄弟亦在所不惜。他建立大明王朝隻是進一步穩固君君臣臣的封建專製。他會因為你沈萬三出了點銀子築了三分之一的都城城牆就忘了你隻不過是一個小小商人?他會容忍得了你一個周莊“匹夫”竟敢越俎代庖來幹皇帝老兒才有資格幹的事?他能不殺你沒商量地非滅了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地出麵來“犒天下之軍”的“亂民”?而可憐可笑的沈萬三卻又真的隻不過是個沒點兒封建文化素質的生意人。他不是那種熟讀四書五經的儒生。他缺少那個時代的行為規範教育。他一定還多少有點很超前的人文主義,至少,他昏了頭以為錢能通神或者說是在金錢麵前他可以與皇權平等。於是他犯了朱元璋的大忌。花過多少錢也沒用,出過多少力氣也不算,朱元璋翻了他的長臉,一個“誅”字立即就出了口。

一個以其萌芽狀態的資本主義經商行為發家致富的暴發戶,早在公元十四世紀之際的中國封建社會裏,竟然鬥膽分享皇權,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是蚍蜉撼樹,找死。

沈氏家族真是成也萬三,敗也萬三。據曆史記載,自沈萬三得罪了朱皇帝元璋之後,這個家族在短短的二十五年之間,競先後三次遭到了朱明王朝的毀滅性打擊:第一次自然就是拿這個沈萬三開刀,充軍雲南之外,株連了第二個女婿名餘十舍的,也給流放到了福建潮州。據說當時的朱元璋還嫌不夠,起意“盡誅周莊居者”,幸有鎮人徐民望仗膽赴京哀告,解了龍怒,才使周莊父老鄉親免遭屠戮。這個徐民望,當時就得了朱元璋所賜璽書“爾是好百姓”,從此世為糧長,儕身於周莊名人之列即便是封賞,朱元璋的等級分寸也把握得真夠精確的了;第二次打擊在洪武十九年,災禍落到了沈萬三的兩個孫子頭上,說是因了田賦之事,兩個沈氏傳人一並捉往大牢,其中一名很快就瘐斃獄中;第三次則在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其時算來該逾古稀了罷,可是還是沒放過這沈氏家族,本來是沈萬三的女婿顧學文犯了事,可是顧氏一門七八十人,連帶沈氏六口,其中一個是沈萬三的曾孫,名叫沈德全的,也一起連坐,淩遲的淩遲,殺頭的殺頭,幾乎滿門抄斬了個幹幹淨淨!哪個家族經得起這樣接二連三的抄家殺頭?沈氏就此敗落。留下的,就隻是一些傳說和由傳說繁衍出來的“萬三蹄”等等等等了。

這場曆史的悲劇,出演在沈萬三的身上,也有沈萬三自身的原因。

沈萬三看來是一個好出風頭之人。朱元璋從討飯和尚做到皇帝,最後定都金陵,管你沈萬三什麽事?人家做人家的皇帝,你做你的生意,這叫鴨吃礱糠雞吃穀,各人自有各人福,你沈萬三衝進那個圈子裏去幹什麽?偏偏他就不安分,據說特特地赴京貢獻“龍角一副”(這東西到底是什麽,沒人說得清楚,但價值連城而且滿含阿諛拍馬之意是無疑的)、白金2000錠、黃金200斤,配送的還有甲士10人和甲馬10匹。光是送送禮倒也罷了,他還以一人之力“助築都城三分之一”,把洪武門到水西門一長溜的城牆統統都給包下了,這就很有點僭越之險了。可一般的僭越倒也罷了,畢竟出了錢,又是無償讚助,朱元璋或許還不至於馬上就給什麽顏色看,可城牆造成了,他竟還沒完,還要仗著鼓鼓的腰包弄一點排場,甩一點派頭,“請犒軍”,終於就馬屁拍到馬腳上,花錢買了個殺頭的罪來受。沈萬三的張狂,給他整個家族種下了禍根。

有錢其實不一定都張狂。想想周莊不遠處同裏莊上的那位建了“退思園”的任蘭生吧。“退思”,隱退而閉門靜思,取《左傳》的“進思盡忠,退思補故”之意,光這個園名,就顯出了何等的小心翼翼,何等的謙和卑順!而這種小心和謙順,又充分體現在整個園林的精心設計之中:不大的門麵,遮掩著內裏所擁有的九畝八分土地;樸實無華的縱向三進平房,簡直都有點寒酸相了,會使眼木腿懶之人誤以為這裏不過是一般小戶人家的宅第;而山石壘疊、小橋流水的園林,還有擺設豪華的亭、台、樓、閣、廊、坊、堂、軒,就橫向隱藏在那兩扇逼仄不起眼的側門後邊!富豪的享受與處世的謹慎,在這座“退思園”裏,真是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史載,這位清代的任蘭生鎮壓撚軍有功,撈到了“鹽運使”和“鳳潁六泗道”的肥缺,狠發了一點財。光緒十年,一名內閣學士彈劾他,說他“盤踞利津,營私肥己”,結果革職為民,回了老家同裏。這是個為官多年文武皆能的政壇老手,當屬他那個時代的整個統治群體中的一分子。他的經曆和已經擁有過的地位,決定了他的思想和行為,早已經過了格式化的程序。他深深地懂得如何恪守整個封建帝國的遊戲規則:在朝時幹“一旦權在手,便將錢來抓”的勾當,下野了,馬上就夾起尾巴作“退思”狀,私房錢再多,也決不會去幹沈萬三那樣的得意忘形以致於僭越犯上的傻事。事實是,他雖然做不了官,但由於掖了大包的銀子回得老家來後,還掛出了“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的招牌來表示他對大清王朝的忠誠和馴服,終於在建起了一個耗資十萬兩銀子的豪宅的同時,還博得了最高統治者對他的信任。隻不過兩年工夫,這個在野老臣,居然又東山再起,“捐複上任”,重新戴上了紅頂子。

相比他,沈萬三就實實在在地隻是個門外漢了。他在生意場上雖然精明能幹,政治意識上卻徹底的糊裏糊塗。不過,用時下流行的“戲說”之法,我們或許可以譽之為正由於他超前地表現出了不自覺的民主自由平等要求,才衝犯了朱元璋的“神賦皇權”,招致了滅門之禍。

周莊人現在談起沈萬三,基本上就隻說他的“治財有方”,會發家,擁有“沈廳”,還有神秘的藏金之地“銀子浜”,對於他的悲劇性結局很少議及,這是很可以理解的。社會發展到了今天,朱元璋的那種皇權至高無上論,早已成丁人可哂之的笑話、“戲說某某”之類電視劇中扯來增加收視率的創作素材了。倒是沈萬三走商品經濟之路、搞對外貿易、高速度發家致富的有關傳說,更能引發當代周莊人的遐想。“沈萬三”這三個字實際上早已被虛化異化,帶上了一點點當代理想主義的色彩,而且還成了一個貼在肥礅礅的肉肘子上或香噴噴的米糕上的品牌標貼。

我免不了產生這麽一個設想:曆史上真實存在過、而又早早地被朱元璋滅掉了的沈萬三,如果生活在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