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妄談美國

1998年秋末從美國歸來,有做編輯工作的朋友約我寫些隨感之類的稿子。但我很快就恢複了因赴美中斷的小說創作,卻遲遲不想寫訪美的文章。朋友感到奇怪,1982年我第一次去美國,回來後寫了一本十幾萬字的小冊子《過海日記》。這次為什麽些不出東西來?是舊地重遊對美國沒有新鮮感了?還是厭煩了炮製出國遊記之類的文字?

我說都不是,美國不是我的“舊地”,這次重遊比第一次感受更深,感到美國更陌生,更不可理解,一時難以整理出自己的感想。記得當年跟我一同赴美的馮牧讀完《國海日記》後對我說了四個字:“真能寫呀!”這即使不是貶,也算不得是恭維,隻是感歎在美國隻呆了區區一個半月,怎麽就能寫出這麽多!現在琢磨這四個字,當時的“能寫”其實是“敢寫”,有一種乍開洋葷的新奇,還有一股可以叫做“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愣勁。盡管當時我也到了不惑之年。主觀性比較強,多是以中國為鏡子照美國。這次已經沒有那麽強的主觀性,獵奇心也淡了,不自覺地以美國為鏡照中國,忽然發現鏡子裏的東西變形了,不知是被照的東西有問題,還是鏡子原本就是哈哈鏡……美國變得看不懂了。朋友仍是一再慫恿,他說寫看不懂的美國也許比寫那些獵奇的或自以為對美國已經了解透徹的文字更有意思。

有個房地產開發商將要興建一個新的住宅小區,在報紙上做整版的廣告,冠名為“美國小鎮風情”——中間有6幢高層大樓,四周擁擠著一片高6層或8層、每幢有4個或6個門洞的長方形住宅樓。開發商在畫圖的時候當然也不會忘記在樓群中間恰到好處地點綴一些綠色。真不知美國哪個小鎮具有這樣的“風情”?在我的印象裏,不要說美國小鎮,就是一般的美國小城市裏都沒有這麽多密集的高大住宅樓,那些長匣子式的住宅樓,似乎隻有在美國大城市的貧民區和黑人住宅區裏才見得到。為了驗證這種印象,我把那張報紙帶到了美國,空閑的時候拿出來請美國人辨認他們的小鎮。從東部到西部,看到那份廣告的美國朋友一眼就指出,這是經過美化的中國城市的一角,或者說是中國人心目中的美國小鎮。一個星期天,有位朋友拉著我在新英格蘭地區看了幾個美國小鎮,從遠處幾乎看不到建築物,隻有一片片樹林,鎮裏根本就沒有高大成片的住宅區,都是一些式樣各異的平房和二三層小樓,掩映在樹木之中,鬆散而幽靜。

還有的開發商更敢說話:“我們要把××區建成曼哈頓,超過曼哈頓!”這麻煩就來了,甚至不僅僅是麻煩,還要遺患無窮。誰有錢,或誰有關係弄到一塊地方,就隨心所欲地蓋自己想蓋的高樓。搞得城市裏東一座摩天樓,西一座樓摩天,稀稀落落,不講布局,沒有章法,更無遠見。再加上有些高樓由於設計品位低下,或者急於想出風頭倉促上馬,或者因資金不足,湊湊合合,隻高而不美,甚至醜陋不堪。有的建築質量低劣,剛蓋成沒有幾年就變成爆皮兒開花的老玉米……實在是有礙觀瞻,影響市容,破壞了城市的整體風格,汙染了城市空間。更壞的是浪費能源、水源,造成諸多不便——零零散散的東一個高樓西一個高樓,不管他把高樓蓋在哪兒,你都得給他換大管道送氣送水送電,你說費不費?煩不煩?

難怪我們的城市裏天天挖馬路,一年四季塵土飛揚。我每天早晨都要經過的平山道,在1998這一年當中就挖開了3次,一會兒換小管兒,一會兒換大管兒,春天把北邊刨開,到夏天剛把北邊填上緊接著又將南邊挖開了,到冬天幾乎在接近中部的位置又下刀了……濕泥塊灑落在路麵上,結成硬疙瘩,把柏油路變成土坷垃地。我們辛辛苦苦地建設了半個世紀啦,老也不消停,老也不見幹淨。每當我騎著自行車在平山道上東躲西閃,磕磕絆絆,弄得灰頭土臉的時候,就咒罵美國人,他們太壞了,給全世界帶了個壞頭兒!

建摩天大樓就是美國人興起來的。但他們的高樓往往都集中建在一個區,以中國人喜歡效仿的“國際大都市”紐約為例,摩天大樓都集中在曼哈頓,組成最奇妙的都市景觀,尤其是到夜晚,紐約被公認擁有世界上最漂亮的夜景。而且由於高樓集中,能源供應省事而節省。即使是在寸土寸金、高樓如林的曼哈頓,也還保留了一個闊大的中央公園,而建築學家又都承認中央公園的規劃布局顯然是借鑒了中國的園林藝術。

美國的許多大城市都是如此,西部的洛杉磯,城市規模鋪陳得最厲害,城市顯得極其鬆散和龐大,但多是二三層小樓,隻有市中心矗立著幾十座摩天大樓。美國人在幾十年前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大樓——芝加哥的希爾斯大廈,似乎對高樓就不再感興趣了。歐洲似乎從來就對高層建築興趣不大,有許多中等城市幾乎還原封不動地保留著傳統風貌,比如那不勒斯,城裏是清一色的中世紀建築,道路也不寬闊,有些還鋪著石子或花磚。前幾年有人在市外蓋了一幢高樓,市民嘩然,很是聲討了一陣子。一向時髦的歐洲人,為什麽在城市建設上不追求時髦的摩天大樓呢?

給我的感覺,西方尤其是美國的發達和先進,體現在越來越鄉村化、樹林化,而不是城市化、大樓化。他們有些非常著名的大公司,卻隻有一個很小的門臉兒,比如老牌的IBM公司總部,不過是一棟兩層小樓。世界著名的NBC廣告公司,是一所很不起眼的一層平頂小白房子,坐落在好萊塢日落大道的邊上。

美國的高速公路網更是個奇跡,就像人身上的血管一樣,沒有一個部位是不通的。而且不知道他們是什麽時候修健的,又是怎樣維護的?我跑了那麽多地方,從城市到鄉村——實事求是地講不大容易分得出城市和鄉村,都是幹幹淨淨,就沒有見到一處開膛破肚,灰沙滿天的。在高速公路兩旁是原始林帶,橡樹排空,楓樹火紅,那不是人工雕琢、綠化出來的小綠、嫩綠,而是自然和諧的大綠、粗綠。不是零零散散作為居民地點綴的小景點,而是讓人工建築物成為點綴的整體的綠。偶爾會看見綠色樹林中掩映著一所平房或小樓,那就是住宅,也許還是年產值幾億甚至幾十億美元的公司。我不能不感歎,越現代越原始,惟現代才能原始。這種原始,才是更高品位的現代。

但是,美國人種下的高樓情結,卻仍在世界蔓延。似乎越是不夠發達的國家,越要追求最高、最大。幾年前馬來西亞就建造了超過芝加哥希爾斯大廈的摩天大樓——佩特羅納斯大廈,高452米。我在吉隆坡還見到了世界最高的旗杆、世界最大的花盆……幾年前,曹州有位農民企業家,開印刷廠起家,當時的資產不過百萬元左右,卻想要建一座中國最高的大樓。我向其大潑冷水,問他造這樣一棟大樓幹什麽用?別說是他,就是再把曹州的銀行賣了,也蓋不起這樣一棟大樓,即便蓋成了也養不起。後來深圳建成了地王大廈,高380多米,是中國之最。到1998年,上海又建造了高420米的金茂大廈,成為新的中國第一高樓。不知是不是有人正在準備超過上海……

中國許多城市都喊過這樣的口號:“我們的城市長高了!”當做一種成就來誇耀,充滿自豪。城市長高了就好嗎?惟獨不擔心城市在下陷。中國人口那麽多,又那麽窮,地也那麽少,別墅化是行不通的,樓不蓋高蓋大就住不下。有些城市確實在長高,可這個城市裏的市民們卻不願意買高層住宅樓上的房子。我就是從高層住宅樓裏逃出來的。建築質量糊弄人,衛生間的頂子常年滲水,垃圾桶變成臭氣桶,一天24小時向樓裏散發臭酸氣,牆壁和屋頂不隔音,高樓變成立體大雜院,管理隨意而霸道,電梯隨心所欲地停用,再加上信件丟失……一言以蔽之:“高處不勝煩”。

高樓是人類虛榮心的象征,禁絕高樓是不可能的,卻也不可濫蓋。高樓並不簡單的就是指把樓蓋高了,高樓所代表的是文化、科技、經濟、人和社會素質綜合的“高”。即使如此,高也不一定就好,經過長時間廣泛評議選出的世界十大最佳建築中,沒有一棟是因其高而上榜的摩天樓。

可是,仍然有許多人認為美國就是高樓,發達和現代化的標誌就是高樓。高樓夢,夢高樓,什麽時候能醒呢?